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

合集下载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 ppt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 ppt

菲律宾通过—— “海洋极限法案”把中 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 岛的部分岛礁划为所 属岛屿。 越南声称—— 对中国的西沙和南沙 群岛享有主权。 马来西亚总理兼国 防部长 巴达维 亲自 登陆— 南沙群岛的“弹丸礁” “光星仔礁”宣誓主 权。

在东海方向——
虽然中日关系整 体改善,但两国在 海上的纷争依然。 日本加强武力监 控“钓鱼岛”,还 力图拓展海洋战略 纵深,准备在“冲 之鸟岛礁”建立港 湾设施,宣示所谓 的领土主权。
南海周边的一些 国家还把美国、日 本、英国、意大利、 法国、俄罗斯等国 的石油公司请进来 力图使南海问题— —国际化。 区域外国家利益 的进入,使南沙争 议更加复杂化。
(三)、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各方利 益“博弈难休”



2009年我国周边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 第15次东盟峰会,第12次东盟10+1 和 10+3 领导人会议及第4届东亚峰会,围绕应对金融 危机,气候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多项 成果。 东盟10+3 领导人同意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 以维护本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领导人还就共同推进东 亚共同体建设达成一致性的共识。
以上的摩擦暴露出“中美关系” 中一系列问 题

中美两国为恢复和修补两国关系 展开了各自的外交活动

中国先是宣布下轮中美战 略与经济对话将在5月底进行, 而后胡锦涛主席出席了4月 12日—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 “核安全峰会”,并与奥巴马 会话。 奥巴马重申“美国继续坚 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尊重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中方 核心利益”。 “将谨慎处理敏感问题”, 双方并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 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共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

你认为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如何引言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发展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宁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球形势变化复杂,我国面临着许多安全挑战和威胁。

本文将分析我国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并讨论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政治安全形势在政治安全方面,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

外部方面,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重新回潮,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例如,台湾问题的升温、南海争议的不断升级,都对我国政治安全带来了挑战。

内部方面,社会稳定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民族矛盾等也对中国政治安全构成了挑战。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政治安全的防范和处理。

二、经济安全形势在经济安全方面,我国面临着新的挑战。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风险的增加,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了风险。

因此,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经济安全的保障。

三、军事安全形势在军事安全方面,我国当前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军事竞争加剧、地区冲突频发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都对我国军事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例如,东海、南海等海域的安全问题和我国周边地区的紧张局势,需要我国加大军事力量建设和提升军事实力。

此外,网络战争威胁也给我国军事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军事安全。

四、社会安全形势在社会安全方面,我国面临着犯罪问题、社会不稳定等挑战。

犯罪率的上升、社会矛盾的加剧,对我国社会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传播也给我国社会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社会管理,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加强反恐怖主义和犯罪打击力度。

五、网络安全形势在网络安全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频频发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形势【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形势【精选资料】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及面临的主要威胁1、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如果做一个历史比较,冷战阶段的安全环境,其基本特点是:总体严峻,局部改善,安全问题相对单一。

而21世纪初,我安全环境的变化在于: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

小结:当前我面临的安全环境,既不同于冷战时期,也有别于冷战后初期。

要求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辩证的态度,复杂的眼光,尽可能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要看到挑战和不利的一面。

2、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大方向和一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

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中亚方向:对我国安全来说,中亚方向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三股恶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五国未来的政局走向。

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

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

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

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

海洋方向:进入21世纪初,我周边的海洋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我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个重点地区:台湾海峡。

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

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

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浅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浅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浅析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战略主体最复杂,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所以维护好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要条件。

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要有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中日争议、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问题、中俄问题、南海问题以及美国势力等。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简单分析中国周边目前的形势。

1、首先印巴冲突问题及印中争端问题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

冲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变化、大国争夺的影响,印巴关系再次扑朔迷离。

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将使我国处于两难的境地。

如果印度封锁印度洋,将影响我还上石油供应线的安全,并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同时,同样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它的崛起应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一些防范。

中印边界一直存在争端,而今边界冲突又似乎有抬头之势,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矛盾和冲突依然有激化的可能性;印度在1998年5月核爆炸实验成功后,正积极发展导弹技术,针对中国等“假想敌”;在海上,积极组建筹备发展高科技海军力量,妄图称霸印度洋,这些都给中国带来直接的威胁。

除此以外,印度还积极支持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活动,妄图分裂我西藏地区。

作为敌手与共同发展的“朋友”,印度不可不防。

其次是日本:中日关系目前相对平稳,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发展和政治野心的进一步膨胀,日本现实和潜在危险仍呈上升趋势并且目前正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

政治上,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意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探讨我国当前周边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探讨我国当前周边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探讨我国当前周边形势及其应对策略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周围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我国周边各地缘标的目的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归纳综合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较着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抵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当前,我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

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

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大国在我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

二是西方大国对我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主改造”战略,激化干涉与反干涉矛盾,加剧周边动荡。

三是各方大国对我国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加剧,彼此围绕陆地能源运输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展开复杂博弈。

四是各方围绕“海洋权益”与“制海权”展开较量,加紧角逐“海洋国土”,海上战略通道,海洋资源等,致使岛礁归属,专属经济区与外大陆架划分等海洋争端更趋复杂。

周边动荡给我国带来哪些挑战与影响?在周边某些邻国陷入长期“内耗”难以自拔的同时,我国却继续保持强劲崛起,力量对比进一步朝我国倾斜,这将有利于我国对“和谐周边”的主动“塑造”。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第一篇: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摘要】当前我国的周边形势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但是局部周边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总体而言,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进程中。

【关键字】周边局势稳定挑战严峻国家安全意识一、中国的地理位置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位于北半球。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北纬4°附近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

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

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这样的海陆位置,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就使我国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沣,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广阔的海洋也为我国发展海上交通,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及发展各种海洋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㈡我国的面积及邻国我国的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中,领土面积之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当北方的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是春耕时节了,而南海诸岛更是一片盛夏景象。

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东西两端的时差在4小时以上。

当松花江上将近中午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阳光初照的早晨。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近年来随着亚洲振兴及中国发展,源自大中东的国际乱局沿欧亚大陆的海洋地带扩散,由此使得中国周边环境发生重大新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即是美国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以遏制中国的发展,以及美国在全球所做的基本明朗的战略收缩变化。

周边安全形势的好坏与我国生存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为此我们需要在加强硬实力的同时,积极构建稳定、和平、合作、发展的良性发展环境。

当下中国周边很不太平,东北亚地区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之争及朝核、朝韩问题;东南亚地区因美国插手导致矛盾更加复杂的南海问题;南亚地区的中印领土纠纷和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问题;西部的阿富汗战乱不断,原本就存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交界区域矛盾隐患重重的问题;北部地区有俄罗斯、蒙古等变化莫测的问题。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其陆地边境线超过2.2万公里,与朝鲜、俄罗斯和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

其海岸线有1.8万公里,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六个国家隔海相望。

理所当然为世界上周边环境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周边许多新“变局”的出现,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恶劣趋势。

(一) 、受美国挤压由于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之一这一地位,美国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同时还高调宣布全面“回归”亚洲以加快由其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

为此美国在中国周边加大围堵行动,美为了搞好跟东南亚的关系,斥巨资拉拢印度,与亚太地区国家展开频繁双边、多边军事演习以增强其经济联系和军事合作,利用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南海争议直接介入南海争端,同时还利用钓鱼岛问题强化美日联盟。

美国布局在中国周边一系列东移战略使中国周边国家出现邻国“抱团”防范中国的现象,同时加大周边国家对我国的离心力,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了很多复杂不利因素。

美国为达成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矛盾心理,使这些国家本能靠向美国,由此打压中国,制造各种舆论和麻烦,用尽各种手段来使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生猜忌,从而也使周边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被鼓动起来纷纷采取更具挑衅性行动,这所有的潜在威胁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的急迫因素。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我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双重性:一方面,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当前的国家安全是综合的安全观,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确保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及粮食、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安全。

一、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综合影响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

由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他目前所处的“一超”地位,使它和我国处在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状态。

在诸多国家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

从主流看,美中建交后的关系是向前发展的,中美关系是发展中的曲折,曲折中的发展。

但是,由于政治及战略利益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应该是综合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

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加强对我国遏制和防范;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

另外,日本对我国安全的现实潜在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中日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日关系友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两国关系的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1、日本与我国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国列为潜在对手;2、日本的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转变;3、日本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目前,中日关系确保友好大局,日本军力规模有限,因此在短时期内日本对我国不构成现实威胁。

二、周边热点地区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周边热点之一的朝鲜半岛,由于南北双方的立场相差甚远,南北谈判举步维艰,是我国各周边地区军事力量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且南北军事部署近在咫尺,军事对峙的僵局很难打破。

近年来,“朝核”问题突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
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机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是我国的使
命与责任。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
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
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
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
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
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总的说来中国当前周边安全形势是良好的,暂无
大的危机。但是又不可掉以轻心,只有巩固的国防,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
利进行,人民安居乐业。
我觉得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主要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1.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
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
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
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
临的压力将常态化。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从地缘政治的
角度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历史上,1895
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都在这个地区。新
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珍宝岛冲突都
对中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即便是美国学者也承认,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
益具有很强的合法性,包括维护中朝边界的稳定、阻止对华包围圈的形成以及显
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与可能性。
3.中美战略竞争加剧
2011年,南海问题出现危机,表面上看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主权争端,
但其实质是中美海权的较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周边外交的拓展,维护
海洋权益和稳定周边海域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这与视太平洋为其“内
湖”的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中撞。南海问题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抓
手”,未来美国与周边国家深化海事安全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趋势
将增加。为制约中国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的增长,美国未来还将通过其主
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加大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而言,海洋
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其挑战是如何让周边国家接受一个新的海洋
秩序。
4.周边国家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
2012年是周边国家大选年。每次大选不仅意味着国内政局的更替,也意味
着地区局势的调整。新领导人上台,变革财经政策将对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波动有时足以影响到国家的对外政策。更为直接的是,新领导人为满足国内
民族主义压力,以对外政策的强硬缓和国内矛盾,这可能让周边国家在观察政策
走向时产生误判。
面对以上形势我国应正确判断并作出合理应对:
1.认清形势,把握主流,营造单元、多极周边态势
(1.)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平衡大国力量,但周边多元化恶化国家环境
(2.)外交上主动出击,促进并主导区域整合
(3.)运用综合国力强化文化优势,中心辐射构建单元周边
2.端正观念,调整比例,建设全面发展的强国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防力量
(2.)合理分配陆海空力量,建设一支可以维护国家权益的强大的军队
(3.)胡萝卜加大棒,适时展示实力,表达善意而不是表现软弱
3.未雨绸缪,多方出击,构建国家能源战略
(1.)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摆脱后发劣势
(2.)增加国家能源储备,多样化能源来源,谋划安全运输通道
4.优化经济结构,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宏观调控,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5.信息公开,决策透明,防患于未然,构建危机管理机制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
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
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 政策 ,才能
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
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
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
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
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
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