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羊病的防治
羊常见疾病防治—羊梭菌性疾病防治

临床症状: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委靡,不想吃奶,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呼吸快, 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不久发生腹泻,粪便稀薄如水、恶臭,到了后期,带有血液,直 至血便,羔羊逐渐消瘦,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
剖检病变:最显著的病理变化在消化道,第四胃内往往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 (特别是回肠)粘膜充血,常可见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疡,有的肠内容为红色。
山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
山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 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流行特点: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同样易感染,但发病较少, 呈散发性流行。本病多发于春秋季,羊只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但病毒抵抗力较强,在 羊群可连续为害新近羊只。
防治:
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特异性预防:采用疫苗预防,未发疫地区,接种羊口疱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头0。2毫升, 口唇粘膜注射,发病地区,紧急接种,仅限内侧划痕,也可采用把患羊口唇部痂皮取下, 剪碎,研制成粉末状,然后用5%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浓度,涂于内侧,皮肤划 痕或刺种于耳,预防本病,效果也不错。
免疫期1年。
羊舍消毒 羊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和夏凉以外,平时还用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 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1次消毒,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或用20%石灰乳消毒,
带羊消毒用1:2000的百毒杀。
粪便消毒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200m以外的地 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d左右,既可做有机农家 肥,用于种植业。
羊的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

羊的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羊的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冬春季节常见羊病及羊病防治技术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羊病。
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个别羊发病后很快蔓延全群。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由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饲养管理不好可促使发病。
羊病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
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
对发病羊进行隔离,对未发病羊紧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尸体深埋,防止扩散病毒。
羊病治疗大羊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用1~3天。
寄生虫病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等。
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
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
通常每年4~5月及10~11月各驱虫1次。
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林丹乳油(浓度为%)、倍特(50~80PPm)5%的溴氰菊酯水剂对羊进行药浴。
一、体内寄生虫的驱除计划:(一)绦虫。
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驱虫1次,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配成混悬剂灌服。
(二)线虫。
每年春、秋两次或每个季度1次驱虫。
常用药物: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10毫升溶水灌服。
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毫克肌肉注射。
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灌服。
二、驱除体外寄生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用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毫克皮下注射,或用阿维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公斤饲料中混用2克,连用7天。
三、羊病使用驱虫药物注意事项:(一)丙硫苯咪唑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驱杀作用,但对疥螨等体外寄生虫无效。
羊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浆 液性鼻液 , 后变为脓性 , 咽 和颌 下淋 巴结肿胀 , 呼 吸 困难 , 粪 便 带粘 液 或 血 液 。妊 娠母 羊 流产 , 死前 呻
吟、 磨牙、 抽搐 。加 强饲 养管 理 , 防寒 保温 , 严 格 消毒 。 在 入 冬前 给羊 注射 链 球 菌 氢 氧化 铝 灭 活 苗 。病 羊 用
பைடு நூலகம்
7 螨病
螨 病 是 由疥 螨 和 痒螨 寄 生 在 体 表 而 引起 的慢 性
3 巴氏杆菌病
本病 多见 于哺 乳羔 羊 , 突然 发病 。急性 型表现 为
败血症 , 精神沉郁 , 体温升高至 4 1 ~ 4 2  ̄ C, 咳嗽 , 呼吸 急促 , 鼻 出血 , 眼结膜潮红 , 初便秘 , 后腹 泻。慢性型 除 表 现 有 呼 吸 系统 症 状外 , 还有 角 膜 炎 、 流产 、 腹 泻
头孢氨苄注射 , 饲料 中添加磺胺嘧啶。
5 感 冒
本 病 是 由于 羊 受风 寒 侵 袭 而 引 起 的 上 呼 吸道 疾 病 。病 羊 以流涕 、 流泪、 咳嗽 、 呼 吸加快 , 体 温 升高 , 食 欲下 降 , 精 神 不 振 为 主要 特 征 , 本病 一 年 四季 均 可 发 生。 本病 防治原则 是 解热 镇 痛 , 抗 菌 消炎 。 用青霉素、 “ 复方 氨 基 比林 ”( 主要 成分 为氨 基 比林 、巴 比妥 ) 肌 肉注射 , 为预防继发 感染可用 卡那 霉素 分别 注射 , 每 天两 次 , 连用 3 ~ 7天 。 病情严 重者可 静脉注射 5 % 1 0 % 葡 萄糖 溶 液 3 0 0 ~ 1 0 0 0毫升 。
6 肝片 吸虫病
本 病 由肝 片 吸虫 和 大 片 吸 虫 寄 生 于羊 肝 脏 、 胆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重视羊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和治疗方法。
1. 肺炎:肺炎是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一旦发现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羊胃肠炎:羊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预防羊胃肠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羊胃肠炎时,应及时就诊,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羊疟疾:羊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易于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防止羊接触感染源(如蜱虫)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要加强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并控制疟疾的发生。
4. 羊肺囊虫病:羊肺囊虫病是由细小线虫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圈,避免羊和犬的接触。
一旦发现羊患有肺囊虫病,应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5. 羊痘: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易于在冬季和春季发生。
预防羊痘的关键措施包括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羊圈的虫害。
6. 羊体外寄生虫感染:羊容易感染一些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跳蚤、虱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的感染,应定期给羊进行驱虫,保持羊圈清洁干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寄生虫感染的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羊圈和环境的清洁卫生、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羊的免疫力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羊病防治大全及治疗方法

羊病防治大全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彪
传染性角膜炎俗称“ 红眼病” 是 由嗜血杆菌 、 立克次氏体 引起的反刍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损害部位仅限于眼部 , 使 眼结膜和角膜发生 明显炎性变化 , 怕光流泪 , 结膜潮红充血 , 眼角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 本病 常发于温度较高 、 蚊蝇较多 的夏秋高温季节 , 如不及时根除, 会呈周期性突然发病 。此病 的治疗 , 病羊隔离 , 圈舍消毒 , 用2 %~ 5 %的硼酸水 或淡盐水或 0 . 0 1 %呋喃西林洗眼 , 擦干后选用红霉素 、 氯霉素 、 四环素 、 2 %
发生 的重要 因素 ,下面简单介绍 几
陈
种羊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 1 羊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 “ 羊快疫 ” 、 “ 羊肠 毒 血症” 和“ 羊猝狙 ” 的统称 , 因此三 种 病每年均有发 生 ,而且发病 急和死 亡率高 , 要引起高度重视。 1 . 1 羊 快疫 是 由生 芽孢 的厌 氧 菌一腐败梭菌 引起 的绵羊和 山羊 的
8 腐蹄病
口蹄疫是以动物 口腔 、 蹄部发生水泡 和溃烂为特征 , 可通
过食物 、 空气 、 水源 、 接触性传染 , 也 可传染 给人 , 患畜体温 升 高, 口腔损坏可使食 欲下 降 , 蹄部损 害可造成跛行 , 轻者 1 ~ 2 周, 重者 2 ~ 3 周可痊愈。 发生 口蹄疫疫情后 , 不允许治疗 , 就地 扑杀, 进行无害化处理 , 每年进行 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 2 次。
草 食 动 物
羊饲养密度提 高 , 运 动量减少 , 人工饲养管理 不善 ,一些疾病会 相
4 羊传染性脓疱( 羊 口疮 )
羊常 见传 染 病的防治
对增多 。事实上 8 5 % 以上 的羊病 都 涉及到营养 , 羊群 的生 产水平越高 ,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疾病问题。
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控和治疗,就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的疾病、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羊传染性疾病1. 羊临床病毒性腹泻: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为拉稀、发热、食欲变差等,重症时可出现糙毛、脱水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加强圈舍卫生,搞好消毒,增强羊群抵抗力。
治疗方法:及时隔离发病羊,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葡萄糖和体外注射液等。
3. 羊传染性性肺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治疗方法: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退热药、维生素等。
二、羊寄生虫病1. 羊围虫病:该病由细囊囊肠线虫引起,主要症状为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注重饲养管理,定期给羊族投药驱虫,保持圈舍环境清洁。
治疗方法:口服给药驱虫,补充营养。
三、羊营养疾病1. 羊维生素缺乏症:羊缺乏维生素A、D、E等,会导致生长迟缓、贫血等症状。
预防措施:合理饲料配方,添加维生素,定期补充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方法:口服或注射维生素制剂。
以上仅仅是一些羊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实际上羊的疾病种类繁多。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能力,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二、合理饲料配方,确保羊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三、做好羊只的疾病预防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驱虫、滴耳等预防措施。
四、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对发病羊只进行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疗成功率。
除了以上措施外,养殖户还应该密切关注养殖技术的更新,加强对羊只的日常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是养殖中常见的家畜之一,由于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羊肉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
不过,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羊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
1.细小病毒病:该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腹泻、
呼吸急促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细小病毒疫苗,定期给予维生素和营养物质,避免
环境污染和人畜共患病。
2.口蹄疫: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蹄病、口腔溃疡、体温升高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口蹄疫疫苗,加强卫生消毒,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3.猪圆线虫病:该病是由猪圆线虫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治措施:合理饲养管理,养殖场定期消毒,定期给予驱虫药物,避免过度饲喂油脂类饲料。
5.疯牛病:该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四肢抽搐、头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防治措施:强化动物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排查发病病
例。
总的来说,要预防羊的常见疾病,首先要做好卫生防疫措施。
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注射疫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病例,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同时,注
意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科学饲养,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
疾病发生率,为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羊病的防治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 e 传染病是由于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
寄生虫病是各种体内外寄生虫侵害羊体,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害,夺取羊体营养并产生有害毒素而导致的。
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和产科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误食毒物.机械性损伤,异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
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种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保证肉羊生产健康顺利的发展。
(一)防治基本技术1、判断羊是否患病饲养管理人员平时应注意观察个别羊只甚至整个羊群的行为变化,整体上一般观察羊的肥瘦、步态、姿势,从羊的个体上主要观察被毛、皮肤、粘膜、结膜、食欲、粪尿、呼吸、体温的变化等,以确定羊是否有病,并及时诊治。
(1)肥瘦: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病原的长期作用,病羊的身体瘦弱。
(2)姿势:观察羊只的举动是否与平时一样,如果不同,就可能是有病的表现。
(3)步态:健康羊步态活泼而稳定,病羊则行动不稳,或不愿行走。
(4)被毛:健康羊的被毛平整且不易脱落,富有光泽;而在患病状态下,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容易脱落。
(5)皮肤:健康羊的皮肤富有弹性。
观察羊只皮肤的颜色及有无被毛脱落、皮肤变厚变硬、水肿、发炎、外伤等。
(6)粘膜:健康羊的钻膜呈光滑的粉红色。
如果可视粘膜发红.则可能体温升高,体内有发炎的地方;如果粘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可能是由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
(7)食欲:羊吃草或饮水量突然增多或减少,以及喜欢舔泥土、吃草根,也是有病的表现,可能是慢性营养不良,如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
如果反色减少、无力或停止,则表示羊的前胃有病。
有时羊不进食可能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喉炎、咽炎、口腔溃疡、舌有损伤等。
(8)粪便:如果羊粪有特殊臭味,则见于各种肠炎,若粪便内有大量粘液,则表示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若粪内有完整的谷粒或纤维很粗,则表示消化不良;若混有寄生虫或寄生虫节片,则表示体内有寄生虫。
(9)呼吸:正常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呼吸次数增多见于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衰弱、贫血、腹内压升高等,呼吸次数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等疾病。
(10)体温:用手摸耳朵或把手伸进羊嘴握住舌头,可以知道羊是否发烧。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
给羊测体温时,先把体温表的水银柱甩至36℃以下,再涂上汕或水后,慢慢插入肛门里(体温表的1/3留在肛门外),待2—5 分钟后取出体温表读数。
羊的正常体温是38—40℃,如果体温高于40℃则表示有发热性疾病。
2、保定羊只在给羊体检、灌药时,需进行适当保定。
羊体格小,性情温驯,比较容易保定。
常用徒手保定,骑跨在羊身上,用两腿夹住羊的前胸部,一手抓住羊角,另一手托住下颌。
3、药物消毒用于消毒的药品很多,根据用途不同可分环境消毒、皮肤、粘膜消毒和创伤消毒等三类消毒药物。
(1)环境消毒药:常用的有草木灰、生石灰、漂白粉、火碱、苯酚、百毒杀等。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将30%的草木灰煮沸,过滤取上清液即可。
生石灰一般配成10%石灰乳使用。
漂白粉一般以其粉末或5%溶液消毒厩舍、地面、畜栏、排泄物。
火碱一般用其2%—5%的水溶液消毒用具、环境、车、般等。
苯酚的水溶液又称石碳酸,常用1%水溶液消毒。
百毒杀及其它消毒剂可根据说明书使用。
(2)皮肤、粘膜消毒药:常用有酒精、碘酊、新洁尔灭等。
酒精常用70%—75%的浓度进行皮肤消毒;碘酊用2%—5%的浓度消毒,新洁尔灭以0.01%—0.05%的浓度消毒皮肤。
(3)创伤消毒药:龙胆紫、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可用于创伤的消毒。
龙胆紫常与甲紫、结晶紫—起配成1%—3%的水溶液使用,消毒烫伤、烧伤、湿疹等;过氧化氢配成3%的溶液使用,冲洗污染创伤或化脓创伤;高锰酸钾常用其0.1%—o“ 5%的溶液冲洗创伤。
4、给羊注射的方法羊只发病后需要及时用药治疗,注射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注射的关键问题一是消毒,二是操作准确。
消毒是指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消毒;操作主要是指注射部位的选择、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准确熟练地掌握操作要领。
(1)皮下注射:选择皮肤疏松的部位,如颈部两侧、后肢股内侧等。
用一只手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另一只手持已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以倾斜40。
的角度刺入皮肤下方,回抽针芯不回血即可注入药物。
注射前后,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或碘配棉球消毒。
(2)肌肉注射: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如两侧臀部或肩前颈部两侧。
将注射部位剪毛、消毒,然后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完空气,将针头垂直刺入肌肉,抽动针管不见回血即可注入。
注射完毕后再次消毒压迫止血。
5、给羊投药的方法羊患病后有时需经口腔投药治疗。
如果病羊能少量饮水,可把一些无色无味的药品放入水中混饮,否则,可选下列投药方法:(1)片剂、粉剂投药方法:将片剂、粉剂装入投药器内,由口腔插到病羊舌根处,推动活塞,药物即由舌根吞咽而进入胃内。
或者将药物压碎放人一长颈瓶内,加适量水后,从病羊口角灌服。
(2)水剂投药法:用胶管接漏斗投药,由一人固定病羊,另一人将粗细适当的胶管插人口中,用手紧握胶管和口腔,胶管的另一端接漏斗,再将药液倒入漏斗,即可徐徐灌人胃肠。
无论用哪一方法投药,都需细心、耐心、认真·,避免将药物呛入气管内。
6、卫生防疫制度达到一定规模化的羊场应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卫生和防疫制度,以控制病原传播,防止常见传染病。
(1)卫生制度:在羊场及圈舍的入口处设有消毒石灰槽或消毒池,人、羊经过时须进行消毒,并且每周更换消毒药l—2 次c羊圈地面应每天清扫1次,每月喷洒消毒1—2次。
消毒前要清扫粪便等异物。
发现有可疑传染病的羊只,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每天对羊体、羊圈和地面等彻底消毒1次。
(2)防疫制度:可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免疫。
常见疫苗有:羊肠毒血症苗、羊快疫菌苗、羊猝狙菌苗、羊痘鸡胚化疫苗、魏氏梭菌苗等。
免疫接种应按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
各地区、各羊场可能流行的传染病不只一种,因此,羊场往往需用多种疫苗来预防,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地安排免疫接种的次数和时间。
目前对于羊还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免疫程序,只能在实践中根据本地区、本羊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
7、羊群发生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在羊群发生炭疽、口蹄疫、羊痘等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就地扑灭,以免疫情扩大。
(1)兽医人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及时划定疫区,采取严格措施进行隔离封锁;同时要立即将病羊和健康羊隔离,不让它们有任何接触,以防健康家畜受到传染。
(2)对于发病前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即使外表上看不出有病,也不能再同其它健康羊在一起饲养,必须单圈饲养,经过20天以上的观察不发病,才能与健康羊合群;有症状表现的羊,Ao按病羊处理。
(3)对已经隔离的病羊,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隔离场所禁止人、畜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
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不得运出。
(二)常见普通病的防治1、中毒羊与其它动物一样,有时不能辨别有毒物质而误食,从而可引起中毒。
采取预防中毒的措施有不喂有毒植物;禁喂霉变饲料饲草;饲料饲草应晒干保存,贮存的地方应干燥、通风;喂前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霉变应废弃掉。
防止水源性中毒:对喷洒过农药和施用过化肥的农田所排的水,不应当作羊的饮水。
一旦发现羊中毒,首先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救治。
中毒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如下:(1)排除毒物: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
如果中毒发生的时间较长,应及时灌服泻剂。
常用盐类泻剂,如硫酸钠(芒硝)或硫酸镁(泻盐),剂量一般为50—100克。
大多数有毒物质常经肾脏排泄,所以利尿对排毒有一定效果,可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内服或静脉注射均可。
(2)使用特效解毒药:确定有毒物质的性质,及时有针对性使用特效解毒药,如酸类中毒可服用碳酸氢钠、石灰水等碱性药物;碱类中毒常内服食用醋;亚硝酸盐中毒可用1%的美蓝溶液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静脉注射;氰化物中毒可用1%的美蓝溶液按每千克体重1.0毫升静脉注射;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解毒o(3)对症治疗:为了增强肝、肾的解毒能力,可大量输液;心力衰竭时可用强心剂;呼吸困难时可使用舒张支气管、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病羊兴奋不安时,可使用镇静剂。
2、食道梗塞食道梗塞是指羊的食道被饲草或异物堵塞。
羊在过度饥饿时,突然饲喂块根块茎类饲料,可导致堵塞。
堵塞后大量唾液从口鼻流出,颈部肌肉痉挛,不暖气,不反色,呼吸困难,瘤胃肠气。
若救治不及时会窒息死亡。
发生食道梗塞时,应尽早排除堵塞物。
如果堵塞物在咽部,则可用手或镊子夹出;如果堵塞物在深部食道.则先用胃导管灌入2%普鲁卡因溶液50毫升,经8—10分钟后.再向食管内灌人液体石蜡油50毫升,然后用胃导管向下推送堵塞物,一旦将堵塞物送人瘤胃,即可解除梗塞。
3、前胃弛缓羊的前胃弛缓是指羊采食较多的发霉、变质或冰冻的饲料,或饲喂了过量的精料及运动不足而导致本病发生。
患有前胃弛缓的病羊,食欲减退或不食,经常空口磨牙、反当无力、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反刍,时间长后则逐渐消瘦,严重者表现贫血甚至死亡。
(1)促进反当: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100—200毫升加10%安纳咖5毫升。
(2)促进瘤胃蠕动:皮下注射硫酸新斯的明2毫升,每隔6小时注射1次,直到恢复瘤胃蠕动;也可内服吐酒石(酒石酸锑钾)1—2克,每天1次,连用2—3天。
(3)恢复瘤胃内微生物群系:将刚屠宰的健康羊的瘤胃液或健康羊反当时口腔内的草团,经病羊口腔灌入瘤胃内,这对恢复瘤胃甚至肠道内的微生物群系非常重要。
4、瘤胃臌气羊吃了大量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如幼嫩多汁的青草,或霜冻的饲料、酒槽、霉败变质的饲料,或枪食精料过多时,均可导致瘤胃内容物大量产气。
发病后可见病羊左肷部膨胀,叩击时呈鼓音,羊表现不安、拱背、回头顾腹、咩叫、两后肢不时地踏动。
救治时以排除瘤胃内气体,制止瘤胃内容物进一步发酵产气为主。
(1)放气:对于急性的瘤胃鼓气,及时放气排气是缓解症状的一种重要方法。
可用瘤胃穿刺放气法或胃导管放气法。
(2)制止发酵:放气后,顺便注入0.5%的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240万单位,或酒精20—30毫升。
也可灌服豆油、花生油、棉籽油50—100毫升。
(3)排除瘤胃内容物:可灌服泻剂硫酸钠或硫酸镁50— 100克,或植物油100 250毫升,让胃肠内容物尽快排出。
5、瘤胃积食羊突然采食大量半湿不干的花生秧、地瓜秧等之后又缺乏饮水,可引起瘤胃积食;另外发生瓣胃阻塞、真胃阻塞和肠阻塞时,也可继发瘤胃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