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名单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浅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2007-06-10 来源:SRC-3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实行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是深化取水许可制度实践的结果。
“以技术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是保证取水许可科学合理审批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布局相适应、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中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重要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新时期的治水新思想。
2002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作为取水许可审批的前置条件,已日渐成为有效实施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成为深化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志。
一、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伴随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应运而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突破了取水许可工作范畴。
论证工作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已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关口。
1、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最终实现新时期治水新思想的重要举措。
《办法》首次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纳入了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取水论证中将取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取水、节水、排水各个环节综合考虑,对建设项目取水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考虑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合理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是取水许可审批的技术依据,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2、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根本上限制了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的上马,合理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促进了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配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权转换的实施,对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用水定额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陕西省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陕西省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后评估)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陕西省水利厅
相关要求
(一)本表仅适用于少量取用水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省级以下审批的取用水项目以及取用水户后评估。
其中少量取用水包括:水量划分要求为:①农业取水:取用地表水设计引水或提水流量陕南在0.15m3/秒(不含0.15m3/秒,下同)以下,陕北和关中在0.1m3/秒以下的;新建蓄水工程设计库容陕南在100万m3以下,陕北和关中在50万m3以下的;取用地下水日取水量陕南在2500m3以下,陕北和关中在2000m3以下的。
②工业、城镇生活及其它取水:地表水日取水量陕南在1500m3以下,陕北和关中在1000m3以下的;新建蓄水工程设计库容陕南在50万m3以下,陕北和关中在10万m3以下的;地下水日取水量陕南在1000m3以下,陕北和关中在500m3以下的。
(二)申请人应委托资质单位填写水资源论证表,本表一式五份。
(三)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除填写本表外,还需提供下列附图及附件:
1、附图: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系图、水资源论证及分析范围图,取用地下水的项目还需增加水文地质图。
2、附件:建设项目依据文件;论证编制委托书(函);受影响方的意见或补偿协议。
(四)报告表的审查工作参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工作管理规定》进行,但可适当简化,一般不采取会审方式,评审专家组人数不少于3人。
资质证书(附复印件)
审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编制单位:(公章)
联系人及电话:
编制时间:2014年12月20日。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材料表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项目名称:申请人(盖章、签字):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填表说明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填表项目的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规定,规定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2)简化论证工作与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相结合;(3)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相适应;(4)充分考虑不同产业、行业、取水水源类型的差别;(5)防止水功能区的损害、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2、本表须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填写。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页有关内容说明:(1)“建设单位或个人”:填写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
(2)“联系地址”:个人填写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填写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项目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4)“取水地点”:是指取水工程所地点名称,须填写到村镇或街道办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5)“取水水源名称”:取地表水的填写取水的江河湖库名称;取地下水的名称可不填;取再生水与矿井疏干水的填相应的再生水供应单位和矿坑名称。
(6)“取水水源类别”:按照湖泊、水库、河道、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填写;(7)“取水方式”:取地表水为蓄、引、提;取地下水为单井、自流。
(8)“取水用途”:按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填写,多种用途的一并注明。
(9)“取水量年内月分配表”:水电项目可填发电年内月分配,单位为“KW时”。
(10)“退水地点”:填写退入江河湖泊的地方,具体填写到村镇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退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须填写污水处理厂的名称。
4、对于改、扩建工程,在相应栏目说明已建工程情况,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取水许可情况(含取水许可证编号,批准取水水源、水量及取排水口位置)、历年实际取用排水量情况、水资源费缴纳情况、用水水平分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可附页说明。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0.01.21•【字号】浙水政[2010]3号•【施行日期】2010.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浙水政〔2010〕3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各资质单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和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技术依据。
同时,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存在报告书编制质量不高、审查把关不严、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
为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论证工作质量,促进水资源论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的格式要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必须注明编制单位名称、资质证书号、主要编制人员姓名、职称、上岗培训证书号、负责章节,单位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当签名,并加盖编制单位公章或者论证资质专用章。
同时,须附具编制单位资质证书(正本)影印件、论证委托协议书或合同书、项目建议书(预可研)批复或项目核准机关出具的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或备案机关出具的准予备案通知书、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说明或第三者的承诺书(协议、会议纪要)等有关材料。
二、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的原则要求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必须符合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要符合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相关规划,体现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考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型、规模,结合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要求,突出水资源论证工作重点。
要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已建、在建及拟建建设项目的综合影响;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建设项目取水水源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以及取退水影响的分析。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1.doc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申请人(盖章、签字):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时间:年月日新乡市水利局二〇一二年九月填表说明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对于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2、本表须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填写。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页有关内容说明:(1)“建设单位或个人”:填写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
(2)“联系地址”:个人填写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填写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项目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4)“取水地点”:是指取水工程所在地点的名称,须填写到村镇或街道办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5)“取水水源名称”:取地表水的填写取水的江河湖库名称;取地下水的名称可不填;取再生水与矿井疏干水的填相应的再生水供应单位和矿坑名称。
(6)“取水水源类别”:按照湖泊、水库、河道、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填写;(7)“取水方式”:取地表水为蓄、引、提;取地下水为单井、自流。
(8)“取水用途”:按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填写,多种用途的一并注明。
(9)“取水量年内月分配表”:水电项目可根据年内发电量分配比例填写。
(10)“退水地点”:填写退入江河湖泊的地方,具体填写到村镇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退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须填写污水处理厂的名称。
4、对于改、扩建工程,在相应栏目说明已建工程情况,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取水许可情况(含取水许可证编号,批准取水水源、水量及取排水口位置)、历年实际取用排水量情况、水资源费缴纳情况、用水水平分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可附页说明。
5、本表还需提供下列附图及附件:(1)附图: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系及位置图;水资源论证范围及分析范围图;项目所在位置水功能区划图。
(2)附件:论证表编制委托书(函);如有受影响的单位,附受影响方的意见或补偿协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申请人(盖章、签字):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时间:年月日江西省水利厅二〇一〇年三月填表说明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对于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2、本表须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填写。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页有关内容说明:(1)“建设单位或个人”:填写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
(2)“联系地址”:个人填写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填写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项目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4)“取水地点”:是指取水工程所在地点的名称,须填写到村镇或街道办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5)“取水水源名称”:取地表水的填写取水的江河湖库名称;取地下水的名称可不填;取再生水与矿井疏干水的填相应的再生水供应单位和矿坑名称。
(6)“取水水源类别”:按照湖泊、水库、河道、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填写;(7)“取水方式”:取地表水为蓄、引、提;取地下水为单井、自流。
(8)“取水用途”:按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填写,多种用途的一并注明。
(9)“取水量年内月分配表”:水电项目可根据年内发电量分配比例填写。
(10)“退水地点”:填写退入江河湖泊的地方,具体填写到村镇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退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须填写污水处理厂的名称。
4、对于改、扩建工程,在相应栏目说明已建工程情况,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取水许可情况(含取水许可证编号,批准取水水源、水量及取排水口位置)、历年实际取用排水量情况、水资源费缴纳情况、用水水平分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可附页说明。
5、本表还需提供下列附图及附件:(1)附图: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系及位置图;水资源论证范围及分析范围图;(2)附件:论证表编制委托书(函);如有受影响的单位,附受影响方的意见或补偿协议。
6、本表(报批表)须由3名以上专家提出意见,可不举办专门的评审会。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00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001]](https://img.taocdn.com/s3/m/8ee7c578dd36a32d737581b4.png)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项目名称:申请人(盖章、签字):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填表说明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填表项目的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规定,规定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2)简化论证工作与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相结合;(3)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相适应;(4)充分考虑不同产业、行业、取水水源类型的差别;(5)防止水功能区的损害、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2、本表须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填写。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页有关内容说明:(1)“建设单位或个人”:填写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
(2)“联系地址”:个人填写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填写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项目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4)“取水地点”:是指取水工程所地点名称,须填写到村镇或街道办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5)“取水水源名称”:取地表水的填写取水的江河湖库名称;取地下水的名称可不填;取再生水与矿井疏干水的填相应的再生水供应单位和矿坑名称。
(6)“取水水源类别”:按照湖泊、水库、河道、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填写;(7)“取水方式”:取地表水为蓄、引、提;取地下水为单井、自流。
(8)“取水用途”:按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填写,多种用途的一并注明。
(9)“取水量年内月分配表”:水电项目可填发电年内月分配,单位为“KW时”。
(10)“退水地点”:填写退入江河湖泊的地方,具体填写到村镇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退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须填写污水处理厂的名称。
4、对于改、扩建工程,在相应栏目说明已建工程情况,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取水许可情况(含取水许可证编号,批准取水水源、水量及取排水口位置)、历年实际取用排水量情况、水资源费缴纳情况、用水水平分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可附页说明。
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

〔五〕重点领域规划水资源论证稳步推进
◆ 开展城市新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城市新区审核方法?将规划水资源论
证作为城市新区设立审批的必要支撑文件。
◆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湘江新区、
南京江北新区等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并向规划审批部门提出审查
意见基地开发
◆ 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石化产业规划等水资源论证全面开展。组织
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 从工程前期审批决策环节加强 水资源管理, 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开展和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促进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制度体系框架根本完善
◆ 公布?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管理方法?〔水利部 15号令〕
◆ 公布?水文水资源评价和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资 质管理方法?〔水利部17号令〕
〔一〕加快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
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布局是建设工程实 施的主要依据, 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承载能力具 有重要影响; 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具有很大局限 性
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总体考虑 规划水资源论证主要是依据流域区域的特点、水 资源条件以及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管理要求, 对 规划编制在涉水决策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决策咨询意 见。 按照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 不新设立行政 许可或行政审批, 作为规划决策环节
2.发布?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试行〕、?大型煤电基地规 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东北节水增粮工程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 起草完成?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修订〕、?城市规划水资 源论证技术要求?、?开发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采矿业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四〕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成效显著
◆取消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资质行政审批 ◆加强水资源管理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管理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8
余平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239
赖冠文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40
黄健东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41
张国平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42
刘霞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43
李伦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44
黄红明
广东省水文局
245
史栾生
广东省水文局
246
黄红
广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51
方正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52
毛惟德
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
53
唐建国
上海市排水管理处
54
潘军峰
山西省水利厅
55
梁文彪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56
王林旺
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57
张文忠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
58
孙西欢
太原理工大学
59
郑秀清
太原理工大学
60
李振拴
山西煤田水文地质229队
61
樊国瑞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浙江省水电咨询中心
143
余堃
浙江省水电设计院
144
楼越平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145
郑日红
浙江省水文勘测局
146
周鑫根
浙江省城建设计院
147
孙乐玲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148
楼章华
浙江大学
149
俞建军
浙江省水利厅
150
倪宪汉
浙江省水利厅
151
王亚红
浙江省水利厅
152
严树明
浙江省金华市水文站
153
张建南
绍兴市水利局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316
刘海江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317
肖平新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318
黄强
西安理工大学
319
李云峰
长安大学
320
周维博
长安大学
321
韩沐群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322
康尔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23
蓝永超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24
温续余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32
蔡勇
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
133
张建华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中心
134
金管德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35
张海颖
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136
李章林
扬州市水利局
137
楚敏明
苏州市水利局
138
张焕林
盐城市水利局
139
张春
无锡市水利局
140
孙宗凤
连云港市水利局
141
方国华
河海大学
142
钱银芳
306
唐振荣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307
卫建新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08
吴建民
陕西省水利厅
309
王恩庆
陕西省水利厅
310
洪乃静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311
宋臻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312
王纪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13
方长生
陕西省地矿局九O八大队
314
林国富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315
席思贤
186
陈升玉
山东省水利厅
187
赵延凤
山东省水利厅
188
刘长余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189
杜贞栋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190
王学义
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91
宋长斌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192
徐军祥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
193
石宝玉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194
张祖陆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195
曹升乐
20
李裕芳
天津市化工研究设计院
21
吴铁钧
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2
郭清平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23
陈冠益
天津大学
24
王孟科
地质矿产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25
王喜诚
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6
王景廷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27
王路光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8
冯谦诚
河北省水资源开发中心
29
吕长安
河北省水利厅
325
王志强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26
杨泽恩
甘肃省环境保护局
327
张永明
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
328
朱传彬
122
于国良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123
马向东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务局
124
卢玉邦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125
李龙辉
黑龙江省水文局
126
赵孟芹
黑龙江省水文局
127
岳平
黑龙江省水利设计院
128
袁洁蓉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129
许晗之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处
130
朱锦旗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131
叶健
江苏省水利厅
第二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工 作 单 位
1
刘洪禄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2
孟庆义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3
陈铁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4
高振宇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5
毕小刚
北京市水利局
6
戴育华
北京市水利局
7
叶超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8
黄大英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9
杨忠山
北京市水文总站
285
黄思林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86
李 霞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87
王华成
四川省水利厅
288
林 伟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89
胡建清
雅安市水利局
290
冉祥伦
四川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291
罗章海
泸州市水利电力勘测建筑设计院
292
洪家宁
宜宾市水利局
293
刘利全
乐山市水利局
294
275
商 宏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276
谢 飞
重庆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77
杜明格
重庆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78
刘正平
重庆市水利局
279
廖伦国
重庆市水利局
280
何文健
重庆市水利局
281
刘德绍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82
张 春
武隆县水利电力局
283
罗 颖
重庆市渝西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
284
官觉鸣
重庆市轻工能源利用监测站
许唯临
四川大学
295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
296
潘康
贵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297
杨朝晖
贵州省水利厅
298
董存波
贵州省水利厅
299
李晋
贵州省水利厅
300
刘蓉昆
贵州省水利厅
301
谭剑虹
贵州省水利厅
302
骆兰
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
303
杨玲
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
304
杨全明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05
张京恩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2
王玉和
山西省晋城市水利局
63
武全胜
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
64
高红波
阳泉市水利局
65
冯玉明
太原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66
王玉环
临汾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
67
路瑞田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68
梁月花
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69
朝伦巴根
内蒙古农业大学
70
林立敖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71
王文杰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72
高仰才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王慧馨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14
刘文良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15
张焕智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16
赵春禄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117
陈秀琴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118
隋国权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
119
段云海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20
孙德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1
邓大飞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256
唐山松
广西水利厅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257
周国正
南宁中轻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58
黎玉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局
259
麻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