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MOPA结构脉冲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

MOPA结构脉冲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陈圳;任海兰【摘要】A two-stage optical amplific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double-clad Yb-doped fiber as the gain medium and multi-mode continuous pumped laser diode as the pump source.The circuit-direct modulated semiconductor laser is used as seed source to develop Master-Oscillator Power-Amplified (MOPA)fiberized pulsed fiber lasers.The output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ber laser and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amplifier under different pulse width and repetition frequency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A pulsed laser output with central wavelength of 1.06μm,peak power of 10.4 kW and maximum average power of 21 .3 W is obtained by adj usting the seed sourc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imary pumped power is 2 W and secondary pumped power is 31 W.The maximum gain can reach 16.7 dB at 900 kHz repetition frequenc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lse width and repetition frequency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aser output power.At high rep-etition frequency,the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amplifie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ulse width.%采用双包层掺镱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多模连续泵浦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构造了两级光放大系统;采用电路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研制了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全光纤化脉冲光纤激光器.对不同脉冲宽度、重复频率下的激光器输出功率特性和二级放大器的增益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一级泵浦光功率为2 W、二级泵浦光功率为31 W的条件下,通过对种子源直接调制,得到了中心波长为1.06μm、峰值功率为10.4 kW、最大平均功率为21.3 W的脉冲激光输出.在900 kHz重复频率下具有最高增益16.7 dB.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与激光输出功率呈正相关;在高重复频率下,光放大器增益特性与脉冲宽度呈负相关.【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4页(P52-54,72)【关键词】光纤激光器;主振荡功率放大;脉冲激光;级联放大器【作者】陈圳;任海兰【作者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4;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560 引言光纤激光器因具有光束质量高、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体积小、兼容性强、寿命长和散热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什么是光纤激光器

什么是光纤激光器——激光英才网光纤激光器是指用掺稀土元素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可在光纤放大器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光纤内极易形成高功率密度,造成激光工作物质的激光能级“粒子数反转”,当适当加入正反馈回路(构成谐振腔)便可形成激光振荡输出。
光纤激光器的类型按照光纤材料的种类,光纤激光器可分为:1.晶体光纤激光器。
工作物质是激光晶体光纤,主要有红宝石单晶光纤激光器和nd3+:YAG单晶光纤激光器等。
2.非线性光学型光纤激光器。
主要有受激喇曼散射光纤激光器和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激光器。
3.稀土类掺杂光纤激光器。
光纤的基质材料是玻璃,向光纤中掺杂稀土类元素离子使之激活,而制成光纤激光器。
4.塑料光纤激光器。
向塑料光纤芯部或包层内掺入激光染料而制成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的优势光纤激光器作为第三代激光技术的代表,具有以下优势:(1)玻璃光纤制造成本低、技术成熟及其光纤的可饶性所带来的小型化、集约化优势。
(2)玻璃光纤对入射泵浦光不需要像晶体那样的严格的相位匹配,这是由于玻璃基质Stark 分裂引起的非均匀展宽造成吸收带较宽的缘故。
(3)玻璃材料具有极低的体积面积比,散热快、损耗低,所以上转换效率较高,激光阈值低。
(4)输出激光波长多:这是因为稀土离子能级非常丰富及其稀土离子种类之多。
(5)可调谐性:由于稀土离子能级宽和玻璃光纤的荧光谱较宽。
(6)由于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无光学镜片,具有免调节、免维护、高稳定性的优点,这是传统激光器无法比拟的。
(7)光纤导出,使得激光器能轻易胜任各种多维任意空间加工应用,使机械系统的设计变得非常简单。
(8)胜任恶劣的工作环境,对灰尘、震荡、冲击、湿度、温度具有很高的容忍度。
(9)不需热电制冷和水冷,只需简单的风冷。
(10)高的电光效率:综合电光效率高达20%以上,大幅度节约工作时的耗电,节约运行成本。
(11)高功率,目前商用化的光纤激光器是六千瓦。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简介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是一种将粉末材料逐层堆积成形的工艺方法。在加工 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对金属粉末进行扫描和熔化,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冷 却凝固,逐层堆积成复杂的三维零件。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等特 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二、发展现状
3、铝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 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 磨性和耐腐蚀性。研究者们通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的影响,揭示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例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 以得到细小的晶粒和均匀的相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1、铝合金粉末制备与特性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铝合金的关键之一是制备高质量的铝合金粉末。目前,铝 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雾化法、机械合金化法、化学法等。其中,雾化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粉末具有球形度高、粒径分布窄、成分均匀等 优点。然而,雾化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设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因此, 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铝合金粉末特性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材 料体系。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 及研究进展
目录
01 一、激光选区熔化成 形技术简介
02 二、发展现状
03 三、研究进展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一种重要的 金属加工和增材制造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问世以来,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 到了广泛和研究。本次演示将介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和应用。该技术 主要利用高能量激光束对金属粉末进行逐层选择性熔化,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的近 净成形。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综述近年来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铝合金材料体 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及研究热点分析

02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
光纤通信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按传输模式分类
单模光纤通信技术和多模光纤通信技术。单模光纤通信技术以单一模式传输 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等优点;多模光纤通信技术以多个模式同时 传输信号,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
按纤芯材料分类
石英光纤通信技术和掺铒光纤通信技术。石英光纤通信技术以石英作为纤芯 材料,具有损耗低、带宽大等优点;掺铒光纤通信技术则以掺铒玻璃或石英 作为纤芯材料,可实现长距离传输。
全光网络及光互联网的研究与发展
全光网络
全光网络是指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所有的信号都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不再 需要经过任何电处理。全光网络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低损耗、抗干扰等优 点,是未来光通信网络的重要研究方向。
光互联网
光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光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网络,可以实现高 速、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光互联网不仅可以提高通信速度, 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
物联网是将物理世界的各种“事物”与互联网连接起 来,通过智能设备与传感器等收集数据,再通过硬软 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来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控制 的一种网络。
光纤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
应用
由于物联网需要连接大量的设备,因此需要高可靠性 、高速度、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其 高速、宽带、远距离传输和抗干扰等优点,成为物联 网中重要的传输解决方案。如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 多路复用和高速传输,利用光纤放大器提高传输距离 等。此外,光纤传感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可 以实现高灵敏度、高精度、远距离的传感测量。
04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展望
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研究

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光电器件与材料相关领域的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性能得到明显强化,在各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半导体激光功率,可以采用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
基于此,分析研究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对提高仪器总功率以及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合束;光纤耦合前言:利用合束技术可以使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纤中进行耦合,由此形成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器件,保证激光的输出功率,提高激光束的质量。
目前,国内外已广泛使用多种红外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广泛用于彩色显示、激光印刷、高密度光盘存储等领域,但目前对于可见光波段激光耦合模块尤其是绿光波段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绿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光电器件与材料相关领域研发重点之一。
1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研究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由于其具有光束不均匀性、单元功率低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领域。
为保证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输出,需要对激光器进行多层叠加,这会一定程度上限制光束质量。
随着半导体耦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使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合束,可以有效提升光束的质量,实现激光远距离柔性传输。
最早的光纤是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来的,后来被人们逐渐推广使用。
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国外公司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得到了损耗较低的光纤,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迅速发展和光纤耦合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2半导体激光器非相干合束技术目前,半导体激光器的合束技术方法有两种:相干合束和非相干合束。
半导体激光器利用光束准直技术和聚焦耦合技术,使多个光束单元的耦合成为可能。
在相干合束技术的应用中,采用了相位控制方法,使激光阵列各发光元件产生同一波长的光束,从而达到相干合束。
4-光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课件

光放大器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A·斯梅尔卡 预示的自发喇曼散射,而后,科学家在半个世纪的时 间里做了大量研究。1987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美国A T&T 贝尔实验室报道了离子态的稀土元素铒在光纤中 可以提供1.55µm波长处的光增益,这标志着掺铒光纤 放大器(EDFA)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989年现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制成首件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产品。
光放大器是可将光纤线路上微弱的光信号 直接放大的器件,它的出现免去了光在放大时 必须经过的光/电/光转换,使光纤通信技术产 生了质的飞跃。
8
光放大器是基于受激辐射或受激散射的原 理来实现对微弱入射光进行放大的,其机制与 激光器类似。当光介质在泵浦电流或泵浦光作 用下产生粒子数反转时就获得了光增益。
15
目前在线路中使用的光放大技术主要是采用E DFA,EDFA 属于掺杂稀有元素的光纤放大器家 族中的一种,此外其他可能的掺杂元素还包括钕 (通常用于高功率的激光器)和镱(它们通常和 铒一起混合用)等元素。目前已经商品化并获得 大量应用的是EDFA。
16
拉曼放大器(FRA)
FRA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受激拉曼散射(SRS)的 非线性效应,在光纤中光功率较高时就会产生受激 拉曼散射。FRA利用强的光源对光纤进行激发,使 光纤产生非线性效应,在受激发的一段光纤的传输 过程中得到放大。它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大功率的半 导体激光器做泵浦源(约0.5-1w),因而其实用化 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脉冲整形
电信号
光信号
电光转换
6
光/电/光中继器需要光接收机和光发送机来分 别完成光电变换和电光变换,其设备复杂,维护 不便,速度慢。随着光纤通信的速率不断提高, 这种光电光中继器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使得光纤 通信系统的成本增加,性价比下降。
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的慢光效应与光纤传输性能研究

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的慢光效应与光纤传输性能研究引言:半导体激光器件在光通信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半导体激光器件的研究中,慢光效应和光纤传输性能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重点探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的慢光效应以及其对光纤传输性能的影响。
一、慢光效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慢光效应是指当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显著减慢的现象。
慢光效应的产生与介质中的折射率与频率有关。
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与光场相互作用会导致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慢光效应。
慢光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介质中的色散与传播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色散是指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
在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与折射率有关,而折射率又与频率有关。
当折射率随频率变化较大时,光的速度会显著减慢,从而产生慢光效应。
二、慢光效应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的应用慢光效应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首先,慢光效应可以增加相干相位噪声对激光器的抑制能力。
激光器产生的相位噪声会对光信号的传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慢光效应,可以增加相干相位噪声与信号传输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激光器的抑制能力。
其次,慢光效应还可以用于增强器件的非线性效应。
在半导体激光器件中,非线性效应可以通过改变慢光效应的强度来实现。
通过调节激光器件中的慢光效应,可以更好地控制非线性效应,从而优化器件的性能。
此外,慢光效应还可以用于改善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慢光效应可以延长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
因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引入慢光效应可以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
三、光纤传输性能中的慢光效应分析1. 信号传输质量的改善慢光效应的引入可以降低光信号的带宽需求,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慢光效应将导致信号的传播速度减慢,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更加稳定。
这种稳定性可以减小信号的失真,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2. 传输距离的延长慢光效应可以延长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从而增加传输距离。
在传统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距离受到光纤损耗和色散的影响。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及光电转换技术

技术成本高:目前,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技术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 低成本才能广泛应用。
维护难度大:由于涉及精密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系统的维护难 度较大。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及光电转换技术的应用领域与 拓展方向
应用领域
通信网络: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信、移动通 信、互联网等领域。
对光电转换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包括光功率传 输测试、光信号质量测试、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等。
光电转换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光电转换效率、光信号 质量等数据。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对光电转换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包 括光功率传输距离、光信号质量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等 。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 距离传输及光电转 换技术
2023-11-08
目 录
• 引言 •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技术 • 光电转换技术 •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实验及结果分析
目 录
• 光电转换实验及结果分析 • 高功率激光光纤远距离传输及光电转换技术的
前景与应用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功率激光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
系统组成
高功率激光光纤传输系统 通常由高功率激光源、光 纤放大器、光调制器、光 检测器等组成。
传输速率与距离
传输速率和距离是高功率 激光光纤传输系统的两个 关键指标,需要通过优化 设计提高传输性能。
可靠性及稳性
高功率激光光纤传输系统 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 性,以确保长时间的正常 运行。
抗干扰性强:由于光纤的特殊材料和结构,使其对外部环境的干扰具有很高的抵抗 性,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8期中文核心期刊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武建芬,陈根祥(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所,北京100044)
摘要:
简要介绍了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
点,并对几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热门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进行了较详细介绍,最后对未来光纤激光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锁模
光纤激光器中图分类号:TN248文献标志码:A
1引言由于光纤激光器技术在高速率大容量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高精度光纤传感技术和大功率激光等方面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受到了来自电子信息、工业加工和国防科技等研究开发领域的高度关注。符合光纤激光器发展需要的各种光纤结构、光纤材料特别是各种稀土掺杂光纤材料和新的激光泵浦技术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光纤激光器技术的进步[1]。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及掺杂光纤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输出功率、波长调谐范围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具有与光纤系统完全匹配的独特优点,光纤激光器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系统,尤其是可实现稳定多波长激光输出的光纤激光器非常适合应用于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系统。目前国内外对于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集中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功率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窄线宽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拉曼光纤激光器等几个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并就几种主要的光纤激光器技术较详细地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国内外近几年的新发展,最后对未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2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2.1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的固体、气体激光器一样,光纤激光器基本也是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泵浦源一般采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增益介质为稀土掺杂光纤或普通非线性光纤,谐振腔可以由光纤光栅等光学反馈元件构成各种直线型谐振腔,也可以用耦合器构成各种环形谐振腔。泵浦光经适当的光学系统耦合进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在吸收泵浦光后形成粒子数反转或非线性增益并产生自发辐射。
所产生的自发辐射光经受激放大和谐振腔的选模作用后,最终形成稳定激光输出。
2.2光纤激光器的分类光纤激光器种类很多,根据其激射机理、器件结构和输出激光特性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目前光纤激光器技术的发展情况,其分类方
式和相应的激光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增益介质分类稀土离子掺杂光纤激光器
(Nd3+、Er3+、Yb3+、Tm3+等,基质可以是石英玻璃、氟化锆
玻璃、单晶),非线性效应光纤激光器(利用光纤中的
SRS、SBS非线性效应产生波长可调谐的激光)。
在光纤
中掺入不同的稀土离子,并采用适当的泵浦技术,即可获得不同波段的激光输出。
(2)按谐振腔结构分类F-P腔、环形腔、环路反
射器光纤谐振腔以及"8"字形腔、DBR光纤激光器
、
DFB光纤激光器。
(3)按光纤结构分类单和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特种光纤激光器。
(4)按输出激光类型分类连续光纤激光器,超
短脉冲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
(5)按输出波长分类S-波段(1460 ̄1530nm)、C-
波段(1530 ̄1565nm)、L-波段(1565 ̄1610nm),可调谐单波长激光器,可调谐多波长激光器。
2.3光纤激光器的显著特点由于光纤激光器在增益介质和器件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传统的激光技术相比,光纤激光器在很多
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点。这些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2,3]
:
收稿日期:2006-05-11。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基金(2005SZ004)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7021;60437010)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武建芬(1975-),男,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和光纤激光器。
光器件!"#光通信技术2006年第8期
(1)较高的泵浦效率。通过对掺杂光纤的结构、掺杂浓度和泵浦光强度和泵浦方式的适当设计,可以使激光器的泵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例如采用双包层光纤结构,使用低亮度、廉价的多模LD泵浦光源即可实
现超过60%的光光转换效率
。
(2)易于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千瓦甚至兆瓦级超大功率激光输出。光纤激光器表面积/体积比大,其工作物质的热负荷小,易于散热和冷却。
(3)易实现单模、单频运转和超短脉冲(fs级)。(4)工作物质为柔性介质,使得激光器的腔结构设计、整机封装和使用均十分方便。
(5)激光器可在很宽光谱范围内(455~3500nm)设计与运行,应用范围广泛。
(6)与现有通信光纤匹配,易于耦合,可方便地应用于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
上述特点使得光纤激光器在很多应用领域与传统的固体或气体激光器相比显示出明显的独特优势。
3光纤激光器技术的重要进展3.1大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在空间激光通信、工业加工、
医疗、国防上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就要想办法提高泵浦抽运光的
吸收效率,双包层掺杂光纤就是出于这样目的而设计的。双包层光纤由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和保护层四个层次组成。内包层的作用:一是包绕纤芯,将激光辐射
限制在纤芯内;二是将泵浦光耦合到内包层,使之在内包层和外包层之间来回反射,多次穿过单模纤芯而被其吸收;为了使泵浦抽运光多次穿过纤芯以便使其被充分吸收,人们在纤芯内包层的结构上进行了研究,发展了多种增加泵浦抽运光吸收率的内包层纤芯
结构形式[2]
。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将泵浦光耦合进纤芯,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最近韩国汉城大学的SeunginBaek等报道了采用长周期光纤光栅进行包层泵浦耦合吸收泵浦抽运光的实验[4]
,他们采用一根5cm长、
周期
180um的长周期光纤光栅将从端面入射到内包层的泵浦光耦合到纤芯,使掺镱包层泵浦激光器的泵浦吸收率增加35%,最大输出功率在同样的20W泵浦源泵浦
情况下最大增加可达55%,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来自泵浦二极管堆(diodestack)的泵浦光经准直透镜
(lens)和二项色性镜(dichroicsmirror)后进入SMF(单模光纤),该单模光纤已经去掉了包层护膜,并在其中制
作了符合耦合要求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
,
以使泵
浦光能进入包层并充分耦合进纤芯,从而使泵浦光的
吸收效率得到提高。
3.2超快锁模光纤激光器如果光纤激光器在增益带宽内存在大量纵模运转,当各纵模频率间隔相同且相邻纵模间相位差为常数时即可获得锁模激光脉冲输出。根据锁模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
器。由于主动锁模调制能力有限,限制了锁模脉冲的宽度,脉冲宽度通常为ps量级。被动锁模或自锁模光纤激光器是利用光纤或其它元件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锁模的,激光器结构简单,在一定条件下不需
要插入任何调制元件就可以实现自启动锁模工作[5]
。
最近A.Polynkin和P.Polynkin,报道了一种新的被动锁模超短腔高平均功率ps级短脉冲光纤激光器[6]
,
图
2是其实验装置原理图。一根8cm长的重掺杂(铒,镱)磷酸盐玻璃光纤被用作增益介质,功率可调的975nm
激光二极管泵浦光源从端面给增益光纤提供泵浦光,
在普通单模光纤(SMF28)上写入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被用作光反馈和激光输出端口。其中,光栅反射谱的半最大值全宽(FWHM)为1.5nm,反射率15%。半导体饱和吸收镜(SESAM)作为非线性光学元件实现光学被动
锁模。整个设备总长18cm
。
试验获得了稳定的重复率
550MHz.的脉冲激光输出(平均输出功率500~775mW)。在最大平均输出功率情况下(775mW)测量得到的输出激光脉冲光谱的半最大值全宽(FWHM)为0.37
nm,非线性自相关曲线的半最大值全宽为17ps。
3.3拉曼光纤激光器
图1实验装置原理图(二项色性镜在泵浦波长上反射率高,在信号波长上透射率高)
图2短腔被动锁模光线激光器原理图
武建芬,等: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光器件
!"#光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