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正式版

合集下载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五、普查内容
1.基本情况: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人等基本信息。
2.污染源类别:依据国家污染源分类标准,明确污染源类别。
3.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放口数量、位置、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4.污染防治设施:设施名称、处理能力、处理效率、运行状况等。
5.环保手续履行情况:环评、验收、排污许可等手续办理情况。
2.对普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3.对拒绝或阻挠普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十、总结与展望
本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将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普查机构及普查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第1篇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一、背景
为进一步掌握我国环境污染源现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
1.摸清我国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为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和数据库,提高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3.调查阶段:按照普查要求,对污染源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4.数据审核与处理: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整理、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5.成果编制与发布:编制普查报告,公布普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七、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
2.清查阶段: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
3.调查阶段: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
3.标准统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统一普查方法、流程及指标体系。

环保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环保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环保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我们需要明确普查的目的。

污染源普查旨在全面掌握我国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分布、排放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加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那么,具体的工作方案应该如何制定呢?一、普查范围与对象普查范围包括全国城市、乡村、工业园区等区域。

普查对象为各类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等。

二、普查内容1.污染源基本信息:包括污染源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行业类别等。

2.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

3.污染治理设施: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名称、型号、处理能力、运行状况等。

4.环保管理措施: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

三、普查方法1.资料收集:通过查阅各类环保资料、统计数据,了解污染源的基本情况。

2.现场调查:组织专业团队,对污染源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污染物排放情况。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污染源普查报告。

四、普查时间普查工作自即日起开始,预计历时三个月。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1-2个月):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五、普查组织与实施1.成立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

2.设立普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3.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参与普查工作,提高普查质量。

4.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污染源普查的认识和参与度。

5.建立普查数据库,便于数据查询、分析和应用。

六、普查成果与应用1.形成污染源普查报告,提交给政府部门。

2.根据普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

3.普查数据纳入环保局年度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定期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掌握污染源变化情况。

终于,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我完成了这份方案。

我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我知道,这份方案将为环保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注意事项一: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解决办法:得确保收集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XX县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XX县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普查对象:XX县区内的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
普查重点: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源和 农业污染源,特别是重金属、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等重点污染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普查范围:XX县区内的所有污染源, 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的污 染源
普查方式:采取现场勘查、监测、 调查等方式进行普查,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查指导员等
培训普查工作 队伍:确保队 伍具备普查所 需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
分工与协作: 明确各成员的 职责和工作任 务,建立有效 的沟通协作机

队伍管理:建 立工作档案, 定期进行工作 进度和质量的
检查与评估
制定普查工作计划
确定普查目标:明确普查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制定普查方案:根据普查目标,制定具体的普查方案,包括普查范围、普查内容、普查方法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地点:XX县区会议中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人员:各乡镇、街道办普查员 及普查指导员
03
普查工作实施
开展宣传动员
宣传时间:普 查工作开始前
一周
宣传方式:通 过电视、广播、 报纸、网络等 媒体进行广泛
宣传
宣传内容:介绍 普查工作的目的、 意义和内容,提 高公众对普查工 作的认识和参与
考核评估
考核方式:采取自评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内容:普查工作的完成情况、数据质量、工作规范等
考核标准: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保障方案》等相关规定执行
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通报并作为工作绩效评价的依据
奖惩措施
惩处:对普查工作中存在违规 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2023年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2023年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2023年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污染源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准确掌握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污染源情况,落实环境保护的工作责任,制定本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本次普查旨在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污染源清单,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工作内容:(1)明确普查范围:本次普查将涵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其下属地市,所有行业的污染源。

(2)数据收集:通过从政府、企事业单位、环境监测机构等渠道收集资料,建立全面准确的污染源数据库。

(3)现场勘察:对污染源进行现场勘察,查看是否存在未申报或违法排放行为。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形成综合性、可操作性强的普查报告。

2. 工作方法:(1)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普查工作,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2)企事业单位配合普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并配合现场勘察。

(3)环境监测机构利用现有监测网络,收集和提供相关数据。

(4)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确保数据安全和易于管理。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2月)(1)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2)制定普查方案,明确普查内容、范围和工作方法。

(3)培训普查工作人员,提高其普查技能和专业知识。

(4)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为普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数据收集和现场勘察阶段(2023年3月-2023年8月)(1)政府部门组织对污染源单位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2)利用现有监测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3)组织现场勘察,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现场检查和取证。

3. 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1月)(1)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

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一缕缕光线交织成一张网,将我困在这充满文字的世界里。

我开始构思这个“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地图,一条条河流,以及那些忙碌在污染源普查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普查目的我们要明确普查的目的。

这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我市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分布、排放状况,为政府制定污染治理政策和环境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想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片蓝天白云,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普查范围与对象普查范围涵盖全市行政区域,包括城市、乡村、工业区、农业区等。

普查对象包括各类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

我在纸上画出了一个个圈,将它们囊括其中。

三、普查内容1.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我想起了那些冒着黑烟的工厂,它们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2.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商业、服务业等产生的污染。

我回忆起那些拥堵的街道,人们忙碌的生活,污染就在我们身边。

3.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农药、化肥使用、养殖业污染等。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被农药污染的河流,鱼儿在痛苦挣扎。

4.交通污染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舶、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产生的污染。

我想起了那些拥堵的公路,尾气弥漫在空气中。

四、普查方法与步骤1.普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各类污染源情况。

2.普查步骤:(1)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明确普查任务和责任。

(2)开展普查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普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4)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普查报告。

(5)根据普查结果,制定污染治理政策和环境管理措施。

五、普查时间与进度安排1.普查时间:自即日起至2023年底。

2.进度安排:(1)2023年1-3月: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开展普查培训。

(2)2023年4-6月:对普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

2024年乡镇污染源普查方案

2024年乡镇污染源普查方案

2024年乡镇污染源普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掌握乡镇污染源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乡镇环境和居民健康,有必要进行乡镇污染源普查。

二、普查目标1.了解乡镇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掌握乡镇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2.收集乡镇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等污染源的信息,分析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影响;3.建立乡镇污染源数据库,为乡镇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普查内容和方法1.普查内容(1)乡镇工业废物产生情况:调查乡镇内工业企业的种类、数量、规模和废物产生量,统计主要工业废物的种类和排放量;(2)乡镇农业废物产生情况:了解乡镇内农民生产、养殖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处理方式,统计农业废物的产生量;(3)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乡镇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类型、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统计生活污水的排放情况;(4)乡镇大气污染情况:了解乡镇内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和排放量,统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2.普查方法(1)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乡镇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废物产生情况、废物处理方式等信息;(2)实地调查:对乡镇内的工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相关污染源的情况;(3)数据收集:在乡镇政府、环保部门等相关机构收集乡镇的环境监测数据、企业自行监测数据等。

四、普查范围和时间普查范围包括全国各乡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将重点关注。

普查时间为2024年全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普查方案的制定、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调查人员的招募和培训等;2.实地调查阶段:调查员根据普查方案,对乡镇内的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等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进行数据收集;3.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和分析,制作乡镇污染源数据库,编制相应的普查报告。

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全面掌握全国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排放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本次污染源普查的目标是:1.全面摸清全国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排放水平;2.建立全国污染源数据库,为环境治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发现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为治理提供依据和方向;4.加强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和废物处置的管理;5.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从被动控制转向主动预防。

二、工作范围和任务1.工作范围:全国范围内的各类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农业养殖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

2.工作任务:(1)制定污染源普查的细则和标准,确保工作规范统一;(2)组织人力资源,建立专业团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依托现有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污染源的数据和样本;(4)建立污染源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工作;(5)统计全国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排放水平,建立全国污染源数据库;(6)发现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提出治理建议和对策,并推动实施;(7)加强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建立污染源监测和追溯机制,确保企业合规运营;(8)加强对废物处置的管理,推动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三、工作流程1.制定污染源普查的细则和标准:明确普查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工作的规范性。

2.组建专业团队和培训:组织人力资源,建立专业团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依托现有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数据的收集工作。

4.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建立污染源数据管理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

5.统计和建立数据库:统计全国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排放水平,建立全国污染源数据库。

6.发现环境污染隐患和制定治理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8号)、《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xx]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7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x政发[x]65号)、《xx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全省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xx市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标全面把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建立xx市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治理奠定基础,为制定社会经济进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普查工作的宣扬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加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一)普查时点普查时点:xx年12月31日。

期间资料:xx年度。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污染源普查对象为xx市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1、工业源。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具体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给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给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正式版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8号)、《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xx]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7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x政发[x]65号)、《xx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全省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xx 市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标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建立xx市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一)普查时点普查时点:xx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xx年度。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污染源普查对象为xx市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1、工业源。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

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棉麻等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

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明水城区、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xx市污水处理厂、xx 市垃圾处理厂。

(三)普查内容1、工业源(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2)以城市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3)城市(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

具体是: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一)普查技术路线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上级指导、地方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占xx市污染物排放量80%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

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xx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3、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本次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9—.12):成立健全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和各类技术规范。

组织污染源监测,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清查,抽调普查指导员和聘用普查员。

普查指导员原则上从现从事环保、统计、农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抽调,普查员原则上从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干部、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或临时从社会上招聘。

开展普查培训。

2、全面普查阶段(.1—.4):进行入户调查,组织排污单位填报普查表,4月底前,完成审核、汇总、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并按要求上报有关材料。

3、总结阶段(.5—.12):建立xx市污染源动态数据库,核实修订污染源普查数据。

4、数据发布阶段(.1—.7):发布普查数据,总结普查工作。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一)基本原则。

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市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xx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xx市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局。

由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农业局、市经贸局、市卫生局、市水务局、市财办、市畜牧局各抽调1名中层领导干部成立xx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单位承担工作脱钩,实行单独考勤、考核,全面负责普查工作的协调指导和工作落实,主要职责是:1、组织拟订xx市污染源普查方案,经xx市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2、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3、广泛动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4、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录入、汇总工作,并按时向济南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普查报告;(三)部门分工普查工作在xx市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分工协作。

1、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负责工业源普查工作。

负责污染源的监测,对普查数据进行录入、分析、汇总、上报和结果发布。

负责拟定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制订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工作培训,组织普查工作验收。

2、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市广播电视局、市新闻中心进行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配合办好新闻发布会及有关宣传活动;3、市发改委和市经贸局协调企业做好工业源的普查配合工作;4、市公安局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工作;5、市财政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6、市建管局、市公用事业局和市环卫局协助环保部门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普查;7、市农业局负责牵头组织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污染源的普查,组织制定农业普查工作方案、工作细则和技术规定等,组织农业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组织实施农业源普查并对相关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审核等;8、市畜牧局具体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污染源普查;9、市水务局具体负责渔业污染源的普查;10、市财办负责生活污染源的普查;11、市工商局负责提供污染源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协助做好单位清查工作;12、市统计局配合环保局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有关具体政策,做好普查所需资料的提供和有关资料的衔接工作,参与普查相关数据的核定和普查结果的分析工作;13、市卫生局负责提供医疗单位名单,并配合做好医疗单位的普查和数据审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