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田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通过近年来,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处的旱育秧及大田栽插后的表现表明,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主要增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位分蘖,使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形成大穗增加产量,其操作如下:一、选地和整地1、在育秧时间上应掌握节令适时早育,秧龄35―45天,叶片5叶至6叶一心。
2、旱育秧的田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杂草少,地下害虫少,背风向阳的田地。
3、整地:墒面1.4米至1.6米,高埂低墒,秧床早翻早晒,播种前一个星期以上,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公斤,普钙60克,尿素40克或水稻专用复合肥(10―10―5)100克,再配施硫酸锌5克,硫酸钾10克,结合整地做床,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表土充分混拌均匀,使土壤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二、播种及盖膜播种前秧床面每平方米敌克松1克,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种50―100克,轻压种子至种子三面入土,再用细粪土盖种一厘米,并浇透水盖膜,秧苗现青后揭开薄膜(遇低温可适当推迟揭膜)。
杂草较多的秧田、盖土后每10米2,2.5克丁草胺,60倍液,用药1.5kg。
三、秧田管理秧苗揭膜后,第一次浇水不宜过早,而且第一次要浇透,一般秧苗叶片不打卷,叶尖有露水,说明秧苗不缺水,整个育秧期要控制浇水次数,防止秧苗徒长。
四、追肥秧苗长到2叶一心时揭膜后,用含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7天后再施一次。
五、病虫防治出苗后即三叶一心及时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水稻立枯病,若发现有根蚜可用5%的蚍虫啉乳油5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式灌根进行防治,钻心虫以市植保站预测预报进行防治。
秧苗在移栽前一天,每亩用75%的三环唑20克兑对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稻温病。
水稻旱育秧技术

水稻旱育秧技术
1.苗床选择和培肥:选土壤肥沃,地势较平坦,排水方便,避风向阳,土壤微酸或中性菜园地作苗床。
播前10-20天施腐熟农家肥培肥苗床(苗床忌用化肥、草木灰等到碱性肥料)。
2.苗床制作:先翻耕除去杂草后欠细,播前用清水或清粪水(浓度不能过大)浇透苗床,严禁播种盖土后一次性浇水;亩用1公斤壮秧剂,加10公斤过筛细土拌匀,均匀撒于厢面,在2cm表层内浅翻欠细整平。
3.播种、盖土、盖膜:大、中、小苗,每平方米分别播撒芽谷50-80克、130-150克、180-200克;也可用播种器播种。
播后压种入泥,再用未加壮秧剂的过筛细土盖种1-2cm(不露种为度),适量喷水后搭架盖膜。
4.防虫、防鼠:每平方米用4克呋喃丹兑水1公斤(或0.5-1公斤辛硫磷1000倍液喷施苗床防虫;同时播前7天在床四周投药防鼠)。
5.苗床管理:谨遵“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水切忌蔓灌。
当苗床发白、早晨叶尖无露珠时,可在傍晚按70%敌克松1克兑水1公斤的比例配制药液喷施补水,既防立枯病、绵腐病,又增加湿度。
膜内温度35℃以上,四角揭膜降温。
- 1 -。
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操作规范

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操作规范一、选地做床1、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的田或地,最好是在菜茬地做苗床,计划一亩大田要准备秧田15—20平方米。
2、秧床宽1.2—1.5米,长15米左右,床间距50厘米。
用锄头深耕碎伐,整平床面。
田间垒埂,雨水多的地方做到高墒低埂,床面高出地面7—10厘米。
雨水少的年份,旱地则反之。
3、秧床施肥:每15平方米秧床施腐熟有机肥100公斤,再将一袋壮秧剂加细筛土15公斤,充分混拌匀后洒在秧床上,用锄头将肥料均匀翻锄2—3厘米后即可浇水播种。
二、种子选择与处理1、选用发芽率高、抗病率强的优质水稻良种,每栽一亩大田,需准备常规稻种1.5—2公斤,杂交稻种1公斤。
2、在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晒种1—2天后用比重法选种,再用施百克或浸种灵等药液浸种7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
3、将吸足水的种子进行催芽,当芽长0.2厘米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及盖膜1、播种前秧床要浇透水,待床面无积水时即可播种。
2、播种后轻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3、轻压后的种子上面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肥沃细潮土,盖均盖严。
4、覆土上面的每100平方米喷水25克丁草胺(600倍液)。
5、盖膜:盖秧时气温在12℃左右时要盖拱膜,气温不低于18℃时刻用平膜。
四、秧田管理1、温度:盖拱膜时,播种5天秧苗现绿时就要通风炼苗,使其温度保持在25℃—28℃,秧苗1.5—2.5叶时,加大通风量,使其温度保持在20℃—25℃,晚上日落前1—2小时封闭;在2.5叶后,使其温度接近外界温度,气温不低于12℃时昼夜通风,3叶1心时去掉薄膜转入正常管理。
2、水分管理:播种后一般不要经常浇水,要待秧苗叶片无水珠或叶片旱打卷时,再浇一次透水。
一般旱秧在苗期浇1—2次水即可,如遇降雨,要及时排除秧田积水,使秧苗在接近旱田的条件下生长,秧龄在30—40天。
水稻旱育秧丰产栽培要点

栽培技术Za ip e ijis h u水稻旱育宽行栽培技术是一项投入少、效益好的先进实用技术,具有节种、节水、节工、节肥、节约秧田等特点,对于全面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节本增收效果显著。
1栽培要点1.1秧田培肥前1年冬季种油菜和青菜作秧田的秧苗素质最好,地上部百苗干重比不培肥的提高0.5g以上。
前1年冬季种油菜和青菜的秧田带蘖率为66.8%,而冬季空闲田的秧田带蘖率反为36.9%。
1.2播种与常规育秧比较,降低播种量可以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使水稻抽穗提前,增加每穗粒数,降低空秕率,提高千粒重,提高水稻成熟度,改善大米品质。
播种期与播种量是影响秧苗素质的重要因素。
旱育稀播处理的秧苗壮,插后返青快,抗逆性强,产量高。
1.3追肥前1年种油菜和青菜的土壤,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一般不安排施有机肥。
旱育秧做畦时,用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600kg/hm2,均匀撒施在已经杂草清理好的畦面上,拖拉机干打松土,准备做畦播种,秧苗出苗后分别在一叶一心期和二叶一心期追施46.4%尿素112.5kg/hm2,实践表明,规范化旱育秧,秧田期追肥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促进群体发展,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优质高产。
1.4旱育秧肥料施用施纯N150~225kg/hm2、P2O5120kg/ hm2、K2O60kg/hm2。
基肥占75%,分蘖肥占15%,穗肥占10%。
穗肥施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75kg/hm2,在播种后60d时追施效果较好。
根据调查,在旱育壮秧浅插的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10~225kg/ hm2,可保证水稻产量和经济用肥,防治水稻贪青晚熟不利等因素。
1.5大田基肥施用全层施肥,肥料入渗较均,肥效不易散失,有利于诱导根系向下生长,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均衡供应整个生长期内对养分的需求,进而达到高产、稳产。
2病虫害防治2.1水稻纹枯病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
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
景谷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

景谷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依据高产要求的特点,应用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促使水稻在生长发育进程中达到苗壮、株健、穗长、穗齐、粒多、粒饱,最后实现高产、低耗、高效,实现高产再高产的-项技术。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肥床旱育培育壮秧
该育秧栽培技术具有适应性广,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强,移栽返青快,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亩产比其它育秧方式亩增产l0%以上。
二、浅插
要求浅水浅插,栽插深度不超过3公分,因此要求整田质量高,做到田平、泥化、达到早生快发,促进低位分蘖成穗。
三、稀植
每亩栽插丛数要比其他育秧方式少,具体稀植程度因品种、茬口和土壤肥力高低而定,一般品种分蘖力较弱,田块肥力低,栽插时约密,品种分蘖力较强,田块肥力高,栽插密度约稀,具体采用规格化单行条载,要求每亩移栽密度为l.8-2.2万丛为宜,每亩移栽基本苗5-7.5万苗。
1。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在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种植水稻,成为了当地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的水耗,提高耐旱抗逆能力,为粮食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不需要大量水资源的水稻栽培方式,通过控制水分的使用,使水稻在幼苗期不依赖于水稻田中的大量水分。
这种技术可以在干旱地区,或者是干旱季节进行栽培,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那么,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在播种前,要在土壤中施入磷肥,这样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快速生长。
在播种时,采用直播方式,即直接将种子撒播在土壤中,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还可以减少移栽过程中对幼苗的伤害。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控制灌溉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这样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同时又能节约水资源的使用。
在幼苗期结束后,需要逐渐增加灌溉水量,使水稻逐渐适应水田环境,保证后期生长的需要。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使得水稻在干旱地区也可以顺利栽培。
它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为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也可以减少对于水资源的竞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增强他们对于水稻生产的信心,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导致土壤干旱,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由于此技术并不广泛推广,因此农民缺乏相关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需要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需要农民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旱种栽培技术篇一: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摘要从苗床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更解决了缺水地区无水育秧的困难,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因此,该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现将水稻旱育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的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标准为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为肥、细、松、软、厚。
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壮秧、壮苗,缓解用地茬口的矛盾。
苗床面积根据移栽大田数确定,一般为1∶30~40,即1 hm2大田准备300 hm2左右苗床。
2整地作畦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细下粗、上实下松。
在播种前施肥并耕翻1~2次,耕翻深度在15 cm以上,做成畦宽1.2~1.4 m、沟宽50 cm、沟深20~30 cm的畦,且苗床四周开好围沟,以保证排水通畅。
畦整平后用2.0 kg壮秧剂加干细土20kg充分混拌撒施25 m2苗床,再反复耙匀于0~5 cm深的土层内,用木板压平,浇透水即可播种[1]。
3播种按播种50 g/m2计算总用种量,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浸种36 h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至露白后将破胸谷均匀撒播在床土上,可采取分畦称量多次撒播的方法,确保床面落籽疏密一致。
撒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2]。
再用过筛细土分几次用手撒覆在苗床上,将种子盖严,厚度应以不露籽为宜,厚约0.5~1.0 cm。
土撒完后用漏壶式喷雾器喷水,能使苗床水分充足,种子顺利生根发芽。
水稻旱育牢记十三点

水稻旱育牢记十三点
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技术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实行包衣,并进行旱育秧,扯秧后直接进行大田抛秧的一项水稻轻简节本栽培技术。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准型号。
在旱育抛秧上应用,应选择抛秧型“旱育保姆”。
二、确定用量。
每袋(350克)“旱育保姆”高吸水种衣剂包衣稻种1~1.5公斤。
三、浸好种子。
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气温低浸种时间长,气温高浸种时间短。
四、包衣方法。
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不滴水即可包衣。
按每袋“旱育保姆”包衣稻种1~1.5公斤的比例,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
五、选好育苗场地,施足基肥,整好秧厢。
选用壤土田(或泥土田)且比较肥沃杂草较少的田、地作秧田。
六、浇足底水。
旱育秧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七、均匀播种和盖种。
将包好的种子及时均匀播种,轻度镇压后覆盖2~3厘米厚的薄层细土。
八、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如旱秧青等。
九、抛秧扯秧前一天下午苗床需浇足一次透水,以利秧根部带有“吸湿泥球”便于秧立苗。
一般要一株或两株秧苗
作一蔸拔起。
十、旱育抛秧方法,大田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与常规塑盘抛秧相同。
十一、大田亩用种量杂交稻1.5公斤左右,秧田与大田比为1∶12~15。
十二、育秧播种后视气温确定是否盖薄膜。
气温低要盖薄膜保温保湿。
十三、抛秧后二天内严禁灌水。
宜城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 膜 双 膜 覆 盖 增温 ,出苗 期 保 温 保湿 为 主 , 般 5 一
~
7天 密 闭不 揭 膜 , 内温 度 不 超 过 3  ̄ 出苗 管 膜 5 C。
2 预期 技术 经济 指标 21 经 济指 标 .
理 : 针 后 及 时揭 去 平 膜 留拱 膜 , 叶 期 控温 保 温 抽 1
10元 , 0 比旱 育 秧 节 约 近 5 0元 。
22 技 术指 标 .
酸钾混合, 或用 沼 液 兑 2倍 水喷 施 , 4~ 8叶 期视 苗
长 势 追 肥 。高 温 防 烧 , 高温 及 时揭 膜 通 风 , 厢 遇 床 超 过 1 米 , 中部 开 对 流孔 。 温 防冻 , 期 倒 春 0 厢 低 苗 寒 频 繁 发 生 , 寒 及 时盖 膜 , 防冻 害 导致 僵 苗 、 遇 预 死 苗 。 虫 防 治 , 叶 至 2叶 一 心 期 , 5 %或 7 % 病 1 用 5 0
减 轻 农 民种 植 水 稻 的劳动 力 , 高水 稻 旱 育 浅植 育 提 秧 生 产潜 力 和 种植 水 稻 的生 产积 极 性 , 有广 泛 的 具 推 广 前景 和 节 本增 效 的可 行 措施 , 动 水 稻 生产 实 推 用 技 术 更 新 有 着 积 极 的作 用 。
将 发 酵 营 养 泥 拌匀 、 细 平 整撒 入 秧 盘 , 清 精 用 粪 水或 清 水 浇透 底 水 即可 播种 , 可在 稻 【 等 中性 土 l j
・
农业科技 ・
水 稻 水 田 旱 育秧 栽 培 技 术
王 启 文
( 州省桐梓 县娄 山关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贵
5 3 0) 620
随着 农 业 机 构 调 整 , 植 技 术 在 不 断 的更 新 , 种 现 代 农业 技 术 从传 统 的农 业 种植 中走 出来 , 步 形 逐
壤 上 用 黄 泥 土 覆 盖 种 子提 高 调酸 能 力 。 1 苗床 用量 . 6
1 关键技 术
一
亩 大 田需 苗 床 4— 5 方 米 ,秧 龄 3 平 0— 4 0
11 营 养泥选择 选 择 土壤 肥 沃 微 酸 性 或 酸 性 菜 园地 旱 作 土 作 营养 泥 , 用 火 土灰 碳 铵\ 镁 磷 肥 等 碱 性 肥 料 。 禁 钙
成轻便 、 快捷 、 高效 农业 。近 几 年 在 水 稻 育 秧 生 产
1 营养 泥堆肥发 酵 - 3
在 播 种 前 2 左 右 , 标 准 厢 茁床 用 营养 泥 O天 按
5 0公斤 施 用 普 钙 1 斤 , 酸钾 ( 氯 化 钾 ) . 0 公 硫 或 O2 5 公斤 , 酸锌 l 硫 0克 , 尿 素 0 加 . 2公斤 调 酸 , 用 旱 或
过 程 中不 断 的探 索 , 以前 的撒 水秧 过 渡 到两 段 育 从 秧 和 今天 的旱 育 浅植 , 些 技术 都凝 聚 着 大量 的劳 这
育 保姆 和 复 合调 理 剂 调酸 , 可 用 食用 醋 标 准厢 营 亦 养泥 1 斤 。 公 1 床 土 消毒 . 4 用 7 %或 5 %敌 克 松 6 0倍 或 5 0倍 水 溶 液 0 5 0 0
62 防疫措施 .
7 适 时收 获 71 在 全 田 9 %以上 的植株 茎叶 变黄 , . 0 果穗 苞 叶枯
选 用 抗病 性较 强或 感 病 轻 的 品种 , 实行 轮 作 换 茬 , 施 钾 肥 等 可 提 高 植 株 的抗 病 力 , 增 消灭 玉 米 植 株残体 , 杀灭越 冬 幼 虫 , 除枯 心 苗等 可 减 少虫 害 。 拔 注 意 及 时 防 治玉 米 纹 枯 病 、 小斑 病 、 老 虎 、 大 地 玉 米螟 、 螟等 。 大
泼 洒 床 土 , 用广 枯 灵等 。 或 1 装盘播 种 . 5
动 成 本 和 劳动 强 度 。 为 了进 一 步 研 究 水 稻 育 秧 新
技 术 , 少 农 民劳 力投 入 , 供 健 壮秧 苗 , 水 稻 减 提 为 大 田移栽 实 现 增产 走 一条 轻 便快 捷 的 路子 , 索 新 探 的育 秧 技 术 种 植 模 式 。 同时配 合 农 业 机 械 化 插 秧 ,
月 上 旬 ,用 1 %吡 虫啉 喷施 2~ 3次 防稻 杆 蝇 为 O
害 , 辛 硫 磷 防 治 根 部 蚜 虫 。除 草 去稗 , 期 人 工 用 苗
清 除苗 床 杂 草 和 野 稗 。
均 匀 一 致 。 土 调 酸 。禁 用 煤 灰 、 泥 沼渣 、 粪 盖 种 , 干
防止 增 加碱 性和 烂 种 。
221 禁 用 火土灰 、 铵 、 镁磷肥 等碱 性肥料 。 . . 碳 钙
222 必须采 用秧 盘 与水 田隔离实现 旱 育效 果 。 . . 223 秧 龄保证在 3 4 天 就移栽大 田, 能超过 ._ 0~ O 不
4 5天 。
敌 克 松 80或 10 倍 液 喷秧 苗 防立 枯 病 ,结 合 用 0 00
18 秧 田田间管 理 .
1 带土移 栽或 机插 . 9 移 栽前 一 周 晒 苗露 盘 使盘 内泥 土水 分 待 尽 , 不
起 苗将 盘 内秧 苗 提 起 移 入 大 田移 栽 或 移 入 插 秧 机 进 行 大 田移 栽 。
竹 拱覆 膜 , 温 调湿 , 保 防病 虫 除 草 , 取 平膜 与 采
22 不 起苗 直接 从秧 盘 内提 出秧 苗移栽 大 田。 -4 .
5 %的烯效 唑 10 倍液喷苗一次促矮 壮防陡长 ;4 225 节 约秧 田, 少成 本 、 00 . . 减 管理方 便 。
月 中旬 , 2 %的三 环 唑 防 叶瘟 , 4月 下 旬 至 5 用 0 在
( 上接 第 1 ) 9页
白, 籽粒 变硬 , 出该品种籽粒 色泽 时, 米即成 熟可 显 玉
收获 。 72 玉米有 多层 苞 叶包着 果穗 ,子粒 不易 脱落 。玉 . 米 多数是 生育 期长 、 产量 高 的晚熟 年摹5 01 期
i 。 水 田 秧 床 标 准 2
天左右移栽大 田。
1 种子 用量及 种子 处理 . 7
每亩用种量 1 . 斤 。 一般 进 行 晒种 、选 种 、 0公 消毒 和 浸 种 催 芽 , 长 以半 粒米 左 播 种 , 农 种 芽 包 直 播 。用 “ 旱育 保 姆 ” 衣 效 果 最好 , 需 将 种 了 包 只 浸 种 3 钟 至 1 时 , 出 稻种 沥 去 多余 水 分 , 0分 2小 捞
2 ℃ ;2叶 期通 风 炼 苗 排 水 使 盘 内土 壤 干 燥 促 根 , 5 白天 控温 2 ℃左 右 ; 期炼 苗 控 水 , 肥 促根 , 0 3叶 追 追
肥管理: 3叶期 时追 “ 断奶肥 ” 用 1 , %尿 素 和 03 . %硫
亩 育 秧 比采 取 两 段 育秧 节 约 劳 动 力 等 成 本 近
按厢 宽 1 . , 1 开厢为标准厢 , 2米 长 0米 四周 开
好 排 水沟 , 宽 3 沟 0厘 米 以上 。
L 瞳
。狄 业 科 孜
‘
按 1公 斤 “ 育 保 姆 ” 衣 稻 种 3公 斤 的 比例 进 行 旱 包
包衣 。 播种 方 法 : 播 5 %, 补 3 %, 先 0 匀 0 再补 空 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