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流感 论文
流感病的病学特性与防治策略

流感病的病学特性与防治策略一、引言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流感,了解其病学特性和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二、流感病毒的类型与特性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与乙型会引起人类流感病例的发生。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冬季季节更易于传播。
其特性包括突变性强、传播迅速和病程较短等。
此外,流感病毒可感染多个动物物种,导致人兽共患病的风险。
三、流感病的临床特征流感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痛、全身不适等,常伴随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流感病毒病程短,通常在5-7天内可自行缓解,但也可引发并发症,如肺炎等严重病症。
流感病的典型特点是季节性流行,尤其在寒冷季节,感染人数较高。
四、流感的防治策略1.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每年根据季节性流感病毒株进行调整的疫苗可提供免疫保护,减少流感病例的发生。
广泛的疫苗接种可以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对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2. 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传播。
比如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嘴巴,也是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措施。
3. 病情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流感的患者,及时隔离是遏制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患者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外出,以减少感染他人的风险。
此外,患者应及时就医,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4. 周密监测和早期预警对于流感疫情,及时掌握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是防治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收集流感病例和相关数据,以发现流感疫情的早期迹象,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及时发布流感疫情信息,提供预防和就医指导,有助于公众提高对流感风险的认识和减少感染的可能。
五、结论流感病的病学特性包括高度传染性、病程短且具有突变性等。
通过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病情隔离和及时预警等多种防治策略,可有效控制流感的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流感及其预防的作文英语

流感及其预防的作文英语Influenza, also known as the flu, is a highly contagious respiratory illness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es. It can cause mild to severe illness and even lead to death in some cases. The flu is spread through respiratory droplets when an infected person coughs, sneezes, or talks. It can also be spread by touching a surface or object that has the virus on it and then touching one's mouth, nose, or eyes.Preventing the flu is essential to protect yourself and others from getting sick.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the flu is by getting vaccinated each year. The flu vaccine is designed to protect against the strains of the virusthat are most likely to be circulating that seas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veryone six months and older get vaccinated annually, especially those at high risk for complications from the flu, such as young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older adults, and people with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In addition to getting vaccinated, there are othersteps you can take to prevent the flu. Practicing good hand hygiene is crucial in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Wash your hands frequently with soap and water for at least 20 seconds, especially after coughing, sneezing, ortouching surfaces in public places. If soap and water arenot available, use hand sanitizer with at least 60% alcohol.It is also important to practice good respiratory etiquette to prevent the flu. Cover your mouth and nosewith a tissue or your elbow when you cough or sneeze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respiratory droplets. Dispose of tissues properly and wash your hands immediately after coughing or sneezing.Avoiding close contact with sick individuals is another way to prevent the flu. If you are sick, stay home fromwork or school to prevent spreading the virus to others. If you have flu-like symptoms, seek medical attention promptly to receive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Maintaining a healthy lifestyle can also help prevent the flu. Eating a balanced diet, getting enough sleep, exercising regularly, and managing stress can boost your immune system and reduce your risk of getting sick. Avoiding smoking and limiting alcohol consumption can also help protect your respiratory health.In conclusion, preventing the flu is essential to protect yourself and others from getting sick. Getting vaccinated, practicing good hand hygiene, respiratory etiquette, avoiding close contact with sick individuals, and maintaining a healthy lifestyle are all important steps in preventing the flu. By taking these precautions, you can reduce your risk of getting sick and help stop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in your community.。
流感防治论文

流感的防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15-01【摘要】自16世纪以来,流感的全球大流行对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流感病毒的易变异性几乎导致每10-50年便会发生一次不同程度的大流行,因此加强防治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流感防治的基本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流感防治综述根据历史记录, 1510年在英国就已有疑似流感的流行,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发生规模流行。
1742―1743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曾涉及东欧, 1889―1894年又发生了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
20世纪发生了几次波及全球的流感事件,即1918西班牙流感、1957亚洲流感、1968香港流感、1977俄罗斯流感和1997年人际传播的h5n1禽流感。
据目前的研究,它们都是由经病毒间基因重排这一进化机制而产生对人高度致病的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
20世纪流感基本遵守4年左右小流行、10年左右大流行的规律[1]。
2009年6月,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正式宣布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6级,这说明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流感是国际监测传染病,潜伏期短、呼吸道传播迅速、易变异且人群普遍易感,尚缺乏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的防治策略是加强流感监测,积极参与全球监测活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暴发调查和控制,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个人卫生的公众指导[2]。
1 疫情监测我国于1957年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流感监测系统,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由197家哨点医院和84家网络实验室组成。
监测赋予了社会信息共享和公众互动的新使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性体现在能为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3]。
2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治流感的基本手段,可以预防同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并降低死亡率。
流感倡议书800字

流感倡议书800字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写这篇倡议书,关心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流感。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流感疾病愈发频发,对我们的健康和学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共同参与预防流感的行动。
首先,我们要提高对流感疾病的认识。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鼻塞等。
它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且传染性非常强。
因此,我们要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和病毒特性,以更好地做好个人防护。
其次,正确佩戴口罩是防止流感传播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口罩是有效阻挡病毒传播的重要工具。
当我们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接触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呼吸道。
同时,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另外,加强个人免疫力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提前预防,减少感染的概率。
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健康饮食和作息,提高身体素质。
最后,加强校园团体的宣传和预防工作也很重要。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控措施。
可以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我们讲解流感防治知识,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
此外,可以邀请医生到校进行流感病毒预防的免疫接种,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亲爱的同学们,流感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它对我们的影响。
只有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加强流感预防的意识和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个人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积极参与流感预防行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流感不分年龄、不分地域,关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让我们齐心合力,为打赢这场抗击流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最新抗击流行性感冒经典必背两篇优秀范文

2023最新抗击流行性感冒经典必背两篇优秀范文范文一:如何有效抗击流感病毒流感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抗击流感病毒,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1.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
2.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是避免流感传播的关键。
频繁洗手、避免亲密接触、避免触摸眼、鼻、口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 支持免疫系统:保持强健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流感病毒。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合理锻炼和减压等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 隔离传染源: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5. 宣传教育:加强对流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可以帮助更多人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抗击流感的措施。
有效抗击流感病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以上措施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流感的挑战。
范文二: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发进展流感疫苗的研发一直是科学界的关注焦点,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1. 基于新技术的疫苗: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开发基于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新型流感疫苗。
这些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和研究流感病毒,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更好的基础。
2. 广谱疫苗的研究:传统的流感疫苗只能针对特定的流感病毒株进行预防,而广谱疫苗可以同时预防多个流感病毒株。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广谱疫苗的开发,以提高流感疫苗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
3. 快速制备技术的改进:传统的流感疫苗生产需要较长时间,而在流感疫情爆发时,迅速制备大量疫苗的能力非常重要。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改进流感疫苗的生产技术,以提高制备速度和效率。
4. 预防病毒变异的挑战:流感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这给疫苗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科学家们需要密切监测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并及时调整疫苗的配方,以提高其覆盖范围和针对性。
流感疫苗的研发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科学家们的努力和进步值得期待。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流感(Influenza),又称为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每年都会导致大量的疾病和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以下是一些标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年流感疫苗都会根据最新的流感病毒株进行更新。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2. 遵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频繁洗手是预防流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眼部位、接触公共场所后。
同时,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部位,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4. 避免接触感染者:尽量避免与已经感染流感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出现症状时。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感染者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5. 常规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停止传播: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应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与他人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7. 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办公场所等应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提供洗手设施和消毒液等防控措施,以减少流感病毒在这些场所的传播。
8. 关注流感疫情:密切关注当地和全球的流感疫情,及时了解最新的防控措施和建议,遵循相关的指导和规定,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之,流感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接种疫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感染者、常规清洁和消毒、停止传播、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以及关注疫情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及管理论文

浅谈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及管理【摘要】目的:总结了某高校传染病预防及管理情况的经验,为高校更好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对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2012年的风疹3起重大疫情进行分析归纳。
结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医院通过对传染病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使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结论:高校学生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是高校医院工作重点,加强传染病的管理是防止疫情发生及蔓延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传染病;预防管理【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25-02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生源广,人群居住密集,活动范围大等特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造成流行及蔓延,因此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校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地管理模式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几起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诣在为高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1.1 2003年3月非典流行期间,发病1例(教工)者,及时转到定点医院救治,后死亡。
医院隔离病房收发烧学生69人,均无肺炎症状,治疗7-10天痊愈出院。
管理密切接触者509人,无疫情流行及蔓延。
1.2 2009年甲流期间,医院共收治发烧、流感样病例674人,治愈率100%,密切接触者流调3598人,并实施专人跟踪管理,有效地隔离了传染源,使发病降低到最低限度,1.3 2012年4月9日—5月20日出现风疹疫情,立即启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共收治患者89例,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2 工作方法2.1 医院建立健全各种传染病制度设有书记院长参加的传染病防病小组,建立了由医务工作者、各院系书记、铺导员及学生骨干参与的疫情报告网络,制定了周密的管理制度。
设有传染病应急预案,疫情报告有专人负责,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护与防控(5篇范文)

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护与防控(5篇范文)第一篇: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护与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的医疗救护与防控主讲人:解春燕时间:2009.10.17 地点:妇产科(一).概述2009 年3 月中旬起,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因一种---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情,开始命名为“人感等---流感”后更改为甲型 H1N1 流感。
(二).病原体:正----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有感染流感病毒的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2.传播过程: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等传播到空气中,并保持约30 分钟,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4.潜伏期:一般 7 天以内,感染来源调查时应调查发病前 7 天的情况,-----切接触者医学隔离 7 天。
5.传染期:从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因此调查密切接触者应调查发病前一天至隔离治疗前或死亡前所密切接触的人员。
(四).临床表现: 1.流感病症状: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流感的并发症:(1).流感可引起肺炎、大脑炎、脑炎,老幼体弱者可并发细菌性感染。
(2).RPYES 综合症:肝脏、神经性并发症,---2—16 岁的儿童。
(3).-----------:应警惕重症倾向。
(4).育龄------幼儿危险性质。
(5).(6).(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外因表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变或降低。
病毒核酸检测:R7-PCR 2.其他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等检查。
合并肺炎时第二篇:防控甲型H1N1流感“防控甲型H1N1流感”责任分工一、领导包年级费洪春——一年——六年张艳坤——学前班、大班、中班二、班主任包班,科任包人张艳坤石凤霞——学前班纪炜郑亚荣——大班迟满王冬梅——中班李铁崔亚娟——一年王凤英冯岩——二年周颖李佳——三年刘洋杨胜军——四年朱丽红苏东双——五年刘丽娜张彦珠——六年一费春丽路晓梅——六年二第三篇:防控甲型流感知识讲座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讲座主讲人:高信明2009年10月12日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这个讲座的主要内容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众所周知,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能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有很大的危害性,同一种病原体有很多不同的变异体,而由于传染病
的流行性,会在人群中蔓延,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甚至可能波及全
国,超出国界,洲界,造成大流行,给全人类带来危害。
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是流行性感冒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
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以甲型病
毒威胁性最大,可感染人类及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鸟、马、猪及海
豚等哺乳动物;而乙型及丙型流感病毒则主要是人类流感的致病源。
流感病毒变异迅速。病毒基因组自发的点突变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即
引起抗原漂移。当变异足够大时,人群中对原有株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不能再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引起疫情暴发。显著的变异主要发生于
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则少见得多,而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发
生。
流感有其独特的流行特征。大都出现于冬季,表现为突然发病,
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流行过程短。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
散发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中等流行或局
部地区人群的小流行。甲行流感病毒危害大,常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
行。
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
期末到发病后3d,从鼻涕、痰液中排出大量病毒,排毒时间可长达至
发病后7d,其中病初2-3d传染性最强。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和轻
型患者人数众多,体内虽有病毒增殖,但无明显症状而不易发现,常
继续在人群中从事正常活动,是对公共卫生威胁最大的传染源。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为1-3天,可短至6小时,长至4天。根据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
1.典型流感
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
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
泪等眼部症状。咳嗽、胸骨后不适或烧灼、咽干、咽痛也较常见。体
温可达40℃,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肺部可有干啰
音。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
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此型最常见。
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症状较轻,病程2~3天。
2.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
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原发
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容易发生于有潜在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风
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膜狭窄患者)、孕妇或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的人
群,但也有多达一半的病例报道尚未确认有潜在疾病。典型的肺炎型
流感发病后,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泡沫
黏液痰或痰中带血症状;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
实变体征。
婴幼儿及老年人患流感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导致肺炎时病情严
重,在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儿病例中约1/4为流感病毒引起。老
年人流感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60~69岁
组发生率为36%,70岁以上组高达73%。老年人流感肺炎往往缺乏初
期症状,易被忽略,发现肺炎时常已伴明显脱水、酸中毒或意识障碍
等危重情况。
3.中毒型和胃肠型
中毒型极为少见。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起中毒性症
状,临床上有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成人常有
谵妄,儿童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可轻度增
加。个别病例可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导致血压下降或
休克。胃肠型流感在儿童中常见,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为主要
症状,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流感的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对甲型流感可以早
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总的来说,治疗大致分为四类,其一是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
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
素B1等,预防并发症。二是对症治疗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
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高热、
食欲不振、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第三便是抗病毒治疗,通过离子
通道M2蛋白阻抑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及其他抗病毒药物等。最后
是继发性细菌感染,需要应用对应的抗菌药物。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有一些常见的饮食保健方法可以有效控
制流感。例如姜糖饮。生姜15g,葱白3根,红糖20g。用500mL水
加姜丝、葱丝煮沸后加入红糖,趁热一次饮完,卧床盖被,以出微汗
为度。适用于高烧无汗的流感。薄荷饮。银花30g,罗汉果3g,鲜芦
根60g,大枣10枚,薄荷10g。先将前四味药煮沸15分钟,再加薄
荷煮3分钟,也可加冰糖适量,饮其滤液,食大枣。适用于高烧、口
渴、咳嗽等流感。而且在生病期间应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
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日常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
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
等,预防感冒的发生。
对于流行性感冒我们需要进行时刻的预防,在发现有较多人集体
感冒要及时上报校医院。及时隔离治疗流感患者是减少发病和传播的
有效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设立临时流感诊断室,采取寝室隔离,临
床隔离室隔离,甚至减少或停止大型集会和文娱活动。患者的餐具、
用具及口罩等可煮沸;衣物可曝晒2h;病房用1%含氯石灰(漂白粉)
澄清液喷洒。流行期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乳酸熏蒸或含氯石灰液喷
洒。且对易感人群应通过疫苗注射药物预防等方法预防。
感冒虽小,可感染人数一多,其威力就不容小觑,作为大学生的
我们,在了解了它的防治方法后更应时时警惕,预防传染病的爆发,
要从每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