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强国战略

合集下载

我国推出“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因与意义——广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我国推出“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因与意义——广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作 出这种战略选择 ,是综合考虑 了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
中 国发展 的现 实境 遇来 考 虑 , “ 海 洋强 国”战 略 的提 出都 是十 分必要 的。 ( 一 )历 史教训 要 求 中国 建设海 洋 强 国
1 8 4 0 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余年 ,中国饱受外敌侵略,特别是在 中日甲午战争
研 究所教 授 ,博 士 ,硕 士 生导 师 ;陈晗 尧 , 男 ,广 东外语 外 贸大 学法 学 院2 0 1 2 级国
际关 系专业硕 士研 究 生 ( 5 1 0 0 0 6 )
中图分类号 :D 8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0 6 5( 2 0 1 3 )l 1 - - 0 0 0 8 - - 0 9
十八 大报 告提 出 “ 提高 海洋 资源 开发 能力 ,发展海 洋 经济 ,保 护海 洋生 态 环境 , 坚决 维护 国家海 洋权 益 ,建 设 海洋 强 国” 的 目标 。报 告 首次 将 发 展海 洋 实力 提 升 为 国家 战略 层 次 。我 国拥有 丰富 的海 洋资 源 ,约 3 0 0万 平方 公 里 的领海 ,有 1 . 8 4万公
中 .被 敌人 用 坚船 利炮 炸 开 国 门 ,成为 中国 近代 史上 永 远 的屈 辱 。 当清政 府 开始 意
识 到 自己在海洋军事和工业方面落后 的情况下 ,开展 了救亡图存 的洋务运动 ,但 由 于政府腐败无能加之与列强的实力悬殊 ,还是无法改变当时 中国的悲惨境遇。中国
的海 军被 日本 海军 挫 败 ,中 日甲午 战争 大 大加深 了中 国半 殖 民地 半 封建社 会 的性质 。
控 制 ,并 成 就其 二 战后 的全 球 霸 主地 位 。而 日本 的振 兴也 是 因 为 明治天 皇从 美 国海

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一、背景材料: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

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岸线,勾勒出我国辽阔的海疆。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报告首提“海洋强国”的意义,阐述国家海洋局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上的具体部署。

二、什么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在当前新老海洋强国并存与共同发展时期,中国将坚持建设“和谐世界”国家战略,遵循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以“和谐海洋”为愿景,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平衡发展、不谋求海洋霸权,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

四、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包括那些方面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

1、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

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

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

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

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3、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

一是要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

坚持规划用海,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

二是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4、综合管控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一是要完善海洋法律法规。

二是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

三是要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

5、虽然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

背景资料: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

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在我国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日显突出,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海洋强国”也是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在国际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包括了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如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事实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早已从以农耕为特点的“传统内向型经济结构”转变成了“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撑。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1建立海洋强国的意义1.1什么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

1.2建立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国家利益的得失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文明进步的走向,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维护海洋国土主权和安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保证海外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保证海外航线安全等问题,都需要重视海洋的军事意义,加强海上作战力量建设。

只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步伐,加强与海洋相关的综合力量建设,才能有效地维护海洋国土不受外来侵犯,以过硬的实力维护国家海洋国土主权安全,保证我国海洋利益不受侵犯。

2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近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化,日美要协防钓鱼岛,菲律宾立法侵占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示主权”。

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遭遇严峻挑战。

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亦面临十分错综复杂的形势。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加强对海洋权益的保障,包括在钓鱼岛争议上果断亮剑,在南海巡航宣示主权,三沙设市,航母启航等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

开发利用海洋既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着眼于我国领土主权和发展权的维护。

3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挑战挑战是来自多方面的。

一、缺乏海洋意识我国拥有巨大的海洋国土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一直以来对海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开发利用海洋观念欠缺,缺乏开发利用海洋、通过海洋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观念。

二、周边有争议的国家,主权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会轻言放弃的。

涉及双边关系,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互信机制,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_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_刘中民

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_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_刘中民

第21卷第8期太平洋学报Vol.21,No.82013年8月PACIFIC JOURNALAugust 2013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刘中民1(1.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权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第一,世界海权兴衰交替的历史表明,海权建设是以资本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过程,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应走综合性海权的发展道路。

第二,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制约,其成败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陆海统筹和平衡能力,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陆海统筹的复合型海权发展道路。

第三,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建设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度和区域,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有限性、区域性海权的发展道路。

第四,新兴海权的成败取决于新兴海权国家如何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的关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海洋霸权的关系,走和平式海权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海权;大国兴衰;经验教训;海洋强国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049(2013)08-0074-10收稿日期:2013-05-09;修订日期:2013-07-01。

作者简介:刘中民(1968—),男,河北唐山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①胡锦涛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②[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著,隋丽君等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James E.Auer ,Robyn Lim ,“The Maritime Basis of American Security in East Asia ”,Naval War College ,Winter 2001,Vol.54,No.1,pp.39-47.③[美]陆伯斌:“和平地理学:21世纪的东亚”,《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1期,第69-73页。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冯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预示着海洋强国作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步伐加速推进。

在推进 海洋强国历程中,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国家増强忧患 (危机)意识,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战略统筹,提升海洋维权能力,推进国际 合作。

一是维护海洋权益问题。

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包括领 土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海洋资源开采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 权、海洋科学研究权等。

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 提升海洋综合国力、彰显海洋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然而,我国海洋权益面临 着巨大挑战。

在近海,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信息被盗取的 现象一直较为严重;在远海,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海盗和海上恐怖 活动对我科考船和运输船队安全构成威胁。

西方国家一度实施的海洋围堵战略 xt我海外通道安全也带来潜在威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在中央强有力的领 导下,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举措坚决维护海洋权益,这些举措包括:成立中央 层面的统筹机构,明确海洋维权的总体思路,加强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整合 国家分散的涉海力量,成立中国海警局形成维权合力;根据《领海及舭连区法》X才外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为钓鱼岛维权执法提供法理依据,发布《海上交通安全法》,明确我国政府对相关岛屿和海域的管辖权,为相关部 门对违法外籍船只采取手段提供法理依据;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常态化管控,实 现我公务执法船赴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常态化,加强对黄岩岛的有效管控和对 仁爱礁等岛礁的严密值守;加强管辖海域油气开发。

中海油在南海公开招标区 块,宣布实施联合油气资源共同开发。

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海域 进行勘探活动,并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对海底可燃冰试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 引领海上行为规则与制度建设。

海洋强国思想

海洋强国思想

海洋强国思想
《海洋强国思想》从古至今,海洋一直是国家安全和丰富的发展资源的重要基础。

海洋强国思想是指以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统一思想的一种思想。

海洋强国思想的核心是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潜力,把海洋变成一个支撑国家安全、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

海洋强国思想把海洋作为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把海洋作为实现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以海洋政策为核心,以海洋强国建设为目标,以维护海洋权利和利益为原则,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支柱,以促进海洋发展为指导,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积极探索海洋权益和利益的有效保护措施。

海洋强国思想要求建立健全海洋法律制度,确保海洋权益和利益的有效保护,建立和完善海洋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积极支持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强国思想是一种发展战略思想,它的实施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强海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实施,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其次,社会各界应提高海洋意识,增强海洋素养,加强海育和普及,把海洋强国思想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来。

海洋强国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坚持海洋强国思想,制定完善的海洋政策,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高对海洋的认识,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

只有积极投身海洋事业,才能更好地发挥海洋的潜力,为我国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强国战略
营经 验 ,建 设适应 我 国海 洋 教育 需求 的卓越 海 洋科
要 建 立 并 实 施 这 样 一 个 完 整 的海 洋 教 育 体 系
必须建立一个能统一协调的海洋教育组织,按照我
国的 国家体 制架 构 ,该组 织拟 设在 教 育部 ,并 具有
统筹 教 育单 位和 科 研机 构 、涉海 部 门、相关 企 业等
生态聚焦
|埘 。

海 洋 教 育发 展 与 海洋 强 国战略
毛 奇 凰
海洋 强 国l 略 要求—— 海洋 教育 发展 的 战 重要 意义
随 着 联 合 国 相 关 海 洋 公 约 的 提 出 、被 认 可 、
被 遵 守 , “ 洋 是人 类 共 同继承 财产 ”理念 的深 入 海 人心 ,各 国特别 是沿 海 国家 纷 纷拓 展 了新 国土 概念 的 内 利 用
洋 强 国的 战略 目标 ,亟 需海 洋 人才 的支撑 和 海洋 理
念 的深 入培 育 ,从 而对 海洋 教 育 的发 展提 出 了新 的
要求 。
海 洋 高 等 教 育 。 我 国 目前 以海 洋 命 名 的 高 等 院 校有 包括 中国海 洋大 学 、上海 海 洋 大 学、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大连 海洋 大 学 、浙江 海 洋学 院等 几 所 ,涉
勘探 与 开发 等 方面 ,我 国与发 达 国家 相 比都有 很 大 的差 距 和发 展 要求 。
海 洋 强 国战 略 、 海 洋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和 海 洋
来 , 中小学 教 育课本 开 始 出现海 洋 相 关 内容 ,但 各 地重 视程 度 不等 ,大部 分地 区仅 只在 历史 或地 理科
我 国海洋 教育存在 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海洋强国战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大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长,再次进入世界的中心舞台,成为了国际关注的对象。

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但在一部分国家面前却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欧美部分国家以及一些我们的邻国担心中国国力的增长会威胁他们的既得利益,特别是那些通过非法途径侵害中国利益的国家,他们提壶吊胆时刻担心中国为争取正当利益而威胁到他们的私利!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时机,他们争先在我国的海洋领土胡作非为,企图以实际占有掩盖他们的人非法占据,东海钓鱼岛事件还没有完全平息,菲律宾就又枪杀和中国台湾的渔民,对中国的合法权益肆无忌惮的破坏,面对这样的局势,我认为强国之路离不对开海洋的维护,一个世界大国必须是一个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关键词:战争、利益、海军(防)建设、国家利益、民族复兴,资源利用
一:由利益争夺引发的战争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战争永没有停息过,人是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但无论怎么样,人类也逃不出和
生物界类似的争夺地盘的争斗,只不过这样的争斗被人类称为战争。

地球就这么大,它的资源是那么的有限,当人类的数量还是很少的时候,自然界的一切足以满足人类的要求,人类争夺地盘的矛盾还没那么明显。

人类拥有高等的智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个蓝色星球的主宰。

地球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狼虫虎豹、以及各种疾病在无法大规模威胁人类的时候,人类的数量也开始激增。

几十几百万年前,第一个猿因为学会了使用工具而成为了第一个人,而现在人类的数量已经超过七十亿大关,而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地被刷新。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醒悟了,如日本和中国通过计划生育,防止了人口大爆炸,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样的国家太少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则选择多生孩子,还似要将多生孩子进行下去。

于是一个个人口大国被造就出来:2010年墨西哥人口达到一亿,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十二亿,2012年菲律宾人口达到一亿......
在某些时候人多的确力量大,但人不多也无端的消耗的大量的资源,造就了贫困。

纵观全球,除每日以外的人口大国无一不是相对贫困的国度。

地球的资源是很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无限,当现有的资源无法满
足人类的巨大需要时,战争就开始了。

战争是可怕的吃人怪兽,毫无人性可言,无论再美的言辞,也无法掩盖战争罪恶的嘴脸!
战争的根源在于利益,在于有限的资源同人类庞大的人口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国家之间,没用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如今经过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陆上边界大多已经确定,但是资源异常丰富的海洋国土边界却没有分清,于是临海国之间为了利益矛盾便开始激化。

二,海洋资源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 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

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在我国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
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日显突出,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海洋强国”也是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在国际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中国国防重心由北方转向海上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包括了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如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
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事实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早已从以农耕为特点的“传统内向型经济结构”转变成了“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撑。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交通来实现,每年近50%的石油,80%的国际贸易都要依赖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交通运输通道,无论是海上石油交通要道、还是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是要牵扯到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陆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对海疆权益不甚重视,海洋国土一直没有纳入国家的经济区划版图。

我国在海域划界和利用方面与邻国存在着许多分歧,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管辖权,其中就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和越南等国家存在划界争议。

迄今为止,南海周边国家已经在南海开了1380口油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海洋能源安全。

新华社披露的数据显示,失去
南海资源,相当于失去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

因此,就经济而言,发展海权对于保护“海上生命线”意义重大;就政治而言,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是与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是一致的。

如今,我国的海权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时,还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仅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更是我国是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举措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如海军亚丁湾护航,中国海监、渔政在南海、东海维权巡航执法,三沙设市,航母启航等。

事实证明,我们会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捍卫我国的核心利益和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导土完整。

同时,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始终秉持建设和谐海洋的理念。

这对于世界和平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开发海洋任重而道远
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海洋开发小国。

我国海洋经济的规模与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黄金海岸线的海洋资源,显然是不匹配的,主要表现在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海洋产业规模偏小,海洋开发实力和规模与主要海洋强国相差甚远。

据统计,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所占GDP 总额仅为10%左右。

显然,我国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设海洋强国道路任重而道远。

五,总结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重要,早在2500年前,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借海强身,以海兴国,建立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如今,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以及权益的维护依旧有很多的不足,发展强大海防力量,在以后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作出更大的努力。

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