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PPT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版

• “2011年版”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 、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 字3500个左右。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二、 学段目标与内容(一)识字与写字
• “2011年版”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
2020/4/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二、
学段目标与内容(一)阅读
• “实验稿”
• “实验稿”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 ,应以马
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 指导,总
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 借鉴各国
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
文教育的
沙龙国际 lsh
2020/4/3 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
• “实验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此段内容在 “2011年版”被移至引言 中,上文已有分析,不 再赘述。)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020/4/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 目标
两种版本没有明显变化 。
2020/4/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二、 学段目标与内容(一)识字与写字
• “实验稿”
能熟练地使用 字典、词典独立 识字,会用多种 检字方法。累计 认识常用汉字 3500个,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 。 2020/4/3
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
活、工作和学习中
第一部分前言引文
• “实验稿”
•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 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 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 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 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 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 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 挥重要作用。
新版小学语文新课标PPT课件

23
阅读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语言学习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凸显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凸显词和段的教学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凸显表达方法的领悟,力 求读写结合
CHENLI
24
写作教学学段目标
学段
训练目标
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 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 汉语拼音写话。从学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 话,最后学会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
体、美的和谐发展。
性和健全的人格。
CHENLI
Hale Waihona Puke 19(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CHENLI
20
(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1. 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
CHENLI
21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CHENLI
22
(三)在教学实践中突显语言中心 1、把握学段目标
CHENLI
三、教学建议(分别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 习提出建议)
四、评价建议
CHENLI
6
改动内容: (1)前言部分导语完全重写,
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补充,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上有较多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的总体目标与内
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也有较多修改 (识字、写字)
17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解读)2020版语文专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新课标改编版_36-40

电影在线观看 /
它们虽然都会飞,但是彼此的个性却相差很多。”大海说。, 这时上帝说话了:“你为什么违背你的承诺?” 看门人说:“我只是在主持公道,而你什么都看见了,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说?” 上帝摇头:“你以为你代表正义吗?让我来告诉你事情的真相:那富翁的金币是用来嫖娼的;那穷人一家子都处在饿死的边缘,这袋金币不但救了他们老小四口,还帮助了别的穷人;那个海 员,虽然被冤枉了,却因和富翁纠缠而错过了航船,因此躲过了一场海难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千里眼”“顺风耳”
腾云驾雾的神仙
人们的美好愿望
7 呼风些美好愿望变成了怎样的 现实呢?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千里眼”“顺风耳”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腾云驾雾的神仙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 族也不敢想的。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人类 的哪些发现或发明改变了人 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越 来越舒适、方便?小组讨论。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哪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现在我再来匀一匀。 乌鸦一边投石子一边想:只要井水升上来,我不是可以喝到水了吗?但是,这一回,井水还没有升高一公分,乌鸦已经累死在井边了。
它们虽然都会飞,但是彼此的个性却相差很多。”大海说。, 这时上帝说话了:“你为什么违背你的承诺?” 看门人说:“我只是在主持公道,而你什么都看见了,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说?” 上帝摇头:“你以为你代表正义吗?让我来告诉你事情的真相:那富翁的金币是用来嫖娼的;那穷人一家子都处在饿死的边缘,这袋金币不但救了他们老小四口,还帮助了别的穷人;那个海 员,虽然被冤枉了,却因和富翁纠缠而错过了航船,因此躲过了一场海难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千里眼”“顺风耳”
腾云驾雾的神仙
人们的美好愿望
7 呼风些美好愿望变成了怎样的 现实呢?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千里眼”“顺风耳”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腾云驾雾的神仙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 族也不敢想的。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人类 的哪些发现或发明改变了人 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越 来越舒适、方便?小组讨论。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然而一个普通的家庭哪有财力物力满足一群猕猴对食物的长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发觉家里的存粮难以维持到新粮入库的时候,因此意识到限制猕猴食量的必要性。 “现在我再来匀一匀。 乌鸦一边投石子一边想:只要井水升上来,我不是可以喝到水了吗?但是,这一回,井水还没有升高一公分,乌鸦已经累死在井边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完美版PPT

“想象作文〞是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而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根底。
论给我们的启示。 使学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激荡,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享受学习的快乐,显现生命的丰彩!
由信息的单项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人文 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62、和长作业。 〕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个为本: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 4、学些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这对于学习做人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二、关于“阅读〞课程目标解读 与教学建议
〔一〕阅读理念 :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 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 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 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一〕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 谐开展所必须具备的根本语文素养而提出 的,所以它的根本精神表达了人文性与工
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 要求。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第二问题: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根本 理念。 〔2〕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根 本的、适应时代开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 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初步掌握学 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 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开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论给我们的启示。 使学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激荡,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享受学习的快乐,显现生命的丰彩!
由信息的单项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人文 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62、和长作业。 〕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个为本: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 4、学些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这对于学习做人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
二、关于“阅读〞课程目标解读 与教学建议
〔一〕阅读理念 :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 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 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 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一〕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 谐开展所必须具备的根本语文素养而提出 的,所以它的根本精神表达了人文性与工
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 要求。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第二问题: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根本 理念。 〔2〕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根 本的、适应时代开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 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初步掌握学 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 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 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开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解读(2020年整理).pptx

学海无涯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 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 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 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 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 阶段性。 2.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 个 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 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 1~2 年级为“写话”,3~ 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 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 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 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 态 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吸 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 文学习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 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 有一定的速度。 7.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 用 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02
课程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与内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 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 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审美情趣 、文化品位等。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
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 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口 语交际能力。
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 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80%
教育资源不均衡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 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新课标实 施过程中的教材、教学设备等条 件存在差异。
解决问题对策及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学生适应性培养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 性化辅导、合作学习等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标要 求。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 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 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 学质量。
加强教育实践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04为人民服务PPT、优质教学课件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例革:(毛主席(弯下腰))写字。)(
)
(1)爸爸(
()看起报纸来。
(
(2)小白兔( )走进家门。 5.练
席 )(
写生字。
14.梅兰芳学艺
)划
) )) (
岁
刘
泽
参
二. 总结全文
1.指名读课文。 2.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字形,指导书写。 四. 课堂练习
1. 读写词语
延安
革命 参加
毛主席
2. 组词
点头
毛泽东
延(
)
刘(
)
过(
(
)
3. 扩词
贵(
) )(
)
(
(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新课标解读)2020版语文专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 梅花魂新课标改编版_11-15

是因为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以梅花托物言志。可以看出他归不归”这 些诗句,外祖父为什么哭 呢?
这些诗句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
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
思念
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珍爱墨梅图
外祖父家中 有不少古玩,我 偶尔摆弄,老人 也不甚在意。
对比 爱国
唯独书房里
那一幅老干虬枝 的墨梅图,他分 外爱惜,家人碰 也碰不得。
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墨梅图?
教诗词落泪 难归而痛哭 送梅花手绢
珍爱墨梅图 赠予墨梅图
教诗词落泪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 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 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外祖父为 什么常常教 “我”读唐诗 宋词?
为了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 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这些诗句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
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
思念
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珍爱墨梅图
外祖父家中 有不少古玩,我 偶尔摆弄,老人 也不甚在意。
对比 爱国
唯独书房里
那一幅老干虬枝 的墨梅图,他分 外爱惜,家人碰 也碰不得。
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墨梅图?
教诗词落泪 难归而痛哭 送梅花手绢
珍爱墨梅图 赠予墨梅图
教诗词落泪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 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 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外祖父为 什么常常教 “我”读唐诗 宋词?
为了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 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正 确 把 握 语 文 教 育 的 特 点
丰富的人文内涵、多元的文本解读 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语感及整体把握能力 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维发 展的影响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积 极 倡 导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正 确 把 握 语 文 教 育 的 特 点
丰富的人文内涵、多元的文本解读 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语感及整体把握能力
《学会看病》中一段对话
• “你病了。”我说。 • “噢(ō),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 我该吃点儿什么药?”他问。 •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 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储药柜里 找药时,却突然怔(zhèng)住了。 •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 “假如我不在家呢?” •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 “那我就……找我爸。”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 素 养 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内容: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 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 ;发展语文能力 热爱祖国语文 ;良好的 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 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 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 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 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 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个阶段:一、二、三、四学段 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六、语文课程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总目标
语文课程阶段目标
300 250 200 优秀诗文(篇) 150 100 50 0
50篇 5万 100万 80篇 50篇 60篇 40万 260万
课外阅读(万 字)
一
二
三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怎么学语文,怎么用语文; 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学会 创造;提高人的觉悟,陶 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 灵,学会怎样做人。 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 良好的基础,学好了 语文,就等于为学习 者将来服务社会,学 会做人打好了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定位了语文课程的功能,语文素 养指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 对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 语感、思维,包括语文能力,包括 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三、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才能顺 利学习其他课程 2、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而语文 能力也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 是人生存和发展能力之一,是继续 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积 极 倡 导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的 学 习 方 式 多 种 学 习 方 式 学 习 方 式 的 运 用
关于自主学习
关于合作学习 关于研究学习
三者间 关系及 教师角 色
学习方式运用的课堂模式 课堂模式的几点说明
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思考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努 力 建 设 开 放 而 有 活 力 的 语 文 课 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 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 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 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 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 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 展。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 种文化现象;语文的人文 性内涵有两个方面:教材 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教 学过程的人文情怀。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不是对立,也不是简单相 加,而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形式---内容; 躯壳---灵魂; 依托---价值。
四
七、教学建议
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关于阅读
关于写作
关于口语交际
关于综合性学习
八、评价建议
关于评价的 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 几个基本理念: 评价的目的;评 关于阅读 价方式(形成性 评价与终结性评 价;定性评价与 关于写作 定量评价);评 价的主体多元化; 关于口语交际 评价的整体与综 合性。 关于综合性学习
《木笛》一文中修改后的一段对话
• • • • • • • • • • • • 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为什么?” “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考试吧?” “没有忘记。”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 “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 “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四大基本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 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 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 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 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一、“语文”的缘由、课标概 况
清朝末废科举兴“新学”-----“国 文” 20世纪20年代小学“国文”---“国 语” 1949年6月叶圣陶建议-----“语文” 1979年张志公《说“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称语文
一、“语文”的缘由、课标概 况
第一部份---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 第二部份---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份---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 教学及评价) 第四部份---附录(优秀诗文、课外阅读、语法 修辞)
《木笛》一文中这样一段话
• • • • • • • • • • 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考试吧?” 朱丹说:“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 前途。” • 朱丹说:“请原谅……” •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 “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正 确 把 握 语 文 教 育 的 特 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 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 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 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 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努 力 建 设 开 放 而 有 活 力 的 语 文 课 程
提出理念的原因分析 新的课程观
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的特点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五、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设计特点: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突出主体,注重实践;阶段分明,循 序渐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实用”“中介”功能; 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是一 种工具,而且意味着它是 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