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的好帮手_再灌注手法_符仲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int)、主要感觉点(Master sensorial point) 等。零点位于耳轮脚的凹陷处,其位置相当于倒置胚胎的脐带从腹部露出的部位。零点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关键,能调节失衡的机体功能向正常水平转化,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犹如恢复到胚胎处于胞宫时的理想状态。敏感点位于耳尖,有缓解各种炎症的作用,如过敏性炎症、鼻炎、哮喘等,其作用与中医耳尖放血的清热解毒作用类似。主要感觉点在耳垂正面中央部,与中国耳穴“眼”的分布一致。主要感觉点有控制大脑皮层感觉的作用,可以用来减轻感觉异常的病变。

现今的法国耳穴分布图是在Paul Nogier博士提出的“倒置胚胎”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法国耳穴分布规律更加强调神经生理学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及器官的胚胎组织起源。因此对于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穴位,及骨骼的定位,如椎体的定位,较为明确。耳甲是由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其穴位反映从内胚层衍生的组织;腹部组织在耳甲艇,胸部组织在耳甲腔。耳廓的中间部分(耳舟、对耳轮及三角窝)由三叉神经的下颌支(交感神经)支配,其穴位反映从中胚层衍生的组织;上肢在耳舟,脊柱在对耳轮,下肢在三角窝。耳轮和耳垂由颈浅神经丛(混合神经)支配,其穴位反映从外胚层衍生的组织;头面部组织分布在耳垂。

法国的耳穴定位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的理论上,而中国耳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将全身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中法两国耳穴的定位存在差异,但是为了耳穴的学术发展及规范化,耳穴各界的共同努力与交流必对将来耳穴国标的建立与推广有利。

浮针疗法的好帮手---再灌注手法

符仲华

(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5)

[摘要]再灌注手法是我们新近发现和运用的手法,在浮针疗法操作过程中常用,该手法可以由医生运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由病人实施,对于加快效果,治疗疑难杂症等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叙述了再灌注手法的命名原因、发现过程、分类、常用的再灌注方法,也谈了其重要性、注意事项,分析了再灌注是

否可以引起软组织损伤等问题。

[关键词]浮针疗法;再灌注手法

浮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1],是传统皮部理论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发扬。它用一次性浮针在激痛点(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较长时间留针,以减除病痛。

浮针疗法的杰出表现主要体现在疼痛治疗上[2,3],对多种局限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4,5],尤其在多种软组织伤痛的治疗中表现较为突出[6,7,8],但浮针疗法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已渐趋成熟。

在浮针疗法的发明阶段,皮下针刺、针向病痛、留置时间长等是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皮肤针、头皮针、腕踝针等针刺方法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浮针疗法只是把这些特征聚拢凸显了出来。

在早期阶段,随着临床的不断试验,扫散手法油然而生,成为更为显著的特征,因为无论是中医方法还是西医方法,都没有在皮下层扫散的手法。

经过这些年的淬炼和思考,浮针疗法又有了一个特征:再灌注手法。通过近段时间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再灌注手法已经浮针疗法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1 什么是再灌注手法

医生左手或者其他身体部位促使病人有节律地活动相关关节和肌肉,或者病人自己有意识地反复活动与病痛有关的相关关节和肌肉,这些活动在浮针疗法操作过程中经常被使用,有利于缺血组织的血流再灌注,因此,称为再灌注手法。本概念中所说的肌肉,不仅仅指骨骼肌,也可以是平滑肌。

为什么叫再灌注手法呢?

其实,再灌注手法已经在针灸界运用了很多年。在传统针灸里,再灌注手法被称为:运动灸,又叫做运动按灸法,是现代针灸工作者在雷火针、太乙针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隔布实按灸法。与传统的雷火针等灸法相比,本法在按灸过程中溶入了旋转揉按等手法,通过在穴位或者病痛点的运动,使艾火更加具有渗透力,故灸感反应迅速,疗效较常规方法提高[9,10]。

在董氏奇穴中,有一种针法叫“动气针法”,也叫引气走经针法[11]。在《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著,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有如下描述:“具体操作如下:(一)先决定针刺穴道;(二)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

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三)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患部引气。(四)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刻舒畅。”

可见,董氏奇穴之动气针法也非常强调一边针刺操作一边活动病痛局部。[12,13]。

临床医生更多地把这种方法叫做运动针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输入“运动针法”的关键词,马上就出现几十篇相关文章。事实上,临床有相当多这样的方法,有时,我们已经不自觉地使用了运动针法,或者使用后没有深入研究,只是笼统地认为运动局部可以活血或者引导经气。

动气理论或者运动针法或者运动灸等等,都被临床证明实有其效,但是理论渺无可考。所谓动气,只是发明人发现这个方法后给他一个名字而已,很难证明与“气”有关。命名为动气针法似乎并不妥帖。运动针法或者运动灸这样的命名似乎也不很适当,因为运动针法或运动灸这样的命名很容易让人们理解为“运动”是“针法”或“灸”的定语或者状语,用来修饰的。事实上,这里的“运动”是“针法”或“灸”的伴随动作,并不能把两者合二为一。

那么,我们为什么称之为再灌注手法呢?

心肌、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已经被医学界研究了数十年,相关文献已经汗牛充栋,已经成为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也已经被研究了很多年,只是多用于研究急性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外伤以及血管重建手术时的血流阻断,没有被运用到疼痛治疗中来。

绝大部分软组织的慢性疼痛都是由于激痛点的存在,激痛点是因为局部缺血缺氧而造成能量危机,这个结论已经被无数的实验证实[14]。

缺血就需要改善微循环,补充血液,改善缺氧状态。改善缺血状态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外界大量的鲜血运送到缺血的局部组织去,使得局部组织得到重新灌注。

因此,从2010年冬天开始,在浮针疗法的临床上,几乎每个病人都在浮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再灌注手法。反复活动肌体的某些肌肉或者其他相关器官,将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