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送温暖 真情帮扶献爱心教学内容
六年级扶贫资助政策宣传课教案.doc

扶贫资助政策宣传课教案教学目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宣讲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
教学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扶贫资助政策知晓率,实施精准资助,今天开展“扶贫资助政策”宣讲课。
一、扶贫资助政策的内容国家提出的扶贫资助政策涉及面比较广,政策也比较多,今天老师重点宣讲和你们密切相关的内容,教育扶贫资助政策。
1、扶贫资助的对象易县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家庭中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及我县境内在校就读的高中生(含职高)、初中生、小学生为对象。
简答的说就是你家有乡里发的扶贫明白卡,并且上面有你的名字。
才能享受资助。
那么资助的标准是什么呢?2、资助标准:一是全日制在校贫困大学生。
学费:生活费:全日制在校贫困大学本、专科生基本生活费,每年计发10个月,每半年打卡发放一次。
二是县内职高在校贫困寄宿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即对我县职高在校贫困寄宿学生,按2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三是县内普高在校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即对县内普通高中阶段在校贫困学生,按2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四是县内义教阶段学校贫困寄宿学生: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贫困寄宿制学生,除享受国家相关补助政策外,再给予中学1250元/ 人•年的生活补助。
小学1000/人•年的生活补助。
3、学校的帮扶措施学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扶贫。
除此之外。
学校还对特别贫困的学生送棉被一套,送去学校的温暖和关心。
学校老师自发的向特别贫困学生进行衣物,书籍,食物等方面的捐助。
二、扶贫的意义扶贫资助政策不仅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最新成果,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理论意义。
扶贫日活动主题班会优质教案

扶贫日活动主题班会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章《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节“关爱贫困人口,助力扶贫事业”。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我国扶贫工作的现状与政策,探讨贫困的原因及扶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扶贫活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 提高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贫困的复杂性和扶贫工作的艰巨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贫困人口,助力扶贫事业的意识与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教材、《道德与法治》学习笔记、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扶贫日主题宣传片,引发学生对扶贫工作的关注。
2. 第一环节:了解我国扶贫现状与政策。
(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扶贫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2)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扶贫政策及措施。
3. 第二环节:探讨贫困的原因及扶贫的重要性。
(1)学生分组讨论贫困的原因,并进行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4. 第三环节:实践扶贫活动。
(1)教师展示一些扶贫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
(2)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设计一项扶贫活动。
(2)教师强调关爱贫困人口,助力扶贫事业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我国扶贫现状与政策2. 贫困的原因及扶贫的重要性3. 实践扶贫活动七、作业设计(1)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2)你认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3)请举例说明你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活动。
答案示例:(1)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等。
(2)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扶贫捐赠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捐物等。
中小学精准扶贫主题班会优质教案(

中小学精准扶贫主题班会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关爱社会,助力扶贫”的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我国扶贫政策的背景和意义,掌握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关爱社会、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扶贫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参与扶贫行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精准扶贫案例视频、扶贫政策文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精准扶贫的概念、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精准扶贫的优势。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精准扶贫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扶贫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如何参与精准扶贫行动。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设计一组扶贫方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贫困人群,传递正能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小学精准扶贫主题班会2. 主要内容:(1)精准扶贫的概念与方法(2)我国扶贫政策的背景与意义(3)关爱社会,积极参与扶贫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为贫困地区设计一份扶贫方案。
2. 答案:(1)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致贫原因。
(2)针对致贫原因,提出具体的扶贫措施。
(3)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长期扶贫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社会、积极参与扶贫行动的意识。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扶贫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一年级扶贫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扶贫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一年级组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以“扶贫攻坚,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的1. 增强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关爱弱势群体的热情。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扶贫政策,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班会过程1. 班主任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及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扶贫工作。
2. 观看扶贫宣传片,让学生了解我国扶贫政策及取得的成果。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扶贫工作的看法和感受。
4. 邀请我校教师代表分享扶贫经历,激发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热情。
5. 学生代表发言,表达自己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和决心。
6. 班主任总结班会内容,强调扶贫攻坚的重要性。
四、班会内容1. 观看扶贫宣传片通过观看扶贫宣传片,学生们对我国扶贫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宣传片展示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等。
学生们被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动,纷纷表示要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扶贫攻坚,我们在行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对扶贫工作的看法和感受。
有的学生表示要关心身边的贫困家庭,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有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扶贫事业献出一份爱心。
3. 教师代表分享扶贫经历我校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扶贫经历,向学生们讲述了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教师们分享了他们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的辛勤付出,以及与贫困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
这些故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扶贫工作的艰辛和意义,激发了他们关爱弱势群体的热情。
4. 学生代表发言在班会现场,几名学生代表勇敢地走上讲台,表达自己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和决心。
他们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心捐助扶贫行动主题班会

02
通过捐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和
学习条件。
传递爱心与正能量
03
通过爱心捐助活动,传递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激发更多人的公
益意识,共同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与发展。
活动形式
发起倡议
通过班级、学校、社区等渠道 发起爱心捐助倡议,呼吁大家 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
。
组织捐赠
组织班级同学捐赠学习用品、 生活用品、图书等物资,也可 以组织捐款等形式筹集资金。
物资交接
与贫困地区的学校或相关机构 联系,安排物资交接事宜,确 保捐助物资能够及时送达。
反馈与总结
对活动进行反馈与总结,整理 活动成果,鼓励同学们继续关 注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类似活
动。
03 扶贫行动介绍
行动背景
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但贫困 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偏 远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贫困地区的需求和捐助目的,制定详 细的捐助计划,包括捐助物资的采购、运 输和分发等环节。
组织捐助活动
监督和评估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组织社会力量进行 捐助,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捐助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对捐助行动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估,确保捐 助物资和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并及时反馈 捐助效果和社会反响。
04 主题班会流程安排
开场致辞
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人简短宣布班会开始,并介绍班 会的主题和目的。
欢迎致辞
班长或教师代表进行简短的欢迎致辞 ,表达对所有参与者的欢迎,并强调 班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爱心捐助和扶贫行动介绍
背景介绍
介绍当前贫困现状,强调爱心捐 助和扶贫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爱心捐助,关爱贫困孩子主题班会PPT课件

潜力发展
发掘贫困儿童的特长和潜力,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点燃他们的梦想。
捐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捐助资金的高效透明使用。
精准投入
将资金精准投放到具体帮助贫困儿童的项目和活动中。
持续跟踪
定期评估捐助项目的实施效果,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信息公开
定期公开捐助资金的使用活动中,许多热心同学踊跃参与,纷纷分享自己的捐赠经历。他们自愿捐出一部分零花钱或课余时间,用实际行动支持贫困儿童的成长。通过学生代表的访谈,我们感受到同学们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
他们表示,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实现梦想,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加入到爱心捐助的行列中来,共同关爱贫困儿童,传播正能量。
4
税收递延
个人在投资养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等领域可享受一定的税收递延政策。
企业社会责任
关注社会
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贫困群体,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注重环保
企业应当倡导绿色发展,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关爱员工
企业应当重视员工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获取捐赠凭证
妥善保管捐赠凭证,以备日后税收优惠等需要。
个人税收优惠政策
1
专项附加扣除
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多项个人税收优惠政策。
2
公益捐赠抵免
对于个人通过合法渠道对特定公益事业的捐赠可以申请税收抵免。
3
税费返还
部分群体如低收入人群、残障人士等可享受个人所得税返还优惠政策。
持续关注
不要将捐助仅仅局限于一次性行动,而是要持续关注儿童的成长,帮助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扶贫主题班会记录小学(2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五年级一班班主任参会人员:五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班会主题:关爱贫困,传递温暖二、班会目的:1.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的现状。
2.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3. 通过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提供帮助。
---三、班会流程:第一环节:观看扶贫宣传片班主任播放了一段关于我国贫困地区现状的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贫困地区的环境、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第二环节:分享扶贫故事班主任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家庭或身边人的扶贫故事。
同学们讲述了他们如何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生活条件,如何关心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以及这些行动给他们带来的感动和成长。
第三环节:讨论与交流1. 讨论主题一:如何关爱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关爱贫困地区小朋友的建议,如:捐款捐物、写信交流、学习交流等。
2. 讨论主题二:我们能为扶贫做些什么-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第四环节:实际行动1. 捐款捐物活动: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捐款捐物活动,将筹集到的资金和物资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2. 写信交流: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祝福和鼓励的话语,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建立联系。
第五环节:总结与展望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爱心行动。
她鼓励同学们要将关爱贫困的行动持续下去,让爱心传递,让温暖延续。
---四、班会总结:本次扶贫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观看宣传片、分享故事、讨论交流、实际行动等环节,同学们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关爱他人的意识。
五、后续行动:1. 班级将定期开展扶贫主题班会,持续关注贫困地区的现状,传递温暖。
2. 鼓励同学们将爱心行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关心身边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扶贫日活动主题班会教案

扶贫日活动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过程:一、扶贫日相关知识介绍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每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
2022年8月1日,国务院冠以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明确,从2022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二、宣城市教育扶贫情况介绍2022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教育智力扶贫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帮扶形式,努力构建覆盖薄弱学校和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实现各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享受最高档全覆盖,共资助6331人次某某万元。
1、改善贫困村教学点办学条件。
2、加强贫困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支教)3、合力帮扶助学。
三、谈感受,总结学生要努力学习,做自立自强的社会有用之人。
要关心帮助其他贫困同学。
篇二活动目的:通过班会的召开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关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互助的精神,使他们以后能更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活动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贫困山区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上“献爱心”的具体事例,并进行宣传教育。
2、准备有关的图片。
活动地点:三年级教室主持人:钟某某班会过程:一、班主任提出活动目的并请主持人上台。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主持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
让我们一起关注留守儿童。
当我们牵着妈妈温暖的手,漫步在街头,谈天论地时,你会觉得很平常,当你躺在爸爸的怀里撒娇时,你会觉得很自然。
就这样既平常又自然的举动,可有的孩子是那么的渴望。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丢下了他们的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了贡献。
而他们的子女将远离父母的关爱。
孤僻,时时伴随着他们成长,在他们内心深处铸起了厚厚的防护墙。
其实他们渴望关爱,渴望爱的温暧,渴望亲情的呵护,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济困送温暖 真情
帮扶献爱心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扶贫帮困见真情
——市交通运输系统“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纪实
马 全
多年来,四平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成为一项传统,经常组
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力所能及地为贫困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感情上
贴近职工、生活上关心职工、脱贫上帮扶职工,以实际行动积极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
献爱心,“双日捐”
十几年来,该局连续开展了“捐出一日工资,献出一份爱心”活动,帮困送温暖“双日
捐”活动。大家纷纷捐出自己的生活津贴,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家庭。局机关2009开展的
“双日捐”捐款达2.2万元。通过组织、参与献爱心捐款活动,社会各界的公益精神得以进
一步激发,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职工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得以延伸。
访贫困,送温暖
每年年末,局里和各单位都组织对系统内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活动,切实关心职工生
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局机关2010年初组织了机关全体干部为困难职工捐献生活文化用
品活动,不到一周时间,捐献床单70条;衣物200多件;被褥100多条。为培养交通职工
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发扬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的精神,局属各收费站团支部团员青
年,经常看望所资助的特困学生,给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对贫困学生及家庭从
物质上给予了很大资助,在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真心实意为贫困家庭及学生送去一
份关爱,一份温暖。四平市首家坤池出租车爱心车队常年扶持十五中、二十中两个贫困学
生,并对特殊弱势群体作出优惠承诺。通过这些公益活动树立了交通运输局窗口单位良好的
社会形象。
为灾区,献爱心
全局干部职工纷纷倾囊相助,积极开展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救助活动。局机关四次捐款
达2万多元;全市交通系统共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达76.9万元。2009年在对口支援四川黑
水县龙坝乡农村公路恢复重建工作中,该局援建的24.2公里农村公路,分别位于黑水县龙
坝乡河坝村、二巴郎村、瓜苏村、西苏村,全部修在山上,该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工
程施工难度较大。四平市交通部门真情帮助灾区职工解决出行难、运输难问题,顶烈日,战
酷暑,提前一年完成了施工任务,让灾区百姓提前踏上平坦道路。省援建办对四平市的援建
工作给予了肯定。尽最大努力为灾民献上一份爱心,为灾区的重建尽一份力量。
为社会,做奉献
四平市交通运输局牢记肩上的责任,在优质高效地完成好交通工作的同时,为社会献爱
心。四平“回族公墓路”1924年修建,现已面貌全非,给回族殡葬工作带来巨大艰辛。四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平市清真寺民管会向交通局领导说明了修路请求,得到该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派人到
303国道南侧的“回族公墓路”墓地现场考察。为从根本解决回族公墓道路建设,局里专门
召开了党委会研究修建。建成后,回族乡亲找到清真寺,请求感谢该局,民管会会长于文秀
等人带来两面锦旗表示感谢。为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平市交通运
输局积极筹措资金,为双辽市茂林镇美丽村修建了3公里村路。村路通车后,村民们喜出望
外,有位70多岁的老人手摸水泥路面,眼含热泪地说,真没有想到,我还能走上这么光溜
的水泥路。为保护刚刚修好的水泥路,局部分机关干部和市委组织机关干部50余人挥锹铲
土,培植路肩。
制度化帮贫,经常化帮困
在集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的同时,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探索了经常化、制
度化、社会化的帮困送温暖机制,让帮困送温暖工作真正做到“四季如春、节日添暖”。作
为长效机制,局里建立“扶困基金”,对特殊困难的职工给予资助。年初局里拨出2万元为
职工购置了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帮助下岗职工。虽然单位的资助是有限的,但是却体现
了党组织的温暖。
四平市交通运输局通过扶贫帮困活动的开展,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贫困家庭,更使全
局广大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扶贫帮困,创建和谐交通、和谐社会,将扶贫帮困工
作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职工心中,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赢得了
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交通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