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预浸料
碳纤维预浸料2

CPGH-P2 CARBON PREPREGTEXLINK Carbon Fiber Prepreg/TEXLINK碳纤维预浸布TEXLINK Carbon Fiber Prepreg Fabric is processed in the Prepreg Range, the resin system isPre-combined with fabric/fiber according to definite percentage to fulfill different Resin Process. Suitable for Thermosetting, T able Rolling and Press shaping Processing It is stronger then steel and lighter then General F .R.P Currently , and widely applied for Sport ware, Bicycle Parts, Robot Hand, Carbon Roller etcTEXLINK 碳纤维预浸布 是由预浸生产线对碳纤维或者碳纤维编织布进行加工的产品。
预先配方的树脂固化体系与纤维按特定的比例预先结合。
预浸布适合模压,卷制等成型工艺。
成品强度比湿法生产的复合材料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目前广泛使用于运动器材,自行车配件, 机器人手臂,碳纤维滚筒, 钓鱼竿等产品。
z 关于碳纤维原料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采用不同强度的碳纤维原料,这些原料大多来自日本TORAY , TENAX 以及台湾 TARIFIL 。
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标准模量的碳纤维(24T/mm²). 特别要求时,我们也可以采用中高模量(30T/mm²; 40T/mm²;46T/mm²)的碳纤维。
z Carbon Fiber Spec.:Normally , the Carbon Fiber are from T oray, T enax or T arifil, the standard modulus is 24T/mm². Also Higher modulus Carbon fiber (30T/mm²; 40T/mm²;46T/mm²)are available upon request.z关于固化体系:根据不同需要通常我们采用环氧固化体系,相关之DSC 图示如下:z Resin System: Normally, we are using Epoxy Resin System for Prepreg, the curing curve are as follows: z关于预浸料的使用: 1.当冰冻过后的预浸布要使用时,须从冰库拿出后在密封条件下解冻8小时2.使用时应不可折叠预浸布3.建议在温度25±3℃/湿度70%以下,无尘环境中使用。
锻碳纤维制作工艺流程

锻碳纤维制作工艺流程
锻造碳纤维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制碳纤维坯料:首先需要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碳纤维纱线,然后将其缠绕在模具上制成碳纤维布。
再将碳纤维布经过树脂浸渍固化,制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坯料。
这种碳纤维坯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密度轻、耐腐蚀、不易变形等特点。
2. 预浸料制备:将碳纤维与树脂等预浸料混合,形成预浸料,通常需要在低温下储存。
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是制作碳纤维制品的关键步骤之一,影响
着制品的性能和质量。
3. 成型工艺:将预浸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手工层叠法、压塑法、自动化纺织成型法等。
手工层叠法是较为简单的工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其生产效率较低。
压塑法采用模压成型,可以生产大尺寸、厚度均匀的板材和壳体等制品。
自动化纺织成型法则采用机器纺织的方式,可以生产连续性的复杂形状的制品。
4. 固化工艺:成型后的碳纤维制品需要经过固化工艺,以使预浸料中的树脂能够充分固化。
固化可以采用热固化、辐射固化等方式。
热固化需要将成型后的制品放入高温烤箱中进行加热,使树脂固化。
辐射固化则是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等方式使树脂固化。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树脂能够充分固化,从而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锻造碳纤维的过程比较复杂,且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求较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概要

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摘要:化工工程论文代写本文对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生产工艺特点及主要生产安全环保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指出了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工艺技术要求,关键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证措施。
关键词:碳纤维;工程设计;技术参数;生产工艺;安全保障措施前言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它和它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相对密度小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和特性。
国外已被广泛用于宇航、导弹、火箭、飞机、汽车、化工、机械、纺织、医疗器材、文体用品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随着建筑、汽车、风电、化工等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的提高,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生产装置工程设计与通用的化工及纺织类产品相比,有其独特的工程技术要求,而这些要求取决于碳纤维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能。
由于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的文献报道和参考资料极少,给工程设计人员在项目工程设计中技术方案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人结合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和现行生产实践调研结果,就有关碳纤维及预浸料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的确定给予归纳总结。
1建筑厂房及设备基础的设计原则碳纤维是在高温环境中,通过氧化、碳化、表面处理等关键的工艺过程制得的高强、高模、质轻、柔软、具有一定连续长度的产品。
因而,碳纤维产品质量对生产厂房及设备建筑基础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首先,在工程设计时应考虑纤维反应程度的工艺技术要求,纤维需在一定温度下往复运行一定的时间,而在保证反应时间的前提下,减少纤维的往复层数和路径,有利于提高纤维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生产厂房应采用单层平面结构,使整个工艺流程在纤维运行方向上贯通到底,易于操作。
若采用多层厂房结构,将增加楼板间的纤维导向,无疑将增加纤维的往复运行路径,增加项目设备资金投入,又使纤维的磨损几率增大,且工艺操作控制难度增大。
所以,应首选直通式单层厂房,可采用轻钢结构。
短纤维模压碳_碳刹车盘用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短纤维模压碳/碳刹车盘用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及设备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Chopped Fibre Prepregs for C/C B rake Discs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谈竞霜 姜 海 李东生 张保法 王秀飞 张为梁 [摘要] 对制备短纤维模压预浸料的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如何控制预浸料工艺参数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预浸料 刹车盘 工艺及设备[ABSTRACT] The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e of chopped fibre prepreg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K eyw ords :Prepregs B rake discs Process and e 2quipment碳/碳复合材料(下称C/C 复合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用于制备飞机刹车盘以来,以其密度低、热性能优异、摩擦磨损性能稳定等特性已广泛地应用在各机型刹车系统中。
C/C 刹车盘制备的基本思路是,先将碳纤维增强材料预先制成预制体,然后再以基体碳填充逐渐形成致密的C/C 复合材料。
目前,制备C/C 刹车盘预制体的方法有3种:碳布叠层、碳纤维及毡叠层针刺、短纤维浸树脂模压。
研究证明,预制体制备的方法不同,C/C 刹车盘组织结构及其各种性能也不相同。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短纤维模压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及设备结构。
1 短纤维模压C/C 刹车盘用预浸料制备工艺的确定1.1 工艺方法分析短纤维模压预浸料制备工艺方法较多,图1为美国ABS 公司的短纤维模压C/C 刹车盘工艺示意图[1]。
纤维束从线轴经过打捻器得到纤维绳,通过分散头把多个纤维绳均匀分散,经切刀切短后杂乱地散落在已装有树脂的模压型腔内,底部圆盘传输器能保证短纤维绳杂乱且均匀落入模腔内,当短纤维绳达到重量后热压成型,预成型后再次浸入树脂,并用专用夹具定型放入烘箱固化成型,再碳化、致密化、机加工至成品。
碳纤维预浸料市场工艺

碳纤维预浸料市场工艺
碳纤维预浸料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碳纤维预浸料市场工艺涉及到材料制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
材料制备方面,碳纤维预浸料通常采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基材,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再加入碳纤维和其他填充剂,经过混合、过滤、真空干燥等工艺制备而成。
其中,碳纤维的品质对预浸料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碳纤维的纤维直径、纤维长度、纤维密度等参数。
工艺流程方面,碳纤维预浸料通常分为手工涂布法和自动化制备法两种。
手工涂布法需要高技能人员进行操作,制备时间长、成本高,但可制备出较为复杂的形状和尺寸的产品;自动化制备法则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点,但受设备精度和操作技能的限制,产品形状和尺寸相对简单。
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碳纤维预浸料市场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固化度、厚度、表面平整度等参数,以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此外,对于高端产品还需要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市场工艺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加强材料制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 1 -。
碳纤维板生产工艺

碳纤维板生产工艺
碳纤维板是一种采用碳纤维和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
其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
碳纤维预浸料是由碳纤维和树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碳纤维先经过烘干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去除,然后根据产品要求将树脂加入碳纤维中。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树脂的用量和混合均匀度。
接下来,是碳纤维预浸料的成型。
成型可以采用压模成型或注塑成型。
在压模成型中,将碳纤维预浸料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热压的方式加热,将树脂固化。
而在注塑成型中,将碳纤维预浸料注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和压力使树脂固化。
成型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产品质量。
然后,是碳纤维板的固化。
固化是将树脂完全固化。
一般情况下,固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间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最后,是碳纤维板的加工和涂装。
加工包括修整碳纤维板的尺寸,去除边角料等。
涂装是根据产品要求,在碳纤维板表面进行涂装和喷漆,以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碳纤维板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碳纤维板的成型,碳纤维板的固化,碳纤维板的加工和涂装等环节。
这些步骤需要仔细控制每一步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
质量和性能。
同时,生产中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工人造成危害。
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碳纤维是一种轻巧、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纤维制备、预浸料制备、预浸料成型、热固化、表面处理和成品加工等环节。
首先是纤维制备阶段。
纤维制备是制备碳纤维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处理、纤维化学处理和纤维拉拔。
首先,将聚丙烯等有机纤维通过溶胶纺丝成纤维束。
接下来,对纤维进行氧化处理,形成聚丙烯脱氢纤维。
然后,将脱氢纤维分解成碳纤维,通过高温石墨化和碳化反应使其含碳量达到要求。
最后,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易于与树脂进行结合。
接下来是预浸料制备阶段。
预浸料是将树脂浸渍到碳纤维中,形成预浸料片。
首先,将树脂加入溶剂中,形成树脂浆料。
然后,将碳纤维进行浸渍,使树脂充分渗透纤维,形成预浸料片。
预浸料片的制备过程需要控制浸渍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保证预浸料的质量。
然后是预浸料成型阶段。
将经过浸渍的预浸料片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可以采用手工叠层或机械层叠的方式,将多层预浸料叠合在一起。
在叠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层间厚度和纤维取向,确保成型件的力学性能。
热固化是下一个环节。
将成型后的预浸料进行热固化,使树脂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固态的基体。
热固化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预固化和主固化。
预固化是在较低温度下,使树脂部分固化。
主固化是在较高温度下,使树脂完全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复合材料。
接下来是表面处理阶段。
将经过热固化的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去除无价值的结构和纤维暴露。
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机械研磨、化学腐蚀等方法进行。
最后是成品加工阶段。
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切割、钻孔、研磨、喷涂等工艺加工,形成最终的成品。
以上就是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碳纤维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碳纤维板材生产工艺

碳纤维板材生产工艺碳纤维板材是一种以碳纤维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板材,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碳纤维预浸料制备、板材成型和固化等环节。
碳纤维预浸料制备是碳纤维板材生产的首要环节。
预浸料是由树脂和碳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树脂的选择和配比对于板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常采用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在高温下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在制备预浸料过程中,需要将树脂和碳纤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使树脂能够均匀覆盖碳纤维,形成均匀的预浸料。
板材成型是将碳纤维和树脂混合物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层压、自动层压和真空吸塑成型。
其中,手工层压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成型方法,通过手动将预浸料层层叠加,然后用压机施加压力,使树脂固化,最终形成板材。
自动层压是在手工层压的基础上引入机械设备来辅助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真空吸塑成型是通过在成型过程中施加真空,使得树脂能够均匀分布在碳纤维上,并排除空气和杂质,从而提高板材的质量。
板材成型后,还需要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是将树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固化或光固化,使其产生交联反应,形成坚硬且稳定的结构。
热固化是通过将成型的板材放入烤箱中,提高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
光固化则是通过照射紫外光或电子束来激活光敏树脂的交联反应,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固化、无需加热等优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板材的修整和表面处理,以满足不同需求。
修整是将成品板材进行切割和修剪,使其符合设计尺寸和形状要求。
表面处理包括清洁、打磨和上漆等步骤,用于提高板材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泽度,并保护表面免受刮擦和氧化。
综上所述,碳纤维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预浸料制备、板材成型和固化等环节。
这些工艺步骤的精细控制和优化,对于改善碳纤维板材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浸料
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
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师来说,预浸料是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结构单元,可用以进行结构设计;对于复合材料工艺工程师来说,预浸料是制造结构的原料,可以直接用以制造各种复合材料构件。
预浸料的一些性能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带到了复合材料及其构件中,是复合材料性能的基础,复合材料成型时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取决于预浸料的性能。
通常对预浸料的主要要求如下:1.树脂基体和增强体的匹配性好。
增强体表面经过处理后和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使得复合材料有优良的层间强度。
这和增强体的上浆剂有很大关系。
2.具有适当的粘性和铺敷性。
预浸料的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自身互相粘贴的能力,同一片预浸料,温度低可能失去粘性,温度高又有粘性,温度相差大约5℃,粘性就会有明显变化,因此粘性试验温度一般确定为20~25℃,同时湿度定为40%~70%。
粘性失去时间不长的预浸料,稍许提高温度,粘性得以改善,只要能实现部件的铺贴工艺,试验表明对其力学性能没有太大影响。
粘性不宜太大,以便于铺层有误时可以分开重新进行铺贴而预浸料又不至于被损坏;粘性也不能太小,以使得在工作温度下两块预浸料能粘贴在一起不至于分开。
遗憾的是,粘性的评价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适宜的方法,“感觉”很重要。
所谓铺敷性是指预浸料铺层时,使适合于复杂形状模具铺层的能力。
就预浸料而言,铺敷法比粘性的要求更高,失去粘性的预浸料铺敷性肯定不合格。
3.树脂含量偏差应尽可能低。
至少控制在±3%以内,以保证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和力学性能的稳定性。
4.挥发分含量尽可能小。
一般在2%以下,以降低复合材料中的孔隙含量,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要承力构件预浸料的挥发分含量要求控制在0.8%以下。
5.具有较长的贮存寿命。
通常要求室温下的粘性贮存期大于1个月,-18℃下大于12个月,以满足复合材料铺贴工艺和力学性能要求。
6.固化成型时有较宽的加压带,即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加压,都可以得到满意的复合材料构件而对性能无明显影响。
7.有适当的流动度。
流动度表示预浸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或迁移的能力,它与树脂的粘度和预浸料中树脂含量有关系。
预浸料中树脂含量越高,粘度越小,树脂流动度越大。
层压件的流动度可以大一些,以便于树脂均匀分布并浸透增强材料;夹层结构流动度应比较小,以使得面板和芯材能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预浸料的原材料包括增强体和基体,主要的辅助材料是离型纸和压花聚乙烯薄膜。
预浸料用增强体主要是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以及它们的织物。
预浸料用树脂基体包括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两大类。
增强体和结构复合材料常用树脂基体见图1.1和1.2。
对树脂基体的要求。
不同预浸料的制备方法,树脂应该具有不同的性能。
溶液浸渍法树脂基体应该能溶解于常用低沸点溶剂中,如丙酮、丁酮等;直接热熔法树脂基体的熔融温度要低且熔融后应具有较低的粘度。
此外,作为预浸料用树脂基体,还应该考虑下表所示的性能:
预浸料挥发分含量和树脂流动性均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孔隙含量。
挥发分含量高,成型复合材料难免残留部分小分子物质;树脂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不利于对纤维的浸润,成型复合材料的拐角处往往有贫树脂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复合材料孔隙增大,严重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希望树脂的固化温度低、固化时间短。
但一般的规律是固化温度随树脂基体耐热性能的提高而增加,固化时间随固化温度的提高而缩短。
目前,180℃左右的固化温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预浸料的质量控制
为控制预浸料的质量,首先要按规范验收纤维、树脂、固化剂、溶剂、离型纸等各种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树脂成膜性、树脂与纤维结合状态等。
树脂是一种对温度、湿度、时空、介质都很敏感的材料。
因此在上述几道工序中监视树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是很重要的,通常需要进行如下一些试验项目:动态力学分析(DMA)、液相色谱(HPLC)、流变特性(RMS)、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凝胶时间等。
预浸料的测试项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