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鹿邑县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经济作物2020.6魁W l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张艳丽&张海芝2(1.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郸城477150;2.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摘要:本文作者从5个方面介绍了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重C叙述了芝麻选优留种、育苗移栽、科学施肥、生态手段防治草害等栽培措施,采用这些技术能够大幅度减少除草剂、农药使用量,显著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关键词: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目前芝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粗放、除草剂、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严重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 2016-2019年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环境友好型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力田块应用该技术的亩产量达到95-155kg,比较当地常规种植产量提高17.6%~20.8%$除草剂使用量减少96,5%,农药减少65,7%,获得一级产品率达到78.8%,农药残留极少,品质较大幅度提高。
尤其生产用芝麻的地块,芝麻产品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达到了农民种植芝麻增产、增收、,保护农田环境生态的目的。
具体采取了行的技术措施$1选用优良品种1.1鉴定筛选适宜新品种地生,地种植的芝麻品种。
据两年试验及大田调查,产量在75-150kg/亩,,、力较强,生中的品种,芝12、芝23、驻芝22、周芝12品种。
1.2选优留种芝麻优品种优、产量力、应较的优,年年种不生产,、种,种不当芝麻生产$生产种、留种,农民应留种技术$试验表明,棵选留种的种子,出苗整齐、苗匀、苗壮,中后期生,千粒重0.22g,产量提高8.3%~ 27,9%$1.2.1种子的优选和收获在芝麻生长中后期,挑选那些生、部结#部位低、##多的’植株作为留种植株挂牌,并对作留种植株的管理,当主茎下部3~4个#果半裂或微裂时,剪掉上部不饱满部分,余下中下部分用快镰收割装网袋,晾晒敲打储存,经常查看翻晒,以防止生虫和鼠盗$优机理芝麻单株中部分其生发在高温季节,热量充足,优先获得较多的营养,种'熟好,生活力最强,提高了种子质量。
芝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作者:李全红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一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正因为芝麻在我国的特殊地位,芝麻的生产在农业方面备受关注,更是在2008年建立了芝麻产业技术体系。
芝麻由于投入较少产量高的特点,在我国种植面积与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品种资源也相对丰富,尤其是在豫东南等地区,芝麻更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芝麻品种的更新、新的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及生产栽培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使芝麻种植成为新蔡县农民增产增收新的亮点。
本文主要就芝麻高产栽培记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芝麻;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芝麻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有黑白2种。
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油料,更有药用功效,经济价值很高。
芝麻别名胡麻、脂麻、油麻,有黑白2种。
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油料,更有药用功效,经济价值很高。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栽培技术措施非常关键。
为了有效地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芝麻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优良的品种是芝麻能否达到高质量、高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重要基础,因此芝麻品种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新蔡县一般可选用豫芝11号、郑杂芝3号、郑芝98N-09等,上述品种品质优良。
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早熟性好,适应推广。
2.种子处理符合播种要求的芝麻种子必需为籽粒大、饱满、干净、长势均匀、纯度超过98%,未出现霉变,发芽率超过90%等。
种子选好后,在播种前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可选择药剂浸种或拌种的方式,播前在阳光下晒种1~2d,然后将芝麻种子置于适宜浓度的多菌灵溶液中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控制在4~5h,结束后捞出,待阴干后即可进行播种。
用此种方式进行种子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势,还可以促进芝麻抗病性的增强。
二、选地及种植1.选地芝麻的高产首先应该把握好土地的选择,一些耕地性差的地区种植芝麻必然会造成产量低。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籽实含油量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我国地区广泛栽培的植物之一。
芝麻种植面积广泛,全国的芝麻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芝麻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介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希望能为芝麻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芝麻的生长环境要求1、气候条件:芝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气温为20-30摄氏度,最适生长气温为25-30摄氏度。
生长季节降雨量150-200毫米。
2、土壤条件:芝麻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只要排水好、肥沃疏松、PH值在6-8之间即可。
但以中、砂质土壤为宜。
二、芝麻的品种选择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芝麻品种。
在进行品种选择时,要考虑到其籽实含油率高、植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因素。
三、芝麻的播种技术1、播种时间:一般在气温逐渐回暖且积温达到十度左右时进行播种,以便芝麻能够在充足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茁壮生长。
2、播种密度:芝麻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建议每亩播种量为3-4公斤左右。
四、芝麻的田间管理技术1、施肥:芝麻是一种对肥料要求不高的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施肥。
一般在播种后10-15天,芝麻苗期进行基础追肥,后期再适当追肥一次。
2、除草:在芝麻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以减少杂草对芝麻生长的影响,保证芝麻的充足养分和阳光。
五、芝麻的病虫害防治芝麻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芝麻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一般在播种后10-15天,进行病虫害防治,应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喷洒,以保证芝麻的生长和产量。
六、芝麻的采收和保存芝麻一般在生长120-130天左右可以进行收获。
在采收时,要选择干燥的天气,避免雨水淋湿芝麻,导致霉变。
采收后,要进行适当的晾晒并储存,以保证芝麻的品质和口感。
七、芝麻的综合经营为了提高芝麻的产量和效益,可以考虑进行芝麻与其他农作物的综合经营。
夏芝麻几种高效套种模式

势明显 , 花生生长不受影响。 4 行芝麻 6 行花生 。 芝麻选择郑杂芝 H 0 3 , 花生选择 豫花 9 3 2 6 、 开农 4 l 、 豫花 7 号等 。 小麦收获 后 , 有墒 时抢墒播种 芝麻和花 生 , 芝麻用 耧条播 , 花生点播 。 播后 3天内用 7 2 %异丙甲草胺 l O O ml 土壤封闭除草 。 1 .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 下结荚 的作物 , 土壤条件对产量 的影 响 很大 , 要求土 壤耕 层深厚 , 结荚层疏 松 , 肥力较 高, 所以地块选择 壤土或沙壤土。 花生行株距 4 5 " 1 5 c m , , 播种深度 5 c m , 每窝播种 3 粒。 花生虽然是固氮植 物, 前期根系少 , 固氮量少 , 应少施 一些氮 肥, 每亩 1 0 ~ l 5 磷酸二铵 , 8 ~ 1 0 k g 硫酸钾作种肥 。 花生 4 5 c m 高 时要进行控 旺 , 在花 生盛花期用 l O 0~ 1 5 0 mg & g 多效唑溶液 叶面喷施 , 控制株高 , 利于果针下扎 结荚 , 增加荚果重量。 2 . 芝麻 出苗时密度大 , 要及时 间苗定苗 防止幼苗拥挤 。否则 苗 间争光 , 争少争肥 , 形成高脚苗 、 瘦弱苗 、 黄化苗和死苗。 1 、 3 对 真 叶问苗 , 5 、 6 对真叶时定苗。 肥 水管理 与花生 同样进行 , 病虫害 防治 , 主要是花生 田地 下害虫( 主要 是蛴螬和金针虫 ) 、 花生后期 叶斑病 、 芝麻茎点枯病及 叶枯类病 害。 2 . 1 防治 地下害虫 , 方法是小 麦秸秆清理 出 田外 , 结合施肥 每亩施用 2 - 3 k g 3 %辛硫磷颗粒剂。 2 , 2花生 6~7叶时 , 用2 5 %戊唑醇可湿性粉 剂 2 5 g + 1 . 8 %阿 维菌素乳油 5 0 m l + 1 5 0 g 磷酸 二氢钾 或含氨基酸叶面肥 5 O a r l +水 3 0 k g 全 田喷雾 , 包括芝麻 。 防治花 生叶斑病 , 芝麻茎点枯及虫害。 3 . 花 生开花下 针期 , 用3 %啶 虫脒乳 油 3 0 m1 + 7 0 %甲基托 布 津 可湿 性粉剂 5 0 g +磷酸 二氢钾 1 5 0 g 或含腐 殖酸 叶面肥 5 0 m l 加水 3 0 k g 全 田喷雾 , l 0 天一次, 连续 3 次。 防治芝麻和花生叶部 病 害及 害虫,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芝麻高产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长要求,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创造良好的栽培环境来充分发挥不同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目标。
1轮作倒茬,适时抢墒早播1.1 轮作倒茬根据我区播种时间,可划分为春芝麻、夏芝麻两种类型。
春芝麻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左右收获,春芝麻的轮作方式主要有:①玉米~芝麻~小麦~大豆一油菜;②小麦~芝麻~油菜一花生~小麦。
夏芝麻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播种,9月上中旬收获。
夏芝麻的轮作方式主要有:①小麦~芝麻一小麦一大豆~油菜;②小麦~芝麻~油菜~花生~小麦。
在茬口安排上应注意抓以下几点:①不重茬。
一般要求间隔2年以上才能重种1次芝麻。
②选早茬。
③选高地。
1.2 抢墒早播1.2.1 精细整地。
我区多采用麦收后用耧条播,称为铁茬播种,但应注意前作收获时茬子不宜留得过深,在播种后立即耙平地,镇压保墒,出苗后及时中耕灭茬。
1.2.2 适时旱播。
早播是高产基础,尤其是夏芝麻,应力争一个早字,春芝麻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左右,夏芝麻正常播种时间在5月底或6月初。
1.2.3 双层播种。
是条撒结合的双层保险播种法。
即将主田播种量的一半拌炒熟杂芝麻先用耧条播,再将另一半种子均匀撒在厢面,然后用耙镇平。
2 窄畦深沟,防渍抗旱保苗2.1 沟畦配套在芝麻种植前应作好畦田,开好厢沟、腰沟和地头沟,在我区畦宽2.5~3m,畦沟深25~30cm,腰沟深30~35cm,地头沟深38~40cm,做到畦沟、腰沟、地头沟三沟配套。
2.2 防溃芝麻渍害可以用深沟窄畦进行控制。
2.3 抗旱深沟在天旱时进行沟灌。
3 合理密植,控制结构3.1 合理密植春播种定苗9.0XlO4~1.1 X105株/hm2。
夏播定苗1.1X1O5~1.2X 105株/hm2。
3.2 芝麻冠层结构调节调控种植密度。
在植株绿叶面积较大时,可适当摘除老叶。
控制始蒴高度降低花果层次;在芝麻终花期单株叶蒴比小于20cm2/蒴时,可提前打顶。
皖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皖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夏芝麻是皖北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夏芝麻的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在土壤选择与处理、种子选择与播种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在土壤选择与处理方面,合理选择土壤类型和进行土壤处理对于提高夏芝麻的产量至关重要。
在种子选择与播种技术方面,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并采用适当的播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夏芝麻的成活率和产量。
在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术方面,科学合理的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夏芝麻的产量,并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皖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夏芝麻的产量和质量,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不断优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动夏芝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皖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土壤选择、种子选择、播种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总结、展望、回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夏季是植物生长繁盛的季节,也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期。
而在皖北地区,夏芝麻的种植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皖北地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北部,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夏芝麻的种植发展势头良好,产量日益增加。
夏芝麻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农民加入到这一产业中来。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提高夏芝麻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当前皖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研究夏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升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介绍皖北地区夏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了解如何科学种植夏芝麻,提高产量和收益。
1.2 意义分析夏芝麻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夏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夏茬芝麻高产的“四肥”施用技术

夏茬芝麻高产的“四肥”施用技术作者:鲁运江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09期芝麻是我国的特种高档油料作物,具有皮薄、肉厚、籽粒白、出油率高、香味浓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夺得夏茬芝麻的高产,我们研究与推广了芝麻高产的“四肥”(底肥、拌种肥、蕾花肥、叶面喷肥)施用技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一、施足用好底肥长期以来,芝麻亩产在我县只有32.5~50千克,为了提高芝麻单产,我们进行施用底肥试验:亩施17%碳酸氢铵40千克,12%过磷酸钙25千克,60%氯化钾2.5千克,试验结果比不施对照增产率为71.34%。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加施0.75千克硼肥增产效果更好,比不施对照亩产量增加15千克,增产8.7%。
芝麻施用底肥能促进根系发达,主根增大,侧根多,吸收营养多,苗期早发,中期耐旱,叶面积大而绿,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夺取高产。
二、应用拌种肥芝麻应用稀土拌种能促进早发壮苗,齐苗期早1天,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别早3~5天,后期不早衰,可延长结荚期。
试验研究表明:从1%、2%、5%、10%和20%(即每个处理分别用1,2,5,10,20克稀土对水100毫升拌种1千克)5种不同用量上看,亩产分别为60.67千克、65千克、64.49千克、60.84千克和63.33千克,比不拌稀土对照增产率分别为4.82%、12.3%、11.42%、5.11%和9.42%,以2%和5%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三、重施蕾花肥芝麻的蕾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这时开花结荚是芝麻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
试验示范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在亩施底肥纯氮4千克和纯磷3千克的基础上,花期再追施纯氮4.6千克,比不施对照平均株高增24.55厘米,果轴长度增20.6厘米,单株蒴果数多23.8个,千粒重增0.25克,亩增产12千克,增产率为28.7%;比既不施底肥又不施追肥的对照每亩增产25.45千克,增产率达43.35%。
芝麻规模化种植可行性分析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是我国最古老的优质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风险大、产量低、效益差的小作物,一般种植在土壤瘠薄肥力差、田间地头闲散地、不能灌溉靠天收的地块。
在以主粮为主解决温饱的年代,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小作物,芝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但随着人们生活的芝麻规模化种植可行性分析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基金项目: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4-2-01);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HBCT2018090204)。
作者简介:贾新旺(1966-),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E-mail :135****************通讯作者:徐桂真,女,研究员,从事特色油料遗传育种。
E-mail:*******************贾新旺1王自群1徐桂真2何孟霞3李彦姣1贾然4侯少峰2(1.大名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大名0569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33;3.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邢台054000;4.大名县沐禾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北大名056900)摘要:为了推进芝麻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从芝麻育成品种水平、机械化生产程度、芝麻生物学特点、生产风险评估、投入产出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旱作雨养政策扶持、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芝麻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宜播期、种子处理、机械播种、抗旱保墒、化学除草、合理密植、防倒化控、一喷多防、注意排涝、及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芝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大面积连片种植,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模式,利用芝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化精播、无人机防病防虫、机械化分段收割,既省工省时、节约劳动成本,又能获得高产、提升芝麻品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关键词:芝麻;规模化;栽培技术荚果饱满成熟,果壳硬化,内果壳变黑或褐色时即视为成熟,方可收获。
覆膜花生收获后需及时捡除残膜,去除土里及花生秧上的残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鹿邑县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与施肥、品种利用、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
[关键词] 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
夏芝麻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我们以省龙头企业“金日油业”为依托,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周口实验站技术指导下,全县芝麻面积迅速发展,每公顷由原来不足450 kg提高到目前1050kg,其主要经验与措施为:
一、合理选地
芝麻是耐渍性较差、抗旱性较强的作物,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灌方便、中等以上肥力,三年或三年以上没有种过芝麻的沙壤土地种植,要求土壤ph值6~7之间。
二、轮作倒茬
合理的轮作倒茬是芝麻增产的有效措施,轮作可以合理利用地力。
芝麻是浅根作物,多利用表层的营养,深层的则吸收很少。
而豆科、禾本科作物,根系发达,吸收深层营养能力强,因此轮作可合理利用土壤养分,减轻芝麻土传病害青枯病、茎点枯病等病害发生危害。
芝麻忌重茬,连作病害严重,可与甘薯、玉米、大豆等作物3~4年轮作换茬。
三、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趁墒犁地,以免跑墒,失去可耕性,做到“茬子不过夜,垡子不过晌”,一般耕深15~30cm。
随犁随耙,
黏土或墒性差、坷垃多的地多耙,以达到碎、实、平;墒情好或砂壤土、轻壤土地一般用钉齿或圆盘耙直耙和斜耙各一遍;地势低洼的砂礓黑土和上浸地实行铁茬播种。
即前茬作物收获后,用钉齿耙或圆盘耙进行碎土灭茬。
深耙7~10cm.耙碎耙平后进行播种。
然后再作厢,作厢要根据地势和土质确定厢的宽窄和沟的深浅。
厢的长度及沟的宽度与深度要视种植芝麻面积的大小和地势而定,以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
四、科学施肥
施肥应采取平衡配方施肥。
有条件的地方要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量一般要求:普通过磷酸钙325~750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尿素225~300kg/hm2。
其中50%的氮和100%的磷、钾作基肥,另外,50%的氮肥在现蕾期作追肥。
五、品种利用
夏芝麻种植应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有:中芝10号、豫芝11号、郑杂3号、郑98n09等优质高产品种。
六、适时早播
夏芝麻要足墒早播,适播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在此期间内愈早愈好。
土壤墒情差的播种前3~5d 进行人工造墒,确保一播全苗。
每hm2用种量为6~7.5kg。
芝麻播种要以条播为主,播深一般3 cm左右,以等行距(40cm)或宽窄行(45x30 cm)等方式较为适宜。
七、合理密植
芝麻一定要合理密植,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扩大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之间的矛盾,是提高产量和含油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高水肥田块,每hm2留苗120000株;中等肥力田块,每hm2留苗150000株;肥力较差的田块,每hm2
留苗165000株。
八、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
播种后,每hm2用乙草胺1500ml兑水450kg,喷施于地表,药效可持续一个月。
中后期除草以中耕为主,如连续阴雨不能中耕时,可每hm2用高效盖草能300ml兑水900kg于早、晚喷施于杂草叶面上,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
2.间苗定苗
在芝麻具有一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
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浇水定根。
3.化学调控
在苗期(4对真叶)每hm2喷施15%多效唑300~375 g,能有效控制苗高,利于培育壮苗。
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每亩喷施多效唑30~40g,可使芝麻平均株高降低3.2%~8.5%,但注意用药不能过高,以免造成药害。
4.病虫害防治
芝麻病害种类较多,尤其是重茬田块,主要有枯萎病、茎点枯病、疫病、叶斑病等,可在花期结合叶面喷肥进行化学防治。
可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2.5%适乐时1000倍液、40%抗枯宁1000倍液等:芝麻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灭蚜咸、芝麻螟等,可用2.5%敌杀死4000~6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喷施,用水量为750kg/hm2。
每7~10d喷1次,连续喷药2~3次,即可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
九、适时打顶
8月上旬左右,掐去植株顶尖0.5~1.0 cm,能改善芝麻后期营养状况,消除顶端优势,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养分向蒴果、籽粒转移,以提高千粒重,减少黄梢、秕粒,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十、适期收获
芝麻蒴果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植株基部叶片脱落、蒴果变黄,下部二三个蒴果开裂视为适收期。
收后捆成小捆,立架晾晒,严禁闷垛,以保证籽粒色泽纯正鲜艳,提高芝麻的商品品质。
收获晾晒后子粒含水量不超过7%,杂质不超过2%时即可入库。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王备战.孟银良.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2006(5):36
[2] 陈明.项城市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2):49~50
[3] 赵凤莲.黄淮区域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j].中国农技推
广,2007,23(7):31~32
[4] 雷华北,王志华。
夏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