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一门艺术
建筑艺术对标志创作的启示

建筑艺术对标志创作的启示建筑,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
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从而可知,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
”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
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二、造型的形式美和功能的实用性的统一建筑艺术性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在立体空间中造型,其内外空间的处理及其造型,特别追求形式美,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形式美因素及其组合规律创造造型美,形成风格各异的形式美。
第1课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

第1课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教材分析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诗歌为一体,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是指建筑既有绘画所具有的造型传神之美,又能突破绘画的二度空间,立体地表现人的审美意识。
同时建筑也极具诗歌般的畅神达意之美,借砖瓦土木等材料为语言,塑造美的形象,表达人的诗情。
作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当我们用心灵去欣赏它时,它更会在你的意想中活起来,流动起来,成为我们精神的居所。
一、教学路径本课从建筑的平面布局规划、材料组织、结构造型、内外装饰、功能作用等方面介绍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
通过欣赏,使学生在了解各具风格的中国代表性建筑的同时,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思路宫殿建筑所渲染的是皇帝的无上尊严;园林建筑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思想传统;民居建筑则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
三、课时建议本课建议为2~3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材质功能的建筑的欣赏,感受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建筑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对各种建筑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征,正确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建筑的艺术美。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内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相关建筑作品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可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与方法■世界建筑奇迹示例建筑:万里长城。
材料类别:石质。
功能作用: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的侵袭,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
布局规划:东西绵延上万华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苏少版

《生活的舞台——中国建筑艺术》教学设计【教材选用】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1课【授课班级】八年级15班【课的类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建筑是一门空间艺术,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诗歌为一体,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是指建筑既有绘画所具有的造型传神之美,又能突破绘画的二度空间,立体地表现人的审美意识。
同时建筑也极具诗歌般的畅神达意之美,借砖瓦土木等材料为语言,塑造美的形象,表达人的诗情。
作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当我们用心灵去欣赏它时,它更会在你的意想中活起来,流动起来,成为我们精神的居所。
本课以欣赏建筑的平面布局规划、材料组织、结构造型、内外装饰、功能作用等方面感受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学生了解各具风格的中国代表性建筑。
通过与哥特建筑的对比,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
宫殿建筑金碧辉煌,所渲染的是皇帝的无上威严;民居建筑亲切温婉,体现家族和睦的伦理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中国不同地域的建筑的主要风格特点和主要材质运用。
2、能对自己喜欢的建筑进行准确合理的描述、分析、评价。
3、能理解中国人在建筑中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到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2、通过中外建筑对比,总结出中国建筑的特征。
3、通过动手拼搭,加强对建筑造型和结构的感知。
4、通过教师分析引导和学生思考讨论,理解中国建筑的思想内涵。
情感与价值观:1、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建筑的艺术美。
2、增进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经典建筑作品,外国经典相关建筑作品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中国经典建筑模型若干。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建筑设计的五大理念

建筑设计的五大理念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科学,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创造美与艺术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中,有五大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分别是创新、功能、美学、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首先,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创新意味着不断地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创新可以体现在建筑的结构、材料、形式和功能上,通过创新的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享受。
其次,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建筑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存在的,因此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应该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学习等各种需求,使人们在其中得到舒适和便利。
美学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空间,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建筑的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设计,可以使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符号,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可持续性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趋势。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等手段,可以使建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建筑设计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建筑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建筑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
通过设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建筑设计的五大理念,创新、功能、美学、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追求的目标。
只有将这五大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才能创造出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作品。
建筑学专业与就业解读

建筑学专业与就业解读近年来,很多同学都对建筑专业非常感兴趣,该专业也一直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点。
那么,目前我国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有多少?代表院校有哪些?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什么?一、建筑学专业解读建筑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建筑不但可以记录某个阶段人类社会生活的状态,还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让人产生庄严肃穆、明朗欢快等不同的情绪。
很多人把建筑称为“石头的史书”或“凝固的音乐”,就是这个意思。
据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马英副院长介绍,传统的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一门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
现在建筑学更多的是研究解决建筑的空间、功能和形式等问题。
不同的建筑因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的不同,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
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保证这些功能要求的实现。
另外,建筑设计还常常需要运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
因此,建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人才的培养:建筑学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等。
(各校根据开设专业、培养年限不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具体可查询各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建筑学专业着重培养从事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通俗的说就是建筑师。
马院长介绍,在一个项目中,建筑师负责整体建筑的设计方案,然后结构工程师根据方案计算结构,设备工程师来完成给排水、供暖、供电等功能的实施。
建筑师在一个建筑项目中起着龙头的作用。
所以,这个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
学生既要掌握相当的工程知识、绘图能力,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还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学学位的区分: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学建筑,有的拿的是工学学位,有的拿的却是建筑学学位呢?建筑学专业本科设有5年和4年两种学制,可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者“工学学士”学位。
贝聿铭的名言有哪些(精选合集2篇)

贝聿铭的名言有哪些(精选合集2篇)贝聿铭的名言有哪些(篇一)贝聿铭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作品被誉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除了在设计上的突破和创新,贝聿铭还以他的精辟言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盘点贝聿铭先生的不低于20句名言,以展示他对建筑与设计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摘要:贝聿铭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的名言深深地影响着建筑界的发展。
本文总结了不低于20句贝聿铭的名言,包括对建筑的态度、设计原则以及对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贝聿铭先生的思想与设计理念。
正文:1. "建筑是一种艺术,是建筑师与大自然的对话。
"2. "设计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外表的美。
3. "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以实现最佳的整体效果。
"4. "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5. "建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
"6. "建筑应该有韵律和节奏,以营造令人愉悦的空间体验。
"7. "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功能、安全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8. "设计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
"9. "建筑设计应该尊重本土文化与传统,同时融入现代元素。
"10. "建筑应该是开放的,让人们可以与自然互动。
"11. "建筑应该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改变整体的质感。
"12.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13. "建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 "建筑的美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与人的互动和体验。
"15. "建筑设计应该平衡实用性和美感,以创造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建筑设计是一门兼具艺术和科学性质的综合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包括的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创造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合。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品。
二、设计包括的内容1. 整体规划设计整体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起点,它包括对场地和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建筑布局和风格,以及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2.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承重系统、梁柱墙面等结构元素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包括建筑的形式、立面以及外部细节的设计。
它与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感密切相关,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处理方式,塑造建筑的外貌和表达。
4.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关乎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和美感,包括室内布局、家具搭配、灯光设计等。
室内设计要考虑人们的行为需求和舒适感,打造温馨、实用的室内环境。
5. 绿色建筑设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措施、环保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的应用建筑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娱乐设施、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1. 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满足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2. 商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包括商场、办公楼、酒店等。
这些建筑需要满足商业运作的需求,既要有吸引力,又要实用和高效。
3. 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
它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体育馆等,设计要考虑到展示效果、空间流线以及观众体验。
4. 工业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主要涉及到生产和制造的空间需求,如工厂、仓库等。
建筑学概论建筑艺术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建筑学概论建筑艺术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建筑学概论:建筑艺术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建筑是人类创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建筑艺术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建筑学的概念,探讨建筑艺术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一、建筑学的概念与目的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和实践建筑艺术的学科,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创造出具有功能、美观和可持续性的建筑作品,同时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
二、建筑艺术的特点与意义建筑艺术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特点在于结合了美学、技术和功能需求。
建筑艺术通过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表现,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传递文化和审美价值观。
建筑艺术不仅是美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和文化的象征。
历史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保护历史建筑意味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的历史记忆。
三、历史建筑的保护意义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首先,历史建筑是城市和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见证。
保护历史建筑有助于保存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记忆,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其次,历史建筑是研究历史和艺术的重要材料,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潮流、文化发展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可以继承和传播知识,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最后,历史建筑的保护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许多历史建筑具有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通过将其改造成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功能,可以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创造经济效益。
四、历史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挑战历史建筑保护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的特点、文化价值和社会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法:1. 文物保护:通过修缮、加固、防水、防火等传统技术手段,保护历史建筑的物质结构和建筑元素。
2. 环境整治: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维护其原有的空间和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是一门艺术
建本051 李献良2005051100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
”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
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
同时,建筑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要讲究艺术性。
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
好的建筑是其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建筑艺术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才能看到全貌。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
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来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
同时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
建筑是一门艺术,是凝固的音符,凝结着人类文明的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城市的雕塑”,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