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标准版)

合集下载

煤矿采掘区煤层气开发规律及模式探讨

煤矿采掘区煤层气开发规律及模式探讨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C BM we l l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c o a l mi n i n g ,t h i s p a p e r c o n c l u d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c l i ne d a r e a . Th e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s ho w t h e h i g h l e v e l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d e c l i n e d p he n o me n o n i s c a us e d b y
C B M w e l l s n e a r b y mi n i n g a r e a s a n d d i s c u s s t h e t h e o r y o f c o a l ma t i r x s h r i n k a g e a n d s t r e s s v a r i e t y .I n C BM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t h e mi n i n g o f c o a l b e d ma k e s a s t r o n g i mp a c t o n s u r f a c e we l l s ’p r o d u c t i o n, wh i c h c o u l d i n c r e a s e a n d d e c r e a s e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 We s h o u l d a d mi n i s t e r t h e t w o s i d e d i a l e c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平顶山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平顶山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加工转化★平顶山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模式探讨王许涛1,2 赵兴涛2 张百良1(11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郑州市,450002;21平顶山工学院,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1) 摘 要 结合平顶山矿区的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及平顶山燃气供需的实际,对平顶山煤层气可能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利用 模式 平顶山矿区东起洛岗正断层,西北至郏县正断层,东北到襄郏正断层,南至煤层露头,东西长40km,南北宽16km,面积约650km2,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

煤炭保有储量近80亿t,可采煤层气资源量达652亿m3,2004年煤炭产量达到3000万t。

平顶山矿区煤田与美国黑勇士盆地类似。

煤田中部区块煤层埋深适中,含气量丰富,平均资源丰度达1155亿m3/km2,且渗透率高达1~5毫达西,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

其煤层含气量如表1所示。

表1 平顶山矿区煤层含气量及甲烷百分比含量层 号煤层含气量/m3・t-1甲烷含量/%丁5-6-1013364113丁7-1012444106戊8-1917398138戊8-2218698118戊9-10-1511097199戊9-10-2511297196戊9-10-3617798137己1715575196己2716980166己3712458196己4810772130己54104731411 煤层气开发利用原则 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时一定要结合各矿实际,做到因地制宜、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统筹规划整个矿区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地面抽采与井下抽采相结合,做到瓦斯防治与煤层气利用相结合,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不断提高抽采率和利用率;要坚决依靠先进的开采技术来开发煤层气,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就近利用与余气外输相结合,在开采初期煤层气产量较少时自用,在开采中期产量较大时可以考虑结合河南的长输管线向华东供气;居民利用与工业应用相结合;企业开发与国家扶持相结合。

煤层气开采方法

煤层气开采方法

煤层气开采方法
煤层气是一种天然气,是在煤炭形成过程中被吸附在煤层中的气体。

煤层气的开采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开发工作,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层气开采方法主要有三种:抽采法、注采法和压裂法。

抽采法是最常用的煤层气开采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钻井将煤层气井与煤层相连,然后利用泵抽取煤层气。

抽采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缺点是采收率低,只能采集煤层气的一部分。

注采法是一种将水注入煤层,使煤层气被压缩并向井口移动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在煤层气井旁边钻井,将水注入煤层,使煤层气被压缩并向井口移动。

注采法的优点是采收率高,但是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压裂法是一种将水和砂浆注入煤层,使煤层气被压裂并向井口移动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在煤层气井旁边钻井,将水和砂浆注入煤层,使煤层气被压裂并向井口移动。

压裂法的优点是采收率高,但是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砂浆,同时也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煤层气开采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煤层气开采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确保
煤层气开采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煤矿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矿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矿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矿煤层气开采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能源供应的需求。

而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出现,为煤矿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煤层气开采技术是指通过煤层中的天然气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相比,煤层气开采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煤层气开采可以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

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只能开采到煤层中的一部分煤炭,而煤层气开采技术可以将煤层中的天然气资源一并开采出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煤层气开采可以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会导致大量的煤层开采后塌陷,给地下水资源和地表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煤层气开采技术可以通过注入水或其他物质来填充煤层空隙,减少煤层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煤层气勘探技术的发展为煤层气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煤层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和工程勘探等。

通过这些勘探技术,可以对煤层中的天然气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为煤层气开采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煤层气开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传统的煤层气开采方式主要是通过抽采煤层中的天然气,而新型的煤层气开采技术可以通过注入水或其他物质来增加煤层中的压力,从而促使天然气的释放和采集。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煤层气的采集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目前,煤层气开采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当地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层气的开采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煤层气开采需要建设专门的煤层气井和管网,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煤层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会对地下水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技术研究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技术研究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技术研究煤层气开采与利用技术研究煤层气是一种矿山瓦斯,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成为了煤炭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技术研究。

一、煤层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主要有钻井开采法、煤矿采空区煤层气抽采法和地面最终采气法三种。

钻井开采法是指在矿区内钻井后,通过注水压力将煤层气推入钻眼并且再通过钻孔泵将煤层气推送至地面,进行收集。

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煤层气资源,对于钻井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也较高。

煤矿采空区煤层气抽采法是指在煤层气开采后,对于采空区的煤层气进行回采,通过通风系统将煤层气抽送至地面。

该方法能够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投资成本较低,对于采空区的环境保护也能够有效实现。

地面最终采气法是指在矿区中放置地面采气井,通过直接地面开采的方式将煤层气送入地面,进行后续处理和利用。

该方法投资成本较低,具有规模化的开发优势,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二、煤层气利用技术煤层气的利用技术主要有燃烧利用、发电利用、化学利用和农业利用四种。

燃烧利用是指将煤层气直接燃烧,产生热能。

然后将热能利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用途。

燃烧利用具有安全性高、技术难度低、无污染排放等优点,是煤层气利用的常见方式。

发电利用是指将煤层气发电引用于电力行业中。

通过煤层气发电,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显著,对于节能减排和阳光能源的充分利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化学利用是指将煤层气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化学产物。

近年来,利用煤层气制造高附加值化学产品已成为煤层气利用的新方向。

农业利用是指利用煤层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的品质,例如利用煤层气加热温室,进行智能温室农业,利用煤层气发电,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等等。

三、煤层气开采与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煤层气开采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

中国煤炭领域在这方面的投入和积极性非常高,煤层气开采与利用技术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决定开采模式的因素集中的任一指标,属于好与坏的程度构成一个模糊集合,其隶属函数取值于[0,1]区间。

根据隶属度的大小,划分为5个等级:
设第i个因素的单因素评价为ri=(ril,…,rim),它是u的模糊子集。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开采模式的各指标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设在不同地区共测n次,根据统计原则,确定某一指标在uik(u)中各等级中隶属度的次数m,从而确定rik=m/n。

以此建立了开采模式的单因素综合评判矩阵,即:
权重确定:在综合决策中,指标因素的权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各个指标因素在综合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综合决策的结果。

本文根据专家评分方法结合统计原则,建立了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分配。

将权系数矩阵记为:m=(m1,m2,m3,mm4);它们之和为1。

然后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得到开采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
评语是属模糊性的,为了比较方便,对评语进行量化处理。

本文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定量评价等级如表1。

b与量化值之问矩阵的积得出的数值与等级标准表比较得出多级综合评判结果。

建立的煤层气开采模式的评价体系如表2。

4煤层气开采模式
煤层气开采评判体系建立后,根据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评判指标的分值,从而建立了煤层气开采模式,如图2所示。

定向钻井技术 高效开采煤层气(新编版)

定向钻井技术 高效开采煤层气(新编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定向钻井技术高效开采煤层气(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定向钻井技术高效开采煤层气(新编版)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俗称瓦斯,人们对它爱恨交加。

爱的是它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恨的是它是矿难的原因之一。

因此,安全有效地采集煤层气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近些年,部分国家开始用定向钻井技术开采煤层气,取得了良好效果。

定向钻井,简单说就是让向地下竖着打的井拐个弯,再顺着煤层的方向横着打井。

定向钻井采集煤层气的原理同传统方法一样,即通过抽水减压,逼出煤层气,再进行采集。

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方法只用竖井穿到煤层采集,而横向井顺着煤层的走势大大增加了采气的面积,因而提高了效率。

定向钻井通常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中使用较多,但近些年煤炭行业也越来越多地将这项技术用于矿山开采前的瓦斯抽放、排水、矿井探查等方面。

在煤炭领域使用这一技术的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而利用这一技术采集、利用煤层气的国家以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主。

澳大利亚目前有17个煤矿用定向钻井技术排放井内瓦斯,以确保安全生产。

而悉尼的一家公司在2000年成功地利用这一技术在地下600米深处开出了一口商业用煤层气井。

美国的一些煤矿企业为了矿井安全和开采煤层气也热衷采用定向钻井技术。

在2000年,美国10%的煤层气井都采用了这项技术。

由于这项技术的逐步开发,部分美国和澳大利亚企业的煤层气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煤层气开采技术探讨

煤层气开采技术探讨

定 向分 支 钻 孔 法是 根据 煤 层 走 向 ,在 垂直 煤 层 方 向上
用 充 填在 孔 隙之 中 。 由于 甲烷难 溶 于水 ,在 地 下水 回灌 过 打一 个 穿透 煤 层 顶 板 钻 孔 ,然 后 在 与 煤 层 走 向平 行 方 向上
程 中 ,大量 甲烷 气 体滞 留在孔 隙 中 ,并 且 由于 孔 隙 中 甲烷 分 布 置 多个 分 支钻孑L,以增 加煤 层 气 之 间的 有效 孑L隙 面积 ,从
(3)煤储 层 内部 性质 的不 稳定 性
层 气开 采 大 国 。本 文在 对我 国煤层 气 储 藏结 构 进行 详 细 介
煤 储 层 内部 性 质 的 不 稳 定 性 导 致 煤 储 层 结 构 的不 稳
绍 基础 上 ,对 我 国煤层 气 开 采技 术 进 行概 括 总结 ,以期 为 我 定 ,进 而造 成 储 层 性 质 发 生 改 变 ,储 层 内部 的气 饱 和 度 、渗
作者 简介 :王杰民(1986 ̄),男 ,汉族 ,甘肃 兰州1人 ,硕士 ,工程 师,研 究方向 :煤田地 质学及构造地质学 130 /RESO URCES
的理论 依据 。
内孔 较深 ,然 后将 水 蒸 气 引人 内孔 ,使 煤 层气 孔 中 吸 附的煤
(2)排 水和 采气 受到 存储 结 构 的影 响
层 气 被分 析渗漏 ,最 后通 过 小孔 将煤 层气 抽取 出来 。
煤 层 气储 存 结 构 【1】裂缝 的发 育 程度 及其 问 的连接 程 度
部鸳 WESTERN RESOURCES
物 化 探 2019年 第 一 期
煤 层
探讨
甘肃 煤 田地 质局 一四 九队 兰州 730020 摘 要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 自然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可观的开采价值 ,符合可持 续发展原则, 开采 煤 层 气 对 于优 化 能 源结 构 、保 护 环 境 、促 进煤 矿 安全 生 产等 方 面均 有 重 大 意义 。但 由 于我 国煤 层 气开采研 究起 步 较 晚 ,技 术还 不成 熟 ,对 煤 层 气 开采 效 率较 低 本 文 简要 介 绍 了煤 层 气储 藏 结 构与 特征 ,并在 此 基 础上 , 探 讨 了煤 层 气开 采 方法技 术 ,为我 国煤层 气开采技 术提供 理论 依据 。 关键 词 :煤层 气 ;开采技 术 :理 论依 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标准版)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2002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针,强化了瓦斯抽采在治理瓦斯灾害中的地位。

但目前的井下瓦斯抽采远远不能满足瓦斯治理的要求,“地面钻采”煤层瓦斯日益提上日程。

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分析法+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矿井的煤层气开采模式。

1两种开采模式的异同
1.1开采机理的差异
(1)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

所谓井下煤层气抽采就是借助煤炭开采工作面和巷道,通过煤矿井下抽采、采动区抽采、废弃矿井抽采等方法来开采煤层气资源。

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是:当煤层采动以后,破坏了原岩石力学平衡,造成了煤层的卸压,由于瓦斯气体90%以上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为了继续保持平衡,煤层中的瓦斯涌出,
通过人工改造使其成为密闭系统,从而持续维持卸压区域.这样,煤层瓦斯将源源不断被抽出。

由此可见:使井下煤层气得以抽采的2个基本条件是:在小范围内有足够的煤层气资源及使煤层瓦斯得以释放的煤层透气性大小。

(2)地面钻采煤层气机理。

地面钻采煤层气就是利用垂直井或定向井技术来开采原始储层中的煤层气资源。

地面钻采煤层气的机理是:当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甲烷气体从煤基质微孔隙内表面解吸出来;由于瓦斯浓度差异而发生扩散到煤的裂隙系统,最后以达西流形式流到井筒。

解吸是煤层气进行地面钻采的前提,降压是解吸的前提。

由此可见:地面钻采煤层气能否发生的根本在于煤层气是否能降压解吸。

1.2实施方法的不同
井下煤层气抽采主要是通过钻孔方式钻进几百米到上千米,利用抽放泵对井下煤层气进行采收,资源量和透气性是其发生基础。

地面钻采煤层气是通过排水降压使煤层气解吸并采出,其实施方式主要是打垂直井或定向井。

并在井下煤储层下制造口袋,利用抽水泵抽取煤储层中的水使煤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产出
1.3两种开采模式的相同点
不管井下煤层气抽采还是地面煤层气钻采,其投入资金量大、投资风险高、技术要求高、效益回报周期长,这是其共性。

同时,不管是由于采煤引起煤储层的卸压还是地面钻探实施的排水降压,都是破坏了煤储层的力学平衡,为了建立新的平衡,从而使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储层的煤层气释放出来。

2影响开采模式的因素
煤层气开采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取决于产气率大小、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和规模性的产量。

因此,无论采取井下抽采还是地面钻采工艺,都需要有一定的气含量做基础。

井下抽采煤层气在开采煤层气过程中由于无采取任何增产措施,这样,它的开采对煤储层本身的渗透性、百米钻孔的资源量和煤储层的解吸能力密切相关;而地面钻采煤层气从目前的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考虑,构造煤、构造复杂、水动力活动强的地区不利于地面钻采的实施。

综上考虑,决定实施井下抽采还是地面钻采的根本在于:资源量、煤储层的渗透性、煤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的解吸能力。

(1)资源量。

一定的资源量是进行煤层气开采的基础。

而一定的含气量、煤层厚度、资源丰度是一定资源量的保证。

(2)渗透性。

煤储层的渗流能力是煤层中气体导流能力的反映,它
关系到甲烷气体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抽放的难易程度。

煤层气存在于煤的双孔隙系统中,煤的双孔隙系统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

基质孔隙由孔隙大小来反映,是煤层气运移的通道;裂缝孔隙又称为割理,其不仅是储气空间,同时它又可使基质孔隙连通,增强储层的渗透性。

煤层渗透率与煤的变质程度、煤岩组分和煤的灰分有密切关系。

中等变质的肥煤和焦煤,其渗透率最高低变质的褐煤、长焰煤和气煤孔隙度大,渗透率次之;中、高变质的瘦煤至无烟煤渗透率最低。

煤中惰质组含量越高、灰分越低,其渗透率越高。

(3)解吸能力。

解吸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煤层气的开采难易程度及采收率。

饱和度越大,煤层气的运移潜势就越大,煤层气的排采潜势就越高。

根据实验研究表明,煤层气的吸附一解吸过程可近似看成可逆过程,因此,吸附时间越长,对煤层气的解吸越不利。

煤层气是靠降压解吸的,临/储压力比越高,越不利于煤层气的解吸。

(4)煤体结构。

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煤的破坏类型是煤体结构的综合反映。

(5)地质条件。

水动力活动频繁的地区,利于煤层气的运移和扩散,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也不利于煤层气的排水降压;构造复杂区域,将不利于煤层气进行地面钻采。

综上所述,得出煤层气开采模式的事故树模型,如图1。

3煤层气开采模式评判体系
煤层气开采模式评判方法就是在对其影响因素的隶属度规划基础上,通过专家确定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利用模糊变换原理结合矩阵运算,从而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分值,从而划分出不同等级,最后确定出煤层气开采模式。

具体方法如下:
采取何种煤层气开采模式的影响因素集可归纳为:
U={资源量,渗透性,解吸能力,煤体结构,地质条件}={u1,u2,u3,u4,u5}
为了将评价结果定量化.将最后结果分为5个等级,即评价集为: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v1,v2,v3,v4,v5}
决定开采模式的因素集中的任一指标,属于好与坏的程度构成一个模糊集合,其隶属函数取值于[0,1]区间。

根据隶属度的大小,划分为5个等级:
设第i个因素的单因素评价为Ri=(ril,…,rim),它是U的模糊子集。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开采模式的各指标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设在不同地区共测n次,根据统计原则,确定某一指标在uik(u)中各等级中隶属度的次数m,从而确定rik=m/n。

以此建立了开采模式的单
因素综合评判矩阵,即:
权重确定:在综合决策中,指标因素的权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各个指标因素在综合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综合决策的结果。

本文根据专家评分方法结合统计原则,建立了各因素之间的权重分配。

将权系数矩阵记为:M=(m1,m2,m3,mm4);它们之和为1。

然后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得到开采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
评语是属模糊性的,为了比较方便,对评语进行量化处理。

本文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定量评价等级如表1。

B与量化值之问矩阵的积得出的数值与等级标准表比较得出多级综合评判结果。

建立的煤层气开采模式的评价体系如表2。

4煤层气开采模式
煤层气开采评判体系建立后,根据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评判指标的分值,从而建立了煤层气开采模式,如图2所示。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