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竹产业的发展与对比-及我国竹木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竹木资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竹木资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竹木资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竹木资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竹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将就竹木资源产业发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首先,竹木资源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意识到竹木资源的重要性,纷纷投身到竹木资源的种植和养护工作中。

目前,我国竹木资源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可观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其次,竹木资源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竹木资源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从传统的手工加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竹木制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了市场对于竹木制品的多样化需求。

再次,竹木资源的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保、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竹木制品因其环保、可再生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竹木资源产品的销售市场不仅在国内不断扩大,同时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后,竹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深化。

除了竹木本身的加工利用外,竹木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在不断深化。

如竹木资源的废弃物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竹木资源的副产品可以用于制作肥料等。

这种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竹木资源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竹木资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竹木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工技术的创新、产品质量的提升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我相信,在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企业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竹木资源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竹类产业是指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业,包括竹材加工、竹制品制造、竹纤维加工等多个领域。

竹类产业的发展与利用竹子的多样性和优势有关,竹子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纸张、纺织等多个领域。

一、竹类产业发展现状竹类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作为竹子种植和利用最广泛的国家,竹类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1. 竹子种植发展迅速:中国是竹子的传统产地,中国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0%,竹子种植面积多年来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的竹子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年生长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

2. 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竹材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得到提高。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竹材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推出新型竹材制品。

3. 竹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竹制品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环保特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尤其是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4. 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发展较慢:相对于竹材加工和竹制品制造,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在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竹纤维的提取和纺织技术相对较为复杂,竹纸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竹类产业发展趋势竹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1. 加强竹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竹子作为一种绿色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竹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开发新型竹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科技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竹材的研发将成为竹类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竹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竹材,为竹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得到重视: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和品质的追求,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竹木产业的发展趋势

竹木产业的发展趋势

竹木产业的发展趋势
竹木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持续性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竹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竹木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2. 产品多样化:竹木可以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食品、纺织等各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对竹木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创造性的竹木制品逐渐涌现,丰富了市场的选择。

3. 制造工艺创新:竹木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但传统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工艺的创新,不断有新的加工技术被应用到竹木产业中,提高了竹木制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也推动了竹木产业的发展。

4. 国际市场的拓展:竹木作为中国的传统材料,在国内市场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竹木制品也开始出口到国际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需求。

随着国际市场的拓展,竹木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5. 煤改气政策的推进:近年来,我国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加快实施以煤替气政策,而竹木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和环境污染,被视为绿色替代能源。

因此,竹木产业有望在煤改气政策的推进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竹木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进步,竹木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竹木产业调研报告

竹木产业调研报告

竹木产业调研报告竹木产业是指以竹材和木材为原材料,生产竹制品和木制品的产业。

竹材和木材在建筑、家具、装饰、工艺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报告将对竹木产业进行调研,分析其市场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市场情况竹木制品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竹制地板、竹制墙板等,具有环保、耐用、美观等优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竹木制品也在家具、装饰、工艺品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竹木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

二、发展趋势1.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竹木制品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推崇。

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竹木制品的加工技术逐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3. 创新设计:竹木制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艺术性,不仅满足了功能需求,还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三、存在问题和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竹木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上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2. 原材料供应不足:由于竹木资源的有限性,原材料供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竹木种植和管理,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 品牌建设不足:竹木产业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很少有知名品牌,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四、发展策略1.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2. 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 优化产业链:加强竹木资源的管理,提高竹木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配套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大宣传和推广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行业标杆企业形象。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竹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植物,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竹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竹产业的现状进行汇报,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竹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

竹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地。

竹的种类繁多,包括箭竹、毛竹、龙竹等,其中毛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二、竹产业发展现状。

1. 竹制品加工业。

竹制品加工业是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竹编制品、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制品等。

竹编制品主要应用于家具、工艺品等领域,竹木复合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

竹纤维制品则应用于纺织、纸张等领域。

2. 竹药食品业。

竹叶、竹笋等竹材可以用于制作药品和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竹药食品业逐渐兴起,市场需求较大,竹药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竹林旅游业。

竹林旅游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通过对竹林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竹林旅游业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传承。

三、竹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

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应加大对竹材加工技术、竹药食品的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 提高产品质量。

竹制品加工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竹林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产业协作。

竹产业链条较长,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政府、企业和农户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竹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竹产业现状暨产业技术路线图

竹产业现状暨产业技术路线图
(以此为基础的四川省竹产业年产值为332.22亿元)
(2)未来五年目标:
推广多用途优良竹种示范基地60万亩,笋、材年产值(盛产期)0.5万元/亩;
建成特色小径笋竹示范基地60万亩,鲜笋产值(盛产期)0.6万元/亩;
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0万亩,笋、材产值增量0.1万元/亩;
建成大熊猫主食竹优质林30万亩50万亩,产值(盛产期)0.8万元/亩;
(2)培育国家、省级竹类新品种10余个
川牡竹1号(审定编号:川R-SC-DS-005-2011);
慈竹6号(审定编号:川R-SC-NA-003-2010),已申报国家良种审定;
绵竹5号(审定编号:国R-SV-DF-006-2011);
慈竹4号(审定编号:(川审2010)第23号);
天新6号(审定编号:川R-SC-DS-018);
(2)竹型板(竹压板、竹胶合板):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泸州市为加工区,加工能力52万立方米,2015年产量42.2万立方米。年产能15万立方米的企业有3家: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南充富达竹业有限公司、长宁县恒达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3)原竹制品(家具、生活用品):泸州市、眉山市、宜宾市为集中产区,加工能力62.5万件(套),2015年产量43.7万件(套)。年产能5万件(套)的企业有3家:兴文县石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泸州纳溪竹韵贸易有限公司、长宁县江阳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4)竹食品(竹笋、竹荪):自贡市、宜宾市、南充市为主要加工区,加工能力55.7万吨,2015年产量36.1万吨。年产能1万吨的企业有8家:富顺县锦明笋竹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富顺天地春食品有限公司、宜宾长宁盛园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天盛竹业有限公司、长宁县纯兵竹笋保鲜厂、长宁县野王笋类食品厂、泸州市容大竹业集团有限公司、泸州市兴乐食品有限公司。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概述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竹资源及种植情况目前我国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竹子的种类繁多,包括毛竹、箬竹、黄皮竹等。

竹子具有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适应性广,因此种植面积较大。

据统计,我国竹林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

三、竹产业发展现状1. 竹材产业:竹材是竹产业的核心,主要用于建筑、家具、纸浆等领域。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竹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竹材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

2. 竹纤维产业: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柔软、吸湿透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领域。

我国竹纤维产业发展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纺织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竹炭产业:竹炭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炭材料,具有吸附、净化空气等功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炭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竹炭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养殖等领域,对于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减少养殖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4. 竹笋产业:竹笋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特点。

竹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同时,竹笋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推动了竹笋产业的发展。

四、竹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竹资源保护:由于竹子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一些地区存在过度砍伐的情况,导致竹资源的减少。

因此,应加强对竹资源的保护,建立竹林保护区和竹类种植基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竹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竹材加工技术、竹纤维纺织技术、竹炭生产技术等,以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3. 市场拓展:竹产业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加强竹材、竹纤维产品、竹炭等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4. 产业链延伸:竹产业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发展竹制品加工、竹草编织等领域,提高竹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竹木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竹木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竹木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摘要:竹木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分析竹木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将介绍竹木产业的背景和特点,然后分析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

1. 竹木产业的背景和特点竹木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竹木的生长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到达商业价值。

其次,竹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等特点。

此外,竹木还有良好的防腐性和耐火性能。

这些特点使得竹木在建筑、家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竹木产业的发展现状2.1 市场规模竹木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竹木产品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平均XX%的年增长率。

中国、印度和巴西是全球竹木产业的三大主要市场,其中中国在竹木产业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2.2 主要应用领域竹木材料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建筑领域,竹木可以用于地板、壁板、天花板等材料的生产;在家具制造方面,竹木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家具,如床、桌子、椅子等;此外,竹木还可以用于制作创意工艺品、纸浆、防腐剂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竹木家具和装饰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3 发展趋势竹木产业正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竹木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备受青睐,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竹木产业仍然受到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限制。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3.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竹木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传统的竹木加工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亟需开发新型加工技术和设备。

例如,通过开发高效的竹木切割和胶合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竹子的品种,可以提高竹木的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

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世界各地竹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方向与关注的元素有所不同。

因此世界各地应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竹产业的发展,树立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例如进一步挖掘竹子品牌价值,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通过国际合作共享与传播价值,参与国际林业碳汇等。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世界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 200万hm2,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 500万~2000万t 。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

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hm2;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hm2;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hm2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hm 2;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hm2;美洲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 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 000万hm 2森林中,有1 020万hm2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二、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以下是世界各地主要竹产区的发展状况:1.中国竹产业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中国现有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h 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

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

数千个品种,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如此巨大的产业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促进了人们关注竹子补充木材资源消耗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竹产业产值1981年仅有4亿多元,2000年则达到200亿元人民币,2006达660亿人民币,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人民币。

2.日本丰富的竹文化与高科技竹产业日本竹产业发展同中国一样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吸收了中国竹文化,并有着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与日本固有的竹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竹文化。

日本竹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用竹制作的折扇,在宋朝的中日贸易中,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之一,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hm2,有13个属,230种。

在森林的周边生长着繁茂的竹林也是日本植物分布的最显著的特征。

除北海道外,其他地区均有竹子生长,60%集中在九州。

日本竹林97%为私人所有,集约经营管理,年产竹材20万~30万t。

随着罐头笋和竹制品输入的增加,竹产区人口的老龄化,人工费高居不下的影响,山区种竹人口下降,竹林面积从70年代不断减少。

日本每年向外国大量进口竹材和竹产品,尤其是笋食品。

为了维护竹产业的发展,日本加强高科技支持竹产业的发展,在竹材利用技术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开发了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炭纤维等高科技竹产品。

2006年日本三重县开发出了以竹子为原料制造可进行生物分解的成型材料新技术。

日本的竹产业是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

3.印度“国家竹子计划”竹材在印度有“穷人的木材”之称。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称竹子为“绿色黄金”,并表示印度将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争取在2007年为全国创造800万个工作岗位,使500万个农村家庭摆脱贫困,并为政府带来每年1 600亿印度卢比的税收。

印度政府希望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

1999年,印度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

纺织部关注对竹子手工艺品的制造;工业部关注竹子的工业用途;食品加工部关注竹笋加工业;科技部通过设在印度东北部竹产区的试验基地进行竹子的研究和开发;商业部注重开发竹产品的出口。

印度的一些主要林业研究部门也开始在印度热带雨林以外的地区开发和建立由农户经营的竹资源培育基地。

这种农户经营人工林的方式将成为未来竹材供应的保障和适应市场特殊需求的竹原材料的来源,同时还有利于保持印度各个地区的生态平衡。

印度是世界上使用竹材造纸最多的国家.全国近百个造纸厂中有一半以上的工厂利用竹子做原料,估计竹材在造纸原料中的比例为45%-60%。

印度也是世界上首批开发竹子发电潜能的地区之一。

2006年,印度开始在东北部最大的竹产区米佐拉姆邦省建造两座以竹子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厂。

米佐拉姆邦建将成为印度第一个使用这种“绿色”电力的地方邦。

用竹子和竹子边角料发电,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环境,其原理类似于用稻壳发电,即将竹子干燥后再热解汽化,然后用产生的可燃气体来发电,在印度竹子利用的程度可以同木材相比拟,消耗量亦很大。

4.“美洲竹子”行动美国原产的竹子资源并不多,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除大青篱竹及其两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19世纪末期就开始引入竹子。

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部组织对竹子制浆进行了研究,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

种植在美国各地的植物引种站,竹种引进取得了较大进展。

美国人对竹子产生较大兴趣,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成立了“竹子协会”,开展了大量竹子教育、宣传和引种工作,为竹子在美国的普及和推广及美国竹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美国竹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2002年的竹产业产值为3 000万~4 O00万美元。

美国竹子协会南加州分会实施“美洲竹子”的行动,对原产美洲的竹种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竹子加工品的制作和交易也非常活跃。

全美约有40~50家生产和经营竹制加工产品的公司和企业,其中大部分为竹制品分销商。

美国竹子园艺业发展异常迅猛,现有进行竹种买卖的竹种园、竹子苗圃约150余个。

其中有6个规模较大的生产销售公司,12个专门的竹子苗圃,约10个有权进口外来竹种的公司,初具产业规模,并建立了较完善的产供销服务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进口市场。

目前有几百种竹制产品,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5.“竹子在欧洲”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但由于当地居民的个人爱好和对环境美化与保护生态的重视,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2000年成立了“欧洲竹子协会”,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竹子研究与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非常热烈。

欧洲已经建立了多处竹子观赏园与用于科研试验的竹园。

2002年,欧洲委员会资助了“竹子在欧洲”的项目。

在德国北部种植了一些竹种,收集了不同的竹种和它们的基因类型,对它们进行了评估。

这项工作由德国农业研究中心所属的农作物科学研究所实施。

实验的重点放在那些有可能适用于欧洲的农业发展,可能作为新的能源替代农作物或用于其他方面的竹种的栽培。

德国把有关育种的进一步研究项目重点放在提高竹子的生物量上。

竹子的蒸发系数小于300,低于传统的植物。

因此水的利用率更高。

竹竿蕴含的能量(每千克干物质燃烧可释放出17.1MJ的热值)和其超过40%的纤维素含量使得它更加适合作为产生能量和造纸以及生产纸浆的原材料。

2002年,德国联邦农业研究中心曾对65种适于生产生物能量的植物进行了研究,其中竹子具有很大的优势。

如果设定优先级的话,竹子会被排在前5名之内,主要是缘于竹子的生产力比较好,可以连年采伐,而且产量也不降低;竹子在冬天保持绿色,这对于欧洲日照时间较短的地区尤为重要;竹子比其他可供选择的作物对水的利用率更高;而且竹竿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适合生物能量的转化。

6.非洲“加纳方案”非洲竹产区是三大分布区中最小的一个,竹产业相对落后于其他产竹区。

由于生产和加工技术落后,以及发展资金的匮乏,竹子发展很难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体系。

近几年来,由于竹子产品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

联合国工发组织十分重视竹子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加工,选择了加纳来开展竹产业这一领域的合作。

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组织的“加纳综合方案”项目下,加纳派代表参加了中国举办的国际竹子培训班;委托中方对加纳竹子样品进行了技术测试,并派加纳的相关人员对中国进行了考察。

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推动下,加纳土地和森林部向该国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政府通过一项加纳的竹藤开发政策。

竹产业即将成为非洲一项重要的扶贫与农业收入来源。

三、世界各地竹产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通过对中国、日本、印度、欧美等世界主要产竹国竹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各个国家或地区竹业发展各有其特色,发展水平不同,产业方向不同,关注元素不同:1.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世界竹子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资源优势与发展历史看,亚洲竹产业最为发达,其中中国最为发达,预计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元,每年以20%增长速度发展,为世界做出了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

日本竹子资源不断下降,但是林地集约经营程度高,大部分移作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等用。

日本竹产品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很活跃。

竹材加工企业重视竹制产品的精加工深度,一般不生产粗加工产品,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竹类资源。

日本近年开发了竹纤维,竹叶黄酮系列保健品和竹炭系列等高科技产品。

日本竹制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其产品的精加工上,不是指传统的,花费更多劳动力的手工艺品式的生产模式,而是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基础,对产品从市场开发分析到生产管理技术等一系列的科学、高效的生产手段。

印度竹林资源丰富,但是真正集约经营的竹林很少。

竹林生长很差,产量极低。

竹林在印度最大的用途是造纸,造纸废水利用处理后用于灌溉。

竹子亦被用于箩筐等容器编制,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胶合板制造,主要集中在北方邦、中央邦的一些较大城市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