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7、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全文,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突破末段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林则徐》录像、《虎门销烟》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烟指的是什么?2.对于鸦片的危害,你了解多少?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随历史一起穿溯到170年前。

播放幻灯片师口述: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毒品。

人吸食后容易上瘾,体质严重下降,甚至会危及生命!从1799年到1838年,短短四十年,中国吸毒人数达到200多万人,外国侵略者从中国直接掠去白银4亿多元。

孩子们,鸦片,让我们的父老乡亲面黄肌瘦,骨瘦如柴;,鸦片让中国士兵们拿不起刀枪,让中国的农夫们扛不动锄头;鸦片,让中国人从此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鸦片,给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耻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这烟一定要——?销!二、情动学文1.大家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你知道这一天是哪一天吗?1839年6月3日出示“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了吗?(这一天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3.孩子们,再读一遍,记住是哪一年哪一天,中国人逃脱了外国人鸦片的残害。

生再念——“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4.把书本上合上,告诉老师这个特殊的日子是哪天。

点名请几位学生说。

5.一起说一说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哪一天。

请学生齐说日期——1839年6月3日。

6. 让我们回到1839年6月3日,和林则徐一起虎门销烟。

三、品味壮举1.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地说说虎门销烟是一个怎样的事件?(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壮举)2.你能用“壮”组哪些词?“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出示选择题,选择正确的义项。

虎门销烟教案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一)讲读一、六自然段。

1、朗读课题,怎样才能读好课题?(充满豪情,激昂地,深情地……)2、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为什么这一天“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4、细读第六自然段(1 )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意义重大,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②仪式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板书:场面:壮观、隆重)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4、读了这节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老百姓要来观看?为什么邀外国商人观看?(三)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 全世界表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 侮的!
如果此时,我们站在林则徐的雕塑前, 你想说些什么?
虎门销烟池
珍 惜 生 命
远 离 毒 品
拓展延伸: 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 题,写一段话。可以讴歌中国人民不可 欺侮的斗争精神,可以抒发对林则徐的 崇敬之情,可以表达自己远离毒品,强 身为国的坚定决心等等。
1949年10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1997年7月1日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 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 全世界表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 侮的!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气势盛大 C、增加勇气或力量。
销烟前的壮景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 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fèn)外壮丽。一大早从 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 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
台下,一侧是身着(zhuó)朝服的文武官员,另
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销烟前的壮景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 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 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 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
作业: 1.林则徐,我想对您说„„
2. 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
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一段话。
仪式很隆重: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 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 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设计4

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设计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虎门销烟的经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虎门销烟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二、细读课文。

(一)、直奔重点段,了解销烟经过。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鸦片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林则徐颁布禁烟章程,下令禁烟,他是怎样销毁鸦片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一节具体写了销烟的过程。

(第三自然节)2、指名读第三自然节。

师:这一天的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那么,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学 凿碌谌 冢 雒栊聪 坦 痰挠锞洹?/P>指名说出语句,教师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销烟分几步完成?(三步)哪三步?板书:撒盐巴同时,在出示的这段话中用红笔圈画出“先......再......然后”三个词语。

抛鸦片倒石灰齐读这段话。

学生看板书练习叙述销烟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三个词语。

指名复述。

3、林则徐销烟仅仅是1839年6月3日这一天吗?(不是,整整持续了23天)指名读第五节,从“23天”、“二百多万斤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体会到销烟持续时间长,销毁数量多,从中也可以看出流入国内的鸦片数量之多,对国人的危害之深。

)(二)、学习二、四两节,感受销烟场面的壮观。

过渡:这篇课文不仅写了销烟的经过,作者还不惜笔墨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

自由读二、四两节,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

1、学生自读二、四两节,圈画,批注。

2、同桌交流。

3、指名谈体会,重点品读。

教师做如下预设,对学生的发言随即点拨,并指导朗读。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8.虎门销烟共几课时 2 课型讲读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品读课文,找出关键词概括销烟的具体经过,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撒、抛、倒”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

3.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以及准确的动词复述虎门销烟的经过。

4.想象写话,深化对虎门销烟意义的认识和对林则徐的崇敬,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销烟的几个步骤,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复述虎门销烟的过程,体会激动人心的销烟场景。

难点:复述虎门销烟的过程,体会激动人心的销烟场景。

教学资源预习设计1.阅读《新阅读新习作》上的《智斗义律》。

2.对《虎门销烟》这个历史故事感兴趣吗?从文中点击几个感兴趣的词语,如“林则徐”“鸦片”等上网或查阅资料再深入了解一下历史上“虎门销烟”的前因后果。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1.读题。

2.读句子。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3.说说这个日子“值得纪念”的原因。

预设: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4.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板块:感受销烟过程中的壮观场景(20分钟)1.轻声读读课文3、4两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句子。

2.交流。

预设:销烟前“午后二时许……销烟开始了”;销烟时“只见一群群……难闻的气味”;销烟后“看到害人的……虎门上空。

”3.出示学程单1默读描写销烟时的句子,看看课文用哪几个词写出了销烟时的先后顺序,把它们圈画出来。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读题《虎门销烟》,认识了这样一个日子——【出示】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说它“值得纪念”,是因为——指名说。

第二板块:感受销烟过程中的壮观场景(一)1.课文3、4自然段就讲了销烟的过程,文章按照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

虎门硝烟第二课时

虎门硝烟第二课时

《虎门硝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销烟过程。

2.了解虎门硝烟的过程。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再次观看视频,了解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填空()年()月()日,()在()举行了()。

二、新授课1、虎门硝烟是怎样的事件?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师生交流,引导出“值得纪念、伟大壮举”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伟大壮举之一默读第二自然,边读边用符号画出硝烟前的场面的词语。

(1)师生交流:一壮:①“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文武官员”、“外国商人”(前来观看的人多)②“分外壮丽”“彩旗林立”、“身着朝服”(隆重)(2)小结,前来观看的人如此之多,仪式这么隆重,透露出销烟的大快人心,真是伟大壮举啊!3、学习第三到第五自然段,了解伟大壮举之二(1)观看《虎门硝烟》电影节选大家观看完电影,让我们一起走进1839年6月3日的虎门寨。

(2)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二壮:硝烟开始的情形①“群情沸腾”、“礼炮轰鸣”——人民禁烟愿望强烈②“一声令下”——禁烟决心坚定小结:销烟前的场景显示了人民的决心和兴奋,这又是一次伟大壮举。

③指导朗读“午后二时许,……开始了。

”(激昂奋发)三壮:硝烟的过程①林则徐是分几步进行硝烟的?找出表示销烟过程先后顺序的词语②撒盐巴(教师总结)、抛鸦片、倒生石灰(学生概括)③“先……再……然后……”复说硝烟过程(3)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看到这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①如果我是现场的老百姓,我会②如果我是现场的文武官员,我会③如果我是现场的外国商人,我会师生交流四壮:硝烟持续了23天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这些数字又一次告诉我们硝烟的“壮举”。

4上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4上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编者的编排意图,提示了教学的思路,提炼了文本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并隐性地体现了教学目标。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忽略教材的课后练习,没有积极发挥其效用,致使课后练习形同虚设,导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

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这一课程资源,积极发挥其效用,将用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依循课后练习理清课文脉络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思路是最要紧的事。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脉络,为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创设良好的情境。

《虎门销烟》课后练习第一题“朗读课文,复述课课文”,我在教学中,我把它作为主问题引领课堂阅读,通过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里出示的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充分课后练习这一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调动思维,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进行了成功的复述。

二、依托课后练习进行课堂练笔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可见,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课堂练笔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

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课后练习顺水推舟地进行课堂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虎门销烟》课后最后一道练习题“以‘我站在林则徐雕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我在教学时结合这道练习题,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小学生,你会对林爷爷说些什么?”,不少学生都有精彩的发言。

把课后练习引起课堂教学,引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练笔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文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摘要:欺侮(理水泄不通)、多音音分外壮丽()担生石灰()3、昨天我让学回有关《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学们到了吗,师(笑笑)能请暂停吗? 生可以,先……再……然……●工人们销烟是分几步完成、学们昨天我们已对《虎门销烟》这课有了初步了现我要检下常常们预习情况、默写词语历史水泄不通销毁欺侮(理水泄不通)、多音音分外壮丽()担生石灰()3、昨天我让学回有关《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学们到了吗?谁说说课烟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性?二、渡相信学们已将课很熟了那么了课你想说什么呢?生我想当成千上万老姓看到这情景该是多么激动啊! 生我觉得咱们国人应该团结起让鸦片进不了国生林则徐是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鸦片还不定能被销毁师说得!林则徐功不可没如他还健定会倍感欣慰▲请学们想下你了课哪段话给你印象深什么?生三节给我印象深因…… 师(笑笑)能请暂停吗? 生可以师学们看“双簧”表演吗?生看师我们现也段“双簧”表演(生笑)学你印象深段落另学马上说出印象深原因看谁得声情并茂看谁说得情真切师(指起学生)你愿先吗?(该生三节)师快谁配音?(说理由)生这节是描写林则徐带领工人怎样销毁鸦片所以给我印象深师能再具体些吗?生这节作者使用了“先……再……然”这些词语把销烟写得非常具体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生还有“像开了锅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我们眼前样师说得多啊你们这么说没有印象恐怕也有很深印象了吧咱们起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销烟”图随机板礼炮轰鸣群情沸腾先……再……然……●工人们销烟是分几步完成(分三步、二、三)师你说得非常不作者没有说步二三步而是用几词把三步巧妙地连了起学们是哪几词吗?(先……再……然……)对了有候我们做件事情要分成几步完成了表示这几步先顺序我们就可以用上“先……再……然……”等词把它们连起今天我们就用这三词练习说话请学们回忆下我们日常生活完成哪些事要分步以上做然用“先……再……然……”说话(生齐三节得声情并茂)结听着学们朗老师仿佛看到了那震惊外销毁鸦片壮观场面你们己着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师谁能不看说说你头脑里“销烟”图是怎样?生随着林则徐声令下震惊外虎门销烟开始了▲害人鸦片被销毁了学们你们高兴吗?当场老姓和你们样他们鸦片被毁而激动他们国人毁烟气势而豪让我们用豪高兴语气朗然段▲结是啊人们太激动了所以要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那还有哪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心情是无比激动呢?(二节)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答老师随机板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结指板人多台上台下这样层层渲染出种庄严而轰动场面这预示着这里将有重事件要发生下销烟气势壮观埋下了伏笔这里教师还有问题要问学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呢?我们起体会下开始人们激动情这二四两节都是写了人们激动心情这样写有什么处吗?(烘托销烟快人心)是啊销烟整整持续了3天二多万斤鸦片化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海到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引并板震惊外伟壮举打击嚣张气焰国人民不可欺侮这件事情义重而它发生839年6月3日因我们说这天是国历史上值得纪念日子这两节首尾响应明了虎门销烟和历史义师了这两节你想说什么呢?生我想说虎门销烟像面镜子照出了外国侵略者丑恶嘴脸他们真是太可恶了生我要说我们华民族是不可辱生我要感谢虎门销烟我要感谢林则徐是他让人们擦亮了眼睛师是啊虎门销烟这伟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美梦唤醒了沉睡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志薄弱“烟”鬼记响亮耳光鸦片罪恶实是太了回忆看看今天你还想说什么?生我们要牢记这教训不能再让这样悲剧发生生现仍有人吸“烟”多么不应该啊师对六十年了现仍有人造毒、贩毒、吸毒请看图片(师逐映示禁毒宣传图片给学生以教育)师看了图片你还想说什么呢?生了你和人幸福请远离毒品吧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请不要再制造悲剧了生份毒品该是多少座坟墓啊(还有几人发言略)师学们说得真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身体腐蚀着人精神全世界都应该合起铲除毒品还世界份幸福和安宁我建议学们课到上或其他地方集些做调搞次禁毒宣传主题队会届我愿做你们特邀嘉宾欢迎吗?开始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虎门销烟先……再……然…… 结震惊外伟壮举提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虎门销烟
活动一:察寻“壮举”
1.默读课文开头结尾,思考:虎门 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 两个词语来说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全班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词语、 感受)
1839年6月3日,举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 不可欺侮的!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 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 门销烟开始了。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 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 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 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 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 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 水被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 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活动三:再悟“壮举”
1.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 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 塑像,你想说些什么?
2.组内交流完善。
站在林则徐塑像前… …
活动二:体悟“壮情”
1.默读第二至五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 体现壮观的词句,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 在旁边。
2.组内讨论完善,确定汇报方式。(注 意:先朗读相关语句,再谈自己的体 会。)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可围绕其中的 一个方面进行汇报,别忘了朗读哟。)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 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 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 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 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 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 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 的外国商人。
作 业:
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