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合集下载

杜甫赞美草堂的诗句

杜甫赞美草堂的诗句

杜甫赞美草堂的诗句【实用版】目录1.杜甫简介及草堂背景2.杜甫对草堂的赞美诗句3.草堂对杜甫创作的影响4.草堂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正文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杜甫草堂,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是杜甫晚年创作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杜甫曾有多首诗赞美草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登高》。

诗中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杜甫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草堂的喜爱和依恋。

此外,他还在《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杜甫对草堂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草堂对杜甫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他得以远离政治纷争,专心致志地从事诗歌创作。

草堂的生活环境为杜甫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贴近现实,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草堂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向往的圣地。

杜甫草堂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杜甫晚年的居所,更是一处充满诗意的文学殿堂。

如今,杜甫草堂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杜甫的创作精神,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杜甫对草堂的赞美诗句表达了他对草堂的深厚感情,草堂对杜甫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杜甫草堂则成为了承载唐代诗歌文化的重要象征。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


在工部祠前的院子内,种有 腊梅、罗汉松、桂花、茶花、紫 薇等花木。这些花木配置得当, 疏落有致,春夏秋冬,花开不断 ,为工部祠肃穆静谧的氛围,增 添了几分幽雅的意趣。而这里尤 为惹人喜爱的是那隆冬时节怒放 的腊梅,玉洁冰清,散溢着泌人 欲醉的清香。分立于祠前阶下的 两株罗汉松,据传已有二百多年 树龄。这两株盘曲参天、苍翠的 古松有如巨伞,其浓荫蔽日,亦 十分引人注目。从古到今,寒梅 青松都被用来象征圣贤之士的高 风亮节,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 民,至死不渝,其节操正有如那 寒梅青松。
返回
唐风遗韵
• “唐风遗韵”游客服务中心是一个 以杜甫草堂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和销 售为一体的规模化市场。杜甫草堂 诗书画院与“唐风遗韵”相邻,集 书画展览、交流、购销、收藏为一 体,是开发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文 化产业的高品位平台。 •
工部祠
• 工部祠门前 • 工部祠门前及门两侧悬有楹联三幅。一幅为清人何绍基撰书,联 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另一幅是清人王闿运所 撰,联日:“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 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另一幅是清人严 岳莲所撰,联日:“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 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此联 的上联意指: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衷的社 会现实,有如史册,他时时刻刻不忘忠君爱国,吟就了许多忧国忧民 的诗篇,成为反映唐时社会动乱的变雅之作。变雅是《诗经》中《小 雅》、《大雅》的部分内容,原指反映周朝政治衰乱的一些作品。下 联则谓:杜甫营建草堂的浣花溪畔风光秀美,是隐居的好地方,失意 官宦、风雅文士多来此凭吊、瞻拜,草堂应如鲁灵光殿一样千载永存 。灵光,宫殿名,为汉景帝子鲁恭王馀所建,故址在今山东曲阜。汉 室中微,汉西京未央、建章殿皆毁于战火,而灵光殿独存。

杜甫草堂对联精选

杜甫草堂对联精选

杜甫草堂对联精选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杜甫草堂对联,欢迎大家阅读!杜甫草堂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正门,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

宋代重建茅屋,立祠宇,以后历代均曾修建,今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

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门锦江上。

百花潭:已湮塞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

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题大廨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何绍基题大廨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

叶剑英题大廨。

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陈次山题大廨。

李谪仙:李白。

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诗史堂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题诗史堂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沈葆桢题诗史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诗史堂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

陈逢元题诗史堂即今耆旧无新咏;何处老翁来赋诗。

诗史堂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诗史堂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樊荫荪题诗史堂。

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

杜甫草堂导游词(精选9篇)

杜甫草堂导游词(精选9篇)

杜甫草堂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草堂导游词(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草堂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真诚欢迎您来到天府之国—成都!欢迎来到文人故居——杜甫草堂!我是您们的导游,我将以最好服务来让您获取做大快乐和更多知识!希望我向导能给您带来愉快!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

大家现在看到就是草堂整个平面图,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游览线路为大门——大廨—诗史堂—柴门——浣花祠—工部祠然后从后门出来。

整个游览大概需要50分钟左右。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将在后门集合。

好,游客朋友们,在游览之前呢,让我先介绍一下杜甫生平简介:杜甫生于712年,死于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原籍湖北襄阳,但出生在河南巩县。

759年因安史之乱被迫离开都城,经朋友帮助,从甘肃来到成都,那么杜甫当初为什么要流亡成都呢?因为当时在安史之乱杜甫被罢官之后,忧国忧民,其实并无去处,在这个时候,他一个好友(严伍)在成都任官,为剑南关节度使,严伍听到杜甫被罢官消息,就盛情邀请杜甫到成都,而且还推荐杜甫一个官职(工部元外侍郎),因此我们现在也叫杜甫为杜工部。

杜甫草堂也因此又称工部草堂、又因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杜甫草堂又名少陵草堂。

在此杜甫居住将近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著名诗篇就是在这里写。

游客们,经过大门,大廨之后,现在我们来到杜甫草堂诗史堂。

大家可以看到。

在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杜甫半身铜像。

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中心建筑。

杜甫在此间所有诗歌都陈列在此,你将会在这里一一拜读到诗歌无限韵味。

杜甫诗歌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说法,故被誉为“诗史”,诗史堂也因此而得名。

杜甫草堂所在地

杜甫草堂所在地

杜甫草堂所在地杜甫草堂所在地是哪里?成都杜甫草堂在什么地方?杜甫草堂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今天的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拓展:杜甫简介年少优游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

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三台杜甫草堂简介

三台杜甫草堂简介

三台杜甫草堂简介
三台杜甫草堂简介整理如下: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继成都杜甫草堂之后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

坐落在三台县城西牛头山上,是三台最大的公园牛头山公园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草堂内亭台楼榭,花团锦簇,佳木林立,风景迷人,内有杜甫生平介绍,杜甫在三台期间的事迹及名篇佳作展览,名人字画等。

杜甫草堂总面积近300亩,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工部祠东侧有一座“少陵草堂”碑亭。

杜甫草堂万佛楼讲解

杜甫草堂万佛楼讲解

杜甫草堂万佛楼讲解
杜甫草堂万佛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草堂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杜甫草堂公园内。

万佛楼是草堂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堂文化的精髓之一。

下面是对万佛楼的讲解。

万佛楼是一座高大的古建筑,建于明代,是草堂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楼内供奉着三万尊佛像,因此得名“万佛楼”。

这座建筑巍峨壮观,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走进万佛楼,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高大的佛像,这些佛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楼内还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如佛经、佛像、佛塔等,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万佛楼周围的风景也十分优美,草堂寺内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杜甫草堂也是一处著名的文化遗产,让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杜甫草堂万佛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草堂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4首诗

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4首诗

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4首诗一、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人称他为“诗圣”。

杜甫一生创作诗歌约一千四百余首,涵盖各种题材,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成都草堂背景杜甫在唐朝安史之乱(755-763年)期间,颠沛流离,历经艰辛。

759年,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

在这里,他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创作了大量描绘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诗歌。

三、四首诗概述在成都草堂期间,杜甫创作了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分别是《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和《客至》。

这些诗歌既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

四、诗篇解析1.《春夜喜雨》:诗中描绘了成都春夜降雨的景象,表达了杜甫对春雨的喜悦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诗中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名句,强调了春雨的适时与珍贵。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描写了杜甫草堂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

诗中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表达了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的渴望。

3.《登高》: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色,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中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展现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意着杜甫对时局的忧虑。

4.《客至》:诗中描述了客人在草堂拜访杜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表达,展示了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愉快时光。

五、总结杜甫在成都草堂的创作意义杜甫在成都草堂的四年,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诗歌。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现了杜甫对民生、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成都杜甫草堂简介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又名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公园旁,占
地24公顷。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杜甫草堂列入第一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
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浣花
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严武去世,杜甫才离
开成都。诗人曾用“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来形容其位置。
在这4年中,杜甫共作诗240余首,是其创作的高峰。冯至在
他所著《杜甫传》中这样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
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
部分作于草堂的诗:
《草堂即事》
《怀锦水居止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栽》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春夜喜雨》
《蜀相》
《绝句四首(其三)》
《堂成》
《江村》
《病枯》
建筑
草堂屡次经历战火,现有的建筑大都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
嘉庆十六年(1811)所兴建。1954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1985年
改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草堂大门额匾上刻有郭沫若手书的“杜
甫草堂”四字。杜甫草堂分为大雅堂、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
草堂碑亭等展览区。大雅堂展览大幅壁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
车行》以及屈原、陶渊明、李白、王维、苏东坡、李清照、陆游等十
二位诗人的雕像。柴门展览区有1997年重建的五开间茅屋故居,室
内陈设保留着杜甫时代的样貌;书斋内一张书几,摆放文房四宝, 再
现当年杜甫创作伟大诗篇的陈设。茅屋前的石桌和石凳,宛如当年杜
甫和朋友吟诗下棋的地方。工部祠展览馆的中文部,陈列着中国历代
从宋代以来出版的各种杜甫作品的刻本和铅印本;展览馆的外文部,
陈列着杜甫作品的各种文字的翻译本。
门票·开放时间:
60元/人.
特殊人群:A.免费政策: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①持相关证件的离休人员、残疾人、现役军人持本人有效证件免

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人持本人身份证免票
③本市老年人持成都市《老年优待证》免票(黄金周大假期间半
价优惠)
B.优惠政策:
①60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半价优惠
②持四川省《老年优待证》半价优惠
③新闻媒体记者一般性参观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记者证
可享八折优惠
④家长携带未成年人参观者对未成年人免票,未成年人个人参观
者享半价优惠
⑤9:00—18:00
交通概况:
公交:
①机场:乘坐300路机场大巴,在省体育馆站下车,转乘19路
在杜甫草堂站下车即可。
②火车站:火车北站公交站,坐55路到盐市口/春熙路南口,换
乘 901路到草堂寺即可。
③市中心:乘坐公交58路在杜甫草堂站下车即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