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方法的四个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血压计的科学原理

血压计的科学原理

血压计的科学原理
血压计是一种用于测量血压的医疗仪器,根据人体动脉中的血液流动特性来计算血压的。

它的科学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充气阶段:血压计通常由一个袖带和一个测量装置组成。

在测量之前,袖带被包裹在患者的上臂或手腕上,并通过充气装置注入空气,增加袖带中的压力。

2. 压力感应阶段:袖带的内部压力会逐渐增大,阻止动脉血液通过袖带。

当压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动脉中的血液流量将完全停止。

3. 释放阶段:此时,血压计开始缓慢释放袖带中的压力。

在此过程中,测量装置会通过感应器或传感器检测到动脉中的血流重新开始。

4. 计算阶段:通过分析血流的重新开始时间和幅度变化,血压计将计算出两个重要的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

- 收缩压:为心脏收缩时推送血液到动脉中的最高压力。

当袖带压力开始减小时,测量装置检测到第一个脉搏的出现,此时即为收缩压。

- 舒张压:为心脏完全松弛时动脉中的最低压力。

检测到最后一个脉搏的消失时,即为舒张压。

以上便是血压计的科学原理,通过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医护人员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血压水平,为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提供指导。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血压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健康监测方法,通过测量血压可以了解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以下是关于血压测量的详细方法与注意事项,内容丰富,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指导。

一、血压测量方法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血压计三种类型。

其中,电子血压计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适合家庭使用。

(2)选择安静的环境:血压测量应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噪音、温度等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正确摆放体位:被测者取坐位,双脚自然下垂,手臂平放在桌面或椅背上,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

(4)测量前休息: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让被测者身心放松,以减少测量误差。

2. 测量过程(1)捆绑袖带: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裸露的上臂,袖带下缘距肘部约2厘米,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2)放置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耳塞插入耳朵,用手指轻轻按住耳塞,使听诊器紧贴肘部内侧的动脉搏动处。

(3)充气:快速充气至大约180毫米汞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血压计的指针逐渐下降。

(4)测量血压:当听到第一声搏动声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即为收缩压(高压)。

继续放气,直至搏动声消失,记录此时的血压值,即为舒张压(低压)。

(5)重复测量:为提高准确性,可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二、血压测量注意事项1. 测量时间的选择(1)早晨起床后:早晨起床后,未进食、未喝水前测量血压,此时血压较为稳定。

(2)晚上睡觉前:晚上睡觉前测量血压,了解一天中血压的变化情况。

(3)特殊情况下:如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及时测量血压,以便了解病情。

2. 测量体位的选择(1)坐位:坐位测量血压,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准确性较高。

(2)仰卧位:仰卧位测量血压,适用于不能坐立的被测者,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3. 测量次数与频率(1)常规测量:每周至少测量2次,取平均值作为参考。

(2)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测量次数。

血压测量仪器的发展阶段及其优缺点

血压测量仪器的发展阶段及其优缺点

血压测量仪器的发展阶段及其优缺点在详解脉搏波血压计之前,我们一定要理解血压测量仪器的四个发展阶段。

也就是说一定要了解脉搏波血压计在血压测量仪器的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血压测量仪器的四个发展阶段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1、第一个发展阶段,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是Marey在1876年最早发现了在液袋加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动现象,并且发现压力波动的幅度在液袋压力由舒张压上升到收缩压的过程中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

随后很多研究人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动物、人体实验来分析压力波幅度最大值所代表的意义并证实幅度最大值与平均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现在通常用最大波幅法来判别平均压。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优点:它是目前血压测量精度比较高的,最为理想的标准。

因为有创插管测量法是将插管植入血管内,好比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接考察,而不是道听途说。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缺点:必须通过手2009术将导管插入血管内,所以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门的医务人员,而且在测量的时候患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一般只在手术的时候使用,现在一般在心脏手术中使用,以防止其他方法测量不及时或不准确而造成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在多家医院开展了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与脉搏波血压测量法的试验比对,初步结果非常理想。

2、第二个发展阶段,柯氏音法(水银汞柱法)柯氏音测量法又称水银柱测量法,属于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

由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这种摩擦、冲击音就被命名为柯氏音。

柯氏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脉搏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对人类医学的贡献是很大的,直到现在很多医生还在用此法测量血压,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氏音法。

时至今日,国际医学界依然用此种方法作为血压测量的标准。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血压分级和风险评估要求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血压分级和风险评估要求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血压分级和风险评估要求引言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血压计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测血压的设备,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在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的标准中,血压分级和风险评估是其关键要求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血压分级和风险评估要求。

一、血压分级要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成年人的血压分为四个等级:正常、高血压前期、高血压一期和高血压二期。

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血压时,需要根据袖口的压力变化和心电图信号来确定血压的分级。

1.正常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小于120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小于80mmHg。

2.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20mmHg到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80mmHg到89mmHg之间。

3.高血压一期:收缩压在140mmHg到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0mmHg到99mmHg之间。

4.高血压二期: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00mmHg。

血压分级的准确性对于电子血压计的评价和使用非常重要,因为准确的血压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血压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二、风险评估要求准确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血压异常可能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电子血压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年龄:年龄是影响血压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会下降,血压也会相应上升。

因此,在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2.性别:性别差异也是影响血压风险的因素之一。

女性在更年期前相对较低,而男性则普遍较高。

因此,在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因素。

3.疾病史: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其血压风险相对较高。

在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史因素。

电子血压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通过记录患者的血压数据,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史等因素,综合判断患者的血压风险等级,从而提供相应的医疗建议和预防措施。

血压测量方法的起源和演化

血压测量方法的起源和演化

血压测量方法的起源和演化作者:子鹏来源:《祝您健康》2007年第04期早在大约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注意到脉象与病症之间的联系。

如果触到一个人脉动强胀,难以压息,则日后必有中风(卒中)之危。

说明人类从那时起就开始了针对高血压与脑中风之间因果关系的观察记录。

公元1733年,英国博物学家霍尔思牧师第一次成功记录到了动脉压力的具体数字。

霍尔思牧师和助手将一匹马放倒在地,找到其左侧后腿上的股动脉。

在接扎住动脉两端后将血管切开并将一根铜管插入动脉。

铜管的另一端连接着一根长2.7米的玻璃管。

玻璃管被垂直吊在旁边一棵树上。

随着松开被结扎的动脉,霍尔思牧师看到血液在玻璃管里上升,最后稳定在大约2.4米的高度。

这时,动脉压力与2.4米高的血液的重力相等。

至此,人类终于迈出了测量血压的第一步。

尽管霍尔思牧师用同样的方法还测量了许多不同种类动物的血压,可医学界并没有立即照搬他的方法。

幸好如此,不然病人就会为测血压而冒很大的危险,医生诊所的屋顶也会比现在高出许多。

在后来的100多年里,发明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研究无创伤性的血压测量方法上。

首先,人们改用比重比血液和水都大得多的汞(水银)来平衡液体压力。

同时期,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种能够感受脉搏波动的仪器。

1876年,奥地利医生旺·巴斯克在这基础上研制出了第一台小型方便的血压测量装置。

它包括一个气球和与气球相连、装有水银的垂直玻璃管(汞柱)。

测量时将气球放置在手腕部位的动脉(桡动脉)上,并按压气球,气球下的动脉就会受到压迫,同时压力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液体汞升高的尺度衡量出来。

压到一定程度后气球下动脉的搏动就感受不到了。

这种情况下,汞柱的高度就比较确切地反映出血压的数值。

准确地说是心脏收缩压(即通常所说的高压)的数值。

这种方法与动脉内直接测量相比并无肌肤损伤和皮肉痛苦,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通过测量大量病人的血压,巴斯克医生很快发现:收缩压愈高,得中风病的危险性就愈大,结论与古人暗合。

血压测量方法ppt课件

血压测量方法ppt课件
第一阶段音: 呈叩音,以低调出现. 压力计上的读数相当于最高血压,即收缩压. 第二阶段音: 随叩击音后的一个吹气样的杂音. 第三阶段音: 杂音消失后出现另一连续的叩击音; 比第一音稍强, 音调高一些. 第四阶段音: 是一种低沉的声音,可描绘成用手指尖在书 面上擦过的声音 第五阶段音: 所有声音均消失
血压计
– 血压计的选择: 标准汞柱式血压计 (以每小 格2mmHg为单位的血压计),刻度范围 0~300mmHg.
Korotkoff音

当听诊器放到上臂的肱动脉时,能听到声音;

袖带充分膨胀 有血流通过
压迫肱动脉 听不到声音
其中没
Korotkoff音

根据其存在、消失和性质,可被分为五个阶段:
被测量者休息30秒,适当抬高手臂
血压读数的确定
– 如水银面在两个刻度之间,读数应往上靠.
– 读数只能是偶数. – 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
使用听诊器的注意事项
耳塞必须向下、向前插入外耳道 耳塞应舒适地放入耳内; 记录时, 耳塞不要留在耳内太长时间. 听头应轻轻覆盖在肱动脉出的皮肤上, 轻微加压 确定听头与膜之间的螺丝被正确拧好.
Korotkoff音
阶段 1 2 3 4 5
声音的通常次序
说明 清晰的扣击音 叩击音和杂音 较响的叩击音 沉闷而低音 声音的消失
如何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1.
收缩压的确定: 待充气达最高充气水平后, 打开充气皮球的阀 门, 随着水银柱的下降, 到一定高度时出现至 少连续两次的叩击声,此短促第一音即为收 缩压. (即第一阶段第一个声音响时的水银柱 水平)
血压测量方法
学习内容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压测量是评估人体循环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测量准确可靠,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并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结果的判定。

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提醒患者在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确保患者的手臂暴露出血压计可以贴紧的部位。

2.患者准备手臂:确保患者的手臂没有过紧或过宽的衣物,且手臂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

3.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和袖带尺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和袖带尺寸。

袖带应包裹在上臂中部,与心脏平齐。

4.定位袖带:袖带应贴紧皮肤,但不要过紧,一般是两指宽。

确保袖带固定好,不会滑动。

5.定位血压计:血压计的感应部位应对准动脉,通常是位于肘部的内侧。

6.开始测量:按下血压计的启动按钮,让血压计逐渐充气,直到压力适宜停止充气。

记录此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7.测量完成: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显示后,释放血压计中的气压,将袖带从手臂上解开。

评分标准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评分标准对血压进行判定: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为120-129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阶段1:收缩压为13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高血压阶段2:收缩压为140或更高mmHg,舒张压为90或更高mmHg;高血压危急值:收缩压大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

根据测量结果和评分标准,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血压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以上是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有助于正确测量血压值和判断血压情况,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压基础知识

血压基础知识

血压基础知识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压力。

它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压的定义、测量方法、正常范围以及高血压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一、血压定义血压由两个值组成: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大压力,通常记录在血压测量值的前面。

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小压力,通常记录在血压测量值的后面。

这两个值以毫米汞柱(mmHg)作为单位。

二、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

下面是一般的测量步骤:1. 选择正确的血压计: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血压计,例如手动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2. 准备工作:在测量前15分钟内,避免饮咖啡、吸烟或剧烈运动。

确保舒适坐姿,保持放松。

3. 测量位置:通常在上臂水平位置进行测量。

将袖口包裹在左臂上,将听诊器放置在肘关节内侧的动脉上。

4. 收缩压测量:先将气袋充气,然后逐渐放气。

当听到第一次心跳声时记录气袋压力,这即为收缩压值。

5. 舒张压测量:继续放气直到心跳声消失,最后一次心跳声即为舒张压值。

三、血压的正常范围正常血压范围的定义是:收缩压在90-120 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 mmHg之间。

根据测量结果,血压可被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范围:1.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

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以及心脏供血不足等问题。

2. 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20 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 mmHg之间。

维持正常血压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3.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39 mmHg之间,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

此阶段需要注意心血管健康的管理,以防止高血压的发展。

4. 高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40 mmHg,舒张压高于90 mmHg。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慢性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四、高血压的危害与预防措施高血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可导致心血管疾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测量方法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
Marey在1876年最早发现了在液袋加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动的现象,导致了有创插管血压测量。

插管法血压测量的精准度较高,是最为理想的标定标准。

但插管法必须通过手术将导管插入血管内,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门的医务人员,而且测量的患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一般只在手术抢救时使用。

第二发展阶段柯式音法(水银汞柱法)
柯式音法属于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帯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重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

由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这种摩擦、冲击音就被命名为柯式音。

柯氏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袖带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对人类医学的贡献很大,知道现在还用此方法作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式音法。

第三发展阶段示波法
示波法也叫震荡法,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测量方法。

通过检测袖带内的压力波动来判断血压。

由于判断依据是通过实验由统计学方法给出,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种测量方法必将成部分人群的测量误差。

第四发展阶段脉搏波法
脉搏波血压测量法于2012年研发成功,现已获得中国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并已申请国际专利。

脉搏波血压计采用上臂袖带加下游脉搏波探测方式,将脉搏跳动的非连续事件转变为连续测量,可以准确地无创测量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