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9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

・文章要点・
该实验选用小香猪作为动物模型, 一是取骨髓非常 方便,用常规骨穿针穿刺即可获得骨髓并可反复抽取; 二是利用小香猪可进行 F9’ 同体移植实验 究结果比较容易用于人的研究。 能否寻找到一种比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更原始,更具有 增殖能力,同时又能向成骨或成软骨细胞分化的自体细胞尤为 (;+,+*4(Q;12 重要。作者利用小香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在体外分离培养成功诱导了 F9’ 向成骨和成 ,7+; 4+22 ,F9’) 软骨细胞分化, 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 & 材料与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
・论著・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蒙, 刘晓宏, 罗成基, 程天民 重庆 ?%%%@# )
(F9’ ) 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 方法 选用早期贴壁培养的小香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香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猪骨髓 F9’ , 在传代两三次后加入条件培养基, 观察了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同时检测碱性磷酸酶、 钙盐沉积以及细胞外基质和 GG 型 (HFI) 、 地塞米松和 ! J 磷酸甘油钠的作用下, 胶原的表达。 结果 F9’ 在骨形成蛋白 两三天细胞从梭形变为圆形或类圆形, 细胞体 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 分泌颗粒更加明显, 核固红染色 积增大, &! K &D L 时细胞集落的表面可见有颗粒状物质分泌, !% K !D L 时, 为阳性, 表现出成骨细胞的特点; 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地塞米松和转化生长因子 J !& 后两三天, 可见细胞由类成纤维状变为圆形或椭 圆形状, 有的呈肾性, 体积增大, 表现为软骨细胞分化的特点。 结论 在一定 &% L 后可见细胞周围有基质分泌, GG 型胶原染色为阳性, 培养条件下成功诱导小香猪骨髓 F9’ 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 8 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成骨细胞; 成软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5@&# M &"A& J D$!" B !%%! E &# J !"#$ J %!
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陈丹丹;付文玉;庄文欣;吕翠【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03【摘要】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O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分化后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在使用Neurobasal medium培养的同时,采用bFGF预诱导2 d后,实施香丹注射液诱导3 d.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的性质,计数阳性细胞阳性率;荧光分析法测定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儿茶酚胺含量.结果经过诱导,大鼠BMSCs能够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神经巢蛋白(Nesfin)、微管相关蛋白-Ⅱ(MAP-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54±4.6)%,(43.05±9.6)%,(49.9±4.3)%和(30.4±5.3)%;SHH配体蛋白SMO在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上清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CA)含量为(42.24 4±2.42)μL.结论 bFGF+香丹注射液组合能够诱导大鼠BMSCs 分化为DA能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5页(P213-216,后插2)【作者】陈丹丹;付文玉;庄文欣;吕翠【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潍坊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潍坊医学院医学研究试验中心;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5【相关文献】1.依达拉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J], 胡资兵;曾荣;魏劲松;郑鸿;林颢;孙欣;吴少科2.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J], 陈俊;杨自金;李红梅3.多种诱导剂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J], 陈翔;樊兴娟;毛伟峰4.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J], 陈俊;杨自金;李红梅;5.bFGF和N2体外联合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J], 李健;牛朝诗;傅先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5-羟色胺敏感性神经元

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5-羟色胺敏感性神经元舒畅;李廷玉;黄巧茵;刘妙贞;曾丽玲;朱虎;苟毓林;钟耀华;陈小章【期刊名称】《细胞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06(28)5【摘要】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神经元表型和部分功能的细胞。
在对Woodbury化学诱导法作改良的基础上,加用全反式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预诱导。
诱导3h后,细胞开始表现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细胞折光性增强,形成收缩的双极或多极胞体和细长突起。
细胞可以维持神经元样存活72h以上。
诱导5h后,对免疫染色的细胞用DAPI进行复染,(92.4±6.9)%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诱导24h后,(93.9±5.2)%的细胞表达成熟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丝M+H。
在给予5-羟色胺刺激时可以产生与神经元相似的胞内钙离子峰,且免疫组化证实5-羟色胺1A受体在干细胞上表达微弱,但在分化后的神经元中表达较强。
实验不仅从形态、细胞标志物而且从功能上证实诱导后的细胞为5-羟色胺敏感性神经元。
【总页数】5页(P726-730)【关键词】分化;5-羟色胺;钙离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作者】舒畅;李廷玉;黄巧茵;刘妙贞;曾丽玲;朱虎;苟毓林;钟耀华;陈小章【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生理系上皮细胞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11【相关文献】1.麝香多肽体外诱导成年大鼠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 [J], 肖庆忠;李浩威;温冠媚;黄少华;张秀明;李艳;李树浓2.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李红乐;李树浓3.龟板含药血清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J], 陈东风;杜少辉;李伊为;黎辉4.三甲复脉汤含药血清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J], 邝学媚;廖欣;杜少辉;陈东风;陈洁生5.骨形成蛋白4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 [J], 陈东风;杜少辉;李伊为;黎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杨键;洪毅;董浩;张宪娣;姜树东【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6(012)012【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结果神经节苷脂诱导培养6 h后,细胞表现为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呈阳性表达.结论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外诱导人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3页(P1054-1055,封3)【作者】杨键;洪毅;董浩;张宪娣;姜树东【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临床康复研究室,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教处,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教处,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临床康复研究室,北京市,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8.1【相关文献】1.依达拉奉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电生理研究 [J], 曾荣;胡资兵;郭伟韬;林颢;孙欣;魏劲松;吴少科2.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冯亚波;姚红;庞在英;迟兆富3.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4.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5.川芎嗪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刘云云;赵兴绪;赵红斌;葛宝丰;刘兴炎;陈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刘金保;董晓先;董燕湘;何慧华;董伟华;梁仲培;肖庆忠【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3(024)005【摘要】目的研究当归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作用.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MSC用20 μl当归注射液/ml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为预诱导条件,预诱导24 h 后用当归注射液100 μl/ml 不含胎牛血清的L-DMEM进行诱导.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当归诱导3 h 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及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3页(P466-468)【作者】刘金保;董晓先;董燕湘;何慧华;董伟华;梁仲培;肖庆忠【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州,510182;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广州,5101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2【相关文献】1.新方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陈秉耀;侯树勋;赵敏;吴闻文;史亚民;韦兴2.金雀异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蛋白和Ca2+浓度变化的研究 [J], 潘国强;齐凤平;王相利3.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4.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5.川芎嗪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最佳诱导剂量筛选 [J], 陈兵;尹延庆;柯俊龙;邹新辉;彭浩;谈山峰;许志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鄢文海;吴素霞;柴立辉;陈中德;韩雪飞;许燕;邢莹【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7(030)004【摘要】目的: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的表达,探讨体外分化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DMSO/BHA/FSK作为诱导剂来诱导分化;硝酸银染色法检测神经纤维丝,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SE、DRD2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纯化的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34、CD45表达阴性;间充质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志CD44强阳性表达;加入诱导剂后,MSCs形成多极神经元的形态.银染色法显示神经纤维丝阳性表达,RT-PCR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NSE、DRD2 mRNA,免疫组化显示NSE、DRD2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可以表达神经受体DRD2.【总页数】4页(P431-434)【作者】鄢文海;吴素霞;柴立辉;陈中德;韩雪飞;许燕;邢莹【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熄风静宁颗粒对Tourette综合征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J], 李燕;王新征;王俊宏;孙婷;康珈宁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褪黑素受体和多效蛋白的表达 [J], 连霞;李丽;李光来;李东芳;王荔;薛国芳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表达单胺类受体mRNA [J], 段萍;许燕;吴素霞;韩雪飞;鄢文海;邢莹4.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 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J], 杨淑珍5.bFGF促增殖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J], 郭丽;尹飞;王欣;凌翎;呼和塔娜;李鹏;段德生;范洪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体酮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实验研究

黄体酮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实验研究陈平安;董晓先;冷水龙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20)006
【摘要】目的: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体外扩增培养,黄体酮定向诱导MSC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黄体酮诱导3 h后大部分MSC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2页(P606-607)
【作者】陈平安;董晓先;冷水龙
【作者单位】510180,广州医学院附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510182,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510182,广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冯亚波;姚红;庞在英;迟兆富
2.小儿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李英;高杰;商亚敏;汪奇
伟;王海磊
3.小儿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李英;高杰;商亚敏;汪奇伟;王海磊;
4.天麻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董晓先;刘金保;董燕湘;肖庆忠
5.隐丹参酮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夏文杰;张秀明;李艳;李树浓;陈振光;张丽蓉;项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分化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分化龙乾发;刘卫平;玉石;刘阳;韩蕊;王孝安;李娟【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年(卷),期】2009(8)6【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向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方向的分化.方法大鼠股骨骨髓分离出BMSCs,培养传代,通过10%胎牛血清(FBS)、20 ng/ml表皮牛长因子(EGF)和改良Eagle培养基(DMEM/F12)预诱导24 h,随之加入含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 ng/ml骨形成蛋白-2(BMP-2)和10 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作用48 h后,再以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培养48 h,最后用40 mmol/L KCI刺激15 min完成诱导分化.对照组用10%FBS和DMEM/F12培养不添加任何诱导因子.形态学观察和Western blot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在形态学上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对照组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分析知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都有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的趋势,但实验组Ⅱ的分化率高于实验组Ⅰ.结论BMSCs可在体外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总页数】4页(P505-508)【作者】龙乾发;刘卫平;玉石;刘阳;韩蕊;王孝安;李娟【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甲钴胺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J], 羊明智;彭立军;胡文凯;2.甲钴胺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J], 羊明智;彭立军;胡文凯3.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4.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5.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J], 匡弢;王雷;宋文;孟冬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www.paper.edu.cn - 1 - D609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1
赵洪令,孙春辉,陈箐,赵静,张尚立,苗俊英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研究所,济南(250100) E-mail: miaojy@sdu.edu.cn 摘 要:研究D609能否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参考Pittenger的方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纤维丝蛋白(NF)的表达;利用荧光探针(DCHF)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检测分化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表明D609能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NF。分化过程中ROS水平升高,FGF-2能通过降低细胞内的ROS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 关键词:D609;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分化
1. 前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能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条件下分化为神经细胞[1]。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是多种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磷脂酶,其结构、功能、亚细胞分布具有物种、细胞特异性。本课题组在研究中已经发现PC-PLC参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肺癌细胞以及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2]。同时发现PC-PLC的特异性抑制剂D609[3]能诱导部分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定向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BMSCs)是一种重要的动物实验模式细胞,D609能否诱导小鼠mB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目前尚未搞清。 研究表明,非毒性水平的ROS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从而调控这些重要细胞活动[5]。我们先前的实验结果表明,ROS参与rB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过程。另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能维持分化的细胞存活[6]。为了探讨D609诱导mB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分子机制,我们检测了mBMSCs分化前后ROS水平的变化以及FGF-2对ROS水平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昆明小鼠(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DMEM(low glucose)培养液(美国GIBCOBRL公司);胰酶(上海生工);D609 (Cat. No. T-8543;美国Sigma公司);NSE及NF抗体 (美国Sigma公司);MTT(美国Amresco公司)
2.2 方法 2.2.1 mBMSC的提取、培养 选用6~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乙醚麻醉后淹死,无菌条件下分离股骨和胫骨,用注射器吸取4mL MSC培养液冲出骨髓,吹打成单细胞悬液,种于直径60mm的塑料培养皿
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50422013)的资助。 http://www.paper.edu.cn - 2 - 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换液,以后隔3~4天换一次培养液。用流式细胞分光光仪检测细胞纯度。
2.2.2 D609诱导mBMSC分化 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三组。将含有2×104个细胞/mL培养液种于24孔板中。
24h后,加入D609诱导分化:对实验组两种处理,即分别加入只含D609(4, 8 µg/mL)的DMEM储存液和同时含D609(4, 8 µg/mL)与FGF-2 (4µl/ml) 的DMEM储存液。
2.2.3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弃旧培养液,用0.1 M PBS缓冲液冲洗,4%多聚甲醛固定后,0.1M PBS清洗,用血清封闭液封闭10-20min后,弃封闭液,加入一抗(兔多克隆抗NSE、NF抗体),4℃过夜;用0.1M PBS清洗,加入二抗(羊抗兔IgG-FITC)。37℃反应30min后,用0.1M PBS冲洗,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
2.2.4 ROS水平测定 弃24孔板中培养液,用无酚红DMEM培养液轻轻冲洗细胞两次后,加入含有DCHF应用液,37℃孵育30min;用无酚红DMEM培养液轻轻冲洗细胞两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用软件随机选取视野分析荧光亮度。
2.2.5 数据分析 将多次测得的分化率数据和ROS水平数据用平均数±SE表示,用t-Test计算P值,当P值小于0.05时,视为差异显著; 当P值小于0.01时,视为差异极其显著。
3. 结果 3.1 mBMSC的培养及形态观察 小鼠单个核细胞培养3d后,在镜下可见散在的贴壁细胞,呈梭形或三角形,并有小集落形成(图1a)。第8、9d,细胞集落逐渐与邻近集落融合,交错成片(图1b)。传代后细胞呈细长梭形,经3次以上传代后,细胞成分均一,纯度在95%以上。
图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a)培养3天的mBMSCs (b)培养8天的mBMSCs http://www.paper.edu.cn - 3 - 3.2 分化后神经元的鉴定 (1)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用D609处理的mBMSC细胞胞体变圆、透亮、有很多突触产生,出现简单的双极细胞和复杂的多极细胞,表现出神经元样的细胞形态。随着D609浓度的增加,分化的细胞比例也增加(图2A)。在加入4µl/ml的FGF-2后,分化细胞数目都增多,说明FGF-2的存在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图2B)
图 2 D609对mBMSC形态的影响(6h) A. 无血清,去除FGF-2 后,不同浓度的D609对mBMSC的影响 (a) 对照;(b) 2µg/ml D609; (c)4µg/ml D609; (d)8µg/ml D609 B. 无血清, 添加FGF-2 (4µl/ml),D609诱导m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a)对照; (b)2µg/ml D609 ; (c)4µg/ml D609; (d)8µg/ml D609
(2) D609诱导6h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细胞呈现神经元特异性标记NSE和NF表达阳性,而在对照组细胞中,NF、NSE呈现微弱表达或不表达(图3 A,B),并且其表达随着D609浓度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强趋势。
图 3 A,去除FGF-2和血清,分化的mBMSC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蛋白NF(6h) (a) 正常组 (b) 对照组 (c) 4µg/ml D609 (d) 8µg/ml D609 B,去除FGF-2和血清,分化的mBMSC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蛋白NSE(6h) (a) 正常组 (b) 对照组 (c) 4µg/ml D609 (d) 8µg/ml D609 http://www.paper.edu.cn - 4 - 3.3 ROS水平的测定 细胞中ROS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分化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图4)。在同时加入D609和FGF-2的细胞中,ROS水平比对照组高,但是与D609单独处理组低。
图 4 mBMSC细胞分化过程中ROS水平的变化 (6h) A 荧光照片(a, 对照组; b, 4µg/ml D609; c, 4µl/ml FGF-2加4µg/ml D609) B 荧光量化图,显示细胞内ROS的水平 ((*) P<0.05, (**) P<0.01)
4.讨论 PC-PLC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白血病细胞中,PC-PLC参与红细胞的分化过程[7]。在巨噬细胞中,分化信号依赖于PKC和PC-PLC的活化[8]。本研究结果表明, PC-PLC的特异性抑制剂D609能诱导m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的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这些实验结果说明PC-PLC可能参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过程。综合我们先前的研究结果,说明PC-PLC调节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研究证实,非毒性水平的ROS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细胞分化[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需要ROS产生[9]。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ROS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mBMSCs向神经元的分化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很多细胞发生死亡。因此,我们改善细胞分化诱导条件,发现在诱导液中添加FGF-2,可以显著升高细胞的存活率。同时,我们检测了此种处理条件下ROS的水平变化情况,发现在同时加入D609和FGF-2处理的细胞中,ROS水平与D609单独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说明FGF-2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过高的ROS水平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总之,D609能诱导m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说明D609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http://www.paper.edu.cn - 5 - 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分化过程中ROS水平明显升高,表明ROS可能参与了m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过程。在诱导液中添加FGF-2可适当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分化细胞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Pittenger MF, Mackay AM, Beck SC, et al. Multilineage potential of adult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cience. 1999, 284(5411): 143-147. 2. Zhao J, Miao J, Zhao B, et al. Upregulating of Fas, integrin beta4 and P53 and depressing of PC-PLC activity and ROS level in VEC apoptosis by safrole oxide. FEBS Lett. 2005, 579(25): 5809-5813. 3. Amtmann E. The antiviral, antitumoural xanthate D609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Drugs Exp. Clin. Res. 1996, 22: 287-294. 4. Wang N, Du CQ, Wang SS, et al. D609 induce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marrow stromal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on-like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 2004, 25(4): 442-446. 5. Shibata Y, Branicky R, Landaverde IO, et al. Redox regulation of germline and vulval developm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cience 2003, 5: 1779-1782. 6. Wang N, Sun C, Huo S, Zhang Y, Zhao J, Zhang S, Miao J. Cooperation of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the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tro.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08, 40(2): 294-306. 7.Ferretti A, Podo F, Carpinelli G, et al. Detection of neutral active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in Friend leukemia cells before and after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ticancer Res. 1993, 13: 2309-2317. 8. Buscher D, Hipskind RA, Krautwald S, et al. Ras-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athways target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network in macrophages. Mol. Cell. Biol. 1995, 15: 466-475. 9.Kamata H, Tanaka C, Yagisawa H, et al. Sup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PC12 cells. N-acetylcysteine uncouples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ras to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 J. Biol. Chem. 1996, 27: 33018-3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