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5《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5《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感悟精神
红军的身上有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题概括
课文中心思想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5 七律.长征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首著名 的诗歌——《七律·长征》。
背景简介
长征背景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远征,是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在1934年至1936年间,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
历经艰难险阻,翻越了十八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四条大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途中遇 到的困难。
平常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译文: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一切艰难困苦,他 们把万水千山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品读诗歌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 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
译文:绵延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 浪在起伏,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 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
句,共四句,形成七个音节的规律。这种体裁富有节奏感
,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长征”是这首诗的诗题,是指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 军队的围追剿,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这两个 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七律长征这一题目。
整体感知
七律·长征
七言律诗。分四联:
首联、颔联、颈联 和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难在何处?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一、背景介绍1.1 长征的起因1.2 长征的目的1.3 长征的历时二、长征路线2.1 遵义会议前的路线2.2 遵义会议后的路线三、长征的艰险与困难3.1 安全形势3.2 食物供应3.3 路线选择与攻坚四、长征的胜利与意义4.1 突破敌人封锁4.2 获得军队与群众的支持4.3 扩大红军的影响力五、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影响5.1 长征精神的内涵5.2 长征精神的影响及价值六、长征文艺创作的表现6.1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6.2 《七律长征》的意义与创作手法6.3 《七律长征》的影响与传承七、结语与思考7.1 长征的历史地位与意义7.2 长征精神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附件:1. 长征线路图2. 长征途中的照片集3. 长征相关文献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红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色武装2. 国民党:指中国国民党,当时的政府军3. 遵义会议:指1935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政治路线的根本转折点4.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保护管理条例:中国政府关于保护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法律法规困难及解决办法:1. 舟曲泥石流灾害:应抓紧时间救援幸存者,提供安全的临时安置点2. 高山草地生态保护: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执法,制定合理的人员进出规定3. 长征纪念碑的修缮与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维修工作,严格执行保护管理条例参考文献:1. 《长征》(鲁迅)2. 《从红军长征看战争中的车辆维修》(杨晓雷)本文详细介绍了长征的背景、路线、困难与胜利,探讨了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影响,以及长征文艺创作的表现。

通过对法律名词的解释和困难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存在的一些困难都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合作解决,以保护和传承长征的历史与精神。

附件:1. 长征线路图2. 长征途中的照片集3. 长征纪念碑的修缮方案附件2:长征途中的照片集附件3:长征纪念碑的修缮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色武装,后为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第5课《七律长征》课件(共38张PPT)

第5课《七律长征》课件(共38张PPT)

积累拓展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课后作业
• 背诵全诗。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
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谢谢
图? • 最后一句以“尽开颜”收篇有什么好处?
• 这首诗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领全诗
“不怕”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 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
“只等闲”充分展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 的基调。
• 诗歌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课题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长征”是诗题,“七律”是旧体诗 的一种,表示这首诗的格律。 朗读的时候,“七律”与“长征”中 间要稍作停顿。
律诗每行有五个字的,也有七个 字的。这首是七个字的,称为“七 律”。
“七律”一般是八句话,两句为一 联,每一联都有一个名称。
感受“七律”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 七律·长征
毛泽东
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
长征路线图
导入课文
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 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卷首语
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 伦比的一次远征。
——[美]埃德加·斯诺
写作背景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在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前 夕激情挥毫而成的一首七言律诗。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02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CHAPTER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01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 征。
02
长征初期,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但依然坚定信念,最终胜利完成 战略转移。
《七律·长征》的创作过程
1935年9月,毛泽东在翻越岷山时, 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七律·长征》。
往直前。
06 结语
CHAPTER
总结全文
七律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课件详细介绍了长征的背景、过程和 影响,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这段历史。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长征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以及长征 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感想与思考
学习者在学完本课件后,应深入思考长征精神对当今社会的 意义,如何将长征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弘扬长征精神
该诗所表现的长征精神激励了一 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传承红色文化
该诗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作品, 传承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和坚 定信念,对后世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启示奋斗精神
该诗所展现的英勇奋斗、不畏艰 险的精神品质,启示人们在面对 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
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学习者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 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谢谢
THANKS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 《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 • 《七律·长征》的艺术特色 • 《七律·长征》的影响与价值 • 结语
01 引言
CHAPTER

七律长征语文课件PPT

七律长征语文课件PPT

归纳总结
艺术特色
3.夸张手法的巧用。 作者在这首诗中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这样
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当然,这种艺术 化了的手法,不单纯是个技巧问 题,它是领袖、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过 人的胆略的自然表露。
作业
预习“诵读欣赏”: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利用 图书馆、网络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如:作者是 何许人;诗中化用的诗句(“战地黄花”“如血残 阳”“望断南飞雁”“梅花漫天”“北国风光”等), 分别出自毛泽东的哪一首诗词。

天涯
字词积累
1.等闲:平常、寻常。 2.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逶迤、迤逦辨析: “逶迤”指弯曲而延续不断,多指山岭、道路、河流,侧重于连绵不断的状态, 如:逶迤的环山公路盘旋而上,直上云端。 “迤逦”指山势、水流等的曲折连绵,侧重于其曲折的样子。 如:进山剿匪的队伍行进在山间小路上,时断时续,迤逦前行。 3.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七 律
·
作 者

: 毛



初读感知
听范读朗诵,划分朗读节奏、停顿、重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初读感知
结合书下注释及个人理解,自主质疑,合作释疑,理解诗歌大意,体 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精读品味
4. 颈联中的“暖”和“寒”有何妙处?谈谈你的看法。
“暖”和“寒”二字都是写人的感受。“暖”字既写出 了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 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写出了 当时强渡大渡河的天气,同时也暗示了红军此次战役的艰 险。“寒”与“暖”相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 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 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七律 长征》ppt课件

《七律 长征》ppt课件

第一部分
五岭的险峻
乌蒙山的高耸
第一部分
金沙江的天险
大渡河的险恶
第一部分
岷山千里雪
同学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艰难历程。
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总起——不怕难 只等闲
分述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千里雪
大无畏的 万水 英雄气概 千山 革命乐观
同学们想一想红军这样的河并不是 渡过两条,而是二十多条,这里只写了 两处,属于什么描写?
“点面结合”中的“点”的描写。
文意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 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 笑逐颜开。
翻越了大雪山,即将进入陕北胜 利大会师,红军战略大转移的目标基 本实现,此时作者内心是什么感受?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 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磅礴:(气势)盛大;(气势)充满。
对比
对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句诗的结构,说 说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运用对比,前半句都是写自然条件的 恶劣,后半句都是写红军战士的主观感受,从 中可以体会到红军的英雄气概。
“逶迤、磅礴”极言其大,说明山 势之绵延之高大,以示翻越之艰巨; “泥丸、细浪”极言其小,说明红军藐 视之,不放在眼里。

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 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映出来?
积极、乐观、向上。 “更喜”“尽开颜”从这些字词体 现了红军乐观主义精神。
同学们再读全文说一说,从最初的“不 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 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以其独特的诗歌形式和深刻 的思想内容,展现了长征的艰辛和红 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激励了一代又一 代人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对未来学习和研究的展望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七律·长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继续受到关注和研究。未来可以通过更深入的文 本分析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艺术 价值。
详细描述
这首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万水千山”、“红军英勇”等,通过形象的 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赋予,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情感共鸣力。
语言和修辞
总结词
七律·长征在语言和修辞方面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巧妙的用词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 加生动、形象、有力。
详细描述
这首诗在用词上非常讲究,如“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拍云崖暖”等,通过运用生动的形容词 、动词等词语,使得整首诗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 张、对仗等,使得整首诗的表达更加形象、有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已 经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了纪念 这一伟大胜利,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
诗意解析
01
第一句解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等闲。这句诗表达了红军对长 征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强 调了红军在长征中所面临的困 难和挑战。
02
第二句解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 ,描绘了红军在长征中翻越崇 山峻岭、跋山涉水的艰辛历程 ,展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 风貌。
创作时间:1935年10月
02
作者:毛泽东
03
04
创作地点:陕北延安
创作目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展现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风

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精选全文

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精选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 骑田岭、大庚岭,位于湖 南、江西、广东、广西四
省区交界处。
(气势)盛大,文中 指山势高大、险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 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
样子。
小泥球在脚 下滚过去。
乌蒙山,贵州、 云南交界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 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
样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的 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 下十几根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感受到深 深的寒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既呈现了客观事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战士们巧渡金沙江后的喜 悦心情,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破,足见 红军的神勇无比。
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 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 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用夸张的手法,衬托出红军征服高山、 不畏困难的高大形象。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江,长江上游(青海 玉树—四川宜宾)
大渡河,四川中西部。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川、甘肃交界处。
指红军队伍。
全都喜笑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 岷山,人人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 本实现,是对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结尾, 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地体现和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