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临床路径表单
11.肩袖损伤临床路径

肩袖损伤损伤临床路径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明显劳损史或外伤史。
(2)肩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或皮下瘀斑。
(3)肩峰下肱骨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抗阻试验阳性,肩关节无法外展上抬。
(4)X 线片示:肱骨大结节钙化增生。
(5)MRI提示:肩袖肌腱断裂如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及局部可见水肿信号。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
(1)明显劳损史或外伤史,暴力为外展幅度大于主动外展幅度;(2)伤后肩前部疼痛放射至三角肌区、夜间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障碍;(3)活动受限以上举受限最常见,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不受限,病史较长时出现岗上肌或岗下肌萎缩;(4)活动度检查: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和体侧内旋,这三个方向代表肩关节各项的活动度;(5)肌力:岗上肌通过Job试验来检查,岗下肌通过外旋Lag试验、吹号征来检查,肩胛下肌通过Life-0ff试验、Belly-press试验来检查。
(6)X 片检查:观察肩峰形态,肩峰下骨刺、大结节增生、肩峰下间隙等。
(7)MRI提示:肩袖肌腱的质量、撕裂的大小、肌腱退缩的程度、二头肌腱病变等。
(二)疾病分度Post分型:(1)小型损伤<1cm。
(2)中型损伤1-3cm。
(3)大型损伤3-5cm。
(4)巨大型损伤>5cm。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肩关节松弛,外展上举活动障碍。
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2.筋脉失养证:伤后迁延,肩部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肩部无力,被动上举有落臂征。
舌淡无苔,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法1.手法治疗:肩袖损伤早期可用轻手法在肩关节摇肩、搓肩、半量旋肩与牵抖法,内外侧沿韧带走行方向理顺损伤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以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帮助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关节周围炎门诊临床路径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路径一、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10:M75.0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7版)。
1.年龄40-70岁,女性多于男性。
2.体格检查:肩袖间隙区、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为主,肩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内旋、后伸最重,内旋、内收影响最小。
3.辅助检查:X线检查见肩关节结构正常,肩峰下可见钙化阴影,可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MRI见关节囊增厚,当厚度>4mm对诊断本病的特异性达95%。
4.鉴别诊断:(1)肩袖损伤:颈肩痛,肩关节无力,被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落臂征,B超、MRI有特征性表现。
(2)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外侧痛(夜间痛),外展、上举受限,X线片可见肩关节骨结构异常,B超、MRI排除肩袖损伤。
(3)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被动活动大致正常,X线颈椎斜位片可见相应椎间孔狭窄。
(4)其他:如永久起搏器后肩周痛,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锁骨远端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后,胸腔内炎症、肿瘤。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75.011肩关节周围炎疾病编码。
2.能除外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颈椎病等其他病症引起的肩部疼痛。
3.肩部骨折未愈合不进入本路径。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7版)。
1.早期给予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
2.痛点局限时,可局部封闭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
3.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1)推荐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①成人:300mg/次,一日2次;②对本品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会导 致肩部疼痛和僵硬,但不会引起明显 的肌肉无力。
04
肩袖损伤的治疗
肩袖损伤的治疗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肩袖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如频繁提重物或进行剧烈的肩部运动。
通过进行肩袖肌群的锻炼,增强肩部肌肉 力量,减少肩袖损伤的风险。
注意保暖
保持肩部温暖,避免受凉,以免影响恢复。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 恢复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肩关节
在康复期间和康复后,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如提重物、过度拉伸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肩袖损伤概述 • 肩袖损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肩袖损伤的治疗 • 肩袖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01
肩袖损伤概述
定义与特征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组织的撕裂或磨损,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它们围绕着 肩关节,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正常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及时治疗肩部疾病
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重复的 肩部动作,特别是对于需要频繁使用肩关 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如有肩周炎、肩袖炎等肩部疾病,应及时 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导致肩袖损伤。
预后评估
症状评估
评估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以及是否出现其他并 发症。
功能恢复情况
肩袖损伤讲解

肩胛骨
1. 锁骨 2. 肩峰
肩关节骨骼
1
2
3 4
5
3. 喙突 4. 肱骨头 5. 关节盂
肩袖解剖
肩袖解剖
构成和功能
冈上肌(肩胛上神经) :
上臂外展并固定肱骨头于肩盂上 并预防肱骨头上移
冈下肌(肩胛上神经):
上臂下垂位时使上臂外旋
肩胛下肌(肩胛下 神经):
臂下垂位时内旋肩关节
小圆肌(腋神经):
Gazzola S, Bleakney RR.Current imaging of the rotator cuff[J].Sports Med Arthrosc, 2023,19(3):300-9.
calcific tendinopathy
Type I calcification with a fluffy, fleecy appearance with poorly defined borders, with acute symptoms and termed the resorptive phase. Type II calcification, more discreet and of homogenous density, with wellcircumscribed borders, and in the formative phase.
针对肩袖损伤旳体查 1 冈上肌 肩外展功能
1 empty can test
1) 90 degrees abduction 2) 30 degrees horizontal abduc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scapula) 3) thumbs pointing downward
1 Hand C, Clipsham K, Rees JL,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frozen shoulder. J Shoulder Elbow Surg 2023;17:231-6. 2 Reeves B.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rozen shoulder syndrome. Scand J Rheumatol 1975;4:193-6.
肩袖损伤(教学查房)

ppt课件完整
38
3、三角巾的使用方法:三角形有一个底边,与底 边相连的两个角称为底角,与底边相对应的角为顶
角。使用时将肘关节屈曲90度,肩关节自然下垂。 底边与腕关节平齐,顶角对准肘关节,将三角巾兜
住前臂,两底角在颈后打结。使用时间2-3周,同时 局部施以物理疗法。
ppt课件完整
39
4、三角巾悬臂带:有大悬臂带和小悬臂带之分。 大悬臂带适用于前臂损伤和骨折;小悬臂带适用于
肩关节损伤、锁骨和肱骨骨折。
ppt课件完整
40
5、使用三角巾悬吊法的注意事项;①三角巾应用棉布纱布 制成,质地应柔软,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在紧急情况下, 也可以使用女同志的头巾替代使用。②三角巾悬吊法必须在 骨折复位固定后使用,它不能代替骨折的基本治疗。所以应 首先到医院得到正规的治疗,再使用三角巾悬吊。③三角巾 悬吊法在应用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松紧度。调整的原则是保持 肘关节屈曲90º。肘关节过伸达不到悬吊前臂的目的。肘关 节过屈,对颈部有牵拉,患者会感觉颈部不适,而且随着时 间的延长,三角巾各角也可能松开,也需及时调整。④三角 巾悬吊法只起固定作用,不能代替患者主动的前臂肌肉手指 的功能锻炼。所以,在三角巾悬吊治疗的过程中,肌肉和关 节的功能锻炼仍是必不可少的。⑤及时检查前臂皮肤,防止 三角巾对前臂皮肤的损伤。同时,要经常清洗三角巾,保持 清洁。
ppt课件完整
11
急性损伤常见的暴力作用形式有
①上臂受暴力直接牵拉,致冈上肌腱损伤;
②上臂受外力作用突然极度内收,使冈上 肌腱受到过度牵拉;
③腋部在关节盂下方受到自下向上的对冲
性损
伤,使冈上肌腱受到相对牵拉,并
在喙肩穹隆受到冲击而致伤。
④来自肩部外上方的直接暴力对肱骨上端产 生向下的冲击力,使肩袖受到牵拉而发生损伤。
肩袖损伤治疗

除吊带后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肩梯、 滑轮等
站立位利用棍棒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练 习,5-10个/次,3次/d
继续进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姿势纠正
肩袖损伤治疗
此时重建或修复的肩袖已基本愈合,除继 续强化之前的动作外,可进行终末牵拉和 力量练习
肩袖损伤治疗
来源于肩胛上动脉,而止点近端1 cm处有明显的乏血管区
撞击学说
肩峰发育异常、肩锁关节增生肥大、高位肱骨大结节、 肩峰下骨赘形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创伤学说 急性外伤、应力集中等
肩袖损伤治疗
按损伤程度: 挫伤 不完全断裂 完全断裂
肩袖损伤治疗
分类
按断裂口方向 横行
纵行
按肌腱断裂范围 小型撕裂:单一肌腱撕裂范围小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
肩袖损伤治疗
肩袖损伤治疗
肩袖损伤治疗
固定肱骨头于肩盂上 并防止肱骨头上移
冈下肌(肩胛上神经):
上臂下垂位时使上臂外旋
小圆肌(腋神经):
臂外旋
肩袖损伤治疗
肩胛下肌(肩胛下 神经):
臂下垂位时内旋肩关节
退变学说
血运学说 冈上肌止点附近血供来源于大结节骨膜滋养血管,肌腹血供
于肌腱横径1/2 大型撕裂:单一肌腱撕裂范围大
于肌腱横径1/2 广泛撕裂:范围累及两个及两个
以上的肩袖肌腱,伴有肩袖组 织的退缩缺损
肩袖损伤治疗
临床表现
肩袖损伤治疗
外伤史:急性损伤、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 疼痛与压痛:多位于肩前方
活动或增加负荷后加重 被动外旋或过度内收时加重 夜间症状加重
功能障碍:上举和外展功能受限 肌肉萎缩:>3周 继发性关节挛缩:>3月
肩袖损伤治疗
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肩痹(肩袖损伤)入院标准:反复肩关节疼痛,或伴活动受限,或出现关节萎缩或关节挛缩。
门诊治疗未见明显改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肩袖损伤的住院患者。
一、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痹/漏肩风(TCD 2019版: A03.06.04.03)。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ICD-10:S46.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中的肩痹疾病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由冯华主编的《实用骨科运动损伤临床诊断》中关于肩袖损伤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肩关节疼痛,以三角区内疼痛为主;或活动受限,以肩主动前屈、外展关节活动为主;有慢性劳损或外伤或感受风寒等病史。
②体格检查:肩峰下或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或垂臂试验和撞击试验阳性;疼痛弧:外展60-120度疼痛,肱盂关节摩擦音:主动、被动活动时肱盂关节弹响或摩擦音。
病程大于3月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
③辅助检查:X-ray检查:肩关节平片,骨骼可有骨质增生或无明显异常;超声:肩袖部位存在回声増强紊乱,可见低回声或高、低混合性回声病灶,肩袖区有积液;核磁共振成像(MRI):肩袖组织损伤但未完全撕裂。
肩袖损伤分级:参照Zlatkin 分类: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根据肌腱外形、肌腱连续性、肌腱局部信号强度等因素,将肩袖损伤分为4级。
0级:无损伤。
1级:肩袖挫伤,患者肩袖肌腱水肿、充血,甚至纤维变性,这种损伤是可逆的。
2级:肩袖不完全撕裂,肌腱纤维部分撕裂,若不知识治疗或反复撕裂损伤可进展为完全性撕裂,常见于冈上肌肌腱的滑囊面侧或关节面侧。
3级:肩袖完全撕裂,这种损伤多见于肩胛下肌、冈上肌肌腱,患者肌腱完全撕裂,是一种贯通肩峰下滑囊和肱盂关节的损伤,此过程不可逆,常需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医学课件

2021/4/26
11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7.3121.7.31Satur day, July 31,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2:55:3322:55: 3322:557/31/ 2021 10:55:33 PM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下午10时55分 33秒22:55:3321.7.3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7月 下午10时55分 21.7.3122:55July 31,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10时55分33秒 22:55: 3331 July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10时55分33秒下午10时55分22:55:3321.7.31
肩袖损伤的诊断-------体征
空罐试验敏感性最高(68.4%), 坠臂试验和lift-off test的特异性最高(100%),而 Neer test准确率最高(75%)。 检查冈上肌和冈下肌时,Jobe sign和 full can test 准确率相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10时55分33秒下午10时55分22:55:3321.7.31
谢谢大家
2021/4/26
28
当。Howkins sign敏感性83%,特异性23%。 疼痛弧试验敏感性97%,特异性5%。 外旋滞后试验和坠臂试验对于诊断全层撕裂有着较高的特异性
(91%和86%)。 Lift-off阳性对于诊断肩胛下肌全层撕裂和脂肪浸润特异性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肩袖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镜检,肩峰成型、肩袖缝合术,或含以下诊断和术式:
(二)诊断依据。
1.病史:肩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利史。
2.体检:Jobe’test+,压腹实验+,吹号征+,speed’test+,lift-off(+)。
3.辅助检查:肩关节造影或核磁共振或核磁共振造影可
以确定肩袖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肩袖损伤,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袖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肩关节正位、Y位X线片
(6)肩关节MRI或MRI造影(必要时)
(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检查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全麻+神经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型,肩袖缝合修补术。
3.手术内植物:各种缝合锚钉,
bio-corkscrew+pushlock锚钉,GII锚钉等。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
2.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术后康复: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手趾活动正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
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肩袖缝合时,由于缝合位置、大小和损伤性质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材料,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肩袖损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
行肩关节镜检,肩峰成型,肩袖缝合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