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代谢组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PPT

大家好
18
• 优点:能够对样品实现非破坏性、非选择 性分析。它是唯一既能定性, 又能在微摩 尔范围定量有机化合物的技术。
• 缺点:灵敏度相对较低, 不适合分析低浓 度代谢物。
大家好
19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大家好
20
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大家好
代谢组学各分析流程技术
样品的提取
自动进样 样品预处理
化合物的分离
检测及鉴定
数据分析与可 视化,建模与 仿真
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 亲和色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 电化学
生物信息学 化学信息学 化学计量学 计算生物学
大家好
22
2024/1/3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大家好
结束
大家好
大家好
6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大家好
7
代谢产物分析4个层次
• 代谢物靶标分析。对个别特定组分分析。 • 代谢轮廓分析。对预设组分的分析。 • 代谢组学。特定样品中所有代谢物分析。 • 代谢指纹分析。比较代谢物指纹图谱。
2024/1/3
真正意义的代谢组学研究。 预处理和检测技术需满足高 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通量 的要求。需要对获得的数据 进行解析。
Mass Selective Detector
MS
Mass Spectrometer
A B C D
Identification
• 优点:集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法的结构鉴
定能力于一体 , 灵敏度高,可检测到大量低含量 的小分子代谢产物。
• 缺点:无法分析热不稳定性的物质和分子量较大
的代谢产物。
大家好
大家好
《植物水分代谢》课件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物水分代谢的历程与现状
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实验观察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研 究,人们对植物水分代谢的认识不断深入。
目前,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然而,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对植物水分吸收和利用 的影响、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植物水分代谢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水分代谢的重要性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 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物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理生
化反应。
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对植物的生 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
致植物死亡。
了解植物水分代谢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如ABA、CTK等在植物水分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 过影响气孔开度、细胞渗透压等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
植物细胞的保水能力
植物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调节作用,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植物水分代谢的生态调节
1 2 3
气候因素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
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植物的水分 平衡产生影响,植物通过生理和生态适应机制调 节水分代谢。
速度
取决于植物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
效率
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密 切相关,是评价植物水分代谢的重要 指标。
04
植物的水分利用与
散失
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
吸收水分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 的水分,并利用蒸腾作用 将水分输送到叶片和茎干 。
植物水分代谢的历程与现状
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实验观察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研 究,人们对植物水分代谢的认识不断深入。
目前,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然而,植物水分代谢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对植物水分吸收和利用 的影响、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植物水分代谢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水分代谢的重要性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 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物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理生
化反应。
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对植物的生 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
致植物死亡。
了解植物水分代谢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如ABA、CTK等在植物水分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 过影响气孔开度、细胞渗透压等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
植物细胞的保水能力
植物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调节作用,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植物水分代谢的生态调节
1 2 3
气候因素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
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植物的水分 平衡产生影响,植物通过生理和生态适应机制调 节水分代谢。
速度
取决于植物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
效率
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密 切相关,是评价植物水分代谢的重要 指标。
04
植物的水分利用与
散失
植物的水分利用方式
吸收水分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 的水分,并利用蒸腾作用 将水分输送到叶片和茎干 。
代谢组学.ppt

Metabolomics 精髓:对一个生物系统在给定 时间和给定条件下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定量分 析。
着重研究单个细胞或细胞类型中所有的小分 子成分和波动规律, 细胞代谢组学。多用于植 物和微生物系统。 Metabonomics: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 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 Metabolomics是Metabonomics的一个组成部分
蛋白组学:研究由生物系统表达的蛋白质及由 外部刺激引起的差异 。
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 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 是结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延伸 。
中英联合实验室
4
测序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 genomics
表达序列标签EST、微阵列、基因表达连续分析 SAGE,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
中英联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室
18
代谢组学的发展
中英联合实验室
19
代谢产物的分析层次
Oliver Fiehn 将对生物体系的代谢产物分析分为4个层次:
• 1)代谢物靶标分析(Metabolite target analysis): 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组分的分析;
• 2)代谢轮廓分析(Metabolic profiling):少数预设的 一些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如某一类结构、性质相关的化 合物或某一代谢途径的所有中间产物或多条代谢途径的标 志性组分;
生 物 体 系 中 所 有 蛋 白 及 其 功 能 的 蛋 白 组 学 proteomics
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和代谢途径的代谢组学 metabolomics
中英联合实验室
5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局限性:
植物的水分代谢PPT课件

水分是构成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70-90% 水分是代谢作用中的反应底物 脱氢反应,光合作用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能保持植株的固有姿态 水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
(1)高比热, 利于体温稳定 (2)高气化热, 避免高温伤害 (3)具极性, 原生质胶体稳定 (4)表面张力大, 利于吸附和运输 (5)透光性好, 利于光合作用
对一种溶液来说, ψw = ψs
对植物细胞来说, ψs主指液泡中细胞液溶 质颗粒存在而降低的水势, ψs 〈 0 ,负值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
1 M蔗糖ψs > 1M NaCl ψs (电解质)
返回
24
❖压力势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使 水势发生的变化。(压力对水势的影响)
(1) ψp 〉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 增加 ψw (2) ψp〈 0,叶片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 于细胞,降低ψw (3) ψp =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透 力质 力 势 势 势势 势
返回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ψs
概念
亦称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 是由于
溶质颗粒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值 负值
ψs = -iCRT
i:溶质解离系数 T:热力学温度
R:气体常数 C:溶质浓度
Ψs主要决定于溶质颗粒(分子、离子)总数
返回
充分饱和的细胞:
ψw = 0 ψs = -ψp
蒸腾剧烈时:
ψp < 0, ψw < ψs
细胞是一个自动调节的渗透系统
返回
➢多个细胞
植
地上比根部低
物 上部叶比下部叶低
器
官 在同一叶子中距离
之 主脉越远则越低
(1)高比热, 利于体温稳定 (2)高气化热, 避免高温伤害 (3)具极性, 原生质胶体稳定 (4)表面张力大, 利于吸附和运输 (5)透光性好, 利于光合作用
对一种溶液来说, ψw = ψs
对植物细胞来说, ψs主指液泡中细胞液溶 质颗粒存在而降低的水势, ψs 〈 0 ,负值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
1 M蔗糖ψs > 1M NaCl ψs (电解质)
返回
24
❖压力势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使 水势发生的变化。(压力对水势的影响)
(1) ψp 〉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 增加 ψw (2) ψp〈 0,叶片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 于细胞,降低ψw (3) ψp =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透 力质 力 势 势 势势 势
返回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ψs
概念
亦称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 是由于
溶质颗粒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值 负值
ψs = -iCRT
i:溶质解离系数 T:热力学温度
R:气体常数 C:溶质浓度
Ψs主要决定于溶质颗粒(分子、离子)总数
返回
充分饱和的细胞:
ψw = 0 ψs = -ψp
蒸腾剧烈时:
ψp < 0, ψw < ψs
细胞是一个自动调节的渗透系统
返回
➢多个细胞
植
地上比根部低
物 上部叶比下部叶低
器
官 在同一叶子中距离
之 主脉越远则越低
代谢组学(课堂PPT)

将准备好的生物标本直接上样检测即可。所得的 1H-NMR谱 峰与样品中各化合物的氢原子对应,根据一定的规则或与标准 氢谱比照可以直接鉴定出代谢物的化学成分,信号的相对强弱 则反映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不同样品的代谢物图谱有其特 质性,可对这种特质性进行区分、鉴定。
.
质谱技术
14
2020/6/27
色谱和电泳等分离方法与质谱分析相结合为复杂代谢物的在线分离 分析提供有力的手段,如气质联用(GC一MS)、液质联用LC一MS和毛 细管电泳一质谱联用(CE一MS)
代谢组学
代谢组 代谢物
细胞
组织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基因组学
个体
.
5
➢ 代谢组学研究目的
2020/6/27
代谢组学研究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一个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物的 含量。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指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化状态, 协助阐释新基因或未知功能基因的功能,并可以揭示生物各代 谢网络间的关联性,帮助人们更系统地认识生物体。(举例)
.
质谱
15
2020/6/27
将预处理的体液或是组织(根据实验需要,可将组织行甲醇除蛋白、 庚烷除脂肪及冻干等处理),加至质谱仪,经历汽化,离子化、加速分离及 检测分析后即可得出相应代谢产物或是代谢组的图谱。图谱中每个峰 值对应着相应的分子量,结合进一步的检测分析可以部分鉴定出化学 成分以及半定量关系。
3.植物样本:采集后迅速冷冻(液氮),冷冻保存。
4.血清样品:一定避免反复冻融。(血液收集在离心管中静置30分钟 进行凝固。离心取上清装载干净的离心管中,再离心5分钟,冷冻保 存。)
5.尿液样品:离心去沉淀,冷冻保存。
.
11
➢ 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平台)
第六章 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ppt课件

2013年11月5日,国际研究机构和菲律宾政府官员表示供上市销售的转基 因“黄金大米”可能数年内获准在菲律宾生产。
精选PPT课件
30
5.1 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简介
(一).植物天然产物的数量大约是微生物数量的4倍 中国:现有的12807种中药材中,药用植物达11,146种,占87% 美国:尽管化学合成药物占主导地位,但25%的药物来源于植物提取,1981-2006
图2. 雪莲培养物与植株成分比较
精选PPT课件
46
(三)毛状根简介
植物被发根农杆菌感染后,在伤口处 就会形成不定根,不定根除菌后能迅速 生长,并产生多个分枝,呈毛发状,该 不定根又被称为毛状根。
因为它将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质粒中的
T-DNA (T-DNA区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的
基因,能使寄主细胞无限繁殖)片段整合
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
玫瑰红景天Rhodiola rosea
重楼Paris spp
鬼臼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八角莲Dysosma spp.
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lata
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青天葵Nervilia spp.
等20种常用中草药。
精选PPT课件
34
*重点关注的种类 产销量中等,目前仍旧来自于野生的品种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精选PPT课件
37
上述需要重点关注的品种有56种,为什么关注?
(1) 10年来采收强度过大,生境下再生困难或者再生年限长.
(2) 采集过程中老幼兼采、不适时采集等野生资源利用的问题
精选PPT课件
30
5.1 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简介
(一).植物天然产物的数量大约是微生物数量的4倍 中国:现有的12807种中药材中,药用植物达11,146种,占87% 美国:尽管化学合成药物占主导地位,但25%的药物来源于植物提取,1981-2006
图2. 雪莲培养物与植株成分比较
精选PPT课件
46
(三)毛状根简介
植物被发根农杆菌感染后,在伤口处 就会形成不定根,不定根除菌后能迅速 生长,并产生多个分枝,呈毛发状,该 不定根又被称为毛状根。
因为它将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质粒中的
T-DNA (T-DNA区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的
基因,能使寄主细胞无限繁殖)片段整合
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
玫瑰红景天Rhodiola rosea
重楼Paris spp
鬼臼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八角莲Dysosma spp.
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lata
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青天葵Nervilia spp.
等20种常用中草药。
精选PPT课件
34
*重点关注的种类 产销量中等,目前仍旧来自于野生的品种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精选PPT课件
37
上述需要重点关注的品种有56种,为什么关注?
(1) 10年来采收强度过大,生境下再生困难或者再生年限长.
(2) 采集过程中老幼兼采、不适时采集等野生资源利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样品制备
植物代谢物样品制备分为组织取样→匀浆→抽提→ 保存→样品预处理等步骤。
代谢产物通常用水或有机溶剂(如甲醇和己烷等)分 别提取,获得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从而把非极性 的亲脂相和极性相分开。
分析之前,通常先用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和亲和 色谱等方法进行预处理。
然而植物代谢物千差万别,其中很多物质稍受干扰 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且对其分析鉴定所采用的设备也不 同。目前还没有适合所有代谢物的抽提方法,通常只能 根据所要分析的代谢物特性及使用的鉴定手段选择合适 的提取方法。而抽提时间、温度、溶剂成分和质量及实 验者的技巧等诸多因素也将影响样品制备的水平。
代谢组可以在代谢物的基础上来区分表型;不论是可见的 还是不可见的表型,用代谢物来区分可能是更无偏见的,至少 是提供了代谢水平上的证据。而且,在那些由突变体或者转基 因造成的可以测量的表型变化的实例中,代谢组的方法可以被 用来阐明造成这种可见表型的生化原因或者结果。
因此,以DNA、mRNA、蛋白质和代谢物为研究对象的基因组 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他们共同构成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
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手段: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LC/MS)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CE/MS) ◆核磁共振(NM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质谱联用(FTIR/MS)。
(1)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LC/MS)
色谱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其与质谱 的联用则可以完成从成分分离到鉴定的一整套工作。 GC/MS和LC/MS可以同时检测出数百种化合物,包括糖 类、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和大量不同的次生代 谢物。
目前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两类: ●非监督方法(unsupervised method) ●有监督方法(supervised method)
(1)非监督(学习)方法
非监督方法是用来探索完全未知的数据特征 的方法,对原始数据信息依据样本特性进行归类, 把具有相似特征的目标数据归在同源的类里,并 采用相应的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表达出来。
FTIR优点: 扫描速度快、光通量大、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及 测定光谱范围宽。
FTIR缺点: 不可区分异构物,且组分片段和一些络合离子也 对其有影响,由于离子抑制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Examples:
Aharoni等(2002)利用高分辨率的FTIR/MS联 用仪器对凤梨草莓(Fragaria ananassa)组织进 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的质荷比找到了5 844个不同 质量的物质,并根据对化合物中高含量的元素的 精确质量测定估计了其中一半以上物质的化学结 构式。
Hyung-Kyoon等(2004)用1H-NMR对野生型和过表达
水杨酸合成基因的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
叶片和叶脉进行了研究,通过进行TMV嫁接和对照实验, 得到多个峰值变化,大部分峰被鉴定为氯原酸、苹果酸 和糖。此实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不需过多步预处理程序 的区分野生型和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Fiehn(2003)利用HPLC/MS检测笋瓜
(Cucurbitamaxima Gelber Zentner)叶柄和叶
片抽提物,检测到了超过400种代谢物,有90种被 定性,其中大部分是氨基酸、糖和糖苷。
Huhman和Sumner(2002)在紫花苜蓿和蒺藜状 苜蓿中各鉴定出15个和27个皂角甙,并在紫花苜 蓿中找到了2个新的乙二酸皂角甙。
C.NMR氢谱的谱峰与样品中各化合物的氢原子是一一 对应的,所测样品中的每一个氢原子在图谱中都有其相关 的谱峰,图谱中信号的相对强弱反映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 含量,更为直观。
因此,NMR方法很适合研究代谢产物中的复杂成分。
Examples:
Ward等(2003)用1H-NMR对多种不同生态型的拟南芥 进行了代谢组分析,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族物质中都发 现了差异,说明了植物代谢物和生态型差异的相关性。
然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不一定能很好地预测基因的功能。 尽管转录组携带了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但是mRNA水平 上的增加与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并不一致,况且蛋白质合成后的 各种修饰往往带来活性的改变。考虑到这些因素,仅凭转录组 或者蛋白质组的改变不一定能够准确预测生化表型(代谢物)的 改变。
另外,在建立转录谱和蛋白谱的时候,要鉴定一种mRNA或 者蛋白质,现代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序列相似性比对和与数 据库的匹配来确定的,这样的鉴定主要依赖于匹配度,因此不 是直接的。由于现有数据库信息的缺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也 就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
代谢组: 是指细胞或者生物体内的所有代谢物的
总和,也有人将它定义为细胞、组织、器 官或者生物体内的所有小分子代谢组分的 集合。 代谢组学:
通过大量代谢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来 定义生物体的生化表型(代谢表型)及其与 基因型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基因功能、诠 释生命现象提供大量的代谢信息,这就是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
● 植物在受到某种内部或外界因素刺激之后会产生 的特定的应激变化 ,最终会表现在代谢物的改变上 , 通过研究这种变化规律 ,为从植物中定向培养得到某 一特定代谢物提供指导。
二、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地位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 工作产生了海量数据。但仅仅是依赖DNA序列我 们能够得到的信息还是有限的,科学家迫切希望 在整体水平上了解基因表达的特征和基因所编码 的产物的功能。因此, “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的研究逐渐兴起。它是 通过大规模地分析细胞内转录水平(转录组)和蛋 白质水平(蛋白质组)上的变化,进而推测基因功 能,这就开启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在草莓的不同组织中都含有多种 类的初生代谢物(如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 物)及次生代谢物(如类黄酮和萜类化合物)。
4、数据分析与解释
样品成分分析鉴定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 进行相应的整合处理,这也是代谢组学研究中十分 关键的步骤。应用高通量的检测分析工具可以得 到海量的数据,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这些 纷扰的数据反而对研究工作是有害无利的。可应 用模式识别和多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这些大量的 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这些方法能够为数据降维, 使它们更易于可视化和分类。
(3)核磁共振
在代谢组学领域,核磁共振最初被用于病理生理学和 药理毒理学方面,但目前也已被广泛用于植物代谢组学 研究。其优点是:
A.不同于质谱具有离子化程度和基质干扰等问 题,NMR没有偏向性,对所有化合物的灵敏度是一样的。
B.NMR无损伤性,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可在接近 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可在一定的温度和缓冲液范围内选 择实验条件,可以进行实时和动态的检测。
利用GC/MS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代表性 工作是Fiehn等(2000)的一系列有关植物代 谢的研究。他们用GC/MS对模式植物拟南芥 的叶子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326个 化合物,并确定了其中部分化合物的结构。
LC/MS中目前应用较广的是高效液相色谱和 质谱联用(HPLC/MS)。HPLC与GC原理相似,但在进 样前不需进行衍生化处理,适合那些不稳定、不 易衍生化、不易挥发和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 HPLC/MS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好,但分析的时间相 对较长,且需依赖纯的参照物。
植物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赵会杰
目录
一、植物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意义 二、代谢组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地位 三、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四、代谢组学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五、展望
一、植物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生物学中“组”的概念: ◆“组”:来源于希腊语ome,意指每个、所有、 全部。 ◆以它为后缀最先用于基因组:genome,指一个 物种的全部遗传组成。 ◆自基因组学概念提出后,带组学(omics)的概 念出现有200多种。如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
应用在此领域的常见方法有: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
聚类分析:
依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分析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将分类对象置 于一个多维空间中,根据事物彼此不同的属性进行辨认,将性 质相近的归入一类,这样归在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聚类分析就是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并找出每一类事 物共同特征的分析工具。
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关系
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三、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植物材料培养
样品制备
成分分析与鉴定
数据分析与解释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步骤
1、植物培养(栽培)
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育的目的是为了对样本的 稳定性进行控制 ,相对于微生物和动物而言 ,植 物的人工栽培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如中药材在 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以及光照、 水肥、耕作等环境因素的微小差异都可引起生理 状态的变化,而这些非可控及可控双重因素的影 响很难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影响药用植物代谢 组研究的重复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推荐使用 大容量的培养箱 ,定时更换培养箱中栽培对象的 位置,以及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等, 利用无土栽培 系统将水和养分直接引入植物根部,并且对供给 量进行精确地控制 ,大大提高了实验的重复性。
NMR也有其缺点: ①与GC/MS和LC/MS相比,NMR的缺点是灵敏度低,有 可能形成信号重叠,且其对样品制备的要求很高。 ②因为动态范围有限,很难同时测定生物体系中共 存的浓度相差较大的代谢产物。
(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联用FTIR/MS
FTIR主要测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功能基团和高极性 键的振动,而特定的化学结构有特定的吸收频率,通过 测定实验样品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可以辨别出各 个成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