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
音乐的表达方式

音乐的表达方式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思
想和意义。
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能够通过听觉的方
式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内涵。
1. 旋律:音乐中的旋律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旋律可以通过
不同的音符、音程和音高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旋律可以给人
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欢快的旋律会让人感到愉悦,悲伤的旋律会
让人感到悲伤。
2. 节奏:音乐中的节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
间感,通过不同的音符时长和强度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节奏可以让
人感到舒缓或激动,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节奏感和动感。
3. 和声: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调的组合方式。
不同的和声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并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和声可以让音乐更
加丰富和深入,通过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来传达出各种情绪和情感。
4. 样式和类型:音乐的样式和类型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不同的音乐样式和类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例如古典音乐强调和谐和复杂的结构,流行音乐强调节奏和简单的旋律。
5. 歌词:如果音乐有歌词,歌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歌词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意义,并与音乐相结合。
歌词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音乐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音乐,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是增强音乐体验的重要环节。
【好文分享】音乐是一种艺术

【好文分享】音乐是一种艺术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体的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一个国度的音乐疆域有多宽有多广,它的文化包容性就有多大;一个民族的音乐种类有多丰富,它的人民就有多富足多幸福。
一、声音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
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是可以找到,但是没有经过艺术家们别出心裁创作与组合,是不能成为音乐的。
所以,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
随便涂抹的线条和色彩不是绘画,任意堆砌的语言文字不是文学,同样,杂乱无章的声音也不是音乐。
构成音乐意象的声音,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的音乐,包括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复调、曲式等要素,总称为音乐语言。
没有创造性的因素,任何声音都不可能变成为音乐。
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具有特定的涵义。
这种涵义在运用该语言的社会范围内是被公认的,是一种约定俗成;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任何音乐中的声音,它本身绝不会有像语言那样十分确定的含意,它们是非语义性的。
二、听觉的艺术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这决定了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
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一种独特而又多样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运用和组合,它可以表达出形形色色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旋律、节奏、和声、情感传达等,使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妙和力量。
首先,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旋律是指一段音乐中的主要音符序列,它构成了音乐的主线和核心。
旋律可以是优美的、悠扬的,也可以是激昂的、热情的。
无论是悲伤的小夜曲,还是欢快的快乐颂,旋律都是音乐表达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
旋律的起伏跌宕、高低起伏往往能够引起听众情绪的共鸣,使人们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其次,节奏也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节奏是指音乐中各个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音符的强弱、重音的分配。
节奏可以使音乐更富有韵律感,更加动感和有趣。
例如,摇滚音乐中强有力的鼓点和吉他的爆发力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节奏冲击力,而轻柔的节奏则能给人带来平静与宁静的感受。
节奏的变化可以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增加音乐的层次与变化。
除此之外,和声也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
和声是指由多个不同音高的声音同时演奏或唱出形成的声音组合。
和声可以使音乐更具层次感,产生一种丰满和谐的效果。
和声的旋律要素之间的合奏,可以产生和睦、悦耳的效果,增加音乐的厚重感。
在古典音乐中,和声的运用可以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使音乐更具内涵和深度。
最后,音乐也可以通过情感传达等形式来表达。
音乐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音符的长短、声音的起伏等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情绪。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恐惧,音乐都能够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古典音乐中,音乐的情感表达常常是抽象的、内敛的,但同样能够引起人们共鸣,产生力量。
总之,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情感传达等表现形式,音乐可以以独特的形式将内心情感和思想传递给听众。
不同的表现形式赋予了音乐异彩纷呈的面貌,让人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欣赏音乐,感受其中的美妙与力量。
音乐是以一种以音高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音乐是以一种以音高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音乐是一种以音高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声音的频率和音调的变化来传达情感和表达创作者的意图。
音乐可以激发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共鸣,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高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指的是音符的高低。
不同的音高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氛围,从欢快的高音到低沉的低音,都可以在音乐中产生不同的效果。
通过改变音高的组合和顺序,音乐家可以创造出旋律和和声。
旋律是一系列有机结合的音符,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音程。
它可以通过音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和声是多个旋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织,创造出丰富的音乐纹理和层次感。
除了音高,音乐还包括其他元素,如节奏、音色和动态。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通过不同的音符长度和强弱变化来创造出节奏的变化和重复。
音色是音乐中的声音质地,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源可以产生独特的音色,为音乐增添丰富的层次和情感。
动态则是音乐中的音量变化,可以通过渐强渐弱或突然的音量变化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戏剧性效果。
总之,音乐是一种以音高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高、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和动态等元素的巧妙组合,音乐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的作文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的作文
音乐的魔力。
嘿,音乐这玩意儿,真的是个神奇的存在啊!有时候听到一首歌,心情就跟着节奏起飞了,完全停不下来!
音乐这东西,说它是心情的调色板也不为过。
有时候,听到一
首欢快的歌,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有时候,听到一首悲伤的歌,又好像被带到了某个深情的场景里,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你知道吗?音乐还能穿越时空呢!每次听到那些经典的老歌,
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听收音机的时光。
而现在的
流行歌,也让我感受到年轻一代的活力和创意。
说起音乐的创造力,那真的是无穷无尽啊!从简单的吉他弹唱,到复杂的交响乐;从东方的古韵,到西方的摇滚,每一种风格都有
它独特的魅力。
有时候心情不好,听听音乐就能治愈。
音乐有种神奇的魔力,
能让人暂时忘记烦恼,沉浸在那美妙的旋律中。
总之,音乐就是个神奇的存在!它能陪伴我们度过各种时光,带给我们欢笑、泪水、感动和力量。
所以,让我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吧!。
论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

音乐表演,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以艺术表现力为载体,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乐器演奏,而是一种艺术表现力的融合。
它是一种让观众感受到美的艺术表演,它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激发观众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产生共同的感受。
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体现在表演者对音乐的把握上。
表演者要把握好曲子的节奏、音色、音乐性,以及演奏技巧,这些都需要表演者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艺术修养。
其次,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还表现在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上。
表演者要能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观众,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曲子的内涵,让观众有所感受,让观众产生共鸣。
最后,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还表现在表演者的表现力上。
表演者要能够用自己的表演技巧,把曲子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让观众更加投入,让观众产生共鸣。
总之,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技巧、情感表达和表演技巧的艺术表现,它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产生共同的感受。
只有表演者能够将这三者融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将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有所感受,让观众产生共鸣。
音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它能够让观众有所感受,让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在音乐的海洋中漂流,让观众在音乐的海洋中得到满足。
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以绘画媒介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想法、情感和审美观念。
绘画作品可以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来塑造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不仅可以展示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力,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1. 精细写实主义绘画精细写实主义绘画以其精确的绘画技巧和逼真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细微的细节和光影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呈现出物体的真实质感和立体感。
这种绘画形式常常需要艺术家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它却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让人在作品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复杂。
2.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则是将事物中的主观表达和情感释放置于首要位置。
艺术家通过线条、色彩和形状等元素的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过程。
抽象艺术追求的是对内心世界的抽象、理性和想象的表达,不受现实物质的束缚,给观众留下了展开想象的空间。
二、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一种通过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以节奏、旋律和音调为基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能够产生独特的情感共鸣,让人沉浸其中,体验到美的感受和情感的释放。
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雅的旋律而闻名。
它秉承了严谨的音乐结构和复杂的和声规则,给人以深思熟虑的感受。
古典音乐以其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2. 现代流行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则是充满活力和时尚感的音乐形式。
流行音乐的节奏明快、简单易懂的歌词和现代元素的融入,使得其具有很强的群体性、时尚感和传播力。
现代流行音乐能够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引领时尚潮流,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和传递情感的媒介。
三、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和节奏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舞蹈作品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者的热情和表达的力量。
1. 古典舞蹈古典舞蹈作为经典的舞蹈形式,以它优雅、精致的舞姿和独特的编舞风格而著称。
音乐表演的名词解释

音乐表演的名词解释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演奏和表现,将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
音乐表演通常需要音乐家、歌手或乐队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他们利用各种乐器、嗓音、舞蹈和舞台表演等手段来呈现音乐作品的魅力。
音乐表演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从小型的室内演出到大型音乐会和音乐节,都是音乐表演的典型形式。
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爵士乐到摇滚乐,每一种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乐器组合。
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和歌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表达音乐表演的情感和意图,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乐器的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以确保音乐作品的准确演绎。
歌手则需要具备出色的嗓音和演唱技巧,以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含义。
除了演奏者和歌手,音乐表演还需要舞台设计、灯光和音效等因素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音乐表演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元素,以创造出一个视听盛宴,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舞台设计可以通过布景、服装和道具等手段来打造一个适合音乐风格和主题的背景。
灯光的运用可以通过色彩、亮度和运动来强调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音效则可以通过调音台和音响设备来调整和增强音乐的声音效果。
音乐表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独奏、二重奏、合奏,也可以是合唱、交响乐团或者摇滚乐队。
不同形式的音乐表演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独奏是一个乐器演奏者单独表演的形式,需要演奏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表现力。
二重奏则是两个演奏者共同演奏的形式,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互动至关重要。
合奏则是多位演奏者一起演奏的形式,通过多声部的合奏来创造多样的音响效果。
合唱是多位歌手一起演唱的形式,通常可以展现出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和声效果。
交响乐团是由多种乐器组成的大型表演团体,能够演奏复杂而庞大的交响乐作品。
摇滚乐队则通常由吉他手、贝斯手、键盘手和鼓手等组成,以强烈的节奏、电吉他的效果和激烈的舞台表演来吸引观众。
音乐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将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
音乐作品(这里泛指器乐作品)是通过演奏展现其轮廓的。
当我们对音乐表演作出评价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基本功扎实”、“技巧娴熟”、“表现力丰富”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准确、深刻”等等。
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下基本功、技巧、表现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我们是否可以说基本功、技巧是驾驭音符并使之成“形”的手段,对作品的正确理解则是挖掘作品之“神”并使之传神的前提。
换言之,音乐作品是否形神兼备与音乐表现是息息相关的。
音乐表现即演奏者对音乐形象的即兴塑造能力,与演奏者的年龄、气质、情绪、素养等有密切联系。
它千变万化,绝少雷同。
它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即使在同一人身上也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本文仅从常见的民族器乐的演奏入手,试探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音乐表现什么?音乐表现情感、表现人们细微而复杂的内在情感。
这一点或许是世所公认的。
诸如爱与恨、喜与悲……,一句话:喜、怒、哀、乐无所不包。
民族器乐的表现能力来源于如下几个因素,即:唱——歌唱性,或称抒情性;说——叙述性;写景——描绘性。
这里,歌唱性,叙述性是对人的描摹,描绘性是对物的描摹,二者相得益彰。
歌唱性即器乐演奏形同歌唱,它是民族器乐表现的常用手法之一。
歌唱性的段落在人们信手拈来的乐谱中几乎垂手可得,随之可见。
我们在二胡曲《阳关三叠》中听到的是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情意绵绵的歌唱;笛子曲《牧民新歌》则传送了豪迈的歌颂之情。
“大漠弧烟直,长河落
日园”二胡曲《拉骆驼》表现了荒凉而孤寂的歌唱;烩炙人口的《三门峡畅想曲》则以近乎于朗诵的音调叙说了建设者的赞美的心声。
如果说二胡曲《春诗》散发着犹如“春风得意马蹄疾”那样畅快的歌唱;那末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时而高昂时而低回的歌唱似乎抒发了西北人民委婉的感情……乐手们普遍地钟情于歌唱性的手法并非偶然,其中自然制约的影响也许大有关系,首先,奇妙的人体结构使口耳配合默契:口发出信号,耳接受信号,耳朵对人声的感受永远是最深的。
无论是说话或歌唱,都要首先经过主体的耳朵的摄取,分辨,记忆存储以及听觉校正等。
因此,人耳对人声十分敏感,适应性强。
这里从生理学的角度回答了歌唱性易被人耳接受的道理,其次,翻开音乐发展史,不难发现声乐与器乐的渊源,声乐与器乐其实是相辅相成、交互发展的。
人类社会早期的器乐是作为声乐伴奏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模仿声乐的器乐作品(例如“卡戏”)屡见不鲜。
因此,器乐演奏被要求具有歌唱的特性是十分自然的了。
据说日本一位成效卓越的长笛教师常常是借助于卡鲁索的唱片进行长笛教学的。
作为器乐演奏的歌唱性,似乎具备如下特征:在描述器乐演奏的歌唱性,以表现连贯、流畅的特点,作为声乐原动力的气流具有延续、连贯的特点,因此流畅便成为歌唱的最明显的特征;在结构上应当是句逗分明;在技法上应恰如其份地运用各种装饰以及音波等。
“行云流水”原为描述歌唱的意境,也可以用描述器乐演奏的歌唱性,以表现连贯、流畅的特点,作为声乐原动力的气流具有延续、连贯的特点,因此流畅便成为歌唱的最明显特征。
比如拉弦乐器(用弓)与吹管乐器
(用气)更易于体现歌唱性的要求。
至于弹拨乐器(用指弹)和击弦乐器(用键击),由于声音延续性的要求只有通过连续击发才能得到满足,因而常常是通过人为的方式来实现歌唱性要求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弹拨乐器的点状连续、以点为线的特点,对于人们听觉感受的流畅性并无丝毫的影响。
正好象雨水是由雨滴组成的,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线关雨丝;影片是以每秒十六张画面的速度放映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连续的动作画面。
这种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瞬间停留”的现象或许能说明问题。
由于人们歌唱呼吸生理机能和气流储量的限制,歌唱要求有明显的分句,器乐演奏歌唱性对句法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
昆曲演唱讲究“橄榄腔”,即一音或一句中适当的力度变化,这对器乐演奏也是适用的。
此法不仅斌予音乐生动的感觉,而且使得全曲顿挫有致,句逗分明。
传统民族器乐曲对于各种装饰技巧的运用常常导致特殊的“韵味”。
“韵味”在戏曲中称为“步腔”,它直接地来自歌唱。
这在昆曲中尤为典型。
昆曲乐队训练重要的一条是人人必须会唱,然后伴奏乐器按唱的乐器按唱的腔调摹仿,曲随词意,乐伴歌行,因此,昆曲的唱与乐队珠连璧合,协调无间,伴奏乐器常常发挥了独特的歌唱性效果。
音波可以美化声音,它也是歌唱的重要樗之一。
声乐音波频率大约为5.5周期/称。
器乐音波通常7周期/秒。
按照乐曲情绪灵活地运用音波是使器乐获得歌唱性效果的重要一环。
歌唱性(Cantabile)散见于乐谱是在十八世纪,后来它频繁地在乐曲中出现,成为人们喜爱表情之一。
上述探讨的歌唱性表情功能揭示了器乐表现手段的要素。
当夏里亚宾听完著名的大提琴家格雷戈*皮亚蒂戈斯基演奏的一些俄国歌剧选曲之后,他充满感情地说:“你唱得太多了,大多数弦乐演奏家唱得太多。
为什么不在你们的乐器上更多地说话呢?”夏里亚宾的这一番话为器乐演奏的表现指明了另一方面——叙述性。
这段话使皮氏受益不浅,奉为经典。
叙述性即用音乐说话,它与歌唱性相映衬,为器乐演奏的另一重要表现手段。
《乐记》中的《子贡问乐》篇对音乐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
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人们普遍地认为音乐与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不同方式,它们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音乐来源于诗歌——欧洲许多音乐学家都持有这种观点。
在音乐诞生之初欧洲出现的口语旋律,脱胎于语言萌生于音乐。
非洲一些部族的笛声往往是表达某种含义的。
如果我们把军营号也列为音乐的话,那么它与呼喊相类似,是一种简单的住处传送。
苏东坡对吹箫曾经有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绘……文字有叙事功能,音乐有叙述性,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似的。
音乐的叙述功能(尽管是不确定的)无论是在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中的对白式音调,《江河水》中倾诉音调以及《二泉映月》的叹息音调中都可以得到验证。
笔者推测描绘一词应是对绘画而言的,后被文学与音乐借用。
器乐演奏的描绘性泛指音乐表达现实情景的功能,这种表现是通过音乐节奏的轻重徐疾与旋律的疏密起伏表现事物的运动状态的。
音乐的描绘性充分地调动了人们视觉、听觉的“通感”(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这一
类的音乐往往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当我们听到波状起伏的旋律,能过联想仿佛看见了波动的水浪。
这方面的实例几乎俯拾皆是,《战台风》一曲中我们可以发现强烈的风声摹拟这一写实手法;《流水》一曲以泛音表现幽幽高山,歌唱性旋律表现涓涓细流,较为储蓄,旨在写意。
这用描绘性手法“贵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不拟则失真,太拟则失神。
花、鸟、鱼、虫、林、湖、海皆可入曲,然而须经愉如其份的艺术处理。
对于情与景的关系,音乐与文学如出一辙,都注重情景交融。
古琴曲《潇湘水云》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山高水阔、烟云弥漫,实则饱含着作者愁怅困苦,忧国忧民之情。
这种“托物咏怀”、“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的古典文艺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
器乐表现的描绘性可以追溯对两千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倡导的“摹拟论”。
不同之处在于“摹拟论”者主张文艺作品是客观世界的翻版,我们所说的描绘性则是将事物运动的典型形态引进乐曲,以增添作品的生机与动态美。
歌唱性,叙述性与描绘性的手法显露在音乐作品中几乎是相互渗透、溶为一沪的,在以歌唱性为主体的段乐中往往叙述性穿插其中,使作品的歌唱音调与郎诵音调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洪湖人民的心愿》中的歌唱性音调便呈现出这一特点。
反之,强调叙述性音调也往往兼有歌唱性音调的特征,这在《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一曲的中段显得尤为突出。
由此可见,在一首完整的乐曲中往往是歌唱性、叙述性与描绘性三者并行不悖,协同发展的。
这使得乐曲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形成不同乐曲的各自的鲜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