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宫鑫;任帅;李黎【摘要】钨铜合金因其导电导热性好、密度大、强度硬度高、耐电弧烧蚀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作高压电器的触头材料.鉴于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触头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综述了提高钨铜电触头性能多种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弧对钨铜触头的烧蚀过程与机理;总结了现阶段混合式和包覆式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概述钨铜合金触头传统和新型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提出功能梯度材料和细晶/纳米材料是钨铜合金的发展趋势.介绍添加稀土元素、硬质颗粒、活化剂元素对钨铜触头进行掺杂改性的方法,并列举影响钨铜合金性能的其他因素;最后分析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9(032)005【总页数】12页(P87-98)【关键词】钨铜电触头;电弧烧蚀;制备工艺;掺杂改性;综述【作者】宫鑫;任帅;李黎【作者单位】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41钨铜合金出现之后即用于高压开关电器的电触头材料,如今在真空、压缩空气、SF6、N2等不同气氛的交直流开关和断路器中,钨铜触头材料占有很大份额[1-2]。
钨铜合金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被用作电阻焊和电加工电极、电子封装和靶材、破甲弹的药性罩、飞机喉衬和燃气舵、飞行器喷嘴等[3]。
在电接触领域,触头材料的性能基本上决定了高压开关的发展趋势。
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有:导电导热性好、耐压值高、分断电流能力强、截流值低[4]、耐电弧烧蚀、抗材料转移能力强、抗熔焊性能优良[5],以及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温升低、耐环境性[6]等。
钨铜合金是由钨与铜组成的既不互溶又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假合金(pseudo-alloy)[7],正是这种组合使得钨铜合金同时具有钨和铜的多种优良性能[8]。
钨冶炼的流程与工艺

2023
PART 04
钨冶炼工艺
REPORTING
传统工艺
钨精矿分解
将钨精矿与酸或碱混合,通过化学反应将钨 矿物中的钨元素提取出来。
沉钨
在钨酸钠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钨元素以 WO3的形式沉淀下来。
中和除杂
通过加入中和剂,将钨酸盐溶液中的杂质去 除,得到较为纯净的钨酸钠溶液。
新兴工艺
生物冶金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作用,将钨精矿中的钨元素提取出来,具有环保、节能 、成本低等优点。
等离子熔炼法
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将钨精矿熔融,再通过急冷淬火得到结晶态钨粉,具有产品 纯度高、粒度细且分布均匀的优点。
2023
PART 05
钨冶炼的环境影响与可持 续发展
REPORTING
环境污染与治理
2023
钨冶炼的流程与工艺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REPORTING
2023
目录
• 钨的简介 • 钨矿的开采与选矿 • 钨的冶炼过程 • 钨冶炼工艺 • 钨冶炼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钨冶炼的挑战与前景
2023
PART 01
钨的简介
REPORTING
钨的性质
高熔点
钨是已知熔点最高的金属, 高达3410°C。
杂质去除与金属提取
在钨精矿分解后,需要去除其中的杂质,以获 得高纯度的钨化合物。
杂质去除的方法有多种,如沉淀法、离子交换 法、溶剂萃取法等,根据杂质种类和含量的不 同,选择不同的去除方法。
在杂质去除后,通过还原剂将钨酸盐还原为金 属钨粉。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碳等,还原过 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以获得高纯度的钨粉。
钨合金 国标

钨合金国标钨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能源等领域。
钨合金的国标标准起到了统一规范和指导作用,保证了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钨合金国标对钨合金的成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由钨和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组成,而国标规定了钨合金中钨的含量应不低于90%。
此外,国标还对钨合金中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限制,以保证钨合金的化学性能稳定。
钨合金国标对钨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高密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和强腐蚀环境下的工作。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以确保钨合金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钨合金国标还对钨合金的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进行了规定。
钨合金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加工难度较大。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的加工工艺要求,包括锻造、热处理、冷加工等环节,以确保钨合金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裂纹和变形,并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国标还规定了钨合金的表面质量要求,如表面光洁度、氧化层厚度等指标,以确保钨合金产品的外观质量。
钨合金国标还对钨合金制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国标规定了钨合金制品的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表面质量检查等,以确保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国标还规定了钨合金制品的试验方法,包括冲击试验、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以评估钨合金制品的力学性能。
钨合金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规定了钨合金的成分、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还规定了钨合金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
通过遵循国标标准,生产和使用钨合金产品的各方都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了钨合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价值。
钨合金国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对于保障钨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规定了钨合金的成分、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检验和试验方法。
钨铜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2、化学镀法
作为金属粉末表面包覆应用较多的 一种方法, 化学镀是利用金属催化的作 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无外部电流 的情况下,使用强还原剂将被镀金属离子 还原成金属或其氧化物,沉积在颗粒表面, 从而形成包覆层的一种方法。
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一、钨铜合金触头传统制备工艺
1、熔渗法 2、金属注射成型(又称粉末注射成型、金属塑性成型)
3、机械—热化学法
二、包覆式复合粉末制备
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常用于粉末的包覆改性, 其工艺过程是:首先将改性剂前驱物溶解 形成均匀溶液,其中的溶质与溶剂经水解 或醇解反应得到改性剂溶胶;再将被包覆 颗粒与溶胶均匀混合,使颗粒均匀分散于 溶胶中,溶胶经处理转变为凝胶;最后高 温 煅烧凝胶得到外表面包覆有改性剂的 粉末。
钨铜合金触头的掺杂改性
钨铜合金是典型的假合金,由于其本身 结构的特殊性,以及钨基体强度随温度升高 而显著降低等因素,如果通过制备工艺改进 对电触头性能的提高 效果不明显,添加第 三相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途径。
目前,改变钨铜触头性能的方式主要是 添加少量难熔化、耐高温、高强度的掺杂 材料,以强化基体。具体说来,有以下3种途 径
二、钨铜合金触头新型制备工艺
1、功能梯度钨铜触头制备 功能梯度材料是指通过连续(或准连续)地改变两种材料的结构、组成
等,使材料内部界面减少乃至消失,最终得到相应于结构、组成的变化而性能 渐变的新型非均质复合材料 2、细晶/纳米钨铜触头制备 ① 细晶钨铜触头具有分散电弧的能力 ② 细化的晶粒在微观上由于晶界相显著增加 ③ 细晶钨铜合金触头还表现出良好的烧结性能
结语:
钨铜合金电触头因其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阶 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功能梯度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等新概念的提出及新技 术的引入;触头掺杂强化相的高度弥散,以及成分、含量对触头性能的提高作 用;触头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小型化;新型压制技术、快速烧结技术等制备 方法及其工艺参数等。
新型钨铜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钨铜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钨铜合金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导热性、高密度、高磁导率和良好的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钨铜合金的导电性
不如纯铜,因此在一些电子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为此,人们开始研究钨铜复合材料以
兼顾强度、热传导性和导电性等性能。
二、研究内容
针对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和性能等问题,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1. 设计复合材料的配比及工艺参数。
通过分析钨铜复合材料的性能需求和现有成分材料的特点,设计出复合材料的合适配比,确定制备的工艺参数。
2. 制备钨铜复合材料。
采用热压和热等静压等方法,制备出不同配比的钨铜复合材料。
3. 分析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其微观形貌和相互作用机理。
4. 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实验手段,测试钨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采用电阻计等测试方法,测试钨铜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5. 比较分析复合材料与单一金属材料的性能。
将制备好的复合材料与其单一组成材料进行性能比较和分析,探究钨铜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劣及原因。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一种新型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为高强度、高导热性和高导电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该复合材料将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造高功率元器件、高速开关、磁场感应器,也可以用于航空航
天及国防利器等领域。
钨铜合金-文献综述

目录引言 (1)一. 钨铜合金概况 (2)1.1钨铜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2)1.2 钨铜合金的制备 (3)1.2.1 熔渗法 (3)1.2.2 活化液相烧结法 (5)1.2.3金属注射成型(MIM) (7)1.2.4 热压烧结法 (7)1.2.5 超细混合粉末的直接烧结 (8)二. 包覆粉及研究进展 (9)2.1包覆粉的制备方法 (10)2.1.1机械化学改性法 (10)2.1.2溶胶-凝胶法 (11)2.1.3 均相沉淀法 (11)2. 1.4物理气相沉积法 (12)2. 1.5化学镀法 (13)三.钨铜板材的研究进展 (14)3.1普通轧制 (14)3.2金属粉末轧制 (14)3.3其他制板技术 (15)四.流延技术及应用 (16)4.1.流延法 (16)4.2.溶液流延法 (17)参考文献 (19)引言钨铜合金由于自身的诸多优良特性,目前己广泛应用于大容量真空断路器和微电子领域。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伦敦镭协会的Melennan和Smithells 最早进行了钨铜合金的研制。
这类合金在国防、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机械加工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钨基合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材料科学界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钨具有高的熔点、高的密度、低的热膨胀系数和高的强度,铜具有很好的导热、导电性。
由W和Cu组成的W-Cu合金兼具W和Cu的优点,即具有高的密度、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低的热膨胀系数。
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功率化,器件的发热和散热是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W-Cu合金的高导热性可以满足大功率器件散热需要,尤为重要的是,其热膨胀系数(CTE)和导热导电性能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成分而加以设计,可以与微电子器件中不同半导体材料进行很好匹配连接,从而避免热应力所引起的热疲劳破坏。
因此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功率微波器件中,钨铜合金薄板作为电子封装基板、连接件、散热片和微电子壳体用材可以有效减少因散热不足和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应力问题,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钨合金球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钨合金球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钨合金球是一种由钨及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球状材料。
钨合金球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钨合金球的标准和相关知识。
钨合金球具有高密度、高熔点、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
这些特性使得钨合金球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钨合金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温部件、航天器的动力系统以及导弹和火箭的导引装置。
此外,钨合金球还被用作核能领域中的重要材料,用于制备核燃料和控制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棒。
钨合金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粉末冶金、熔融铸造和化学气相沉积等。
粉末冶金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粉末冶金可以获得均匀的成分和微观组织,从而保证钨合金球的高质量。
熔融铸造则适用于制备大规模和复杂形状的钨合金球。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则常用于制备纯度较高的钨合金球。
钨合金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航空航天和核能领域之外,钨合金球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电子行业,钨合金球被用作电路连接材料和半导体封装材料。
在军工领域,钨合金球则被用于制造弹头、弹壳等重要部件。
在化工领域,钨合金球被用作催化剂和催化载体。
在医疗器械领域,钨合金球被应用于放射治疗和诊断设备中。
综上所述,钨合金球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钨合金球的定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钨合金球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特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结构的说明- 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和探讨。
-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钨合金球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 接下来,我们将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钨合金球的定义,包括其成分和特性等。
- 然后,我们将探讨钨合金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常见的制备工艺和相关技术。
钨铜合金制备与应用研究

钨铜合金制备与应用研究
吕冬冬;鲍瑞;郭圣达;张建波;刘柏雄;陈俏
【期刊名称】《中国钨业》
【年(卷),期】2021(36)5
【摘要】钨铜合金是以钨和铜为主要成分、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一种“假合金”,因兼具良好的导电、导热、高熔点、高电击穿强度、低接触电阻、高耐焊性以及高抗热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触头、电火花加工电极、电子封装、航空航天等领域。
文章根据钨铜合金的性能特点,对其在上述四个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钨铜合金传统制备技术如熔渗、高温液相、活化液相等方法,以及新型制备技术如放电等离子烧结、注射成型、快速定向凝固等方法的特征;阐述了添加剂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
根据文献分析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对钨铜合金的制备和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总页数】13页(P65-77)
【作者】吕冬冬;鲍瑞;郭圣达;张建波;刘柏雄;陈俏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西理工大学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46.41
【相关文献】
1.熔盐电解制备钨铜合金粉体槽内温场条件分析
2.熔盐电解制备钨铜合金粉体槽内温场条件分析
3.熔盐电解法制备钨铜合金粉
4.低温下高均匀钨铜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钨铜合金制备工艺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6 − 2983(2019)04 − 0053 − 08DOI: 10013258/j.cnki.nmme.2019.04.09
高性能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现状王 军(关天工程研究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综述了钨合金中添加物种类、粉末制备、粉末压制、粉末烧结等工艺以及钨合金的热处理和形变强化后处理工艺。着重介绍了W-Ni-Fe合金中元素的添加原则及各元素的作用,水热法在制备钨合金纳米粉末中的应用及热等静压法在粉末压制中的优势等,并对钨合金的循环热处理及热挤压形变强化工艺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大尺寸钨合金的强化、多种化合物的同步液相掺杂、钨合金近净成形以及钨晶须增强的非晶态复合等钨合金制备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钨合金;烧结;热处理;形变强化中图分类号:TG 146.4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Status on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fHigh-performance Tungsten Alloys
WANG Jun(Guan T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Baoji 721000, China)
Abstract: The kinds of additives in tungsten alloys, powder preparation, powder compaction, powdersintering, heat 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of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of tungsten alloys arereviewed. The principle of adding elem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W-Ni-Fe alloy, the application ofhydrothermal method in preparing tungsten alloy nano-powder and the advantages of hot isostaticpressing method in powder compaction we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yclic heat treatment and hotextrusion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process of tungsten alloys were emphatically described.Strengthening of large size tungsten alloy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tungstenalloy.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ungsten alloy preparation technique we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thestrengthening process of large-size tungsten alloy, the simultaneous liquid phase doping process ofvarious compounds, the near-net forming process of tungsten alloy, the tungsten whisker reinforcedamorphous compounding process, and so on.
Keywords: tungsten alloy; sintering; heat treatment;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钨(W)因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在国防军工和民用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虽然W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高于400 ℃)、再结晶脆性(1 200 ℃出现再结晶脆化)、高温强度低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加工及服役性能[4]。通过调整
有 色 金 属 材 料 与 工 程第 40 卷 第 4 期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Vol. 40 No. 4 2019
收稿日期:2019−02−02作者简介:王 军(1981— ),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粉末冶金及金属制品失效分析工作。E-mail:wjunshanxi@163.comW和其他元素的配比或在钨合金中添加化合物,调整W相和黏结相的比例,并借助热处理及形变强化技术获得具有不同性能的钨合金,可满足多领域的使用要求[5-7]。本文对钨合金的制备工艺及后处理工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科研工作者起到梳理借鉴作用。
1 制备工艺研究
1.1 添加物研究钨合金中研究较多的合金元素有Fe,Ni,Cu,Co,Mo,Mn,Hf和RE等[8-14],研究较多的化合物有
Al2O3,La2O3,Y2O3和ZrC等[15-19]。这些元素或化合
物的作用机制存在相似之处[8-18]:一是增强原子键合力,并向晶体内引入大量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点缺陷、弥散质点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合金强度;二是与合金中的O,N,C和S等形成化合物,减少夹杂物在晶界的偏聚,改善W/黏结相结合性能;三是降低烧结温度,节约能源。钨合金体系中,研究最多的为W-Ni-Fe和W-Ni-Cu。Ni作为活化元素,具有降低W的烧结温度和防止晶粒长大的作用,但容易生成WNi4;Fe或Cu则可以通过调节W在Ni中的溶解度,阻止生成WNi4,而且Fe还能提高钨合金的强度和塑性[6,8]。
在上述两种合金体系中添加的元素,要么与Ni,Fe和Cu性能相近,要么与W性能相近。在W-Ni-Fe合金中添加Mo起到了固溶强化作用,细化了W晶粒,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但导致合金韧性下降[20]。Ta在W-Ni-Fe合金中具有细化W晶粒和增强合金强度的作用[11]。在W-Ni-Fe合金中加入适量的Co和La元素,可以改善黏结相与W颗粒间的润湿性,其中La以固溶强化的方式强化W颗粒及黏结相,进而提高合金性能[21]。Mn可以与O,S等形成化合物,弥散分布在黏结相中,抑制W晶粒长大,且净化并提高W/黏结相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钨合金的强韧性[10]。杨欣[22]采用湿掺杂的方式在仲钨酸铵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Ca和Al,制备出不同掺杂量的钨合金。结果表明,加Ca后W粉粒度变化不明显,钨合金的相对致密度和硬度明显降低;加Al后W粉粒度显著减小,钨合金的相对致密度和硬度稍有降低。稀土元素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是钨合金中添加的热点元素之一,常用的稀土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有La,Y和Y2O3等[13,16,23-24]。范景莲等[23]制备了微量La复合的W-Ni-Fe粉末。结果表明,微量的La对Ca,O等杂质元素具有良好亲和力,净化W晶界,抑制W在黏结相中的扩散,细化了W晶粒。吕永齐等[24]以“溶胶喷雾干燥−纳米原位复合”法合成的纳米W-0.3Y复合粉末为原料制备了细晶W合金,并对细晶W合金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量Y以Y2O3的形式弥散分布在W晶粒晶内和晶界处,不仅显著细化W晶粒,而且使得钨合金断裂形式中出现了穿晶断裂。谢卓明[25]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W-0.2Zr-1.0Y2O3和W-0.5ZrC合金,发现纳米尺寸的Y2O3或ZrC颗粒通过钉扎晶界抑制了W晶粒长大,微量Zr或ZrC吸收杂质O元素,生成ZrOx或Zr-C-O,净化和强化了晶界,最终改善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1.2 粉末制备研究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钨合金时存在粉末品质差、粉末烧结温度高及烧结坯中W晶粒过大和致密度较低的问题,从而导致钨合金的强韧性较差。随着钨合金纳米粉末制备技术的发展,显著降低了钨合金的烧结温度,提高了钨合金的致密度,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性能。目前,钨合金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机械合金化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真空等离子体喷射沉积法、溶胶−喷雾干燥−二步氢还原法、水热法等[26-28]。其中以机械合金化法、喷雾干燥法和水热法最为常用。机械合金化法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金属粉与磨球之间长时间、频繁的激烈碰撞,反复产生组织断裂和冷焊,获得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类似固溶体的合金粉末的方法。但粉末和磨球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粉末颗粒加速长大,且易出现粘壁和混入杂质的问题。因此,该法适用于工业化、杂质含量要求不严格的条件。喷雾干燥法是将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与有氧酸或者无氧酸按照一定比例溶于蒸馏水后充分搅拌,然后将混合溶液进行雾化,并在很短时间内蒸发获得金属盐微粒,然后经焙烧和氢还原即可得到纳米级钨合金粉末[28]。该方法工艺简单,不易引入杂质。水热法是将配好的溶液放入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微米或纳米粉。该法采用中温液相控制,制备的粉体颗粒细小,反应条件极易控制,且对环境污染小,已成为制备超细及纳米粉的重要方法。万兴元等[29]采用体积分数分别为5%,3%和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NaH2PO2和乙醇混合溶液,在80 ℃水浴条件下经
1 kW超声处理1 h后,得到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
54有 色 金 属 材 料 与 工 程2019 年 第 40 卷为0.43 μm的球形铜粉。Elbasuney[30]利用连续水热法合成了用作清洁阻燃剂的AlO(OH)纳米棒。赵阳[15]通过水热法原位自生纳米Al2O3颗粒增强钨合金制备出的纳米级球形钨合金粉末,分散性好,粒径均匀而细小。1.3 粉末压制研究钨合金粉采用等静压方式制坯,在各向均等的压力下成形。按成形和固结时的温度高低,分为冷等静压、温等静压和热等静压,其中热等静压综合了热压和等静压的优点。热等静压是一种在高温和高压同时作用下完成粉末压制,既可以看作是高压下的烧结,也可以看作是高温下的压制。在高温高压下,晶粒之间发生位移和塑性变形,使合金中的空隙、裂纹得到弥合,合金达到致密化。吕大铭等[31]对W-30Cu合金在1 000~1 050 ℃,100 MPa压力下进行2 h热等静压处理后,其相对密度达到99.4%,抗弯强度提高31%。郎利辉等[32]对粉末态和烧结态93W-Ni-Fe合金分别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发现93W-Ni-Fe合金相对密度和硬度显著提高。1.4 粉末烧结研究烧结工艺主要影响钨合金的致密度、晶粒大小、组织形貌以及偏析等,决定烧结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为:化学成分、压坯密度、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烧结的驱动力是表面能的降低,所以粉末越细具有的表面能越大,烧结的驱动力也越大[33]。(1)两步烧结两步烧结是指先在低熔点组元的液相线温度以下进行固相烧结,然后加热到液相线以上进行液相烧结的烧结工艺。该法的优点在于,固相烧结可为液相烧结提供相对致密的骨架,抑制液相烧结时的溶解析出和W颗粒的聚集长大,提高组织的均匀性。Hong等[34]在1 300 ℃条件下对93W-5.6Ni-1.4Fe先固相烧结1h,然后在1 470 ℃进行液相烧结。结果表明,经两步烧结W颗粒尺寸以及连接度得到有效控制,合金性能得以改善。(2)放电等离子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是通入直流电和脉冲电使粉末颗粒间产生电弧放电而进行烧结,具有升温速度快、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组织可控、节能环保等优点[35-36]。刘文胜等[36]认为放电等离子烧结能够有效抑制W晶粒的长大,促使93W- 4.9Ni-2.1Fe合金产生细晶强化作用,其中1 350 ℃烧结时,W 晶粒最小,平均晶粒尺寸为5 μm,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