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doc
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
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婚礼大全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_0248文档

2020婚礼大全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_0248文档EDUCATION WORD婚礼大全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_0248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
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
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
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
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而在婚礼当天,新娘子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
结婚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
1850年到1920xx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
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
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
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
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
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中西方婚俗的差异.doc1111

跨文化交际学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方婚俗的差异院系外语与经管学院专业英语教育年级、班级 11级英语教育3班姓名杨国霞学号 1021013135摘要婚礼时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而被社会承认的仪式,婚礼的出现大约是在对偶婚制的中、晚期。
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序。
婚礼的产生是因为男女双方婚后要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和义务。
再次,由于家庭是小区居住中的的单位,这就自然涉及与小区、邻里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而这一切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和关系的建立和履行,促使家庭建立的婚姻当事人。
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程序,以取得社会的赞同、认可、和保障。
婚礼的产生,还与婚姻当事人满足与经过自己选择而长期共同生活的性伴侣正式结合的愉快心理情绪息息相关。
当婚礼产生之后,婚姻习俗也会随之而产生,并且随之时代的转变而变迁。
关键词婚礼宗教差异文化差异色彩服饰中式的婚礼(一)议婚也就是“提亲”。
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嫁妆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彩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
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去行纳彩之礼,在“六礼”当中纳彩、问名、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
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
男方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延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幸福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
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去女方家。
女方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现给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先祖保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
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节文明十分讲究。
(三)纳币也就是所谓的下聘礼。
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
吃肯酒即是许亲订婚,男方需向女方家送纳“订婚礼物”。
(四)铺房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
通常由男方亲友进行。
(五)亲迎即男方亲自到女方家去接新娘。
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也就是古代的迎亲。
婚礼礼仪--中西方婚礼习俗对比

中式婚礼的优势
l 喜庆、热闹、感动。热闹的场面能充分 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情 感,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
中式婚礼的缺点
l 繁文缛节比较多,整个婚礼下来,新人 会感到很疲惫。
l 忌讳太多,稍不小心就会触霉头。 l 凤冠霞帔又重又厚,穿戴起来很沉,尤
其是夏天的时候,会很热。 l 因为轿子不比轿车,数量极少,想要租
母。
l
夫妻对拜:可采用跪拜礼和鞠躬礼。
l
2、西方婚礼:承诺(婚约问答、领诵、交
换信物、拥吻礼)
l
信物戒指,不是锁定今生的寓意。送新娘
白金钻戒。
l
拥吻礼:在牧师的引领下将灵魂和生命的
气息传递给对方,合二为一。
l
走到幸福门下行致谢礼。
中国婚礼中新人要 举行拜堂仪式:一拜 天地,二拜高堂,夫妻 对拜。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 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 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 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 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 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
l 西方的婚礼看重的是感觉,而中国看 重的是仪式。
l 中西方文华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婚礼只是其一,这主要来自于中 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思 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 的。但是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充满 了祝福和笑声。
图片欣赏
请贴
结婚证
l 婚礼差异 l 色彩运用 l 婚礼仪式 l 婚礼中的站位 l 婚礼优缺点 l 图片欣赏
l 婚礼差异:
l 1、中式婚礼:人前婚礼,是一种表现形式,将新 婚事实告知来宾亲友。
l 主婚人:家族的长辈,或是德高望重的族人。
l
(一般指父母其中的一位代表致答谢词)
l 2、西式婚礼:神前婚礼,主要以教堂婚礼为主 ,在上帝的面前承诺。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摘要婚礼是世界各地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一环,而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本文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婚姻观念角度,中西方的婚姻观念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婚姻观念不仅涉及婚姻的目的、角色和责任,还关乎视婚姻为一种制度或仪式的态度和认识。
其次,从礼仪仪式角度,中西方的婚礼仪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西方的婚礼仪式在程序和形式上有差异,所涉及的仪式和习俗也各有特点。
最后,从风俗习惯角度,中西方的婚礼风俗习惯也有明显的差异。
从饮食、礼品、迎娶、嫁妆、婚庆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表现。
在了解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对双方的理解、沟通、尊重和包容产生的影响。
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西方婚姻间的理解和和谐。
关键词:婚礼文化,差异,中西方,影响。
AbstractWed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traditio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differences in wedding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and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wedding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nalysis i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riage concep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marriage concep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in China and the West not only involves the purpose,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marriage, but also the attitude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riage as an institution or ceremony.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eremony and etiquett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edding ceremon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edding ceremoni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differ in procedure and form, and the rituals and customs involved in weddings are also different.La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stoms and habits,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wedding customs and habi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re are different expressions in eating, gifts, bridegroom pick-up, dowry, and wedding celebrations.After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se differences on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respect, and toler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rriages. Keywords: wedding culture, differences, China and the West, impact.。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

关于中西方婚礼礼仪习俗中外结婚习俗的区别1.中国结婚礼仪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
2.西方结婚礼仪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
“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中外结婚方式的区别旧时代中国结婚的繁文缛节众多,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妁之言,历三书六礼的程序。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比如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
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
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传统婚礼礼仪新娘出嫁时戴“红盖头”坐轿子,当然那是过去。
现在出嫁一般是坐小轿车,穿婚纱戴“面纱”。
“盖头”和“面纱”同是一个同意,是在显示和代表新娘青春、贞洁和尊贵。
中西方差异之婚礼.

中西方婚礼文化的碰撞
婚礼同时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着 5000年灿烂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世界各国有目共 睹的,而婚礼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已经 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西方的婚礼文化也是随着社 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现在社会上流行中式婚礼西方化,西式婚礼中国化, 都在说明着婚礼的形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体现了 婚礼文化的丰富,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以及中西 方文化的交融。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也必然带动各 国之间经济的合作发展,没有了文化上的冲突,政治 也会变得相对稳定。
精品课件
拜天地
1.拜天地应该属于中国独有的一项结 婚流程吧,新郎新娘三拜而礼成结为 正式夫妻。 2.西方则以神父的一段话,夫妻间的 甜蜜亲吻和亲朋家人的祝福结为夫妻 。
精品课件
抛祝福
1.中国以抛绣球来作为祝福别人的方 式 2.西方则以新娘手中特别的捧花作为 祝福方式。
精品课件
中西婚礼小习惯之总结
精品课件
中国婚礼的发展
相较于欧美,中国婚纱礼服行业起步 较晚。在20世纪初期,传统的中式婚 礼服还是长袍马挂和凤冠霞帔,自古 以来,中国的结婚礼服就是以红色为 主,因为传统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 颜色。
精品课件
中国婚礼发展趋势
1.随着社会的进步。婚礼的步骤也逐 渐趋向简单化 2.很多情侣与时俱进,选择更加现代 的婚礼,不过出嫁的前端步骤还是依 旧。
精品课件
西方婚礼之会场布置
精品课件
西方婚礼之神父
精品课件
西方婚礼之教堂
精品课件
中西方婚礼仪式对比
完全不同的形式和流程,使差异表现 的淋漓尽致。总体来说各有特色,程 序繁杂。
精品课件
中西方婚礼之服装
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穿着 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 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婚礼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同文化的婚礼传统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婚礼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通常采用庄重严肃的形式,婚礼地点多数选择在传统的礼堂或宴会厅。
而西方婚礼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在海滩、花园或教堂等不同场地举行婚礼。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有婚礼仪式和宴会两个环节,而中国传统婚礼还包括三书六礼等独特的程序。
其次,中西方婚礼的仪式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西方婚礼通常由牧师或司仪主持,仪式内容通常包括誓词、交换戒指、发誓和亲吻等。
这些仪式旨在见证承诺和爱的誓言。
而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内容更加庄重和繁琐,包括迎亲、接亲、拜堂、敬茶等。
这些仪式以亲戚长辈为主,体现了家庭的尊重和传统的延续。
再次,中西方婚礼的习俗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闹洞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
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接受亲友的捉弄和考验。
而西方婚礼则注重亲友的祝福和庆祝,通常有喜帖、婚宴、音乐和舞蹈等特色习俗。
此外,婚纱是西方婚礼的重要标志,新娘通常穿着白色婚纱出嫁。
而中国传统婚礼则以红色婚纱为主,象征幸福和吉祥。
最后,中西方婚礼的标志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婚礼戒指是对爱情和婚姻的象征,新郎新娘会在婚礼仪式上交换戒指。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会互赠金银首饰,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此外,西方婚礼通常会有花束和蜜月之旅等特色标志。
总之,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中西方婚礼形式、仪式内容、婚礼习俗和婚礼标志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传统。
这些文化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婚礼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诠释。
无论是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能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
婚礼,是一个温暖的词汇,它开启了情侣通往幸福婚姻的一扇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从此刻被书写。
伴随婚礼的是各样多彩的婚庆习俗,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
中西方婚礼地点差异
作为人们一生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作为一对幸福恋人新的起点,中国人的婚礼是隆重热闹的。
古代的时候,人们会在自己家里或是酒楼里摆上酒席以宴请亲朋好友作为新人的见证。
在当代中国,新人一般会邀请亲朋好友去酒店或是宾馆。
会在酒店宾馆里将排场弄得很大,突显婚礼隆重、热闹的特点。
而在西方,人们的婚礼一般是在教堂或者是其他比较安静的地方举行,井井有条,不像中国婚礼般热闹。
西方的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追求浪漫与实在的结合。
中西方婚礼着装差异
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
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
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
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
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
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而在婚礼当天,新娘子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
结婚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
1850年到1920xx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
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
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
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
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
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
中西方文化婚俗差异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
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痰盂、尺、片糖、银包皮带、花瓶、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
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
由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
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
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
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
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
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
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
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
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中西方婚礼差异有哪些
1、为什么新娘要穿白色礼服?
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这就如同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一样。
在1850-199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
到了20世纪初,白色
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所以白色通常都是西方婚礼的首选颜色,更是象征着新娘的美丽和圣洁。
2、西式婚礼上,为什么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西方婚礼与传统的中国婚礼不同,西方婚礼不是遵循"男左女右"的位置站立。
那是因为在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
3、为什么要切婚礼蛋糕?
依照欧洲传统习俗,在西方婚礼上新娘和新郎要隔着糕饼接吻。
有一位聪明的糕饼师灵机一动,将各种糕点混在一起,再加盖一层雪白的糖霜,就成了现代的婚礼蛋糕。
切蛋糕时,新郎和新娘必须两个人一起用刀切下第一块蛋糕,不能一个人切,也不要请他人代劳。
4、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
据说,当年西方婚礼上有位美丽的贵族女孩,不经意地站到了白纱窗帘后面,她的丈夫见了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带白纱的灵感,她的举动立即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