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与选择—兼论四川旅游发展战略

选择 了具 有 自身特色 的 发展 模式 , 使旅 游 业 取得 了迅 猛 发 展。 云南 经济 总 体 上 落 后于 沿海 省 份 ,但 是 ,其 旅 游 业 确 立 为支 柱 产 业 后
短短 几年 间 的 异 军 突起 , 已 在 旅 游市 场 上 形 成 其 以 “ 族 文 化 ” 民
发 。包括 优 美 的 自 然 风 光 、 良好
假旅游 城 镇,成 为 世 界 旅 游 度 假
胜地 ; ( ) 历 史 文 化 观 光 型 二
他们把 建成 世 界 著 名 的 热 带 海 岛 度假 目的地 作 为 旅 游 发 展 目标 定
位,大打 “ 度假 牌 ” ,初 步 实现 了
意大 利 到 处 都 是 庄 严 肃 穆 、 精雕 细刻 、古 色斑 斓 的 历 史 文化 遗迹 ,形 成 了 梵 蒂 冈、 古 罗 马斗
兽场 、威尼 斯 等一 批 世 界 著 名 的 历史文 化 精品 ;法 国 巴 黎 的凯 旋 门、卢浮 宫 、凡 尔 赛 官 、 巴 黎 圣
的生 态环 境 ,发展 具 有 强 大 生 命 力的 自然生态旅游 产品 。
未来 2 0年 中.旅游 业 的发展 .无 论 是规 模 、速度 ,还 是 质 量 、水
【 收稿 01 7 f 日期 】2 0 一’ —1 费任缩量】陈键生 1
区,旅 游 业 发 展 都 将 是 其未 来相 当长时 期 的共 同 性选 择 。而 不 同
地 区选 择 何 种 发 展模 式 .将是 其
游产 品。因此 ,区域 旅游 的发 展 ,
如美 国 、法 国、西 班 牙 继 续 保 持 旅游业 强 劲发 展 势 头 的 同 时 ,新 兴 旅 游 国 家和地 区如 东 南 亚 、韩
十二五河南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十二五”河南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邓雷【摘要】旅游循环经济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针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十二五”期间河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河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10240045012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雷(1983 ),女,河南鲁山人,河南城建学院助教,在读MBA;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2009年,河南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河南省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多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传统旅游业是遵循工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发展模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到旅游业而言,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的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一)循环经济的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现,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它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是经过人们理性选择的一种具有现实发展意义和全面发展价值的新型发展模式,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绿色旅游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旅游业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的本质要求,也是旅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
康养旅游业的驱动因素、发展模式和对策建议

中国经贸导刊I尸康养旅游业的驱动因素、发展模式和对策建议□陈琳琳张颖熙“健康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康养旅游 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备受关注。
康养旅 游正在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高端业态,它覆盖了“旅游”和“康养”两大显性特征,日渐成为几乎所有游客青睐的 新兴专项旅游产品。
关于康养旅游的概念,学术界也没 有定论,笔者认为,康养旅游是以优越的生态益养环境 为依托、以调理身体、心智和精神状态为目的、连续居留 时间一年以内的休闲度假、生态疗养、康体养生和营养 膳食等旅游休闲或身心放松活动。
本文在深人分析当 前我国康养旅游业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模式;在总结发 达国家康养旅游业发展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我国 康养旅游发展不足的根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康养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国内养生旅游还是一片蓝海。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 院发布的《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 略规划分析报告》有关数据,国内养生旅游约占旅游市 场规模的1%,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万亿元,康养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2016—2020年,我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2020年市场规模 预计突破千亿元大关。
但是,在康养旅游业快速发展的 时候,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 产品供给不足中国旅游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进 人了大众旅游时代,各类旅游市场的消费人群都比较 稳定了。
这几年,随着全域旅游和厕所革命的纵深推 进,各地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驾游、驴友结伴游 等自主出游也成为了城乡居民出行模式之一。
但是,老 年人群的旅游,很多机构有不少顾虑,不愿意培育以老 年人为目标客户的旅游市场,为健康养老量身打造的 旅游休闲产品比较稀缺。
绝大多数参加旅游养老的老 年人,是跟着亲朋好友结伴随团出行,他们挑选的产品 和服务,只是在价格优惠程度、导游人数、保险购买等 方面跟其他游客有一定区别,其他则基本一致,反应不 出老年人的特殊看样需求。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贵州省旅游产业开展战略分析贵州省是一个后开展地区,区域经济开展明显滞后。
贵州在旅游业开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
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开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开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立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开展等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后开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开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
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开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开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开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开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开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开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
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开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开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开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旅游经济学重点

旅游需求价格点弹性
• 公式
• 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2.2几何意义
P A K S Esp=DQ/DP*P/Q =CB/AB*AB/OB =CB/OB =AC/AK =点到横坐标的长度 点到纵坐标的长度
C
O
B
Q
均衡理论的前提
• 均衡理论的前提——
– 纯粹的市场经济,即 完全竞争市场
•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人们的理性行为必然导 致社会效率(即帕累托 最优)的实现
– 1.2理解
• 1.2.1在旅游供求分析中,旅游供给往往指代相应服务设施的接 待能力 • 1.2.2只有在整个供给系统中形成系统匹配的接待能力才是真正 在市场上实现的旅游供给
3.1层次分解图
旅游需求规律
• 旅游需求规律的涵义
– 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 的需求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旅游需求规律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 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成 正方向变化,而与旅游产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3.2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 3.2.1、转移价值
– 凭借的建筑物、服务设施的折旧
– 向游客提供餐饮食品和一切用品的原材料成本 – 旅游企业因自身经营管理和服务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 资和用品
3.2.2、补偿价值
支付旅游从业人员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消耗资料 的价值;
3.2.3、剩余价值
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新价值。
–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 精力所换取的一项旅游经历。
服务=旅游经历
一、相应概念
• 1.1使用价值
– 1.1.1、定义:物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 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 – 1.1.2、特点: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密不可分的产业,它为全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就业机会,同时也是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
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将从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具体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方面来进行浅谈。
一、旅游业的可持续性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包括了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旅游业需要创造经济的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在社会方面,旅游业需要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文化遗产。
在环境方面,旅游业需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它提出了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发展、综合规划和资源有效利用,实现旅游业的永久经营和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平衡与可持续性,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在社会方面,需要尊重当地社会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护当地社区的生计和社会稳定。
在环境方面,需要遵循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具体可持续发展措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资源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命线,需要进行保护和利用。
在保护方面,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利用方面,需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旅游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破坏。
(二)市场建设和管理市场建设和管理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需要通过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的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浙西淳安县下姜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与策略探讨

十多年以来,下姜村级经济发展,从政企帮扶脱贫的“输血 型”成长,逐渐走向可持续的“内生型”发展之路,其中,经历 或正在经历许多困难和曲折。在下姜的能源建设项目中,太阳能 和沼气建设是主线,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进一步推 动了农业的发展效益,在2011年之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茶 叶、蚕桑、早稻、中药材。虽总产值在不断提升,但问题也在一 步一步暴露:传统的农业因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及难以 预防自然灾害等问题,逐渐满足不了下姜人民的日益需求,且留 乡人民多为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人才资源流失。这些逐渐由隐 性变为显性的问题,不得不让下姜思考如何提高产出效益,带动 村民脱贫致富。
5 317 700
2017年第四季度
47 450
3 493 450
(二)旅游经济现有主要发展模式分析
下姜村挖掘、整合全村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和利
用,对旅游经济的探索从无到有,逐步开发出广阔的旅游市场。
1.景观旅游发展模式
第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农旅互动机制。下姜发展高
效生态农业,山上种雷竹,山脚种中药材黄栀子,田里种蚕桑, 加上茶叶,靠这“四片叶子”发展起了“四叶经济”。而要提 高种植效益就必须流转土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2011年,下姜 引进14.67公顷葡萄园,2013年又增加了4公顷草莓园,2013年、 2014年先后共流转出10公顷桃园,2016年流转出7.33公顷蚕桑 园,2018年村里90%以上土地实现了流转。
枫树岭镇辖下原白马乡、铜山乡为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 乡,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遗址、红 军标语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等红色 遗迹。另外,白马之战的体验基地正在建设中。从近代延伸至现 代的红色文化,让下姜村能够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体验游等具 有特色的旅游经济。
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

出了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 成为我市新 旅游 投入 不足 , 关资金整 合兼顾 不 极 、宜 昌起 止极) “ 区联 动”( 相 、三 平湖
的支柱 产业 的重大决策 , 实现 了由事 够 , 社会资 金特别是 有实力 的大业 主 区 、 高峡 区、 大坝 区) “ 、 腹地 延伸 ” 沿 ( 业 管 理 型 向 产 业 发 展 型 的 质 的 飞 进入 旅游 业较 少 ; 游市 场监 管和行 两侧支流 、交通 线、依托重要旅游资 旅 跃。 业管理水 平尚需进一 步提高 。 源) 的发展 格局。 3 强化三大基础 。一 是库区旅游 、
2 把握两大 定位 。一是形象定位 、
改革开 放 以来 , 重庆旅 游 以外事 的发展 ; 旅游 与相 关要素协调 发展 不 上 , 重点 突出“ 高峡 ” “ 湖” “ 坝” 、平 、大 或公务接待起步 。 8 1 9年正式成立重 够 , 9 产业带动功能 发挥不充分 ; 市场宣 三大资 源特 色 , 力 塑造 “ 峡平 湖” 全 高 庆市 旅游事业 管理局 , 步人事业 管理 传 营销相对 薄 弱 , 对性和 实效性 不 的三峡旅游整体 品牌 形象 ;二是战略 针
星级饭店 19家 , 中三 星级及 其 以 地 体系 , 同支撑“ 8 其 共 重庆旅 游” 的整体 设 ; 是旅游道路畅通工程 , 二 重点是 以 上饭店 13家 , 20 0 比 0 0年分别增长 了 品牌 形象 。
14 8 1 .%和 22 9 0 .%。旅游 直接从业 人 1 14 0 .%。基本 形成 了 以“ 、 、 、 行 住 食 员 1 .6万 人 , 比 2 0 99 0 0年 增 长 了 峡库 区及 两侧 腹地 旅游区” 沿江县城至主要 旅游 景区的旅游公路 性差的矛盾 ; 三是游船 ( ) 艇 工程 , 重点 ( ) 高 峡平 湖” 一 以“ 为标志 的“ 三 建设 ,彻底解决 部分 旅游景区可进入 其范围包 括长寿区 以下的沿江及 发展面 向国内游 客的旅游船 ,加快 赵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