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润滑剂性能评定

合集下载

润滑油性能评定类行业术语

润滑油性能评定类行业术语

润滑油性能评定类行业术语(1)粘度(Viscosity) 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2)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以帕.秒(Pa.s)表示。

(3)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流动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以平方米/秒(m2/s)或平方毫米/秒(mm2/s)表示。

(4)表观粘度(Apparent Viscosity) 表示非牛顿液体流动时的内摩擦特征所采用的术语。

亦称相似粘度。

(5)粘温系数(Viscosity-temperature Coefficient) 评价润滑油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粘温性的一个计算值。

粘温系数小,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6)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

(7)倾点(Pour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8)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 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9)机械杂质(Mechanical Impurities)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10)苯胺点(Aniline Point)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1)闪点(Flash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根据所用测定器的不同,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

(12)燃点(Fire Point) 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材料的润滑性能对于工业生产以及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物理实验技术中,对材料的润滑性能进行测试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材料润滑性能测试方法以及一些实验技巧。

一、黏度测定黏度是指液体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黏度的测定对于润滑油等液体的性能评价非常重要。

实验中常使用的方法是旋转油点法。

该方法使用精确的瓶装润滑油,通过调整转速和温度,记录油点下沉的时间,并结合多组数据进行统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润滑油的黏度。

二、摩擦系数测定材料的摩擦系数是衡量其润滑性能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有平板摩擦测试和环状摩擦测试。

平板摩擦测试常用于金属材料的润滑性能评估,实验时将材料放在摩擦测试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用力拖动摩擦片,记录所需的力大小。

环状摩擦测试适用于液体润滑剂的性能评估,实验时将环形试样和摩擦剂置于固定设施上进行旋转,测量所需的力大小。

三、磨耗测试材料的磨耗性能是对润滑的直接反映。

常用的磨耗测试方法有球盘磨耗测试、擦痕磨耗测试和滑动磨耗测试。

球盘磨耗测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磨耗性能评估,实验时将材料球形试样放置于转动的盘形试样上,施加一定的载荷,在一定的转速下进行试验,并测量球盘之间的磨损量。

擦痕磨耗测试适用于表面涂层的磨耗性能评估,实验时用尖锐的载荷,在试样表面划出一定的长度,然后观察划痕情况来评估试样的磨耗程度。

滑动磨耗测试适用于液体润滑剂的磨耗性能评估,实验时将试样与另一个试样置于两个滑动设施上,施加一定的载荷,并在一定的速度下进行试验。

通过测量试样的磨耗情况,来评估液体润滑剂的性能。

四、实验技巧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并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充分的了解。

2. 实验中的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各个关键步骤的细节,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

齿轮润滑剂的持久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评价

齿轮润滑剂的持久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评价

齿轮润滑剂的持久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评价齿轮是工业机械中常用的传动装置之一,而齿轮润滑剂则是保证齿轮顺畅运转和延长其寿命的重要因素。

齿轮润滑剂的持久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评价是我们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考量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持久性能是指齿轮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润滑效果的能力,即润滑剂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持续地提供必要的润滑和保护齿轮。

为了评估润滑剂的持久性能,我们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性能:高温环境会对润滑剂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评估润滑剂在高温下的黏度变化、氧化稳定性和抗磨性能等指标。

一款优秀的齿轮润滑剂应该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黏度,防止过早失效或黏度过高导致润滑性能下降。

2. 低温性能:低温环境下,润滑剂可能变得过于粘稠,难以形成足够的润滑膜,从而导致齿轮磨损和卡涩。

因此,评估润滑剂的低温性能十分重要。

低温下,优秀的润滑剂应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抗凝结性,以确保在寒冷环境下仍能够有效润滑。

3. 氧化稳定性:润滑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沉淀物和酸性物质,导致润滑剂性能下降。

因此,评估润滑剂的氧化稳定性十分重要。

一款优秀的润滑剂应当能够抵抗氧化反应,保持长期的使用性能。

其次,长期稳定性是指齿轮润滑剂在存放期间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受严重影响的特性。

为了评价润滑剂的长期稳定性,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润滑剂分解和挥发性:长时间的存放会导致润滑剂分解和挥发,从而降低其润滑性能。

因此,评估润滑剂的分解和挥发性能是评价其长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润滑剂应该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在存放期间其性能不受到严重影响。

2. 沉积物和杂质:长时间存放会导致润滑剂中沉积物和杂质的逐渐积累,这可能会对润滑剂的性能和工作机件造成损害。

因此,评估润滑剂的沉积物和杂质含量也是评价其长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润滑剂应该具有良好的耐沉积和防污染特性,以延长使用寿命。

机械润滑油的性能评价

机械润滑油的性能评价

机械润滑油的性能评价机械润滑油是保护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评价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机械润滑油的性能评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购适合自己设备的机械润滑油。

首先,机械润滑油的黏度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黏度主要决定了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润滑能力以及抗剪切性能。

一般来说,黏度越大,润滑能力越强,但也会增加摩擦损失。

而黏度过小,则可能导致润滑不足,进而产生磨损和故障。

因此,在选择机械润滑油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负载和运行温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黏度范围。

其次,机械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润滑油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时,会受到氧化、酸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性能。

因此,一款优质的机械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保证长时间工作时的稳定性能。

通过检测润滑油的酸值、碱值等指标,可以评价其氧化稳定性,选择适合的产品。

此外,机械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高温、高压和重负荷工况下,机械设备表面会产生严重的摩擦和磨损,因此,机械润滑油需要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性能,保护设备免受摩擦损伤。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四球试验、扭剪试验等,通过评估润滑油在高压下的表现,来判断其极压抗磨性。

另外,机械润滑油还应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在一些工况下,润滑油会受到水或其他液体的污染,从而产生乳化现象。

乳化会导致润滑油的黏度升高,降低其润滑能力,增加设备磨损和故障的风险。

因此,机械润滑油需要具有较强的抗乳化能力,能够快速分离出水分和杂质,保持润滑性能的稳定。

最后,机械润滑油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一些劣质产品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选择机械润滑油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相关认证和检测报告的产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机械润滑油的性能评价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通过考虑黏度、氧化稳定性、极压抗磨性、抗乳化性能和安全性等指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设备的优质机械润滑油。

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与性能评估

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与性能评估

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与性能评估在机械制造和运行过程中,轴承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部件。

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润滑剂的选择和性能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及其性能评估的相关问题。

1. 润滑剂的种类和特性润滑剂可以分为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两大类。

液体润滑剂主要包括油脂和油类,它们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调性,能够有效润滑轴承表面,减少摩擦和磨损。

而固体润滑剂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和薄膜,具有高温抗磨损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对于轴承润滑剂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轴承的工作条件、负荷、速度和温度等因素。

例如,在高速轴承中,通常优先选择油类润滑剂,因为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高的温度承受能力;而在重载轴承中,通常选择油脂润滑剂,因为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密封效果。

2. 润滑剂的性能评估指标轴承润滑剂的性能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1) 润滑性能:包括润滑膜厚度、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等。

润滑膜厚度越大,摩擦系数越低,磨损量越小,表示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越好。

(2) 温度承受能力:润滑剂应具有较高的温度承受能力,以确保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可以通过测量润滑剂在高温下的黏度和稳定性来评估其温度承受能力。

(3) 密封性能:对于需求较高的轴承应用,如在飞机和汽车中,润滑剂的密封性能变得尤为重要。

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减少摩擦和磨损。

3. 润滑剂选择和性能评估的实践在实际应用中,轴承润滑剂的选择和性能评估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黏度测量、摩擦磨损测试和高温稳定性测试等。

这些实验可以定量评估润滑剂的性能,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条件进行模拟和模拟仿真。

例如,通过计算机模拟轴承的运行状态和润滑剂的流动特性,可以预测润滑剂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优化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提高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润滑剂主要质量指标

润滑剂主要质量指标
是表示润滑油随温度变化的指标,是一个相对值。指数高则表示润滑油随 温度变化小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润滑油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 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闪点在45℃ 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
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油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它是 评价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凝点高的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一般润滑油 的使用温度应高于润滑油凝点10~20℃
是指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液的杂质,以占润滑剂质量的百分数 表示。主要是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混入泥砂、灰尘、铁屑和金属粉末 等。润滑剂中机械杂质会磨损机件、增大残炭和灰分的数量,降低抗氧化安 定性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润滑剂在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以质量分数表 示,通常灰分含量很小,但在加入高灰分添加剂的润滑剂中,灰分含量会增 大,灰分多,使润滑油膜不能均匀地形成,影响正常润滑,甚至造成机械设 备磨损
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润滑油开始连续流动时的最低温度,称为倾 点。它是表示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由于倾点比凝点更能反映低温流动 性能,因此多用倾点表示低温流动性能
是指润滑剂中含水量的质量分数。含水量小于0.03%即为痕迹。若没有水 分时则认为是无。润滑剂中应防止混入水分,混入水分会使油膜强度降低、 润滑剂变质,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又称剪切安定性,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
在规定条件下,测定油品对金属的腐蚀程度,主要检验油品中有机酸、碱 对金属的腐蚀状况
指能溶于水的无机酸或碱性物质。水渗性酸或碱对金属腐蚀严重,油品中 不允许其存在
中和用沸腾乙醇从1g油品中提出酸性物质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 值,以mg(KOH)/g表示。中和用沸腾乙醇100mL油品提出酸性物质所需要 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以mg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作者:小金更新时间:2008-6-3 【字体:小大】(一)黏度黏度是润滑油分子间运动的阻力,或者是分子间的内摩擦力,即范得华力。

目前绝大多数润滑油都是根据黏度来分级的,可以说黏度是润滑油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用润滑油的主要依据。

(1)粘度的作用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油的流动性及其在摩擦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厚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黏度较大的润滑油流动性差,但油膜强度大,承受负荷的能力较强,因此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油容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较厚的润滑膜,保持流体润滑状态并取得好的润滑效果,但黏度较大的润滑油冷却效果较差,消耗再在克服摩擦阻力的功率也较多。

黏度小的润滑油流动性和冷却性好,容易流到间隙小的摩擦面之间保持润滑效果,而且消耗在克服摩擦阻力的功率也较少,但在负荷较大的条件下黏度较低的润滑油膜容易被破坏,使摩擦表面产生磨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选用黏度合适的润滑油。

(2)黏度的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黏度和相对黏度,绝对黏度又分为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两种。

a.动力黏度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距1厘米的两个油层,但其中一个油层以1厘米/s 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说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黏度,动力黏度的单位为Pa.s。

b.运动黏度流体的动力黏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为运动黏度,运动黏度的单位是平方米/ s。

测定流体的运动黏度,通常用毛细管黏度计。

在严格控制温度和可再现的驱动压头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标定好的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

运动黏度是测得的流动时间与用蒸馏水直接标定或渐进标定所得的黏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

蒸馏水是原始的运动黏度标准。

为了测准运动黏度,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流体的温度,其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毛细管的尺寸,并定期标定黏度常数。

相对黏度是用各种黏度计测得的黏度,根据所用黏度计的不同分为恩式、雷式和赛式黏度。

例如,恩式黏度为200ml试验油在规定温度下流经恩式黏度计的时间与20℃时200ml水流经恩式黏度计的时间比值,这些相对黏度都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图表换算为运动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度相关因素
粘度的选择 工作温度 机器型号 机器新旧程度 粘度对机器的影响 负荷承受能力(润滑性、抗磨性) 低温性能(启动性能、流动性能) 冷却 能耗 缓冲、减噪 动力性
运动粘度
试验方法:GB/T 265、GB/T11137 单位:厘斯,cSt或mm2/s
差异悬殊的粘度
• 结果:需置换610L
粘度指数
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 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试验或计算方法:GB/T2541、GB/T1995
度粘
A
粘度指数较低的油
B
粘度指数较高的油
E C D
温 度
不同油品的粘度指数
粘度
合成基础油 加氢基础油
石蜡基基础油
中间基基础油 环烷基基础油
润滑剂性能评定
内 容
油品取样、化验频率 油品报废、使用监测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润滑脂的基本特性 模拟评价 台架试验 仪器分析
油液分析的目的
确定换油期(特别对油箱体积大的机器)。油箱体积较小 的机器---OEM指定换油期 鉴定及判别不同油品的品质优劣 显示机器的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 –油液本身的变化 –磨损物 –污染物
- 含环烷烃多,密度中;含烷烃多,密度小
- 通常比重为0.85~0.91 合成油 - 各有不同 - 聚醚等比重大于1 测定方法:GB/T1884
不同的基础油常有不同密度
• 密度kg/m3
基础油 长城得威220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矿物油
密度 @20℃
888.5
密度 @15℃
891.0
长城4406VG220合成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220
120
油品混合后的粘度
• 哪些可以混合
– 矿物油、PAO、酯类油
• 不能混
– 聚醚
• 如何计算
– LogV3=xLogV1+(1-x)LogV2
上网查
/tools/t ool_mix.htm
例子
• 滑履轴承润滑油粘度调整
– 现用:N460,装油量:1600L – 准备用N150稀释,目标:~N300 – Log300=xlog150+(1-x)log460
– 其他相关因素:燃料性质(含硫量, 含铅量,稳定性)、操作员的熟练程度等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颜色/色度:油品的颜色,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在基础油中使用添加剂后,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在用或储运过程中的油品,通过比较其颜色的历 次测定结果,可以大致地估量其氧化、变质和受污染 的情况 颜色测定方法 - 视觉直接观察(即目测)
表示低温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分石蜡凝点和粘度凝点,前者可改善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倾点应比环境最低温度低3~5℃ 温度很低时,粘度变大,甚至变成无定型的玻璃状物质,失去流 动性。 GB 3535
低温主要源于自然环境
长城5W/30SF在-26℃时仍流动自如(乌兰察布盟)
聚醚
1008
--
• 200L桶重
– 矿物油:≯170kg – 合成油:~200kg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粘度(阻止液体流动的能力)
主要使用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其它有雷氏粘度、恩氏粘度、 赛氏粘度) 低温粘度多以动力粘度表示 主要使用40℃、100℃运动粘度
影响粘度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压力:受压升高,粘度增大 剪切率:剪切率增大,粘度变小 氧化等影响粘度
倾点, ℃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酸值
表示油品中酸性物质的总量。润滑油氧化变质,酸值 大多会逐渐变大, 因此常用酸值变化大小来衡量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 换油指标之一,对于在用油品,当酸值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必须换掉 主要是无机酸和短链羧酸产生腐蚀,长链羧酸不易造成腐蚀(可作添加剂) 测定酸值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 颜色指示剂法:GB/T264、GB/T4945 - 电位滴定法:GB/T7304
Mobil SHC 639: 164
长城4406N680:237
高温黏度不变,40℃黏 度下降30%!
70℃ 温度, ℃ 100℃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溢出的蒸汽和空气的
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点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分为 开口闪点(COC):测定重质润滑油或者深色石油产品 - 试验方法:GB/T3536 GB/T267 闭口闪点(PMCC):测定蒸发性 较大的燃料和轻质润滑油 - 试验方法:GB/T261
倾点, ℃
低温环境对选油的影响
• 齐齐哈尔 (148m)
– 最低气温℃, 2008.12.6 – 2009.2.28(84天)
SH5000合成齿轮油
SH5000倾点范围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G150 VG220 VG320 粘度牌号 VG460
化验频率
为了有意义地解释油样测试的数据,应将油品性质转变的 趋势,保存一连续性的记录,使突然或突出的变化,能清 楚的显示出来。若是没有系统地抽样检验,可能得出误导 性的结果 – 新机开始操作时,应每月或每两月验油一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正常运行的机器,每半年或每年进行油品的例行检验
– 运行时出现问题的机器应立刻验油 – 某些油品,如轧制油,乳化油等需要特别的维护措施
油品的报废
不同油品有不同的报废标准。同样油品在不同的操作情况下亦有不同的 报废的标准。影响因素包括: – 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尘埃、机器空转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工作负载等 – 维修程序:关键部件的维修,机件的调校,润滑油或空气隔滤器的 更换等 – 油料品质:清洁度、酸碱性、粘度、
润滑性或抗泡性等
中和值:油品的酸值和碱值的统称。一般
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残炭(Carbon Residue):残炭是表明润滑油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
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也是矿物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浅程度的标志 油品在蒸发和裂解中形成的残余物 是油气润滑油、压缩机油、内燃机油等的重点指标之一。测定法 有电炉法和康氏法两种:GB/T268、GB/T17144、SH/T0172
测定方法:GB/T508、GB/T2433
从灰分看添加剂


尊龙王 20W/50CF4
YC 20W50CF4
TY 20W50CF4
硫酸盐灰分,%
1.3036
1.274
1.095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水分: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称为水分(质量百分)
水分的存在:游离水、乳化水、溶解水 - 会促使油品氧化变质,破坏油膜,使润滑油效果变差,加速有 机酸对金属的腐蚀,锈蚀设备,容易产生沉渣; - 会使添加剂发生水解反应而失效,产生沉淀,堵塞油路,妨碍 润滑油的循环和供应; - 在使用温度低时,由于接近冰点使润滑油流动性变差;而使用 温度高时,水会汽化,产生气阻,影响润滑油的循环 水分测定法:GB/T260
残炭测试仪器
康氏残炭 内燃机油…..
电炉法残炭 空气(热氧化)
微量残炭 N2(热劣化)
组成的差异可引起悬殊的残炭
残炭体现基础油和配方差异
• DAB100矿物压缩机油
– 氧化后残炭>1
• 4502合成压缩机油
– VG32:氧化前/氧化后0.01/0.02 – VG100:氧化前/氧化后0.06/0.24
30
40
10000
运动粘度@0℃,cSt
8000 6000 4000 2000 0 4406 SH5220 矿物CKD
例子
• 磨辊轴承润滑油:润滑和过滤难题
– 重载与冲击负荷,要求超高黏度 – 但过滤非常困难
1000 900 800
黏度, mm2/s
黏度指数
SHC639 4406N68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40℃ 65℃
基础油是倾点高低的主因
• 卓力HM46—深度精制基础油
– 倾点:-18℃
• 4639无灰液压油(VG46)—加氢基础油
– 倾点:-25℃
• 4637合成液压油(VG46)—聚alpha烯烃
– 倾点:-42℃
矿物齿轮油(国标: -8℃)
CKC倾点范围 0 -2 -4 -6 -8 -10 -12 -14 -16 VG150 VG220 VG320 粘度牌号 VG460
- GB/T 654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 SH/T 1068石油产品色度测定法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密度与比重(Density & Specific Gravity)
通常测定温度为20℃,与4℃时同体积的水的质量比 矿物油 -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含芳烃、胶质、沥青质多,密度大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灰分和硫酸盐灰分(Ash Content & Sulfate Ash)
油品经高温煅烧后的残留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导致灰分的主因 灰分→坚硬的积炭、磨损 硫酸盐灰分:油品被锻烧后加入硫酸,再加热后的残余量 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 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 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 长城挥发性冲压油4918 – 运动粘度@40℃-1.1cSt • 长城4501光学硅油 – 运动粘度@40℃-约 105cSt
粘度-新旧牌号对比(液压油)
粘度级别 相当于旧牌号 粘度级别 相当于旧牌号 (新牌号,40℃) (50℃粘度) (新牌号,40℃) (50℃粘度) 10 15 7 10 46 68 30 40(上限接近 50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