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通道支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崛起
渝新欧铁路

学年论文学院:财经学院专业:国际商务2班学号:631108040217姓名:李俊凤渝新欧铁路摘要:渝新欧铁路,是中国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开辟的一条向西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
铁路自重庆始发,从新疆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
自2011年7月正式开通以来,渝新欧铁路已将数千集装箱的“重庆造”笔记本电脑等货物,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市场。
关键词:渝新欧、铁路、物流中心、运输通道一、渝新欧铁路的来源从2009年开始,惠普、宏碁、华硕“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先后落户重庆,其后富士康等六家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
到2013年后,将形成每年生产1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基地。
重庆2011年将生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主要销往国外,欧洲是这些电脑的主要销售地区,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这么大的量,如果没有一个畅通的、成本较低的物流通道,重庆IT产业的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
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的销往欧洲的产品,60%到70%通过海运,其余部分通过空运。
而走海运要30多天,交货期长,到了欧洲之后,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些企业也迫切希望能够找到创新的解决办法。
惠普总部设有专门的小组,研究欧亚大陆桥。
但其中存在大量复杂的问题,让惠普一筹莫展。
2010年8月,也是惠普落户重庆一年之后,黄奇帆带队赴北京,此次,重庆市正式向海关总署、铁道部提出开行重庆至欧洲铁路大通道五定班列的请求。
当年8月30日,由德铁牵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亚铁路会议。
这次会议,重庆首次建立了与辛克、TEL(德铁和俄铁的合资企业)等机构的联系。
其后,重庆方面又陆续建立起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公司及沿线国家政府部门的联系,并形成了“五国六方联席会议”的多边磋商机制。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
协议确定,三国海关对从重庆发出,通过新疆阿拉山口,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货物,只进行一次海关检查,不必重复关检,就可以运往荷兰、德国。
重庆物流前景

重庆物流前景重庆物流前景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行业在重庆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下面我将从快递业、仓储业和运输业三个方面来谈谈重庆物流行业的前景。
首先,在快递业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人民对于快递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重庆作为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
目前在重庆市,各种快递企业和代理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快递网络,给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快递服务。
而且,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业将会得到更加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重庆市还在不断完善城市智慧物流建设,通过智能快递柜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效率,进一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其次,在仓储业方面,重庆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驻。
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仓储空间来存放货物和物资,从而促进了仓储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仓储业将会更加高效、智能化。
可以预见,在重庆市的未来几年里,仓储业将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最后,在运输业方面,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交通优势明显。
重庆拥有成熟的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网络,便于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物流对接。
重庆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提供快捷、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
同时,重庆市还在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这将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为重庆市的经济腾飞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而言之,重庆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物流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重庆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也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庆的物流行业将会迎来蓬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始于重庆的渝新欧运输线

始于重庆的渝新欧运输线,途经四川、陕西、甘肃,然后抵达新疆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终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最初运行时间为17天,比海运减少15天。
现在又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安特惠普,每个集装箱可以省下900美元。
渝新欧运输线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加工贸易布局,同时也极有可能改变中国物流格局,在重庆形成新的物流中心,进而改变中国经济格局,促进重庆尽快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实际上,早在渝新欧运输线之前,就有亚欧铁路桥可以利用,其出境线路大致相同,然而后者却并未带来加工制造业转移。
究其原因,渝新欧线开通的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相比而言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这五定当中,“定点”显得特别重要。
“定点”即定起点和终点,配上“定线”,则可以影响到“定时”,目前基本不在沿途停靠(换轨时存在停靠问题)的渝新欧运输线班列,更像一列货运动车,因此运输时间的减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运行时间的长短,又将涉及物流费用的多寡,影响“定价”。
更为重要的是,起点就定在重庆,如果渝新欧运输线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势必将使中西部地区出口欧洲的产品向重庆集中,然后借道渝新欧运输线运出。
这样一来,重庆就会逐步成为新的物流枢纽,构建起以重庆为中心辐中西部地区的大物流圈。
物流枢纽的最大特点在于集散,这仅仅体现了“集”的功能,重庆目前也正在考虑“散”的功能,促进渝新欧运输线货运的双向流动。
国家相关部委现在正在研究,考虑把重庆作为进口欧洲汽车的口岸城市。
如果确定下来,这将使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从渝新欧运输线到重庆,随后再分销运往全国。
放眼未来,除了汽车,仪器、仪表、奢侈品等都可能成为新货物扩展方向,如果这些货物也能实现在重庆周转,渝新欧运输线“散”的功能将得到充分体现,重庆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物流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渝新欧运输线的现状很难被打破。
除了重庆外,如果再在其他省区增设其他的货物装车点,这必将耗时,影响到渝新欧运输线的“定时”问题,时间不能保障,进而会影响到货运价格,而时间和价格则是物流的生命,也是渝新欧运输线和海运比的优势所在。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摘要:本文分析了重庆物流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通过仔细分析,得出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四大优势,分别是:良好的经济基础,便捷的基础交通设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重庆物流业发展优势一、重庆物流业迎来发展新阶段2010年8月,中移动西南大区物流基地开建;2010年9月,新加坡最大物流巨头进驻重庆两江新区;2011年2月,西部金属材料电子交易中心落户两江新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落户;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正式开通全线运行。
2012年重庆市市物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5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
同时,将新增1至2家主营收入上10亿元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4至5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三基地四港区”(铁路、航空、公路三大物流基地,寸滩、果园、东港、黄磏四大港区)的国家级物流枢纽也将初具雏形,形成年设计吞吐能力350万标箱。
重庆本身所具备的很多优势造就了今天重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二、良好的经济基础为重庆物流业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物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技术作为支撑。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纺织产业发达;同时,重庆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商贸口岸,辐射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产值已达到全市gdp的42.1%;重庆还拥有幅员广阔的农村,农业、林业、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
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为重庆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是重庆物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在铁路方面:重庆目前拥有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宜万铁路六条电气化铁路干线。
关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沿线城市定位的若干思考--以重庆市为例

关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沿线城市定位的若干思考--以重庆市为例唐淦海【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沿线城市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本文从沿线城市在两大战略下的城市定位出发,以重庆市为例,分析重庆市在融入两大战略中城市的定位、优势及建议。
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重庆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如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完善,地域以丘陵山地为主,面临成都的城市竞争与挑战等不利因素,为此重庆应进一步发展,应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形成重庆新旧动力和动能的转换、新旧思维观念的转换、新旧体制的转换,形成一体化安排;发挥国家战略、国家规划、国家政策的叠加优势,形成一体化战略设计;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先行优势,主动引导整合资源;更加明确、更加集中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再造供应链,完善服务链,抢占价值链高端;推动供给侧改革,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和创造优质供给释放出来的崭新需求。
%To develop Belt and Road and Yangtze Economic Zone bring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along the line. This paper reach the urban orientation along the line and take Chongqing as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position, advantage and proposal.【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6【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城市定位;重庆【作者】唐淦海【作者单位】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重庆 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引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是我国从“重陆轻海”转向“陆海统筹”,从碎片化布局到整体性规划,构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相容并济的可持续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举措。
SWOT分析下重庆市跨境物流战略设计

SWOT分析下重庆市跨境物流战略设计作者:范军来源:《重庆行政》2018年第04期重庆市依托多种利好政策及独特区位,跨境物流迎来跨越式发展。
跨境电商、跨境物流海外仓等多种电子商务业态和物流形态的出现,促使重庆市跨境物流提档升级和创新发展。
跨境电商政策利好不断,为企业建立全球物流供应链和境外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如何优化重庆市跨境物流发展战略既是重庆市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也是影响重庆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此问题为逻辑起点,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重庆市跨境物流发展战略,以期对重庆市跨境物流发展提供建议。
一、优势与劣势任何组织或者行动的决策关键在于内部因素与资源的权衡,这是战略选择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分析S(Strengths,优势)和W(Weaknesses,劣势)是确定重庆市跨境物流战略选择的基本前提。
(一)优势(Strengths)1.高度重视跨境物流发展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物流发展,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专项工作组,加快培育企业、引进项目、创新产品、做大流量、完善配套综合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庆市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支撑跨境物流发展。
2014年6月,重庆市外经贸委七项改革举措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立联系工作机制,共同出台创业、融资、运营、公共服务等系列扶持政策,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8月,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服务工作方案》,指出要充分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对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加贴“跨境电子商务溯源服务码”,实现质量溯源风险可控、质量可溯、产品可召。
2018年5月,《重庆口岸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试行)》,包括便利单证办理、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口岸综合物流成本、建立“三公示”制度、完善口岸配套服务等5个方面19条措施,初步目标为货物提离时间降低1/3以上,口岸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公元前140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贸路线;形成于秦汉时期的海上古丝绸之路,则开拓了古代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谱写出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友好篇章。
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世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因时而进,做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我们清晰描绘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路线图,即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园区为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①“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秉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融古通今,跨越时空,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内涵。
现代物流是融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信息等为一体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实现我国同沿线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重要纽带。
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必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摘要:“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全球形势深刻变化而作出的国家战略顶层设计。
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必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西部地区物流业应借力“一带一路”东风,加强域内外物流合作、完善法律服务、科学布局基础设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体系、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增强国际化物流人才储备,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加速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重 庆建 设 内 陆开 放高 地 的 4 指 标 打 造 内陆开放 高地渐 八佳境 。 大 为 : 2 0 年 ̄2 1 年 , 际利 用外 资年 从 0 8 102 实 最近 J ̄ . 庆开放 步伐 越来 越大 , 1e重 .
破解难题, 重庆 市 委书 记 薄熙 来
核 根本 出路在 扩 大开 放 , 最大 z 年 2 69 面积 为1 平方公 里的 重庆 西 将为 加快 重庆 内陆开 放高 地建 设注 A “ 语 中的 :“ 月2E , 03 大 加 工 力 也在 扩大 开放 。 20 年 1月 , 0 7 O 重庆 商 务部 签 署 ‘ 同建 设 内陆 开放 型 经i 共 合 作备 忘录 ) 提 出率先 探 索内陆 地区 ; , 0S 月, 探索 内阽发艘开放 绛 济 路 展 开放 型经 济 的全 新模 式 2 0 年7 之 中j 地 处 内陆 的重 庆 , 9 0 l8 年被 批 准为 重庆 市委 三届三 发全 委会审 议批 准 ( 步 扩大开 放的决 定 ) ,
双 必 虎 年新 春伊 始 。 庆又添 喜 事 :0 0 水 陆空 立体 保税 监 管 的 “ 子星 座“, 重 2 1 , 永 综合 保 税 区正 式 揭牌 . 业 选集 团 重 动 力” 重庆 建 成 中西部 地 第 英 庆 电脑 生 产基 地 同 时开工 奠 基 。 庆 打 贸易 基地 的目标 指日可待。 重 造 全球 最大笔 记本 电脑基 奇帆 说, 此次 国务 院批 准重庆 设 立
令人欣 喜的 是, 0 8 2 8 中 元, 2 0 年l 月1 B, 吸引外 资增 速连 续 两年居 全 国第一 ,
将 努力打 造成 功 能完备 、 产业 高端 、 部 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资料. . . 物流大通道支撑陆开放高地崛起 2012-08-14 15:24:35| 分类: 发展 | 标签:陆开放高地 畅通 路径 十二五规划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核心提示】近年来,距离出有2000公里之遥的,以建设物流大通道为抓手,构筑物流大平台为依托,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将一个陆城市由销地型城市转变为国外各类要素的集散地,引发了中国物流格局的巨变——
八大对外通道示意图 “一江两翼”国际物流大通道示意 山城正在大步实现自己的“开放梦”——一个以为源点,开放为动力,整合全球资源的宏大蓝图,正在把这个陆城市,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个蓝图,就是“一江两翼”战略。 . . .. .资料. . . 所谓“一江”,即长江黄金水道,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通达东南亚、美洲和澳洲。 “两翼”,一是包括“西北翼”——通过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出境,通达欧非、中亚和南亚; 二是“西南翼”——通过现有公路网络或铁公联运通道,到达东盟、东南亚地区。 这是一个整合并升华了古时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下西洋路径的新构想,它使这个关山阻隔的城市,有了三条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从而构筑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地理版图。
2015年,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将达到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10万吨,建成陆重要复合型枢纽机场。
位于连接印度与日的中点,还是连接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亚的中转枢纽。 航空运输快速发展,使具备了通达全球、全国最快捷高效的方式,物流效率迅速提升,成为高附加值产业、产品以及强时效性产品物流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不断强化航空基础设施,着力完善空道网络,截至2011年底,已经形成“一大两小”民航机场的格局。2011年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货邮吞吐量近24万吨,同比增长21%。江北国际机场第一和第二跑道已经建成投用,年吞吐能力达到1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45万吨/年。3800米第三跑道及45万平方米东航站区项目控制性工程已经正式奠基。
目前,可承运国际货物的航线已经达到33条。其中,国际货运定期航线11条,货运专机可到达达卡、列日、台北、卢森堡、马德拉斯、莫斯科、、阿姆斯特丹、新加坡、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等地。可承运国际货物的航班增加到31班/周,可承运IT国际货物的航空公司达到11家。其中国际货运定期航班达到平均20余班/每周。江北国际机场跨入全国九大、世界百强机场行列。航空物流快速发展,支撑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快速崛起。2011年,笔记本电脑全年生产2500万台,出口1574万台,占出口的1/4强,量值增幅均超过1000倍,而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通过航空运输方式送达全球。
到2015年,将建成陆重要复合型枢纽机场。 2015年,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00公里,干线铁路复线率达到70%,铁路覆盖80%的区县,实现“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将成西部最大铁路枢纽。
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陆上运输的绿色通道,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同时是实施“一江两翼”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完善国国际物流通道网络、推动开发开放的主要依托。
过去的6年是铁路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截至2011年底,市铁路网已形成渝湘、成渝、渝遂、渝怀、渝黔、达万利、三万南“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境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42公里。也是西部地区铁路投资最多的地区。铁路枢纽在建兰渝、渝利、渝黔、渝万、成渝客专、渝遂二线、渝怀二线、南涪、三万南9条铁路,在建里程1156公里,境总投资113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
为拓展铁路枢纽发展空间,按照“客外货”的布局原则,调整主城区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调整后的“1+9”主城铁路枢纽货运系统,“1”即1个铁路货运编组站,“9”即团结村、白市驿、黄磏、鱼嘴(唐家沱站)、洛碛站、珞璜(小岚垭)站、磨心坡、北碚、伏牛溪站。铁路货物的组织效率进一步提高,已经开通至、、、、新疆阿拉山口等地的“五定”班列。
目前,至德国杜伊斯堡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开行共计17班,运送699个40英尺集装箱,97万台“造”笔记本电脑,20万台“造”显示器通过班列运到欧洲。同时,实现了华向集货、运往欧洲的目标。至缅甸和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正在开展试验运行的前期筹备工作。 . . .. .资料. . . 据了解,今后我市主城枢纽加快建设公路、水运、铁路无缝衔接的货运枢纽系统,2015年主城铁路编组能力达30000辆/日,铁路客运能力达到617对/日。全市干线铁路建成兰渝、渝利、渝遂二线、渝怀二线、成渝客专、渝黔新线、渝万城际、黔常等8条铁路,新增铁路营运里程980公里;开工万、渝黔城际等铁路。积极推进渝昆铁路、安铁路、黔江至铁路、至铁路、沿江铁路、一小时经济圈环线铁路、长垫梁货运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主城区铁路枢纽“客外货”布局调整,主城“1+9”货运系统全面建成。
“十二五”时期在建铁路项目大部分是国家区际干线铁路,对改善对外交通格局、奠部铁路大枢纽地位具有决定性、战略性意义。
2015年,将建成西部最大铁路枢纽。 201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接近3000公里,我市高速公路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3.6公里,比肩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实现“4小时、8小时周边”,将基本形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络。
畅达的高速公路是增强区域服务和辐射能力的快速通道。我市致力提速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架起连接外、沟通四海的经济主动脉。截至2011年底,市高速公路网已建成环、二环、成渝、渝遂、渝武、渝邻、渝万、渝黔、渝湘、渝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境通车里程达到1865公里,基本实现“4小时”。
加快建设奉节-巫溪、万盛-南川-、主城--丰都-忠县-万州沿江高速公路和成渝复线高速公路,新开工并建成合川-铜梁--江津-綦江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开县-城口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完善路网,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将在川、鄂、湘、贵方向新增9个出境通道。
2015年,全市通车总里程近3000公里,我市高速公路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3.6公里,比肩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实现“4小时、8小时周边”。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的100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已全面启动。目前在建高速公路项目17个,建设里程1122公里,总投资1107亿元。这批项目将在“十二五”中后期陆续建成。
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700万标箱,将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物流港口体系。
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城市。90%以上的外贸货物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到达世界各地,周边省市大量货物也通过中转沿长江黄金水道出境。我市致力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出海优势和作用。截至2011年底,境河航道里程达到4451公里,其中4级以上航道占24%,为1057公里。主城寸滩、东港、果园等港口一期工程已投运,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2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00万标箱。
到2015年,着力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物流港口体系。主城港口重点建设寸滩、果园、东港、黄磏等四大港区,2015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400-500万标箱;万州港重点建设新田港区,2015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80-100万标箱;港重点建设龙头港区,2015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40-60万标箱。加快朱沱、江津仁沱、忠县新生等一批重点港区建设。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700万标箱。目前,果园二期正在加快建设,2012年将基本建成,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河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龙头港、万州新田港也在加快实施,总投资135亿元。
2015年,主城区将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基本形成“三基地四港区”基础框架及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两大国际物流平台,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明显降低,形成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框架。
围绕建设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我市着力发展主城区国家级物流枢纽、五大市级物流枢纽、五区级物流枢纽、特色物流园区和城乡配送网络五个级次的物流空间布局体系。 . . .. .资料. . . 其中,主城区国家级物流枢纽是有效利用国国际物流通道,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相关配套最齐全的区域,是我市建设国家级综合物流平台、西部地区多式联运枢纽和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服务、辐射西部的极核。
主城区国家级物流枢纽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市场为纽带、物流与产业联动、多式交通联动的布局理念。具体包括铁路物流基地(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航空物流基地、公路物流基地、寸滩港区物流枢纽、果园港区物流枢纽、东港港区物流枢纽、黄磏港区物流枢纽、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白市驿)、洛碛危化物流园、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共计11个物流基地。
截至2011年底,铁路物流基地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建成投用,累计吞吐47.6万标箱。铁路物流基地是渝深、渝沪、渝新欧国际铁路班列的起点。铁路编组站2011年开工建设,2012年8月底建成投用,建成后日编解作业能力将达到2.5万辆。园区部道路、厂房、仓储正在加快建设,已经累计引进11户大型物流商贸企业,与201户企业签订了总部经济发展协议。大川建材市场已经落户铁路物流基地。
航空物流基地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园区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机场空港保税港区航空货运站区(一期)即将建成。
公路物流基地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已经引进普洛斯()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公运集团顺天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等10个项目。
寸滩港区物流枢纽一期工程40万标箱泊位完工,二期60万标箱多用途泊位建成,后方陆域部分完工,三期40万标箱多用途泊位主体工程完工。
果园港区物流枢纽作业区一期工程吞吐能力共计193万吨的2个散货泊位完工,疏港大道、果园港立交已开工建设。
东港港区物流枢纽作业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含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60车位载货汽车滚装泊位1个。
黄磏港区港前作业区散货码头开工前期准备工作稳步推进,引进赫乾钢材城等项目,后方招商态势良好,完成5公里物流通道建设。
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白市驿)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最大的粮食物流交易集散中心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全市最大的冷链物流集散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计划明年动工建设。
洛碛危化物流园概规调整基本完成,洛碛煤炭储运基地项目已入驻园区。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期、二期围网已经通过国家验收。 西永综合保税区一期已经封关运行。 通过物流大平台建设,增强对各类经济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在需要。国家级物流枢纽平台加快推进也为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外迁和国外大型批发市场落户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