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养蜂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蜜蜂了,虽然过去蜜蜂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些年在回乡创业的热潮下养蜂也火热起来,下面百度文库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排他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北京市中蜂囊状幼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市中蜂囊状幼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恢 复病 害 迅速传 播 , 蜂群 大量 死亡 , 蜂农 损失 惨 重 , 蜂 养 热 情剧 减 。北京 市蚕业 蜂业 管 理站 获悉 后 , 即成 立 立“ 中华 蜜 蜂疾病 防 治专家 组 ”专家 组 成员 由北 京 ,
市 蚕业蜂 业 管理站 站 长刘进 祖研 究员 、 产 管理 科 生 科 长 张永 贵 工 程师 及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蜜 蜂 研究 所 中华 蜜蜂 饲养专 家 杨冠煌 研究 员 、 蜜蜂 病 虫害 防 治 专家周婷 研究员 和徐书法 博士组 成 。专家组 于第一 时 间奔 赴房 山 区蒲洼 乡 森 水 村开 展 诊 治 和救 助 工
的形 态 , 初步 断定 中华蜜 蜂 集体 “ 生病 ” 的原 因是 由 病毒 引起 。为 了确定 病 因 , 病专 家通 过对 带 病 活 蜂
进行 考 察 , 与受 灾 农 户进 行 座 谈 交 流 , 向他 们 赠 并 送蜂药 20 00盒 、 养蜂技 术 书籍 5 0 。 0本
体 蜂进 行 检 验 、 养 、 察 , 死 蜂 和 蜂 脾 进 行 检 培 观 对 测, 同时 结 合去 年 北 京地 区冬 季寒 冷 , 年早 春 多 今
1 试验 6 研究报告
中 蜂业 国
AIU R £ 旦 P L E ! C
Q 笙鱼 鲞 一 ! 堡 ! 箜. 塑
雾 干燥 仪 的喷 嘴堵 塞 。试验 过 程 尝试 了几 种填 充 剂 ,发现麦芽糊精 能够 比较 好地解决 喷雾干 燥仪 喷 嘴堵 塞的问题 , 选择 了麦 芽糊 精作为填 充剂 。 因此
[3 贺娜 , 晓 晨 , 才 渊 . 雾 干 燥 技 术 的应 用 【. 燥 技 术 1] 于 于 喷 J干 】 与 设备 ,0 9 7 3 : 1— 1. 20 ,( )16 19

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巧

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巧

蜜蜂养殖的基础知识与管理技巧一、蜜蜂的种类与习性蜜蜂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全球有多种蜜蜂种类,常见的有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的蜂种,适应能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它们体型相对较小,飞行敏捷,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意大利蜜蜂则是引进的优良蜂种,繁殖能力强,产蜜量高,采集大宗蜜源的能力很强。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有着明确的分工。

蜂王负责产卵,是蜂群中的核心成员。

雄蜂的主要职责是与蜂王交配,它们在蜂群中的数量相对较少。

工蜂是蜂群中数量最多的,它们承担着采集花粉和花蜜、酿造蜂蜜、照顾幼虫、保卫蜂巢等众多工作。

蜜蜂的生活习性很有规律,它们白天外出采集花蜜和花粉,夜晚则在蜂巢内休息和进行内部的活动。

二、蜜蜂养殖的基本设备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家,是蜜蜂养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备。

常见的蜂箱有十框标准蜂箱,它结构合理,便于管理蜂群。

蜂箱由箱盖、副盖、巢框、箱体等部分组成。

箱体提供了蜜蜂生活的空间,巢框则是蜜蜂筑巢的基础。

在选择蜂箱时,要注意木材的质量,要选用坚固、耐用、不易变形且对蜜蜂无害的木材。

巢础巢础是蜜蜂筑巢的基础模板,它是人工制造的、具有蜜蜂巢房底部和房壁基本形状的薄片。

巢础一般由蜂蜡或者塑料制成。

优质的巢础能够引导蜜蜂按照规定的形状和方向筑巢,便于管理蜂群和收获蜂蜜。

饲喂器在蜜源不足的时候,需要给蜜蜂补充食物,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饲喂器。

饲喂器有多种类型,如框式饲喂器、瓶式饲喂器等。

框式饲喂器可以直接放在蜂箱内,蜜蜂能够方便地获取食物;瓶式饲喂器则通过特殊的装置让蜜蜂吸食糖水等食物。

蜂帽和手套为了保护养蜂人的安全,蜂帽和手套是必不可少的。

蜂帽可以防止蜜蜂蜇到头部和脸部,手套则保护手部。

蜂帽一般带有纱网,既能保证视线清晰,又能防止蜜蜂进入。

三、蜜蜂养殖的场地选择蜜源丰富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花蜜,所以养殖场地周围要有丰富的蜜源植物。

蜜源植物的种类越多越好,而且要有连续性。

例如,在春季有油菜花、桃花等,夏季有槐花、枣花等,秋季有菊花等。

中华蜂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中华蜂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中华蜂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蜜蜂是大自然中劳动力极强的动物,也是一种能够提供高质量、健康的蜂蜜和植物精华的金色生产力。

其中,中华蜂被广泛应用于蜜蜂养殖业,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中华蜂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怎样的呢?下面将从不同的分类角度进行介绍。

一、选址在中华蜂养殖中,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应该尽可能选择距离重工业区、高速公路和机场等污染源较远的地区,同时,在四周有较多花果树的场所可供蜜蜂采蜜。

二、养蜂箱中华蜂养蜂箱是蜜蜂群体生活的地方。

养蜂箱的尺寸、材料、结构与密度应该与中华蜂群体规模相适应。

在实践中,大多数养蜂者选择使用木质的养蜂箱,这种材料对蜜蜂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好,建议使用北方郁松、松木、皮桐等木材制作。

三、饲料蜜蜂在采集蜜源和育嫁时需要丰盛的饲料,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中华蜂的饲料种类包括蜜、糖水、玉米糖浆等,其中蜜和糖浆是较为常用的饲料。

四、育种在选育中华蜂时,应该优先考虑种峰性能和特性,如产蜜量、群体生理和形态特征等,以挖掘中华蜂的优势。

对于中华蜂的育种基地,应该尽可能选择距离其他野生蜜蜂群体较远的区域,以不影响其基因纯度。

五、防疫如同人类一样,蜜蜂群体也会受到不同的疾病和虫害的影响。

在中华蜂养殖中,防疫措施不能忽视。

建议定期翻看蜜蜂群体,并对感染疾病或虫害的蜜蜂进行剔除或隔离处理。

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简单的防疫技巧,如改变养蜂箱的位置、种植药材等方法。

以上就是中华蜂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介绍。

对于中华蜂的养殖来说,选址、养蜂箱、饲料、育种和防疫是不可忽视的五个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蜂蜜和蜂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然草原和花木资源的发展和保护。

中华蜂养生概说

中华蜂养生概说
中国蜂业
A IU T R O C I A PC L U E F HN
蜜蜂文化 4 9
中华蜂 养生概 说
房 柱 房 冰
( 昆 明市西 山养 生蜂 疗 保健 研究 所 , 明 60 1 ; 南 京 房蜂 堂蜂 产 品有 限公 司 , 京 20 0 ) 1 昆 5 24 2 南 10 0
体 经络 以机械 刺激 ,同时 自动 注入皮 内的适量 蜂 毒 还具 有药 理作 用 ,蜂针 继发 局部 潮 红充 血兼具 温 灸 效应 , 蜂针 疗法 是针 、 、 三结 合 的刺 灸 法 。 药 灸 18 90年 1 月 ,中 国养蜂 学会 蜂 疗 保健 专 业 委 1
治病在民间得到流传。查理曼帝国 C a e 大帝和俄 hr s l 国沙 皇 HBH四世也 都 曾应 用蜂 螫 治疗 他 们 的痛 风 a
性关 节炎 。10 7 0多年前 , 罗马 医学家 G ln就记载 古 a e 蜂 毒可止 痛等 多种用 途 。奥地 利 P ipT ̄ c hl e sh医生 i 18 88年发表论 文 ,确 认蜂 螫治疗 风湿 病患 者获得 的 疗效 。19~ 92年 , 87 13 布拉 格大 学 J agr 授 曾进 . ne 教 L 行蜂 毒 的成 分 、药理和 制剂 的系列 研究 。 15 年开 91 始 , 国 Wur ug大学药 理学研究 所发 表研究 蜂毒 德 ez r b
A A) 中国成立 ,0 5年 拓展 为 国际蜂疗 和 蜂产 HB 在 20 品协会 (AB S , 书处设 在 新加 坡 。房 柱教 授 连任 I P) 秘
手段结 合蜂毒药 理学研究 的序幕 。 古 今 中外 对 蜂 毒 的 医 药 学 研 究 和 临床 实 践 积
两会会长 , 后在中国 、 先 日本 、 马来 西 亚 、 国 和泰 韩 国主持 召开 了 9届 国际蜂 疗 大会 , 主办 了 1 国 际 0届

蜜蜂的养殖方法范文

蜜蜂的养殖方法范文

蜜蜂的养殖方法范文蜜蜂养殖是一项非常古老和重要的农业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

蜜蜂不仅可以生产出美味的蜂蜜,还可以进行蜂王浆的提取和蜜蜂蜂产品的收集。

下面将详细介绍蜜蜂养殖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蜜蜂品种。

常见的蜜蜂品种有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白蜜蜂等。

选择蜜蜂品种时需要考虑气候、地理条件、饲养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中华蜜蜂适应性强,适合在各种环境中养殖。

其次,选择适宜的蜜蜂养殖地点。

蜜蜂养殖需要选择离人口密集地较远、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种类丰富的花草植物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在有大量农药使用的农田附近养殖,以免对蜜蜂产生不利影响。

然后,搭建蜜蜂养殖基地。

蜜蜂养殖基地一般包括蜂房、蜂群、饲料等设施。

蜂房通常选择木质结构,方便蜜蜂栖息和繁殖。

饲料可以是糖水或蜜糖,保持蜜蜂的饲养需求。

接着,增加蜜蜂种群。

蜜蜂的增殖主要通过分蜂、引蜂和插蜂等方法。

分蜂即将一部分蜜蜂从蜂巢中分出去,新的蜂巢从原巢中自己产生。

引蜂是指从其他地方购买一部分新的蜜蜂,引入养殖基地。

插蜂是指将蜜蜂王后引入新的蜂巢中,让其与工蜂繁殖。

此外,保证蜜蜂的生长环境。

蜜蜂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饲料等多个方面。

蜜蜂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在20-30摄氏度之间。

湿度方面,蜜蜂适应性较强,一般要求在40-60%之间。

饲料方面,要保持充足的花粉和蜜糖供给。

最后,及时进行蜜蜂的疾病防治。

蜜蜂容易受到寄生虫和细菌的感染,所以要及时进行疾病的防治。

常见的蜜蜂疾病有螨虫病、鼻腔病等。

防治方式包括使用合适的药物、增加蜜蜂的自然免疫力等。

综上所述,蜜蜂的养殖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养殖地点、搭建蜜蜂养殖基地、增加蜜蜂种群、保证蜜蜂的生长环境以及进行蜜蜂疾病的防治。

蜜蜂养殖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经验,但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并且勤奋和耐心,就可以获得丰富的蜜蜂产品,同时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徐祖荫谈中蜂

徐祖荫谈中蜂

中国蜂业35徐祖荫徐祖荫,1944年出生,养蜂专家,贵州农业委员会研究员,从事养蜂科研、养蜂技术推广及全省养蜂管理工作40余年,获10项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养蜂著作14部,拥有3项养蜂发明专利。曾担任中国养蜂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贵州省养蜂学会、贵州省蜂产品协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蜂产业发展高级顾问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2010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蜂业科技突出贡献奖”。

养中蜂最关键的“三板斧”“黑旋风”李逵勇猛过人,最厉害的就是他的“三板斧”。这三板斧一出,对手当即毙命。邓亚萍由于个子矮,跟个子高的运动员对垒很吃亏,于是她根据自身特点,练就了一身绝活,叫做打好“前三板”,从一开始就要稳、准、狠,在前三板内解决掉对手,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养好中蜂也有最关键的“三板斧”。养中蜂“三板斧”究竟是什么呢?第一“斧”——养王蜂群中的三型蜂,各司其职,但最重要的是蜂王。没有新的蜂王出生,蜂群无从分蜂。蜂王个体太小,产卵力高低,产下的工蜂抗病力强弱,决定了一群蜂群势大小,产量高低,分蜂多少。所以,蜂王质量、数量,决定能否养好中蜂,有没有效益。有句俗话叫做“养蜂就是养王”。要想多分群,培育优秀蜂王,依靠自然分蜂是难以做到的。自然分蜂受季节和蜜源条件限制,繁殖率很低,养蜂必须掌握好人工育王技术。第二“斧”——饲喂常言道:“蜜蜂蜜蜂,有蜜才有蜂。”反过来,“有蜂才有蜜。”蜂群多,蜂群强,才能多取蜜。最近,我省某县因养蜂扶贫邀我去现场指导养蜂,到了某乡镇。该镇同时从某蜂场引过来一批蜂,由于8天前发放到不同的村寨,情况却大不一样,同样是10 群蜂,其中一个村寨蜜源条件不好,开箱后蜂群巢脾黑旧,蜂王产卵和封盖子少,蜂量和巢脾中的存蜜减少,显得毫无生气;而另一个村寨盐肤木花正开,蜜源丰富,巢脾中装满了蜜,同样是3~4脾蜂,但由于蜜源好,开箱后脾脾都是大张大张封盖子,蜂量上升,需要马上加础扩巢,巢内状况生机勃勃,看了令人高兴。这个例子,充分显示出了“蜜”和“蜂”之间的关系。显然,蜂群必须放在蜜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才合适。但尽管有些地方蜜源条件较好,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充足的蜜源。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春(有油茶、绿肥、龙眼、荔枝)、秋(有盐肤木、千里光、野桂花、枇杷)两季蜜源较好,而夏季缺蜜粉。当外界缺蜜或蜜粉源条件不好时咋办?当然要靠人工饲喂糖浆。这时只有通过不断奖励饲喂(1︰1的稀糖浆、少量多次),才能促使蜂群造脾,蜂王产卵,蜂群群势不断增长。蜂群脾数增多了,才能多分群,多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1、转地前的准备:1、调查、落实新场地:详细了解新场地的位置、蜜源状况和农药喷施情况、放蜂密度,选好摆蜂地点。

2、包装蜂群:运蜂前,用木卡子卡牢巢脾,挤紧巢框与靠板后,用铁钉将各个框耳固定,并钉好纱盖。

下钉子时,注意要用钳子将钉子夹住,用手力往下压入,以减少对蜂群的振动刺激。

傍晚蜜蜂进巢后,关紧巢门,打开纱窗。

二、转运蜂群:运蜂时间,应在晚上或早晨。

运蜂时,巢脾与运行方向平行,中途尽量不要停留,车速不能太快,减少蜜蜂骚动。

热天转运还要注意通风,防止蜂群受热、受闷。

三、到新场地的管理:1、蜂群到达新场地后,及时将蜂箱摆放到预先看好的地点,巢门方向要错开。

待蜂安静下来后,再分批、间隔地打开巢门。

开巢门时,可适当喷水,以免工蜂迷巢咬杀和飞逃。

2、过23天后,蜜蜂进出恢复正常,可开箱辙除木卡,检查蜂群。

中蜂疾病防治方法1.饲养强群蜂病的发生除具备病原物、传播途径和蜜蜂个体的易感性3个基本条件外,与群势强弱的关系非常密切。

总的趋势是群势越强,蜂病的发生和危害就越轻,相反就越严重。

强群不但采集蜂数量超过弱群,而且强群的蜜蜂个体相应比弱群蜜蜂个体强壮,所以强群采集力强,抵抗力强。

因此饲养强群是防止蜂病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据试验,欧洲幼虫腐臭病,将人工感染蜂房链球菌的一日龄幼虫脾,插入用未封盖幼虫脾补强的强群内,经过一昼夜,感染幼虫几乎全部被拖出;相反,将感染幼虫脾插入用成年蜂补强的无小幼虫的蜂群内或无王群内,清除感染幼虫的速度就很慢,甚至停止清除。

就是说,强群和繁殖力强,具有育虫要求的蜂群,对病虫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囊状幼虫病,如果蜂群强大,则可自愈。

2.选用抗病蜂种选用抗病蜂种是防治蜂病的根本措施。

抗病蜂种的选育可通过2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由科研部门进行立项研究;二是由广大蜂农在养蜂生产实践中进行群众性的选育,当发生某一种病害时,选用抗病蜂群做育种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病蜂种就有可能选育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蜂常见病
囊状幼虫病 是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
力,主要危害大幼虫或封盖蛹,往往造成毁灭性损失。主要症状是:病
初幼虫表现为前端下垂,头部前端三分之一处变得透明,体后分节明显,
后期幼虫头部离开巢房壁,并且头部上翘,形似龙船。故又叫蜜蜂勾状
幼虫病。体内充满乳白色液体,用镊子夹出时呈囊状。目前,治疗囊状
幼虫病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实施活框养殖的蜂场,在春秋繁殖期间,应在蜂脾两侧
放上草把,副盖上方加盖草帘子,达到增温、保温效果;适当撤脾,使
蜂高于脾,一般1—3框蜂由1框起繁,3—5框蜂由2框起繁;适当补
饲,保证饲料充足。
2、换王断仔或幽王断仔。换王断仔为除去病群蜂王,换入成熟王台。
幽王断仔则是控制蜂王产卵,将蜂王用王笼囚住,幽闭7—10天,清毒
或治疗后再放出蜂王继续繁殖。
3、及时清理病害仔脾及消毒。对蜂箱、蜂具、发病群仔脾和场地
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石灰水泡洗蜂箱、蜂具,用苏打水喷撒场地。
4、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进行人工育王。尽快用场内无病蜂群进行
人工育王,用新王替换抗病力差的蜂群中的蜂王。
5、药物治疗。通常以中草药为主,辅以抗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效
果较好。中药:贯众三十克,金银花三十克;虎枝二十克,紫草十五克,
甘草十五克,青木香十克;五加皮三十克,金银花二十克,桂枝十克,
甘草六克;板蓝根十五克,穿心莲十五克,贯众十五克。以上任选一方,
加水一千毫升,煎浓缩至二百五十毫升,去除药渣,加白糖或蜂蜜八两,
即可喂治十至十五框蜂,连续饲喂3—5天为一个疗程。抗菌药物:用
菌毒快克或百菌杀喷脾,或掺入糖浆中饲喂病群。
欧洲幼虫腐臭病 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典型
症状为2—3日龄幼虫感染死亡。初期死亡幼虫外观呈苍白色,以后变
黄,尸体残余物无粘性。检查巢脾时可以看到空房和仔房相间成花子脾,
严重的空房多于仔房。蜂群感染欧洲幼虫腐臭病后常常伴随发生囊状幼
虫病。
由于欧洲幼虫腐臭病多发生在春季,主要的外界因素多为气候变化
幅度大,饲喂、保温不当所致。如果外界蜜源条件好或进行了适时饲喂
和加强保温,即使有少量病虫出现也可以不治自愈。对于感染较重的病
群可以用菌毒快克或百菌杀等抗菌药物对症治疗。此外,应注意在蜂群
中提供清洁饮用水,并且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避免工蜂采集不洁净
污水回巢。
蜡螟病 俗称巢虫,是中华蜜蜂的主要敌害,常造成蜂群逃逸或大
批封盖蛹的死亡。在防治中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在蜂场的日常操作中注意收拾残留的各种废巢脾并妥善保管,
及时化蜡。除用升华硫熏杀巢脾内的幼虫外,还可用90%的冰乙酸蒸汽
熏杀。
2、适时清除巢箱里的蜡屑,特别是蜂箱缝隙,更应仔细清理,必
要时可用喷灯烧烤。
3、在蜂箱底部边角缝隙处放上生白灰,既可防治蚂蚁,又可防治
巢虫。
4、加强群势,抽出多余蜂脾,始终保持蜂脾相称和适当密集群势。
5、及时下巢造新脾,消除蜡螟产卵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