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点
莫言及作品简介分析

创作年表
•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 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 《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 在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 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 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
• 这部小说完全是以一种喜剧性的话语方式 来展示悲剧性的精神内涵,且悲与喜在小 说中都叙述得浓彩重抹、登峰造极。这种 两极化的高度整合,不仅体现了莫言高超 的叙事技能,也表明了《檀香刑》绝不是 一般意义上对传统小说创作模式的复归, 它是莫言在沉入民间之后,以自己特有的 艺术生命在激活民间话语的过程中所暴发 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是莫言对中国当 下先锋文学的再度开拓。
剧情介绍
• 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 故事。 • 我奶奶19岁时,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开烧酒 作坊的五十多岁的李大头。按乡规,新娘子要被 颠轿的方法折腾一番,但不管轿夫怎样折腾,奶 奶始终不吭声。奶奶到了十八里坡后,与余占熬 发生了感情,而余也就是后来的我爷爷。不久, 李大头死了,众伙计不想再干了,我奶奶劝住了 众伙计,又撑起了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劫走了 我奶奶,罗汉大叔和伙计们凑钱又将我奶奶赎了 回来。但我爷爷看到我奶奶头发凌乱,非常生气, 跑去找秃三炮,将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秃三 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我奶奶,我爷爷才罢休。我 爷爷在刚酿好的高梁酒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高 粱酒的味道格外好,我奶奶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
•
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 贫困,他家是中上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 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 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 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 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 作。6岁进校读书,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 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 “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 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 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简介

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军。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
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
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
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
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文章线索
• 文章有两条线索,小石匠和小铁匠对菊子姑娘的追求是一条非常明显的线 索。小石匠和小铁匠都喜欢菊子,都对菊子展开追求,菊子选择了小石匠, 小铁匠要和小石匠决斗,但落入下风,黑孩在关键时刻却选择帮了一直虐 待自己的小铁匠,小铁匠抓起一把石子,向四周抛散,不幸打中菊子的眼 睛,导致菊子失明。
• “黑孩”孤独梦幻的精神世界是一条隐含线索,小说中黑孩经常无故陶醉 在与世隔绝的幻想中,他具有幻想的能力,能够看见别人看不到的奇异而 美丽的事物,他也能够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文章大篇幅描写黑孩看到 的听到的奇幻的景象,穿插在其他人的争斗争吵之间,串联起文章。
1984年初冬的一个早晨,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宿舍里做了一个梦。梦到 一片辽阔的萝卜地,萝卜地中央有一个草棚,从那草棚里走出了一个身穿红 衣的丰满姑娘。她手持一柄鱼叉,从地里叉起一个红萝卜,高举着,迎着初 升的红太阳,对着莫言走来。这时起床的号声响了。莫言久久地沉浸在这个 辉煌的梦境里,心里涌动着激情。当天上午,莫言一边听着课,一边在笔记 本上写这个梦境。一周后,写出了草稿。
写作风格特点:
• 魔幻的意象——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 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 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 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我们从 《透明的红萝卜》的语言中,可以看到他和拉美魔幻现实小说家 的极大的相似之处,这篇小说非常强调“感觉”,借黑孩的视角, 把黑孩看到听到的奇幻感觉大篇幅描绘出来,借助奇异的感觉描 写来取得魔幻的效果,给人以陌生化的新奇体验。
分析脉络:
文内人章 Nhomakorabea容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丰富多样,展现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理念。
本文将通过对几位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来探讨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
一、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逼真揭示社会现实为特点,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进行了深入剖析。
鲁迅的作品具有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思想,他常常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直接批判社会弊端,例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的作品在内容上直面社会问题,在形式上打破传统文学框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二、魏巍的革命写实风格魏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写实风格。
他以描写战场和革命斗争为主题,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代表作品有《兵王》、《解放》等。
魏巍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他善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逼真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和牺牲精神。
三、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莫言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莫言的作品以乡村为背景,通过神秘的故事和超自然的元素,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与道德的边界。
他的作品兼具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蛙》等。
四、余华的荒诞主义风格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荒诞和悲剧为特点。
余华的作品常常通过夸张的情节和荒诞的描写,展现人性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常。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思考力,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代表作品有《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
五、杨绛的传统文化风格杨绛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文化名人,她的作品以传统文化和人性观察为主题,展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杨绛的作品含蓄而细腻,她常以自身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诠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浅论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_
伍 丹 朱 渝
自贡 630 ) 4 0 0
浅 L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对 莫 言 小 说 创 I 的 影 响 " e ' F
( 川 理工 学 院 人 文学 院 文 学 与新 闻 系 , 四 I 四川 摘 要 :莫 言 , 国 2 - 纪 8 年 代 极 具 活 力 的 作 家 中 0'  ̄ 0 之 一 , 一 系列 乡土作 品 崛 起 , 作 风 格 素 以 大 胆 见称 , 以 写 在 文 学 界 掀 起 了轩 然 大 波 。 而 莫 言 小 说 受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的影 响 较 多 , 品 中充 满 神 秘 、 异 、 胧 、 灵 的 氛 围 。 作 诡 朦 空
现 实 主义 的影 响 。
一
代 色彩 。 现实 为幻 想 而 又不 失 其 真实 。 变 因受 到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的影 响 . 象 成 为莫 言 编织 故 事情 节 的最 大 特 色 。 想 如 《 三 步 》 莫 言 用 神 秘 的南 美 洲 魔 幻 写 实 的手 法 , 我 十 中 为 们 编织 出 了一个 奇 异 的浪 漫 的故 事 , 写 了一 个 人 的 “ 描 变 身 ” 以 华 丽 的 语 言 带 出 一 浪 接 一 浪 的 神 秘 。 不 仅 讽 刺 了 。
官 场 的 肮 脏 与 虚 伪 ,对 小 市 民 的 无 聊 与 困 苦 也 作 了 入 木 三 分 的刻 画 。
、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对 语 言 风 格 的 影 响
高 尔基 曾说过 , 切 思想 、 实 的外衣 就 是 语 言 。莫 一 事 言 用 “ 尿横 飞 ” 残 忍 而缎 子般 华 丽 的语 言来 描 绘农 村 屎 般
村 里 十几 条饿 得 眼 睛发 蓝 的 狗 , 来 连邻 村 的狗 也来 了 。 后
论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郑 州 旅 游 职 业 学院 基 础 部
摘
汤
静
要 :2 0 1 2年 ,瑞典诺 贝尔委 员会 宣布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 者为 中国作家莫言,诺 贝尔委 员会 给其 的颁 奖词为 :莫言 “ 将魔幻现实主义
与 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他的作品受魔幻现 实主义影响较 多,充满诡异 、空灵的氛围。
家创 作 把 现实 影射 到 虚 幻 的环 境 中 ,
对 现 实 的描 绘 , 给 人 以 现 实 是 光 怪 陆
关 系在 莫言魔幻 现实 主义作 品 中的运
用 ,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充满神秘性 。
三 、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对 语 言 风 格 的
影 响
离 的视觉 ,作 品既坚持反 映现 实社 会 生活 ,又在 创作手 法上介 入神 奇 、荒
小 脚 。 完 了 ,她 想 ,这 辈 子 就 这 样 完
失 其真实 的一 面。都是 受魔幻 现 实主 义 的影 响 ,想 象成 了莫 言写 故事情 节
的最 有利 弓箭 。如 , 《 檀香 刑》 中 , 县太爷钱 丁找 高一级 官员 为民 间英 雄
孙 媚 娘 的 父 亲 孙 丙 说 情 ,一 路 上 骑 马
又被 抓 ,但远 在家 中的 豆官却 在梦 中
听 到他家那 两头大 黑骡子 的 叫声 ,形 象地展 现 了豆官对 被 E l寇 抓走 的罗汉 大爷 的关心 和被拉走 驴 的记忆 。罗汉 大爷并 不是豆 官 的亲人 ,只是 主仆 和
爷 孙 的 接 触 关 系 ,应 当 是 超 越 时 空 的
晰 了 ,她 看 到 一 只 生 着 粉 红 翅 膀 的 蝙
亲情 、爱情更 为慎重 ,传递 出 了一种
莫言

• • • • • • • • •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其中《罗汉大爷》(节选于《红高粱》)收 入到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十八课
•谢谢!
主要作品• •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 • • • • • • • • • •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 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名人评价
•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 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 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上海文学》 发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 太多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 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 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 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 •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 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选
人物年表
• • 莫言,作家,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 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 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 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 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 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 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 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 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 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 学位
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

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前言】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写作风格大胆。
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日益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本文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主题】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伸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而且,他又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意义,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
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创作,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法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作家叙述方式、叙述结构的不断调整,则是作家对叙述艺术不断探索的表现。
如果对莫言的创作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其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
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
”“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
”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
莫言1986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连续写了相关的几个中篇,并将其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对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学者认为其为“寻根派”,称莫言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骁将”[1]。
李洁非认为莫言是先锋派,“在莫言哪里,小说写作超越于…讲故事‟这个层面‟……”[2] 《红高粱家族》的叙事模式成为以后小说写作模式,其中叙事特色达到了写作的高峰,颠覆了以往传统小说写作的规范,他不仅汲取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述特色,还结合了中国传统野史的写作特点,从而使《红高粱家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本,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对理解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点
一、引言
“魔幻现实主义”原本的源地是拉丁美洲,在欧洲的20世纪由于
资本成为当时欧洲主要思想,加上拉丁美洲成为了大多数欧洲殖民
地,垄断经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成为了压榨当地人民的普遍现象,
使得当地居民民不聊生处于社会低级地位,使得当时社会呈现了金字
塔形状无形的等级制度,但是资本主义的力量不能历史进步的脚步,
拉丁美洲人民的觉醒,世界各殖民地的自我意识觉醒,使得各地独立
的声音越来越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20世纪爆发了独立浪潮,
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要,反对垄断主要使得,在那时候各种思想萌芽
也得到发展这时由于当地文化人对魔幻历史的思想影响慢慢就形成
了“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在文坛这些作品运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表
现手法,该手法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表现具有鲜明而浓厚
的拉丁美洲特色的现实生活,从而使本来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拉丁美
洲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被称之为“文学爆炸”和“文学地震”
的繁荣景象,这也是拉丁美洲在文坛上最独特的写作手法。
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传进我
国,在当时由于文化差异原因我国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是一个
不温不火的热度,使该写作手法在我国作家少之又少,“魔幻现实主
义”在我国发展并不快但进入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成为了当时主流
思想,各种想法得到认可,包括了“魔幻现实主义”也得到大多数中
国人的认可,使不少作家也向这一方面发展,刘心武、双雪涛、贾平
凹、莫言等一大批作家写出了丰富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二、莫言简介
莫言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展现乡土文化写作的农民作家,在他的
作品里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他的好多作品都是围绕着乡村气息,《红
高粱》、《透明的红萝卜》等都有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莫言的乡土
文化气息是由于在小学五年级时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
长达10年之久,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使
他潜移默化接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在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阅读了大
量的外国书籍使他打开了眼界,也为他的“魔幻现实主义”思想打下
了基础。
三、莫言作品的影响
莫言作品主要是以乡土文化为主,所以在作品当中很常见的是乡
村文化因素如民间戏剧、乡音、民间仪式,这些都突出表现中国乡村
的原貌,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大一部分人重视了乡村文化
的写作方式,使得现在一部分作家形成受莫言的影响下作品中加入了
乡村元素和魔幻元素,造就了莫言风格小高潮;虽然莫言的作品是以
魔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作品主要是现实社会的现状莫言的作品使
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社会的陋习、缺点,为改变社会和社会的走向增添
了方法,莫言的在中国的文学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他是第一个在获
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打破了中国无诺贝尔奖的现状,为民族争了光,
也为中国文坛以后的发展做了跟好的铺垫,还有就是他的思想对社会
指引了方向,抨击了现实社会的缺点,为社会刮骨疗毒,诊脉开方,
特别是魔幻现实的影响虽然使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不是他本人但是,这
种方式使中国文坛丰富了创作内容,拓宽了文坛的领域。
莫言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观色彩,为什么莫言要以魔幻现实
主义作为他的主要写作方式呢?主要是与他的经历有关,因为十年的
知情让他熟悉了乡村的环境和风俗,乡村在牛鬼蛇神迷信方面有这浓
厚的信仰,这也是与魔幻契合的一种过度,其实迷信与魔幻是同义词,
只是迷信在给一个人的感觉就是辩义词,尤其在新中国时期,迷信是
要被打到的一个对象,当时在农村迷信还是根深蒂固,这也是为莫言
提供了客观因素,使得莫言的作品中充满了主观的魔幻现实主义色
彩。使得他的作品乖张、大胆、疯狂,在情节上就展现出一种与众不
同、变幻莫测、毫无扼制的原生态生命力,这就是莫言的风格,一个
作家要想在文坛中有一席之地,单单的作品数量是不行的,还要保持
他的质量,在保持质量的同时加入自己独特的创作因素,这才是一位
真正的好作家表现。
四、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
莫言是一位乡土作家,但是他的作品充满了魔幻的元素,但主要
中心思想是围绕现实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展开的,在小说《透明的
龙萝卜》写的是公鸭母鸭和狗的天真对话,突出了莫言作品的魔幻元
素,但是这写魔幻写法只是一层外衣是通过这种天真的对话来突出现
实社会人们的粗俗、丑陋,通过阅读莫言的作品都有这样一种反差对
比手法,这种手法是莫言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思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
优点就是通过对比,使的人们阅读的时候形成反差,从而更能深刻地
理解接收莫言的思想也更能清晰地真实地以魔幻的形式表现实现,莫
言的这种独特风格是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表达,这种方法就像插画图
片里面的寓言图,通过夸张的事物表现手法来表达最为深刻的寓言含
义,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缩影。
其次,莫言的作品颠倒了传统的审美观,在他的作品中,有时候
是会读得有一种非常恶心的感觉,比如在《红高梁》中描写花桥的那
一段,花轿本来是喜庆结婚的象征行东西,在固定思维中是美好,漂
亮的,但是在该作品里面却是邋遢、肮脏丑陋,的这一种就是颠倒了
审美观,就是用这种方式侧面暗示这一段婚姻是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的,莫言总是把丑恶的东西细节化,通过细节化的丑恶东西更加之能
突出丑恶的效果,这种效果也是魔幻手段的方式,因为丑化已经超出
了事物本身对于人的美感范围,是莫言故意放大了丑的方面,这是一
种夸张手法符合魔幻化的特征,这种方法是莫言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手
法,是他创作出来的审丑的方法。
审丑方法在效果来说是非常好的,虽然在一些文学水平不高的人
或者接收能力差的人在读到莫言的作品时会感觉的不适,应为作品里
面加入了大量的审丑环节,导致一些人在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里面的
作品。所以一般青少年是不适合阅读莫言的作品的,他的作品充满了
负能量价值观,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正是需要正能量的时候如果接收过
多的负能力将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还有就是,作品中是通过魔幻的
方式来表达现实,而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有限,是无法理解现实那一部
分的内容,如果青少年硬要读下去,将是取之糟粕而弃之精华的。
莫言的魔幻化表现和象征手法是最具特色的,诺贝尔奖的获得,
主要的原因就是魔幻化的运用和表达,莫言的文章不是简单的时间线
的顺时针推移,而是用混乱的时间线或者颠倒的时间线来叙述,在作
品的阅读是更加耐读,读一篇是无法读得明白的,在种方法中李安导
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一部电影是使用了这种魔幻化表现方法,
时间线是通过发生后再来回头描述过去的景像,区别与其他电影,李
安的作品手法与莫言的在时间线的处理方法上有相似之处,通过“派”
与“老虎”的漂流中遇到的各种事情荒唐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有深
层次的原因,不是生搬硬套进去而是都有主角的思想斗争,但是这些
事情是不可能与别人直接交流的只能通过魔幻的形式来表现和来掩
盖“派”不想回忆吃人才能最终在漂流生存下来的故事,也引人思考
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是继续生存重要还是坚持情操重要,这一部电影与
莫言的魔幻化表现和象征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莫言的作品中的
风格和李安的风格大为不同,李安没有加入莫言的审丑效果,而是一
种比较唯美的表达方式,但是他们表达出来的意思一点都不含糊,清
澈明亮,意义深刻。
莫言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上魔幻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其作品
有着独特而且深刻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而且还不失内涵。同时,莫
言作品不仅有着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优秀特点和风格,还有着鲜明的
中华两千年民族文化沉淀的优秀文化底蕴特征,这无疑为中国魔幻现
实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