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乌司他丁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炎症反应威胁人类健康
致病因素
炎症细胞
大量炎症介质 和细胞毒素 瀑布效应
恶性循环
机体代谢及器 官功能障碍
死亡
2


1
乌司他丁药理特性
2
乌司他丁的临床适应证
3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及量效关系
3


1
乌司他丁药理特性
2
乌司他丁的临床适应证
3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及量效关系
4
简介
乌司他丁是产生于人体的天然抗炎物质
20
临床 疗效
急性循环衰竭(ACF)与休克、分类及病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引起细 胞水平缺氧1,2 休克是ACF的临床表现3,4


类型 分布性休克(66%) 低血容量性休克(16%) 心源性休克(16%) 梗阻性休克(2%)
常见病因 过敏源接触、感染、脓毒症、神经源性、甲减危象、酮症酸中毒、中毒 胃肠道出血、创伤、严重呕吐、腹泻 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梗、心肌病、瓣膜病 张力性气胸、肺栓塞、心包填塞
22


1
乌司他丁简介
2
乌司他丁的临床适应证
3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及量效关系
23
安全性
乌司他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临床前研究 方式 急毒试验 长毒试验 静脉、腹腔注射1次 连续腹腔注射4周 连续静脉注射4周 剂量 乌司他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超过 375万单位/kg 大鼠的无毒性剂量为50万单位/kg 犬的无毒性剂量为16万单位/kg
超过98%的血浆中的乌司他丁是以前体形式 (间-α -抑制剂(Iα I)和前-α -抑制剂(Pα I))存 在,肝脏是前体主要的合成场所

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

恶性肿瘤的患者机体 营养状况不佳 , 而手术创伤等应激
可使机体营养不 良的状况进一 步加 剧 , 增加手术 的风险 。因 此 ,在术前对营养不 良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 进蛋 白质的合成 , 营养 促 改善 不 良状况 , 和支持重要 器官的结构 和功能 。 保护 降低手 术的 风险 , 了手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 。曹灵 敏和马桂 芬[ 3 减少 8 O ] 将

16 8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年 2 00 月第 l 卷第 2 C i s R m d s Ci c。 er r 2 1 。o 1,o 0 期 h e e ei & l i F b a 00 1 0 . ne e ns uy V . N2
乌 司 他 丁 的 临 床 应 用
相关文献并对此作一综述 , 以期对其临床应用有所指导 。 1 治疗急性胰腺炎 ( P A )
A P是胰酶大量释放激活并诱 导细胞 因子释放 。 进而导致 胰腺 组织 的 自身严重破坏 。 田建林等 … 应用 U I T 治疗 4 例 l
A P患者 , 研究结果显示 , T 治疗后 A UI P患者生命体征恢 复正 常时 间。 血淀粉酶 、 尿淀粉酶 、 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时间及腹 痛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 临床病 死率和医疗总费用 明显 且 降低 。 明 u I A 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证 T对 P 修丽红 [ 5 2 6 ] 将
学 意义 。 明应用奥曲肽和 U I 表 T 治疗 A P疗效确 切 . 是一种有 效 的治疗方法 , 值得推广 。
2 抗 休 克
水代替 。结果显示 2组患者年龄 、 性别 、 体质量 、 手术时 间、 术
中出血 量 、 围术期血流动力 学变化差 异无统计学 意义 , 而应 用uI T 能有效抑制围术期 白细胞介素 ( ) 6I一 I 一 、 8及肿瘤坏 L L 死因子 (N ) q的释放 , T F一 阻止细胞炎症 因子与 白细胞之间的 相互作用 。 5 抗手术侵袭 的作用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重症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和炎症反应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参考。

1.乌司他丁的抗菌机制
乌司他丁是一种噁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

乌司他丁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干扰了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乌司他丁还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对细胞内存在的细菌发挥抗菌作用。

2.临床研究结果
在临床研究中,乌司他丁被证实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一项针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试验显示,使用乌司他丁治疗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得以快速改善。

乌司他丁还被证实对耐药菌株的治疗效果也较好。

一些耐药细菌对传统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但对乌司他丁的敏感性较高,因此乌司他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3.不良反应
1.病理生理学机制
重症肺炎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肺部出现广泛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的发生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和细胞因子释放有关,导致肺部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大量浸润,加重肺部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炎症因子等,表明乌司他丁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乌司他丁还可以减少肺部组织的炎症浸润,改善肺功能,对重症肺炎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肺部疾病。

该综合征发生于全身感染、创伤、肺炎等病因引起的肺泡损伤,导致肺部渗出液增加,氧合功能下降,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乌司他丁作为一种治疗ARDS的药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观察乌司他丁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乌司他丁的药理特性。

乌司他丁是一种选择性的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收缩肺泡毛细血管,减少肺水肿和肺间质水肿,以达到改善ARDS患者的通气和氧合情况的目的。

临床研究表明,乌司他丁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提高动脉氧分压和静脉氧含量,同时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改善氧合功能,缓解呼吸窘迫症状。

为了验证乌司他丁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临床观察研究。

共有100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0名为乌司他丁治疗组,50名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等方面。

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静脉注射剂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的氧合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平均动脉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平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提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并帮助排出体内二氧化碳。

此外,乌司他丁治疗组的肺动脉平均压(PAM)和肺血管阻力(PVRI)明显降低,说明乌司他丁能够减轻肺动脉压力和改善肺血流动力学。

进一步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我们发现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同时,乌司他丁治疗组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也有所下降,提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这些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乌司他丁治疗ARDS能够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肺动脉压力,缩短住院时间,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摘要】本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重症肺炎的危害及乌司他丁的研究意义。

在详细论述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并评价了其副作用和安全性。

还探讨了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机制。

在展望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前景,探讨了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并展望了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全面分析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临床效果、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前景、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疾病背景、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治疗方案多样且效果不一。

目前,虽然抗生素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但仍然存在很多患者因治疗无效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乌司他丁的治疗机制和具体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和炎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评估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目前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和对症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3 疾病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特点是急性起病、高热、呼吸困难和严重感染症状。

其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微生物,且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他人。

重症肺炎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Ulinastatin)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蛋白酶活性和抗炎作用。

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乌司他丁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临床
效果和炎症反应两个方面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情况进行分析。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肺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降低肺部炎症病变的程度。

乌司他丁还能减少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在临床应用方面,乌司他丁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并且多数研究表明乌
司他丁的剂量为30万U/天,疗程一般为7-10天。

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疗效较为显著,可以加速肺炎的恢复进程。

尤其是对于肺脓肿、肺脏感染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合并
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乌司他丁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恶心呕
吐症状。

虽然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乌司
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乌司他丁的副作
用较少,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肌肉痛、瘙痒等,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乌司他丁的治疗费用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需要即刻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其进一步恶化。

乌司
他丁是一种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介质释
放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
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一、乌司他丁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减轻炎症反应
和免疫介质释放,从而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和病情,包括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在临床实践中,乌司他丁已被证实能够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症
状和生命体征指标。

其中,乌司他丁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氧合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二、乌司他丁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感染和损伤的一种生理反应,尽管必要,但若反应不适当或持续
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休克和死亡。

乌司他丁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
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
应的进程。

此外,乌司他丁还可抑制炎症反应介导的氧化应激,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
损伤和器官受损。

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乌司他丁是一种鸟苷酸类似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

本文将从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病毒作用:乌司他丁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对于病毒性肺炎、流感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2. 广谱抗菌作用:乌司他丁在体内能够转化为三磷酸乌司他丁,通过与细菌鞭毛核酸结合,抑制细菌的鞭毛运动和定位,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对多种病原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3. 抗真菌作用:乌司他丁能够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阻断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对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常见的病原真菌均具有抗真菌活性。

炎症反应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常常伴随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等症状。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和发展,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

乌司他丁具有下述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1.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研究表明,乌司他丁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2. 抗氧化作用:乌司他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

3. 调节免疫功能:乌司他丁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炎反应能力,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总结乌司他丁作为治疗重症肺炎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真菌等多种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病原体的感染和复制。

乌司他丁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和发展,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

在临床上乌司他丁可作为重症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

乌司他丁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及细菌的耐药性等因素,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医学科学交流
UTI-SL-201206-01
目录
乌司他丁的产生背景 乌司他丁的生化药理基础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
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

根据其药理机制,以及乌司他丁能减轻内皮损伤,
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因此乌司他丁的 治疗作用不应局限在某一疾病,而应该针对的是一 种状态,即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
乌司他丁被列入如下指南与专家共识
1、2013急诊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 2、2015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3、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过度炎症反应调控的多学科专家 共识 4、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 5、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 6、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标注 版
推荐剂量:60万U,静脉注射, Q6h; 或:首剂静脉注射10万U,继以 10万U/h,持续泵入24h,以后根 据病人情况适当调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推荐剂量: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 脉滴注,每日三次,根据病人情况适当调 整。


全麻推荐剂量:60万U,溶于 200ml生理盐水,麻醉后快速静 滴100ml,手术开始后继续静滴 100ml。
乌司他丁是一种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剂 存在于尿液、血液及其他组织中 乌司他丁是直接参与保护机体免受炎性 损害的重要物质

4
乌司他丁历史及里程碑
1909 据报道,当人体由于疾病遭受打击时,尿液中存在着蛋白酶 抑制剂; UTI 被成功分离;
1955
1985
由日本一家公司( Mochida Pharma )开始研发成功并生产;
Ca2+ Ca2+
X X
Ca2+
TNF-a
ERK1/2 磷酸化
Ca+
TNF-a
TNF-a TNF-a

NF-кB/Egr-1活化
TNF-a
Ca2+ Ca2+
X X
TNF-a/IL-1ß
TNF-a
9
1. Caroline M, et al.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116, 1863-1873(2003) 2. Naohiro Kanayama, et 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38, 560–564 (1997) 3. Hidenori Matsuzaki, et al.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LABORATORY IMMUNOLOGY, Nov. 2004, p. 1140 –1147 4. Seiji Kanayama, et al. Journal of Endotoxin Research 2007 13: 369
4、偶见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适当处理
Reference from PI
乌司他丁的使用剂量
严重脓毒症 推荐剂量:30-40万U溶于生理盐 水或葡萄糖溶液,每日三次,连 续7-14天。以后根据病人情况适 当调整 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ARDS 等推荐剂量同严重脓毒症。
急性胰腺炎
推荐剂量:30-40万U溶于生理盐 水或葡萄糖溶液,每日三次,连 续7-14天。以后根据病人情况适 当调整
230
75 2,500
乌司他丁抑制胰蛋白酶、α -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弹性蛋白酶和纤溶酶等多种酶的活性 乌司他丁对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最强
乌司他丁膜稳定作用 ) 减少炎症介质及溶酶体酶释放
刺激因子
硫酸软骨素糖链
Ca2+
Ca2+
抑制钙内流,阻断信号转 导,减少TNF-a/IL-1ß产生



乌司他丁具有精确的生物化学结构及明晰的抗炎、药理学机制

乌司他丁具有明确的器官保护作用;明显缩短脓毒症,重
症胰腺炎的住院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减轻症状,加速
好转;

乌司他丁毒性安全性良好,副作用发生率极低(0.8%), 且均可在停药后消失;

乌司他丁疗效与剂量正相关;

乌司他丁是理想的ICU必备常用治疗药物。
长毒试验
上市后研究
日本乌司他丁上市后研究数据显示:总病例8710例中,74例(0.8%)出 现副作用。主要为AST/ALT上升(0.4%),白细胞减少(0.2%),红疹 瘙痒等过敏症状(0.1%),腹泻等消化道症状(0.1%),血管痛等注射 部位异常(0.1%)
乌司他丁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偶见白细胞减少或嗜酸粒细胞增多; 2、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偶有AST、ALT 上升; 3、注射部位:偶见血管痛、发红、瘙痒感、皮疹等;
大型外科手术
推荐剂量:手术开始前:20-40万U溶于生理盐水或 葡萄糖溶液250ml,1小时内滴完,手术时间较长,4 小时后追加一次。 术后1-5天,20-40万U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250ml,1小时内滴完,每天2-3次,根据手术病人情 况可适当调整。 严重创伤推荐剂量同大型外科手术。
急性循环衰竭
乌司他丁是如何抗炎的?(抑酶谱)
乌司他丁抑制多种水解酶
酶的分类 酶的名称 胰蛋白酶 α -糜蛋白酶 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蛋白酶 抑制50%酶活性的UTI浓度(U/ml) 6.8 9.4 5.6
组织蛋白酶G
纤溶酶 胰弹性蛋白酶 肠激酶
15.7
34.7 1,675 3,000
脂酶 糖类水解酶
脂肪酶
透明质酸酶 淀粉酶
Thank You !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脓毒症
胰腺 炎
创伤
休克
乌司他丁 抑酶抗炎 保护脏器
MODS MOF
中毒
ARDS
目录
乌司他丁的产生背景 乌司他丁的生化药理基础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
乌司他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临床前研究
方式
急毒试验
剂量
静脉、腹腔注射1次 乌司他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超 过375万单位/kg 连续腹腔注射4周 连续静脉注射4周 大鼠的无毒性剂量为50万单位/kg 犬的无毒性剂量为16万单位/kg
由中国仿制生产(广东天普);
1999
目录
乌司他丁的产生背景 乌司他丁的生化药理基础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在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NF-α 、IL-1β、IL-6、IL-8等 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损伤内皮细胞,使微循环血流淤滞, 组织坏死,造成器官功能损伤。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 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 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 的炎症等等。
天普洛安
—注射用乌司他丁
(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简称UTI)
目录
乌司他丁的基本信息 乌司他丁的生化药理基础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
目录
乌司他丁的基本信息 乌司他丁的生化药理基础 乌司他丁的临床运用
乌司他丁的安全性和用法用量
乌司他丁简介
通用名称:注射用乌司他丁 商品名:天普洛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