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工艺-

合集下载

A-COKE活性焦过滤吸附法-富译环保工程

A-COKE活性焦过滤吸附法-富译环保工程

处理费用 ≤0.1元 ≤0.6元 ≤2.2元 ≤3.5元
≤1元 ≤1元
• 4.3脱色能力强 • 以处理色度(稀释倍数)高达1,000多倍的印染、焦化、核酸废水为例,采用A-
COKE过滤吸附法处理后,出水色度均可达到10倍以下。 • 4.4设施占地面积小 • 吨水处理设施占地约0.08平方米。 • 4.5不产生臭气、二氧化碳或噪音 • A-COKE过滤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在过滤吸附机组中进行封闭处理,在废水处理过
• 4.7运行稳定,抗冲击能力强 • A-COKE过滤吸附法废水、污水处理系统对水量和水质波动适应能力强,并且不
受水温、气候、温度变化影响。
五、A-COKE过滤吸附法应用工程实例
• 5.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
项目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悬浮物(SS) 总氮(以N计) 氨氮(以N计) 总磷(以P计) 色度(稀释倍 数)
吸附类比为凝聚现象。物理吸附时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仍然保持不变。
由于化学键强,对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影响较大,故可把化学吸附看做
化学反应,是污染物与活性焦间化学作用的结果。化学吸附一般包含
电子对共享或电子转移,而不是简单的微扰或弱极化作用,是不可逆
的化学反应过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根本区别在于产生吸附键的
物的活性半焦卸出,输送到活性半焦处理机组的热解室内。
• 2.4将污染物热解气化与活性焦分离 • 活性半焦处理机组的热解室为密封结构,污染物在热解过程中完全与大气隔绝,将
污染物在热解室内高温气化,转化成由水蒸汽、甲烷、乙烷、碳氢化合物等成分组 成的混合气。
• 2.5将混合气中的可燃成份分离 • 将热解室内污染物热解产生的混合气输送到混合气净化分离机组中进行处理,将混

中电投远达环保“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中电投远达环保“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中电投远达环保“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顺利通过验收近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远达环保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远达环保”)研发的“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顺利通过验收,为我国脱硫技术的国产化和推广应用注入了新动力。

脱硫技术是煤燃烧过程中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关键环节。

在过去,我国主要依靠进口设备和技术进行脱硫处理,国内脱硫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降低成本,中电投远达环保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

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主要利用活性焦吸附二氧化硫,再经过脱硫剂的再生和水分解,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实现脱硫目标。

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等优点,并且对煤种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硫含量的煤炭。

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该技术进行国产化,并通过验收,验证其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

经过数年的研发和实践,中电投远达环保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首先,他们开发了催化剂床层活性控制技术,实现了催化剂床层良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效果。

其次,他们改进了活性焦吸附工艺中的热解控制技术,降低了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并提高了脱硫效率。

最后,他们还针对该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产能和稳定性。

这些创新成果在我国脱硫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验收会上,专家组对该技术的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论证。

他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具备国产化的条件和应用的潜力,能够满足我国电力行业的脱硫需求。

专家组还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指导。

此次通过验收,为中电投远达环保的技术研发工作点赞,并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脱硫技术进步增添了新的动力。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电力行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脱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保护环境、降低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中电投远达环保的“活性焦干法脱硫国产化工艺研究”为我国电力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将带动脱硫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型活性焦吸附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益浅析

新型活性焦吸附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益浅析

新型活性焦吸附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益浅析发布时间:2021-07-15T16:25:07.04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6期作者:张方方,刘景明[导读] 吨水运营成本为0.36元-0.47元/m3之间,出水水质标准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以及达到了GB3838-2002的地表水劣三类标准,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张方方,刘景明(青岛水务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34;苏州汇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2)摘要:阐述了新型活性焦吸附工艺系统、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同时结合两个工程应用案例,进行了活性焦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的研究应用效益浅析, 吨水投资在616元-944元/m3之间,吨水运营成本为0.36元-0.47元/m3之间,出水水质标准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以及达到了GB3838-2002的地表水劣三类标准,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活性焦吸附机理吸附流程再生流程应用效益活性焦是以褐煤为主要原料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吸附剂和催化剂双重性能的粒状物质。

2008年后,由于国家对废水处理标准提标的严格要求,对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和特殊污染物,没有比较好的技术手段,活性焦技术用作污水预处理、强化生化工艺、深度处理的重要工艺技术[1],在煤化工废水、印染、农药、石油、炸药废水等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2],其在大型废水处理工程中的深度处理应用越来越广。

为加快其高效达到地表四类水体标准、碳达峰和碳中和应用,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措施,本文对该新型活性焦吸附技术的吸附机理、工艺流程、活性焦再生技术及工程案例运行效果,进行了应用效益浅析。

1. 活性焦吸附机理活性焦表面含有含氧类官能团,能与废水中含有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的有机物形成氢键而发挥吸附作用[3],更适合吸附大分子、复杂有机物。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试验研究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试验研究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试验研究熊银伍【摘要】为了开发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选取一种商用活性焦在微型反应器上进行NH3对NO、SO2脱除影响及NO和SO2脱除交互影响试验,提出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路线,并在实验室搭建的模拟装置上进行了工艺路线的模拟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活性焦脱硝是低温SCR反应,NH3的存在使SO2吸附量提高约18%,说明NH3与SO2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SO2脱除,但生成的硫铵会降低工业装置的稳定性;当活性焦无吸附NH3时,NO对SO2脱除无影响,当活性焦吸附NH3时,通入NO前后,SO2出口体积分数由0.15%降至0.13%左右,说明NO对SO2脱除有促进作用;通入SO2气体后,NO出口体积分数由0.045%迅速增至0.065%,说明SO2与NO争抢NH3,不利于脱硝。

通过工艺路线模拟试验发现,当联合脱硫脱硝空速为400 h-1时,脱硫效率≥95%,脱硝效率≥70%,验证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可行性。

%In order to develop combined removal of SO2/NO process by activated coke,a commercial activated coke was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the influence of NH3 on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O and SO2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on micro reactor. The route of combined removal of SO2/NO process was obtained and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la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was low-temperature SCR react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NH3 increased SO2 adsorption by 18%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eaction of NH3 and SO2 was helpful to remove SO2 ,while the generated ammonium sulfate reduced the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device. When the activated cokedidnˊt adsorb NH3 ,the presence of NO had no effects on SO2 removal. When the activated coke adsorbed NH3 ,the concentration of SO2 at outlet decreased from 0. 15% to 0. 13% after piping NO. The concentration of NO at outlet in-creased from 0. 045% to 0. 065% after piping SO2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O benefited desulfurization,while the reaction of SO2 and NH3 hindered denitrification. The combined removal ofSO2/NO process was feasible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equal or more than 95% and the denitration efficiency was equal or more than 70% when the space velocity was 400 h-1 .【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活性焦;脱硫;脱硝;烟气【作者】熊银伍【作者单位】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北京 100013; 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TD849我国60%以上的燃煤被火电站和燃煤工业锅炉消耗,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活性焦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活性焦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特 性 是 由 其 孔 结 构 ( 表 面 积 、L 、 L 分 布 等 ) 比 孑容 孑径
和表 面化 学特性 等 性 质 决定 , 而活 性 焦 的性 质 随 着
原 料 和 制 备 方 法 的 不 同 有 较 大 差 异 。 原 料 及 制
备工 艺决 定 了活性 焦的 空隙结 构及 其表 面活性 位 的
本使 得 该技 术 的推 广 受 到 了影 响 。 因 此 此 次研 究从 活性 焦 制备 工 艺入 手 , 合 考 虑 国 内外 关 于 活性 焦 改 性 方 面 的 结
研 究 , 而提 高 活性 焦性 能 , 高 其 性 价 比 。 从 提 关键词 : 活性 焦 ; 备 ; 性 制 改
中 图 分 类 号 : T 13 X O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4—8 6 ( 0 2 0 17 0 9 2 i ) 5一叭 1 0 — 4
0 引 言
煤 炭是 一种 固体 可燃 有 机 岩 , 在燃 烧 过 程 中会 释放 出 烟尘 、 O 、 、 金 属 等 大气 污染 物 。就 S NO 重 技术 而 言 , 与单 一污 染物 串联 技术 相 比 , 多种 排放物 联合 脱 除技术 对于 烟气 的治理 具有 更高 的经 济性 和 可控 性 。活性 炭作 为 一 种优 良的多 孔 炭 质材 料 , 其孔 隙 丰富 、 面 化 学 性 质 多 样 , 此 用 途 极 为 广 表 因
数量 , 响活性 焦 的吸 附性能 。 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研 究 与 工 业 应 用 进 展
2 0世纪 6 0年 代 , 国 ( F公 司 ) 日本 ( 德 B 、 住友 重 工、 三井矿 山 ) 美 国 ( ot —w elr 司 ) 始 了 、 Fs r he 公 e e 开 活性 焦脱 除 烟 气 中 s ,的研 究 工 作 。我 国活 性 0 焦 吸附 技术 的研 究最 初 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代 , 宁 辽 省环 境保 护科 学研究 所 利 用 我 国煤 炭 的特 点 ( 灰 分 高 , 于 1 % ) 制 出 比表 面积 低 , 大 0 研 强度 高 的活性 焦, 其脱硫 效 率 为 9 % , 硝效 率 为 8 % 。冯 治 宇 0 脱 0 等 以沈 阳地 区 的 劣 质 褐煤 为 主 原 料 制 备 改 性 活 性焦 , 脱硫 效 率在 9 % 以上 , 硝 效 率 为 7 % 。在 0 脱 5 国家 8 3科 技 支撑 计 划 等 支持 下 , 国 陆续将 活性 6 我 焦干 法烟气 脱硫 技术 投 入实 际 运 营 中 ,0 4年 贵州 20 瓮福 集 团 自备 热 电厂 自建活性 焦 干法烟 气脱硫 技术 示 范装 置 。2 0 0 7年 , 西贵 溪 市 江西 铜业 集 团建 设 江 了烟气处 理 规 模 为 5 0 h的第 一 套 T 程 应 0 x14m /

活性焦一体化脱硫脱硝烟气净化技术相关思考与论述

活性焦一体化脱硫脱硝烟气净化技术相关思考与论述

一、活性焦的性质活性焦是这些年新研究出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煤炭是活性焦的制作原料。

活性焦的性质表现上分为三个方面,在表面构成物理特征中呈现出孔隙结构的特点;在化学特征中则是由表面种基团种类作为吸附中心发生作用。

这两种性质就决定了活性焦比活性炭的化学性更加稳定,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还原性,负载性能也更突出。

由此,在应用时,可以发挥其高分散催化的效果,并将其作为还原剂应用。

活性焦和活性炭相比较来说,具有比较低的成本。

鉴于以上,活性焦比活性炭具有更多的优势。

当中加热法以及水洗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再生措施,在对这两种方法应用的过程当中会将不同的副产物产生,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活性焦的性质1.活性焦的表面物理性质表面积及孔结构是活性焦两个主要的物理特性。

在活性焦的结构方面,因为结构不是有规律排列的微晶炭,在活性焦当中有一些地方会存在空隙,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微孔存在,内比表面积就会比较大,可以让活性焦的吸附功能加强。

而且,在这种材料当中,孔结构的表面和数量越多,其物理分析的扩散效果就会更突出。

现阶段,对活性焦表面物理特性的分类,是从孔结构大小进行区分,包括微孔、中孔、大孔三种孔径,其半径的不同,在对催化方面产生吸附作用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存在。

2.活性焦的表面化学性质分析活性焦的表面化学性质,离不开对其表面物质的分析。

一般而言,活性焦的表面是由氮、氧等成分的官能团组成,其作为活性焦吸附作用的活性中心,不同性质的材料也将影响其应用效果。

通常利用弱极性的活性焦材料,可以提升其吸附的催化效果,避免活性焦对无机物或有机物的选择性吸附。

一般情况下,在活性焦材料表面产生碱性官能团时,更容易吸附酸性物质;而当其产生酸性官能团,则对碱性物质则的吸附效果更好。

3.活性焦的再生性质根据活性焦的表面化学性质,其在利用自身物理特性进行吸附时,会在表面形成一种吸附物质层,从而覆盖活性焦的表面,并抑制活性焦的活性和吸附性,从而降低活性焦所具有的脱除效果,减少其吸附性能的发挥。

题目:活性焦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

题目:活性焦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

[发电厂环境概论] [活性焦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系别:[自动化系]姓名:[刘锦涛]学号:[1390423319]班级:[热自1333班]活性焦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摘要:概述了国内外脱硫、脱硝、脱汞及其联合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并对各种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

详细介绍了活性焦干法脱硫脱硝脱汞技术的机理和工艺特点,分析了采用活性焦进行干法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

通过采用活性焦干法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处理模拟烟气和在工业上的应用成果,表明了活性焦联合脱除SO、NO和Hg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活性焦;脱硫;脱硝;联合脱硫、脱硝、脱汞A sum mary of combined desulfurization,denitration and de-mercury technologyusing activated cokeI I Lan—ting,W U Tao,LIANG Da—ming,DONG W ei—guo,XU Zhen—gang(Beij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sulfurization,denitration,de-mercury and C—de—S /NO /Hg technologi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respectively.Then the C—de—SO2/NO /Hg technology based on activated coke were analyzed in emphasis on the mechanism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al trend,which was used in laboratory and industry successfull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de—SO2/NO /Hg technology based on activated coke is feasible and should be applied more widely.Key words:activated coke;desulfurization;denitration;C—de.802/NO/Hg 能源和环境是困扰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严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目录 1、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 1 1.1脱硫用活性焦的制备 ......................................................................................................... 2 1.2活性焦原料配比对活性焦性能的影响 ............................................................................. 2 1.3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工业应用 ............................................................................. 2

2、活性焦脱除S02和NO,的机理 ......................................................... 3 2.1活性焦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流程 ......................................................................... 4 3、 影响活性焦性能的因素 .................................................................. 4 3.1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4 3.2水蒸气及氧气含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4 3.3活性焦改性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5

4、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特点 ................................................................ 5

5、 活性焦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 6 6、结语 ................................................................................................... 6 近20年是烟气中S02和N0X同时脱除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按脱除机理不同,这些技术可分为2大类,即同时脱硫脱硝(Simultaneous S02/ N0x Removal)技术和联合脱硫脱硝(Combined S02/NOxRemoval)技术。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指用一种吸附剂在同一过程内将烟气中的S02和NOx同时脱除的技术,如钙基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另外,应用电场技术的烟气净化方法也在研究、开发之中,如电子束法、电晕放电法等技术。目前,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相关研究大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尚有一定距离。活性焦脱硫就是一种能实现同时脱硫脱硝除尘的技术。

1、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活性焦是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的一种新型炭材料,其生产过程与活性炭基本相同,但生产条 件、原料、配方和主要设备结构与活性炭生产工 艺差别很大,均需要根据活性焦的特点进行改 进。近年来,日本、德国、美国等国以及我国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相继开发出了综合强度高、比 表面积较小的活性焦。活性焦是S02的优良吸附 剂,也是NH3还原NO的优良催化剂。目前,已 经开发的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使用温度见表一 表一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使用温度

活性焦能在110?150乞时将NO催化还原成 %和1120,此温度范围恰好在工业锅炉烟气排放 温度范围内,因此,无需对烟气加热。活性焦烟 气脱硫脱硝技术无二次污染,可循环

催化剂 沸石催化剂 氧化钛基催化剂 氧化铁基催化剂 活性焦催化剂 使用温度/t 345 ?590 300 ?400 380 -430 110-150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使用,脱除 效率高。美国政府调査报告为,该技木是最先 进的烟气脱硫脱脱硝技术。然而,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工艺还需完善。

1.1脱硫用活性焦的制备 脱硫用活性焦一般直径为9mm,长度为8-12mm。脱硫用的活性焦具有活性 炭的优点,克服了活性炭的缺点,比活性炭的脱硫脱氮效率高,并且机械强度髙、价格低,比表面积大,耐磨、耐压、耐冲击。活性焦内具有较多的大孔(>50nm)、中孔(2.0~50nm)及较少的微孔(<2nm),孔隙以连贯的形态存在于活性焦内。这种孔式的使其具有吸附污染物的作用。

1.2活性焦原料配比对活性焦性能的影响 脱硫用活性焦原料由褐煤半焦、焦煤、煤焦油组成。 褐煤是炭化程度很低的煤,是煤中等级最低、形 成年代最短的一类。褐煤的机械强度低,化学反应 性强,在空气中易风化变质,容易自燃,不易储存和 远距离运输,发热量较低。

由于褐煤的成焦性能较差,因此用其制备活性 焦时必须加人一定量的焦煤,才能炼制成焦。考虑 到原料褐煤和焦煤所占比例不仅影响活性焦产品的 质量,也影响其价格,因此,应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焦煤的用量。此外,在活性焦的制备过 程中,粘结剂的加人既利于其成型也能提高其机械 强度,但粘结剂含量过髙会降低其脱硫脱氮效率。

原料配比不同,制成的活性焦性能差异较用碘吸附率[1]反映活性焦的吸附性能,碘吸附率越 髙,活性焦吸附性能越好;用转鼓强度[2]反映活性 焦的机械强度,转鼓强度越高,活性焦的机械强度越 髙。原料配比对活性焦性能影响试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原料配比对 65 25 10 49.28 98.67 55 35 10 33.11 98.02 由表2可见,褐煤半焦:焦煤:煤焦油为65:25:10时所制备的活性焦的碘吸附率和转鼓强度均较高合于作为脱硫脱硝用的脱硫脱硝剂。

1.3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工业应用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发展以德国和日本 最为先进。德国BF公司在1976年开发,后经日本三井矿山公司改进建立了实验装置,并于 1984年建成烟气处理量为3万m3/h的活性焦脱 硫装置。德国于1987年就已成功地将活性炭 (焦)联合脱除S02/N0、工艺用于ArAerf;燃煤电 厂第5号和7号机组迸行脱疏脱硝,两台机组的 烟气排放量分别为45万mVh和66万m3/h, 吕02的脱除率司达95%以上,NOx地脱除率在 60%左右。

70 20 10 40.42 80.88

65 25 10 49.28 98.67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日本电力能源公司(EPDC)的350 MW空气 流化床燃烧(AFBC)锅炉中安装了活性焦脱除 NOxI艺设备,并于1995年开始运行。该工艺 仅采用了 1台移动床吸附塔,处理的烟气量为 116. 3万mVh,在140 1下,活性焦循环速率为 14 600 kg/h。经稳定运行2 200 h以上,发现 NOx脱除率可达到80%。由于从AFBC锅炉出来 的S02排放浓度很低,所以在S02被活性焦吸附 的同时,在第一级吸附塔中NOx&能得到有效的 脱除。

200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 和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联合承担国家863项 目,研制出高性能、低生产成本的活性焦产品。 该产品用于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业示 范装置,运行效果良好。2005年4月,处理烟气 量为20万mVh的工业示范装置投入运行,脱硫 效率 95.7% ,回收 S02 1.7 t/h。

2、活性焦脱除S02和NO,的机理 目前各国学者对活性焦脱除S02的机理研究 较多,所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但基本能够达成 共识的是:活性焦对S02和NOx的吸附有物理吸 附和化学吸附2种方式,当烟气中无水蒸气和氧气存在时,主要发生物理吸附,吸附量非常小; 当烟气中有足够量的氧气和水蒸气时,发生物理吸附的同时也发生化学吸附[M]和表面反应。活性 焦表面的S02被催化氧化为H2S04,其反应式为

2S02 +02 +2H20 — 2H2S04 (1) 对于炭类催化剂的SCR反应文献报道不多,研究表明,以活性焦为催化剂,SCR工 艺必须用NH3作吸附剂;Mochida等认为,在 活性炭纤维上,NH3吸附反应所需温度为100 ~ 150丈,其反应式为

4N0 + 4NH3 + 02 — 4N2 + 6H20 (2) 2N02 +4NH3 + 02—3N2 +6H20 (3) 活性焦再生有水洗和加热2种方法。水洗活性焦再生需要大量的水,而且产生酸水形成二次污染,故很少使用。活性焦再生通常是将富含 302的活性焦加热到350T以上,发生如下化学反应,释放出S02。

2H2S04 + C --2S02 十 C02 + 2H20 (4) 再生反灰能够恢复活性焦的活性,国内外的 应用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活性焦经过再生、 循环使用后,其吸附和催化能力不但不会降低, 还会提高。S02以硫酸态被吸附和再生时,需要 消耗活性焦的碳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