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共20页
写个同学们的话班会

有人说:“我居于中游,前边的人成绩太好了, 我超不过了。”于是,你沮丧! 我说:“你错了!”因为你你没有乐观的面对自 己,在你后面有很多人崇拜你,就像你崇拜你前 面的人一样。殊不知,他们也梦想能达到你的水 平。所以你不要忽略了自己榜样的力量。其次, 你前面确实有许多人,你也不晓得,他们中有多 少人在担心, 担心像你这样的厚积薄发者会超过 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也不尽是骄傲与坦然,也 有惊恐与不安。要知道,你前有劲敌,后有效仿。 你只有坚信自己榜样的力量,又同时怀揣着一个 让高手惊恐的决心,信心+决心=成功,即便稍有 意外,等待你的也将是“成功!”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继张 续加 他岭 的同 学学 习将 和在 生这 活里
上海电力学院
学张 生梦 活 超 将 在同 这学 里四 度年 过的 大
从2009年秋开始,
王准同学将在
这里向自己人生的 又一个起点发起冲 刺
上海交通大学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生张 目 楚 标 的同 又学 一实 个现 驿自 站己 人
苏州大学
周洋、罗琨、 丁斌、李帅、 张卫、叶飞、 张亚、秦之 男、孙培元 将在这里继 续他们的求 学和生活
沈峰同学
武汉理工大学
将把这里作为 人生的又一个 起点,他将从 这里向更高的 人生目标发起 冲刺
一即 个将 起成 点为
王 科 同 学
学 习 的 又
北京外国语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成即 二 为将 零 一踏 零 名入 九 交西 年 大安 秋 新交 , 生大 姬 的 校密 门同 ,学
别 海 南
兰 州 大 学
同 学 将年 在的 这这 里个 继时 续候 他, 的张 学 业翔
2009
学校坐落在黄河之滨 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校园面积3828亩,建有8 个校区,有3所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本科生18207人, 研究生9190人。在职教 职工4202人,有专任教 师1758人,其中教授等 正高职388人、副教授等 副高职822人,博士生导 师280人,两院院士9人 (含双聘),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 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 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者13人,教育部新世纪 人才71人,教育部“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 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 个,教育部“长江学者” 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 学团队3个。
[资料]西华师范大学校史资料
![[资料]西华师范大学校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289e1702020740be1e9b24.png)
西华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校史资料)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重点师范大学,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
学校现有北湖校区和华凤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600余亩,是四川省园林式学校,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中文名西华师范大学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所属地区四川南充学校属性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四川省重点建设师范大学外文名称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现任校长张健主要院系二级学院26个校歌云飞扬简称西华师大(CWNU )学校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637002)校训勤奋求实敬业创新学校代码10638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师范)类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下的川籍师生,于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
1949年,与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合并组建私立川北大学。
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
1956年,因四川行政区划调整,本科专业迁走,学校遂改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学校发展为南充师范学院。
1989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四川师范学院。
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1、1946年5月,在四川省三台县建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
设农艺、农经、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数理、农田水利七个系。
2、1949年12月,地址由三台县迁至南充市,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
设文商学院、理工学院和农工学院,增设中文、哲史二个系3、1950年7月,更名为公立川北大学。
4、1950年9月,更名为川北大学。
增设水利、土木、化工、电机、采矿五个一年制专修科。
江苏各大学排名

211工程和985计划首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拥有院士人数紧次于北大清华,综合实力网大连续10年排名全国第三。
自然科学全国第一、社会科学全国第二。
国际声誉全国前茅,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14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15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
2、东南大学211工程和985计划首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
工科全国五强,全国科研综合实力十强高校之一。
3、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首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国防科工委。
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内一流,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总共15次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中,学校获奖人数10次名列第一。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首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国防科工委,有工程院院士7人。
在直升机技术、无人驾驶飞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15个研究方向居国内领先水平,结构强度与振动、航空发动机技术、民航交通运输等21个研究方向居国内先进水平。
研制并生产了"长空"无人机系列、云笛无人机、无人驾驶直升机、AD系列轻型飞机等,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量连续9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
5、河海大学211工程首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拥有研究生院的52所高校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业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电工程等全国名列前茅。
6、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首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有“东方最美丽的高等学府”美誉。
是首批具有整体教授审定权的两所高校之一(南北高师之南高师),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之一,是可以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和首批华文教育基地,与世界上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接受来自122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档案学
华武中云 中汉国南 师大人大 范学民学 大 大 学 学
工商管理
清西中南南 华安国开京 大交人大大 学通民学学 大大 学学
华南中武北 中开山汉京 师大大大大 范学学学学 大 学
MBA 农业推广 物流工程 项目管理
Q&A
最后要强调的是:
中国国内所有学校和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其任务只是
为学生的提供知识和技能,其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发展平
学科理论体系
学科领域应用技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 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组织、 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以 及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与服务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能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 织从事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 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专 门人才。(CIO)
开设专业的时代背景:
o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会越 来越高。
开设专业的目标:
o 社会信息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社会的最基础资源—— 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
专业教授的主要内容:
o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 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 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 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共同促进
大发展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为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出 现,而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
o 图书馆
o 传统企业
o 互联网及新兴企业 o 企事业单位(政府,银行,财会部门…)
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 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的高级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介绍、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介绍、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在原北航社科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学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立于1997年。
学院紧紧抓住北航大力发展理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战略机遇,实现了从最初的政治教研室向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人文学院的成功转型。
目前,学院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5个二级学科)和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为我校第一个文科博士点,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建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10个二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4个本科专业。
学院在公共管理学、教育管理两大学科领域已形成自己的学术优势。
形成了以高等教育学、行政管理学、国防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战略问题研究等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学科发展模式,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交叉”的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超过本科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研究型学院,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知名度较高。
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37名,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5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8名,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0余名教师有海外留学和访问学者经历。
目前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学校蓝天学者,1个团队入选学校蓝天团队,1名教授受聘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名教授被聘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授被聘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前学院科研工作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十一五”期间的科研总经费接近2000万元,获批重要基金项目或重大项目9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3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和出版专著数大幅增加。
另外,学院在主办高水平全国性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表现积极,效果明显。
上海师范大学2008-2020年科研与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

上海师范大学2008-2020 年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定位规划一、目前现状学校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 个、博士后流动站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93 个、学士学位专业 79 个。
学校有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2 个、上海高校 E-研究院 3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8 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15 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重点项目 7 个、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 1 个。
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 932 项,科研经费总额 4.15 亿元,发表论文11811 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102 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78 项,专利 55 项。
二、建设目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020 年整体建设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使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上海市高素质师资和各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解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基地。
第一阶段:1、科学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级项目,每年达到 40 项左右。
同时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及其他各类项目,每年达到 200 项左右。
“十一五”期间每年科研总经费超过一亿元,“十二五”期间在此基础上每年增长 10%~20%。
争取公开出版的著作和发表论文数每年增长 10%,其中发表在各学科领域 top 杂志的论文数每年增长 20%。
每年推出精品学术专著 5-10 部,培育对上海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决策咨询与对策研究成果3-5 项。
争取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与技术领域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每年增长10% 以上。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公共管理学院是河海大学设立的以公共事务管理及其他应用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设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新闻传播学、社会学4个系和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管理研究所、政府水管理研究所、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河海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等挂靠学院。
学院设有社会学、移民科学与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哲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心理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社会工作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
参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
在2007-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社会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10位、江苏第2位,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13位、江苏第1位。
在武汉大学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的2012年本科专业排名中,公共管理名列全国第5位,属于5星级本科专业。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信息新闻传播学系教师信息∙沈晓静于红易前良陈家洋陈学举胡兴波高新春朱晓兰张健挺陈文育宋文月牟宏崔倩倩庄廷江孟伦邓倩社会保障系教师信息∙杨文健韩振燕施宪唐国红季年芳张鑫陈际华张晓晨郭剑平孙中艮社会学系教师信息∙陈阿江王毅杰高燕顾金土杨方王旭波胡亮张虎彪毛绵逵沈洪成钱卿刘畅沈毅卢崴诩武艳华行政管理系教师信息∙黄涛珍毛春梅曹海林杨正联张玲玲姚峰朱新华范仓海于术桐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教师信息∙施国庆陈绍军余文学朱秀杰余庆年董铭殷建军黄莉人口研究所教师信息∙黄健元何志扬石德生国土资源管理研究所教师信息∙孙燕周伟赵姚阳支晓娟赵小风陈睿山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师信息∙施春华陈友庆吴慧红沈汪兵政治学研究所教师信息∙许佳君姜晓平姚纬明叶鸿蔚陈静漪李智李峰新闻传播学系教师信息沈晓静研究方向:新闻话语,健康传播,视听新媒体于红研究方向:社会阶层媒介形象建构;广播电视传播艺术易前良研究方向:1、广播电视理论研究2、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陈家洋研究方向:现从事受众研究;曾从事影视传播研究胡兴波研究方向:影视,新闻学朱晓兰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媒介文化近期研究兴趣涉及新闻舆论陈文育研究方向:电影研究新媒介受众研究宋文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创作与表达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牟宏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崔倩倩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影学庄廷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史论、文化产业邓倩研究方向:媒介发展,新媒体传播与效果、传播理论等社会保障系教师信息•杨文健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韩振燕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季年芳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张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陈际华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老龄化与社会保障•郭剑平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灾害移民•孙中艮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工程移民社会学系教师信息•陈阿江研究方向:从事环境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社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王毅杰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流动人口、社会研究方法•高燕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社会评价、环境社会学•顾金土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学、社区社会工作•杨方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王旭波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胡亮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乡村社会学•张虎彪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移民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毛绵逵研究方向:社会评估、农村发展与管理•沈洪成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钱卿研究方向:行政法学•刘畅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
2015年研招师范类院校介绍

2015年研招师范类院校介绍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云南省最早创办土木建筑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前身是创立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云南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具有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各类国家注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30余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余人。
学院下设4系2中心1院1室:即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建筑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检测中心、云南农业大学节能减排检测与研究工程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学院中心实验室。
现招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方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方向)等本科专业及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与云南省建设厅、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设行业龙头开展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建有30余个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学院已完成和在研的省部级及大型横向科研项目达30余项,其中包括联合国人居署研究项目、景洪“千村规划”等重点科研生产项目,在研科研经费达五百余万元。
经过30余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学院秉承“土敦木华,正德厚生”的院训,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行业为依托,以培养“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院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路子,为社会培养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0余人,在云南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源于1981年建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1987年更名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年正式成立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大学最早于1929年设立教育系,出版《教育丛刊》,后几经更名,1953年院系调整时,教育系调离湖南大学,直至1981建立高等教育研究室,恢复教育科学研究。
1986年设立“学科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设立“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后设立“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准“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