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度弱对比
同时对比规律

选择新维 赢在终点
色彩: 红——很暖、很强、很华丽、锐、重、高尚、愉快、扩大 橙——很暖、扩大、华丽、软、强 黄——暖、扩大、华丽、软、强 黄绿——软、湿、弱、扩大、轻、愉快 绿——湿 蓝绿——冷、湿、高尚、愉快 蓝——很冷、湿、硬、锐、收缩、重、高尚 青紫——冷、硬、收缩、重 紫——钝、软、弱、重 紫红——暖、软、华丽
选择新维 赢在终点
选择新维 赢在终点
(四)纯度对比:因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 比称之为纯度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一种色相纯度鲜浊 对比,也可以是不同色相间的纯度对比。
色彩纯度差别的大小决定对比的强弱,按照12个纯度 级划分,相差8级为强对比,5-8个以内为中对比,4个 以内为弱对比。
选择新维 赢在终点
选择新维 赢在终点
(七)形状对比:色彩必定是以一定的形状出现的,在一定的面积内, 形状的大小、多寡,形的聚散,对色彩的对比效果大有影响。
① 形的聚散: 形状集中、完整——色对比强 形状分散、不完整——色对比弱
② 色形状与表现效果: 红与正方形——稳重感、精神性 黄与三角形——轻量感、刺激感 蓝与圆形——自然感、客观性 橙与圆——果实
以低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低明度基调; 以中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中明度基调; 以高明度色彩(面积在70%左右)为主构成高明度基调。
同色相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 的九种色调。
任选一纯色,如明度低可只 加白色,明度高既可加白又 可加黑。调12个阶段,然后 按照明度对比关系构成九种 色调。即:高长调、高中调、 高短调、中间长调、中间中 调、中间短调、低长调、低 中调、低短调。
调整,使之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如:明度与纯 度(调和) B. 将有显著区别的色彩,合理地分布在构图当中, 以实现其完美的统一。如:色相与面积(并置)
第四讲 明度对比

中长调
中灰色调的 明度强对比。如 采用高调色和低 调色进行对比。 色彩效果充实。 深刻、力度感强; 有丰富、饱满的 感觉,给人以强 健的男性色彩效 果。
明度对比
-
20
(5)中中调
• 中中调是 属不强也不 弱的中调中 对比,色彩效
果饱满,有丰 富含蓄的感觉。
• 。 如5:1:6 或5:2:6 或4:6:8或 7:6:3等。
明度对比
-
20
(2)高中调
• 高中调是以高 调色为主的中强度 对比,如9:8:6/8: 7:4等,该调效果 明暗反差适中,感 觉明亮、愉快、清 晰、辉煌、鲜明、 安定。
-
4第 章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8-9-6
高中调
以高调 色为主的中 强度比。色 彩效果明亮、 欢快明朗而 又安稳。
明度对比
-
20
20
(4)中长调
• 中长调是以中调色 为主,采取与高调色 或/和低调色进行对比 。如4:6:9或7:6: 1或4:6:9:1等。
• 该调以中明度色 作基调、配合色,用 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 感觉稳静而坚实,稳 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 彩效果。
-
4第 章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5-6-9
同一色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 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 感觉。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 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底之上,灰色 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
-
色彩明度
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 可以是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
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如:白比黄亮、 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黑亮;
3 明度对比

在经过安排,效果既丰富又调和
明度差距大——明快 明度差距小——含蓄
Page 48
3.色彩的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越强,鲜艳的颜色越鲜艳,画面生动活泼、艳丽
对比很弱时,则容易产生模糊不清的效果(不适合远距离观看)
高纯度的配色具有华丽的效果;
低纯度的配色效果柔和、稳重;
高 纯 度 构 成 低 纯 度 构 成
低长调:(1:2:10),
有及强的视觉冲击力。
Page 26
低短调:(1:2:3),
厚重柔和,深沉有力度,但
明度差过小,易使画面沉闷。
Page 27
低短调
中短调
Page 28
低短调
Page 29
低长调
Page 30
色彩的明度对比
举例:中中调:属不强也不弱的中调中对比,有丰富、饱满的感觉。
5-6-4
明度对比 Page 15
20
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
中中调 中间灰调的明度中对 比。色彩效果饱满,有 丰富含蓄的感觉。
5-6-1
明度对比 Page 16
20
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
中长调 中灰色调的明度强对 比。如采用高调色和低调 色进行对比。色彩效果充 实.深刻、力度感强.有 丰富、饱满的感觉,给人 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
给人以明快、开朗、坚定的 感觉,但明暗度差较大,易 显单调。
Page 24
高短调:(10:9:8),
明亮柔和有亲切感,但也
易觉得色彩贫乏,画面无 力,没有注目性。
中长调:(5:6:10),
明度适中,对比稍强, 有稳重与坚实感。
Page 25
高短调
中短调:(4:5:6),
色彩对比

• 2、 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 如:湖蓝与钴蓝比较就觉得湖蓝带绿味,钴蓝带紫味,在 对比中,这两种颜色的特征更明确了。
色相对比中包括:
①原色对比: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环上最极端的三个颜色, 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最强的色 相对比。如用原色来控制色彩,会使人感到一种极强烈的 色彩冲突。如各国都选用原色来作为国旗的色彩;京剧脸 谱也使用强烈的三原色突出人物的特征等。
• 3、 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的红和一个含灰的红相比较,能感觉出它们在鲜浊上的差异, 这种色彩性质上的比较,称为纯度比较。纯度对比可以体现同一色相 不同纯度的对比中,也可体现在不同的色相对比中,纯红与纯绿相比, 红色的鲜艳度更高;纯黄与黄绿相比,黄色的鲜艳度更高。可以通过 2个方法降低饱和色相的纯度:①混入无彩色黑白灰②混入该色的补 色。在改变一个色彩的纯度过程中无论加白、加灰还是加黑,都会在 不同程度上使色彩的色相及冷暖倾向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冷色有些 变暖,暖色有些变冷。将一个饱和度很高的色相按一定比例不断往里 增加和它明度相等的灰色,直至变成完全的中性灰,就可以获得一个 完整的纯度色阶。利用这一色阶,可以获得纯度的强中弱各种各种对 比效果。位于纯度色阶两端的饱和色或近似饱和的色与中性灰色或近 似中性灰色相比较,产生纯度强对比;在色阶上间隔大约3-5个等级 的对比属纯度中间对比;间隔只有1-2个属纯度弱对比。现实中的自 然色彩和应用色彩大都为不同程度含灰的非饱和色,而每一色相在色 相上的微妙变化都会使一个色彩产生新的相貌和情调。
色相环
பைடு நூலகம்
• ④邻近色相对比: 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 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的关系称邻近色相对 比。属于色相弱对比范畴。它最大的特征是其明显的统一 调性,在统一中不失对比的变化。 ⑤色相对比称为类似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 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 ⑥冷暖体系与对比:我们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 一部分产生寒冷的感觉。从色环上看,有寒冷印象的有蓝 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是最冷的颜色;
色彩三属性

色彩三属性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⑴色相(hue)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
⑵明度(value)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
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明度被定义为0,而白色被定义为10,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3)纯度(chroma)纯度指的是色彩饱和程度,光波波长越单纯,色相纯度越高,相反,色相的纯度越低。
色相的纯度显现在有彩色里。
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无纯度被设定为0,随着纯度的增加数值逐步增加。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名称,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体因素。
以色相为主的配色,一般以色相环为依据,按照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所成的角度,可分为①同种色5度,如单色相红加黑、白、灰为肤色、土红、暗红等各单色相的配色;②邻近色30度,如红、红紫、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黄、黄橙、橙、红橙相邻两色之间的配色;③类似色60度,红、橙、黄、绿、蓝、紫的两色之间的秩序配色;④中差色90度,红、黄橙、绿、蓝紫两色间的秩序配色;⑤对比色120度红、黄、蓝的配色,橙、绿、紫的配色;⑥互补色180度红、绿配色,蓝、橙配色,黄、紫配色。
为了与其他色彩书籍不发生冲突在以上(2-6)五种类型的构成色环角度前后可扩展20度归为此类配色。
总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小,色彩的共性愈大,反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大,色彩的对比性愈强,调和性愈弱。
①单色相:无有色相差别,主要应突出明度对比,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②邻近色:色相差别很小,对比微弱,统一性极高,但易显单调,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③类似色:色相差别较明显,对比显著,色相间又含有共同色素,活泼而富有朝气,统一柔和明确,配色时也要拉大明度色阶;④中差色:色相差别明显,对比明快、活泼、热情、饱满的特色,配色时要注意明度、纯度的变化;⑤对比色:色相差十分明显,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特点,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变化;⑥互补色: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的间色对比关系,色相差别极大,对比效果强烈刺激,易产生眩目、喧闹与戏剧性的效果,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及面积的变化。
[整理版]明度基调
![[整理版]明度基调](https://img.taocdn.com/s3/m/bb8d1de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a.png)
明度基调色彩的明度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在设计中具体表现为: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明度对比柔和的。
基本明度的调子:1,低长调:暗色调结合强明度对比。
色彩厚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低中调:暗色调结合中明度对比。
色彩沉着。
3,低短调:灰暗色调中明度对比。
色彩神秘,模糊,有压力感。
4,中长调:中灰色调含强明度对比。
色彩充实,敏锐。
5,中间中调:中间调含中明度对比。
色彩有丰富的层次。
6,中间调:中间灰调中明度弱对比。
色彩模糊,易脏。
7,高中调:亮色调含中明度对比。
色彩明亮,清晰,活泼而又明朗。
8,高短调:亮色调含弱明度对比。
色彩明亮,辉煌轻柔。
9,全长调:暗色和亮色面积相似的强明度对比。
色彩生硬。
复合色调分析:灰色和纯色的结合形成复合色调。
纯色往往是响亮的,强烈的。
而经过色彩调和后的灰色的美则是含蓄而沉稳的,灰色因为过于含蓄而缺乏生命力,纯色又因为过于活泼而显得急躁,灰色与纯色的结合既沉稳又不沉闷。
黑白色与纯色的结合形成复合色调:黑白色因其独立性而自成色调。
黑白色与纯色的结合甚至可以增强纯色的力度,同时也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发挥。
可以说黑白色与任何纯色相结合都可以产生和谐的色调。
强彩色复合色调和弱彩色复合色调:强彩色复合色调的画面主要由强烈色彩或纯度较高的色彩组合而成;弱彩色复合色调主要由纯度较低的色彩组合而成。
它们产生的效果极为不同,画面性格迥然有异。
补色色调:因补色关系形成的复合色调。
补色相加后的灰色作为基调。
分为补色协调色调和补色对比色调。
单色与黑白色调:黑白色是永恒的对比色。
黑白代表色彩世界的阴极和阳极,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
太极图就是以黑白两色的循环形式来表示宇宙永恒的运动的。
黑白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与无限的精神,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
黑白的对比关系是其他色彩难于超越的,具有永恒的不可替代性。
黑白色是易于和谐的色彩:黑白色彩天生具有和谐能力,无论任何色彩与黑白色彩相结合,都会产生和谐的色调。
教案《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美术教案

色彩的对比学习要求:1. 掌握常见色彩对比类型及特点。
2. 正确处理好对比调和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对色彩的认识力。
主要内容:色彩的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相互作用而显示的各自属性的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就是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
各种色彩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作用在色彩构图中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强弱之分而已。
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的不同色相的差异性所形成的对比效果。
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环上的距离和角度,以2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可以把色相对比分为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并分成调和对比和强对比两大类。
(图9)调和对比:1. 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15°左右,色相差很小,对比非常弱。
2. 类似色对比:色相环上45°左右,属于色相较弱对比。
3. 中差色相对比:色相环上90°左右,如黄与绿,红与黄,红与青紫,属于色相中对比。
特点:明快、活泼、饱和。
强烈对比:1. 对比色相对比: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三色对比,如黄绿-蓝紫-橙红橙-绿-青紫对比特点:鲜明、强烈、饱和、华丽、活跃。
2. 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左右的色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按学生举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并展示范画,小组讨论补色对比特点。
特点:强烈、鲜明、充实,但也易产生不协调,过分刺激、生硬等缺点。
教师补充:互补色相配,能使色彩达到最大的鲜艳程度,强烈刺激感官。
在运用同类色、邻近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无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运用补色将得到改善(参看附图)。
红与绿明度对比接近黄与紫明度对比最强橙与蓝冷暖对比最强(图10)阳光下金黄色麦垛的阴影呈蓝紫色同一灰色在红、绿、橙、紫、蓝、黄上的色彩变化(图11)结论:无彩色(黑、白、灰)在有彩色中全呈现出补色色光的残留。
色彩构成对比构成

2、明度对比
两种不同明度的色彩并列时,会使明色更 亮,而暗色更暗。将同明度的灰色置于白 底和黑底上,会感觉黑底上的灰色较亮; 而白底上的灰色明度较暗。
孟氏色立体等色相面明度变化
2、明度对比
明度基调 ★ 低明度调——由1—3级的暗色组成的基调,
具有沉静、厚重、忧郁、迟钝、沉闷的感 觉;(低调) ★ 中明度调——由4—6级的中明色组成的基 调,具有柔和、甜美、稳定的感觉; (中 调) ★ 高明度调——由7—9级的亮色组成的基调, 具有优雅、明亮、轻松、寒冷、软弱的感 觉。 (高调)
2、明度对比
高调
(7~9)
中调
(4~6)
低调
(1~3)
2、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的强弱 ★ 明度弱对比——相差3级以内的对比,又称
为短调,具有含蓄、模糊的特点; ★ 明度中对比——相差4—5级的对比,又称
为中调,具有明朗、爽快的特点; ★ 明度强对比——相差6级以上的对比,又称
为长调,具有强烈、刺激的特点;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3、纯度对比 4、面积对比 5、色彩形状位置对比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同时对比
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 现象叫同时对比,同时对比产生于这样的 事实;看到的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会 同时要求它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 出现,眼睛就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 是由于这个事实,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 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红绿并置,红更 红,绿更绿)
色彩的形状感也是色彩的副感觉之一。
伊顿认为红、黄、蓝三原色恰好与正方形、三角 形和正圆形符合。
正方形象征着物体的稳定与重量,有一种实在感, 红色饱满、浓郁的视觉特征符合正方形的安定、 重量与充实,红色具有扩张感,正方形的四个内 角就象指向四方的箭头一样,正方形同样具有扩 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