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杨兴建唐升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12期【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本文选择了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之间在本院进行了血液透析并出现了内瘘穿刺点渗血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对其内瘘穿刺点渗血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当中,反复穿刺同一点患者例数有11例,比例为36.7%,进针角度不当患者有4例,比例为13.3%,固定针头不稳患者例数有3例,比例为10.0%,内瘘使用过早患者例数有6例,比例为20.0%,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硬化和皮肤松弛患者例数有5例,所占比例为16.7%,其他情况患者例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3.3%。
在处理完患者穿刺点渗血情况之后发现,患者出现内瘘穿刺处渗血显著降低,没有发生血液丢失和内瘘感染的情况。
结论:造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内瘘穿刺点渗血外渗的因素非常多,通过为患者穿刺点周边皮肤和血管通路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增强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血丢失的概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前言目前,国内医学的进步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国内的医疗保障也越来越完善,许多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也慢慢认识到血液透析治疗方式是延长其生命的唯一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需要进行两至三次的血液透析,每次的时长可达4至5个小时,长期的穿刺将使得患者容易出现穿刺点渗血的问题,不单单会影响到患者的透析效果,还会使得患者出现恐慌感和不信任感,对内瘘使用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患者在长时间渗血并且没有进行良好的治疗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组织肿胀和内瘘感染的情况,最终造成其发生硬结或血栓形成。
血液透析中失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血液透析中失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致失血不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方法对2014年16811例次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发生失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结果在16811例次中,因各种原因致失血622例次,占总例次3.69%。
其中因医务人员造成的失血558例次,占失血例次的89.71%,为主要原因。
患者自身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失血64例次,占失血的10.29%。
结论加强护士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透析中、后期失血的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失血;防范措施肾性贫血是尿毒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心血管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各种意外原因及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血更加剧了患者的贫血,因此减少透析中意外失血的发生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014年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6811例次,因各种原因致失血622例次,及时针对失血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在2015年的血液透析治疗中明显降低了失血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我们血透室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6811例次,男9401 例次,女7410例次,年龄15~80岁。
1.2方法所有透析均采用一次性透析器、血路管、穿刺针,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内瘘,股静脉、颈静脉置管,浅表动脉直接穿刺,股静脉直接穿刺。
按失血原因分类统计。
2 结果2014年透析16811例次中,各种原因致失血622例次,占总例次的3.69%,其中因医务人员问题引起的失血558例次,占失血例次的89.71%;患者自身及其他意外造成的失血26例,只占失血例次的4.2%;体外循环凝血38例,占失血例次的6.1%。
3 失血原因及防范措施3.1因医务人员问题引起的失血及防范措施3.1.1穿刺部位出血患者透析治疗结束下机拔针后,穿刺点按压不当、棉球移位及按压时间过短均可造成穿刺部位出血,也是透析中失血的常见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透 析 。 3.1.3 由 血 小 板 异 常 引 起 的 出 血 ,最 好 使 用 低分 子肝 素钙 , 因其 对 体 内 、体 外 血 栓 ,动 静 脉 血 栓 的形 成 有 抑 制 作用 ,并 能 刺 激 内皮 细 胞 释放 组 织 因 子 凝 血 途 径 抑 制 物 和 纤溶 酶原 活
2009一 O2~ 2010一 O1对 我 透 析 中 心 76例 次 出 血 渗 血 患 透 析 后 对 透 析 器 及 管 路 凝 血 情 况 进 行 评 估 ,并 做 好 记 录 ,结
者 进 行 研 究 ,出血 患 者 29例 次 。
合 体 重 制 定 患 者 使 用 的最 小 且 最 安 全 的 肝 素 使用 量 。在 患 者
2.1.2 透析 中使用抗凝 剂如肝素 ,患者 全身肝素化 ,凝血障 碍 是 最 常 见 的 出血 原 因 ,占整 个 出 血 的 85 。 2.1.3 由于 尿 毒 症 基 础 疾 病 引 起 的 血 小 板 质 量 下 降 引 起 血
小 板 功 能 异 常 。 2.1.4 高 血 压 平 时 血 压 控 制 的 不 佳 ,血 透 时 由 于 紧 张 血 压 增 高 ,血 液 对 血 管 的 侧 压 力 增 大 ,加 上 血 透 时 抗 凝 剂 的 应 用 , 使 患 者 血 压 较 透 前 增 高 ,可 能 造 成 眼 结 膜 充 血 或 直 接 引 发 脑 出血 。另 外 顽 固性 高 血 压 患 者 透 析 结 束 后 在 内 瘘 的 护 理 过 程 中 ,不 恰 当 的进 行 热 敷 ,往 往 会 引 起 局 部 小 毛 细 血 管破 裂 ,导 致 内瘘 侧 手 臂 肿胀 ,甚 至 发 生 皮 下 内 出 血 。 2.1.5 患 者 伴 有 其 他 的 慢 性 病 如 胃 部 疾 病 引起 的 消 化 道 出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崔超李梅通讯作者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崔超李梅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5-15T06:04:24.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崔超李梅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2020.1月-2022.1月我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120例。
对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
结果: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32例,发生率26.67%。
其中穿刺技术、胶布固定原因占前两位。
结论: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渗血发生率,保证透析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渗血发生率;针对性护理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势[1]。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长期反复穿刺会导致穿刺孔径增大,加上应用抗凝剂不合理,穿刺技术不规范等原因极容易导致穿刺处发生渗血现象[2]。
渗血会引起较多并发症,缩短动静脉内瘘应用期限。
所以需要积极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渗血发生率。
此次研究则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1月-2022.1月我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范围42岁-67岁,平均年龄50.07±2.14岁。
1.2方法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
针对性护理对策:①穿刺护理,绳梯式穿刺时需要注意,不能在同一区域内连续穿刺或者定点穿刺,需要轮流更换穿刺部位。
血液透析中针头脱出致血液外渗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血液透析中针头脱出致血液外渗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举例1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85岁。
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常规透析患者3次/周,目前透析已两年余,左前臂动静脉内痿,流量充足,由家属用轮椅推入透析室,来时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应答不切题、自主活动能力欠佳。
医嘱:一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饮食。
透析前护理查体:患者活动能力欠佳,躁动不安,坠床跌倒危险评分10分,属高危人群,床旁悬挂防跌倒、坠床标识,嘱患者活动时需他人协助,并向家属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和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2.事件发生经过:患者于08:00进入血透室进行常规透析,正常上机后测生命体征平稳,机器各参数均显示在正常范围内,常规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查看胶布有无松动、穿刺针有无脱出、穿刺处有无渗血等情况。
责任护士于10:35巡视时发现患者将穿刺针拔出,同时机器报警,显示静脉压低,护士立即关闭血泵,夹闭静脉夹子,给予消毒后重新穿刺上机,测量生命体征,血压:114/72mmHg,心率:74次/分,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渗出血量约为80ml,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安抚患者,并遵医嘱继续观察。
3.本案例原因分析(1)患者高龄,神志不清、躁动不安、依从性差。
(2)患者皮肤松弛,虽然穿刺针已固定,但不够个性化处理。
(3)护理人员虽有风险意识,但经验不足,资质浅,经验少,对后果的预见性差。
(4)责任护士巡视不及时。
举例2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51岁。
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常规透析3次/周,目前透析三年余,左前臂动静脉内痿,流量充足,由门诊步行入室,来时神志清,自理能力良好,心理状态一般。
医嘱:三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饮食。
透析前护理查体:患者活动能力良好,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视物模糊,跌倒坠床危险评分为7分,属高危人群,床旁悬挂防跌倒、坠床标识,嘱患者活动时需他人协助,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和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建议

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建议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却时常威胁着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分析1. 针头脱出针头脱出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分为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
部分脱出指针尖部分未完全脱出皮肤,仅有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完全脱出指针尖部分从皮下完全脱出,胶布失去固定作用。
针头脱出易导致大量失血,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治疗时间。
2. 血液外渗血液外渗是指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从血管通路渗出至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肿胀、疼痛。
长时间血液外渗可能导致感染、组织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 血管通路损伤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道,不当的穿刺、插管等操作可能导致血管通路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
4. 感染感染是血液透析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通过血管通路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感染。
感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5. 药物不良反应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使用大量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二、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建议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护理知识的掌握,加强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规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 完善护理流程建立和完善血液透析护理流程,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3.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
4. 提高血管通路维护水平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定期检查和评估血管通路状况,避免因血管通路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6. 加强药物管理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眼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1 术后常规护理 按全麻术 后常规护理。吸氧 2—4 ml/ rain,常规持续 6 h;去枕平 卧 6 h保持 呼吸道通 畅 ;每 30 rain测 血压 、脉搏 、呼吸 1次 ,待各项 指征稳定 、正常后改 每小时 1次 ,
[1] 乐 杰 主编.妇产 科学 [M].第 6版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
2004.3o5.
[2] 潘志坚.腹腔镜手术 治疗卵巢 良性肿瘤 102例 临床分析 [J].微 创医学 ,2OO6,1(5):422—423.
[3] 曾祥式 ,唐 向 东,胡 道清 ,等.腹 腔 镜 直肠 癌 切 除术 31例报 告 [J].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 ,1995,15(12):753.
径为 1 cm,左下腹穿刺 ,穿刺孔直 径为 0.5 cm,根据病人 的病 2.2.2 肩背部疼痛护理 多 因残 留在 体内 的 CO:引起 ,如手
情 进 行 卵 巢 肿 瘤 剥 除术 或 Nhomakorabea 除术 。
术应用 CO 气体 压力过高等 ,而手术结 束后气体排 放未尽 ,患
1.3 结果 手术时间短 ,一般 l0—30 rain可完成 。术 中出血 者可 出现不 同程度 的腹胀 和肩背部 胀痛 ,可通过低 流量 吸氧 ,
也能避免腹胀 ,促进康复。
生化 、肝功能 、艾 滋病及梅毒抗体等 。
2.2.6 健 康指导 出院后 注意休息 、卫 生 ,给予高热量 、高蛋
2.1.3 术前备皮 备皮 范围包括 会 阴部 和腹部 汗毛 ,因腹腔
镜手术第一穿刺孔在 紧靠脐轮 上缘 ,而脐 部易积垢 ,故应 彻底 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术后 6周 内禁性生活 ,术后 2个月 内避免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护理

临床资料
1、病例资料
4
2020年10月14日行常规透析治疗,
上机前查体:血压:156/85mmHg,
心率:70次/分
体重:61.5kg
干体重:60kg。
内瘘:听诊有杂音,触诊有震颤。
上机穿刺:静脉端进针困难,进针未见回血,无落空感,回抽
见回血,固定针柄。
上机参数:血流量230ml/min,静脉压150mmHg,预设4小
4. 3 血管狭窄、硬化的患者, 透析中往往出现血流量不足, 或无原因静脉压持续过高, 血液回流不畅 引起渗血。需行B 超加以确诊。要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技术, 嘱患者坚持锻炼内瘘侧手臂, 使血管扩张, 必要时采用手术扩张。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合理安排穿刺:绳梯式穿刺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4. 4 穿刺后针管的固定。采用“高举平抬”固定方法, 效果良好。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胶带固定针柄,再将一条胶布固定在针眼敷料上。然后将第三条胶布固定在针翼 下约5cm方皮肤上, 针柄向上抬起胶布向下裹住管路。动静脉用同样方法固定后, 再取一条胶布固定动静 脉管路。经临床验证此种固定方法牢固、安全。能有效地防止穿刺针的移位和脱出引起渗血, 并且经济, 节约材料的开销。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4. 1 合理安排穿刺: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 切忌定点穿刺。一般可沿内瘘走向上下交替进行穿刺, 每 个穿刺点相距0.5cm 左右, 呈绳梯或螺旋式穿刺点, 这样可使整条内瘘粗细均匀, 防止渗血。
4. 2 对患者血管形成硬结、瘢痕者, 嘱患者透析结束24h后, 穿刺血管处热敷, 之后用喜疗妥进行按 摩, 可以起到软化血管、消肿的作用。每日两次, 每次15min 左右。涂擦药膏时用量要适中, 切忌用量过 多引起渗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 58
吉林 医 学 2 1 年 9月 第 3 01 2卷 第 2 6期
尿管选择 太粗 , 置入 困难 ; 润滑 剂使用太 少 ; 操作 人员技 术不
熟练 , 造成
备, 由技 术娴熟的人员再行导尿。 5 参考文献
21 0 0年 1 ~ 0 1 1月我科动静脉 内瘘维持性血透患 月 21 年
者9 6例 , 中男 5 其 2例 , 4 女 4例 , 年龄 2 8 2~ 7岁 , 平均( 65± 5. 1 . ) 。慢性 肾小球 性 肾病 4 59 岁 3例 , 高血 压 肾病 1 , 8例 糖尿 病 肾病 2 5例 , 多囊。 肾3例 , 狼疮性肾炎 1 , 例 遗传 肾病 1例 , 梗
止血 的 目的。此法优点在于指冰袋 接触部位可局 限于穿刺点
素 , 大程 度地 减少渗 血现象发生 , 最 减轻 患者的痛苦 , 高透 提
析质量 。
周 围皮肤 和血 管 , 易于 固定 。避 免 了冰毛 巾、 冰块 等 过大 过
重, 易造成患者寒冷 、 冻伤 , 血管过度收缩致 内瘘闭塞 等。 4 5 无菌线绳 止血 法 : . 田李 清等提 出 : 取医用脱 脂纱布 的 抽
4 4 指冰袋冰敷法 : . 段云等取一只一次性橡胶手套装 满反渗 水后 , 扎紧手套 口, 使水充 满指套 , 用缝线依 次扎紧几 个指 套 , 剪 下放入冰箱 内冰冻保存 。遇有渗 血情况 , 沿穿 刺针方 向放 于穿刺 点上方 , 用一条胶布 固定 J 。使皮肤 和血管收缩 , 达到
阻性 肾病 2例 , 他 3例 , 其 共进行 动静脉 内瘘穿 刺 1 5 922次 , 发生穿刺处渗血 2 6例 。 8
2 血 液 透析 穿 刺 点 渗 血 的 原 因
2 1 长期定点穿刺 : 士 因求 上机 速度快 或担心 穿刺失 败 , . 护
证透 析过程 中元渗血 现象 , 析结束后 , 透 透析 器无凝血 , 拔针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穿 刺 点 渗 血 的原 因及 护 理 对 策
潘金梅 ( 安徽省铜陵市人 民医院血液净化 中心 , 安徽 铜 陵 24 0 ) 4 0 0
[ 关键词 ] 渗血 ; 穿刺 ; 止血 ; 原因 ; 方法 ; 处理 维 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在 透析 过程 中常有渗 血情况 发生 。 渗血不仅 浪费患者宝贵 的血 液 , 渗血严 重时 常常需要 更换 穿
过在 工作 中长期 的学 习 、 摸索 、 借鉴 等 , 针对穿刺针 眼渗血 的
原 因、 预防措施 、 处理等进行 了总结 , 现报告如下。
再大 家操 作 ] 。避 免为 开发 新 的穿 刺 点在 穿 刺部 位 反 复进
1 临 床 资 料
退, 扩大针眼 , 不仅 容易造成渗血 , 还会影 响内瘘 的使用 寿命 。 3 3 卧位 : . 嘱患者 透析过程中尽 量平 卧位 , 向瘘 侧肢体 翻身 、 卧位 时 , 不要将身体 的重量压在瘘侧 肢体上 , 要经常查 看针眼 处有无渗 血。
3 4 止血带的使用 : . 对于一 些较 隆起 的血管 , 穿刺 时尽 量不
用止 血带 , 扎止 血带不 易过紧 , 间不易过长 , 时 以免 动脉 化 的 血管 张力过 高 , 造成穿刺时针 眼处渗血 。 3 5 肝素的应用 : . 肝素 的用 量应个 体化 , 根据 患者 的贫 血程 度、 凝血 时间 、 女性 患者的月 经期等 情况及 时进行调 整 , 以保
覆盖 , 再将指冰袋 固定在穿刺点上方 。实践 中 , 我科 2 6例渗 8
41 无菌棉球加压法 : . 是最传 统的方 法之一 , 用较 大较厚 的
无菌棉球 , 加压覆盖在穿刺点上方 , 用胶 布加压固定。此种方 法可用于轻度渗血 , 中、 度渗血效果不理想 。 对 重 42 云南白药止血法 : 云南 白药均匀撒于渗血穿刺 点的周 . 将 围, 用无菌棉球覆盖 , 加压 固定 。云南 白药 能诱导 血小板的聚 集 和释放 , 使凝血 时间缩短 , 到止血作用 。 起 4 3 推进针栓 止血 法 : . 发现渗血后 , 将穿刺针平行 向前推进 , 以较粗 的针栓根部堵塞住出血的针眼 , 然后 覆盖无菌棉球 , 加 以固定 。但 是, 姜玲等提 出此方法会造成穿刺点扩 大, 加重 出
5 参 考文 献
[ ] 倪洪娣 . 1 血液透析患者 内瘘绳梯样穿 刺的探讨 [ ] J .临 床和实验 医学 杂志 ,0 83 7 :6 . 2 0 ,( ) 10 [ ] 曹玉兰 , 2 王惠珍 , 吴艳 萍 .用无菌纱线 预 防血 透穿 刺针 眼渗血及相关对策 [ ] 基层 医学论坛 ,0 9 6 1 )5 6 J. 20 ,( 3 :1. [ ] 张欲荣 动静 脉内瘘穿刺部位 出血的常用止血 方法 [ ] 3 J.
血或发生感染 。她们建议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法。 J
血患者无一例需要更换 穿刺部位 , 减轻患者痛 苦。
5 小 结
在患者血液透 析过 程中 , 渗血时的及时处理 固然重要 , 但 在工作 中, 还是应该重在预防。首先提高 自己的穿刺技术 , 尽 量做到 一针见血 , 避免 在穿刺部位反 复进退 , 扩大针 眼 , 加重
后, 按压针眼 2 i 左 右止血 。我 科有两 位患者首 剂肝 素量 0m n
穿刺新 部位患者疼痛而责怪 , 有些患者 因肥胖 、 糖尿病 等原 因 血管条件有限 , 能经 常更 换新部位穿刺 , 未 长期定点 穿刺致针 眼处愈合 不 良 , 肤变薄 , 皮 结缔 组织增生 , 肤和血管 缺乏 弹 皮
内瘘 的使用寿命 , 能减少渗血情况 的发生 , 每次 透析时告 知护
士上次的穿刺部位 , 提醒护士穿刺新部位 ( 有些 学者提 出每个
患者 由专人穿刺 . 以熟悉患 者的血 管走 向和针 眼的位 置 ) 。 每次透析后 2 , 4h 热敷瘘侧手臂 , 并避开针眼局部 涂擦喜疗 妥
凝血机 制差 , 且皮 肤松 弛 , 血管 弹性差 , 而我们所 用的穿 刺针
[ ] 陈雪峰 , 1 周艳 萍 .导尿管 留 置尿袋 更换 时 间探讨 [ ] J.
实用护理杂志 ,0 1 1 ( ) 4 . 2 0 ,7 4 :7
[ ] 朱平娟 .双腔气囊导尿管 临床应用 总结 [ ] 2 J .解放军 护
理杂志 ,0 1 l ( )5 . 20 ,8 2 :1 [ 收稿 日期 :0 1 0 2 编校 : 2 1 — 4— 0 李晓飞/ 宇] 杨
棉线 消毒后 , 1 为一缕 , 取 5根 搓成绳 状 , 置于穿 刺针 下方 , 平
行拉 至进针处 , 将线绳 垂直 向上 对折 , 一手 固定针 柄 , 一手 将 线绳拧成麻花状 , 穿刺针被线绳严密包绕后 , 将线绳朝 进针方 向拉 紧并 固定于患者 皮肤 上 , 然后 用创可 帖 固定 J 。无菌 线
性, 极易渗血 。
03m /g . gk 静脉注入 , 维持剂量 7 gh透析结束前 1 2 i /, m 0mn h
停用肝素 , 透析过程 中针眼处渗血较严重 , 拔针后 长时 间不能
止血 , 将抗 凝剂改为 低分子 肝素 钠 250 U, 后 0 未再 有渗血 现
象发生 , 拔针后 , 按压针 眼 2 n止血。 0mi 3 6 健康 教育 : . 向患者 宣教 , 绳梯 式穿 刺有利 于延 长动静 脉
运 丰富 , 增加血管 弹性 , 有利于血管 的修复和提 高护士 的穿刺
吉林 医学 2 1 年 9月第 3 01 2卷 第 2 6期
・
59 ・ 59
成功率 ; 营养不 良患者 , 嘱其增加营养 , 多食蛋清 、 牛奶 、 肉、 瘦
作用 , 因此 , 能起到 很好 的防止渗血 的作 用。渗血 时 , 下原 撕 先被血污染的护伤贴 , 清理干净穿刺部位 的渗血 , 手食指和 左
拇指将穿刺部位捏紧 , 右手将护伤贴平 整 、 紧密 地帖于穿刺处
鱼等优质蛋白 , 营养状况 , 利于皮肤和血管 的修复 。 改善 有
3 7 加强巡视 , 切观察 : . 密 护士上 机后 , 按规定 3 n巡 除 0mi
视病房一次 , 发现患者瘘侧卧位或 躁动等情况 , 应随时查看静 脉压有无升高 , 穿刺处有元渗血。
2 2 卧位 : . 患者 向瘘侧肢 体 卧位 , 以致瘘侧 肢体静 脉 回流受
阻, 静脉压升高 , 造成 穿刺点渗血 。
23 止血带 的应用 : . 动静 脉 内瘘 血管 动脉化 , 止血 带扎 得过 紧, 时间过长 , 血管内张力高 , 刺时针 眼处易渗血 。 穿
2 4 患者 自身的 因素 : . 有些 患者 , 长期 营养 不 良, 贫血 严重 ,
对血管 和皮肤 的损伤 ; 用绳梯式穿 刺法 ; 真宣教 , 患者 采 认 让 掌握保护 内瘘血管的知识 , 自觉保护 内瘘血管 ; 面了解 患者 全 的病情 , 合理使用肝 素 ; 上机后 , 加强巡视 , 切观察 , 时 要 密 及 发现 异常情 况 , 时处理 ; 极排 除可 能引起 患者 渗血 的因 及 积
凝血 酶的作用 , 干扰 凝血酶的形成 , 诱发渗血 。
3 血 液 透 析 穿 刺 点 渗 血 的预 防
球, 瘘侧肢体无力 的患者 也可 以 由家 属用止 血带 或血压 表袖 套在 吻合 口上方轻轻加压 至静脉 中度扩张 为 止, 持续 2 松 0s 开,~ 3 4次/ , 1 i 次 , 进血 液循 环 , d 1 5mn O一 / 促 保证 内瘘 血
刺部 位 , 加患者 的痛苦 , 加成本 , 增 增 长期反 复渗血 会增加 患 者感染 的机会 , 至会影 响患 者动静 脉 内瘘 的使用 寿命 。通 甚
3 1 绳梯式穿刺 : . 沿着 内瘘 的走 向上 、 下交替进 行穿刺 , 每个
穿 刺点相距 >1c 使整 条血 管均 匀扩张 。让 穿刺 点有 足 m, 够修 复的时间 , 是预 防渗血 的关键措施 。 3 2 提高穿刺成功率 , . 力求 “ 一针 见血” 对 于血管条 件不好 : 的患 者 , 可让其 穿刺前 热敷瘘 侧手臂 2 i, 0mn 使血管 充盈 ; 或 由有穿刺经验 的护士专人穿刺一段时 间 , 待血管暴 露 、 清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