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

水质评价指标方法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 行)二○一一年三月—3—目 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4—(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5—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流域内地表水资源质量和环境状况的定量化和综合评价,以便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下面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办法。

一、评价对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等。

二、评价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1.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水深、流速、透明度等。

2.化学指标:包括总磷、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

3.生物指标:包括溶解氧、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4.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等。

三、评价方法1.采样和分析在流域内设置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品,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样品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重构,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质类别,评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1.物理指标:根据地表水的应用目的,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

2.化学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各项指标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3.生物指标:根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和标准,计算出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指数。

五、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流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整治和保护措施,提高流域内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总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评价办法的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科学选择和评价标准的规范制定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模型

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为非恒定流动;
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要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4、 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上游河
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
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 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①岸边排放
c(x, q)
ch
H
cpQp
M q x
exp
q 22 4M qx
exp
(2Qh q)2 4M q x
式中:q=Huy
Mq=H2uMy c(x,q)-(x,q)处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mg/L; Mq-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 适用条件:
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

t
0 e t
eQ V K1 t 0
如 t 0
,则 t
1
ln 1
溶解氧模型
dDO dt
Q V
(DO0
DO)
K2
DOs
DO
R
其中
R rA B
(上模型方程没有考虑浮游植物的增氧量和排入湖或库的废水 带入的氧量。)
习题:P101: 3
4-4 水质模型的标定
混合系数估值
经验公式 • 流量恒定、河宽大、水较浅、无河湾的顺直河流:
M y xu
exp(
uy2 4M y x
)
exp
u2B
4M y
y x
2
2、非岸边排放
c(x,
y)
exp
K
x 86400u
c h

北京通州区主要河道水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北京通州区主要河道水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摘要 对北京市通州区6条主要河道共计14个取样断面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为期 1 年的监
测,并运用均值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 质 状 况 进 行 评 价。 结 果 如 下:14 个 河 道 断 面 均 污
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是 TP 和 NH3-N;6条河道全年 TP 浓度 范 围 为(1.7±0.7)mg/L、NH3-N 浓
图 1 取 样 河 道 及 取 样 点 分 布 Fig.1 Map of sampling points
NO3-N、NO3- -N、TN、COD、BOD5、PO34- 、TP。SS 采用重量法,NH3-N 采用纳氏试剂法,NO2- -N 采 用 N-(1萘 基 )-乙 二 胺 光 度 法,NO3- -N 采 用 紫 外 分 光 光度法,BOD5 采 用 稀 释 与 接 种 法,PO34- 采 用 钼 锑 抗分光光度法,TN、TP、COD 采用哈希比色法。
724
第46卷 增刊2020年
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 增刊2020
0 引 言
通州区作为北 京 副 中 心,对 其 水 环 境、水 安 全、
水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通州区主要河道
水质状况,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间,对 流
第46卷 增刊2020年
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 增刊2020
北京通州区主要河道水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 睿 左剑恶 张 宇 任海腾 于中汉 陈 磊
(清 华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环 境 模 拟 与 污 染 控 制 国 家 重 点 联 合 实 验 室 ,北 京 100084)

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由于营养物质过量积累而导致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异常变化,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质恶化的过程。

富营养化的水体通常具有蓝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减少、鱼类死亡等特点。

为了评估河流的富营养化程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标准:1. 水体中氮、磷含量
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水体中的氮、磷含量越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就越高。

通常使用总氮(TN)、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等指标来表示水体中的氮、磷含量。

2. 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体中在一定温度下,有机物分解所需的微生物分解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值越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越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可能越高。

3. pH值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河流来说,通常要求pH值在6.5-8.5之间。

如果pH值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4. 叶绿素-a含量
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它可以反映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丰富程度。

叶绿素-a含量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越丰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可能越高。

5. 透明度(SD)
透明度是指水体的清澈程度,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和浮游植物的多少。

一般来说,透明度越低,说明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浮游植物越多,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以上这些指标都可以用来评估河流的富营养化程度。

在实际评价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几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水环境评价标准

水环境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有关问题的技术规定(暂行)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1。

1断面水质评价评价断面水质时,其水质类别与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Ⅱ类水质优Ⅲ类水质良好Ⅳ类水质轻度污染Ⅴ类水质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1。

2河流水质评价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计算出各水质类别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以表2所示的方法对其评价.当同一类别水质断面比例大于等于60%时,以该类水质按照表1评价.表2 河流水质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Ⅲ类水质比例≥90%优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良好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 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40%重度污染1。

3河流主要水质类别的判定河流中的主要水质类别的判定条件为:当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60%,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若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70%,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除此之外,不指出主要水质类别。

2.不同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分析2。

1 基本要求进行同一水体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水质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1)评价时选择的监测项目必须相同;(2)评价时选择的断面基本相同;(3)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2。

2.两时段断面浓度变化对比分析评价某项污染项目的浓度值与前一时段的变化程度时,按以下规定进行:(1)当评价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小于20%时,且没有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属于水质无明显变化;(2)当评价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大于或等于20%时,且没有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属于水质有所好转或有所恶化;(3)当评价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一级或多级变化,则属于水质显著好转或显著恶化。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实际上随着我国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日益重视各地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河流综合水质有一定的改善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客观反映河流水质的改善如上海苏州河某断面整治前的codboddonh3n均劣于类水水体黑臭
第 33 卷第 4 期 2005 年 4 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TON GJ I UN IV ERSITY(NA TURAL SCIENCE)
X3 为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水质指标中 ,劣于水环境 功能区目标的单项指标个数 ; X4 为综合水质类别与 水体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 , 视综合水质的污染程
度 , X4 为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图 1 X2 符号意义示意图 Fig. 1 Explanation of X2 in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1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的组成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整数位和三位或四位小数
位组成 ,其结构为
Iwq = X1 . X2 X3 X4
(1)
式中的 X1 . X2 由计算获得 , X3 和 X4 根据比较结 果得到. 其中 , X1 为河流总体的综合水质类别 ; X2 为综合水质在 X1 类水质变化区间内所处位置 , 如 图 1 所示 ,从而实现在同类水中进行水质优劣比较 ;
Abstract : Based on t he single factor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t he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which is a new tool for general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is pre2 sented.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can f ully depict t he general water quality of surface water ,and it s characteristic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ly ,it can evaluate general water quality bot 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 secondly ,it assesses general water quality by a group of typical assessing items instead of deciding by t he worst assessing item ,so t he assessment of general water qual2 ity is reasonable ; t hirdly ,it can be used to compare general water quality of different stations of t he same river and different rivers ,and it can also be used to compare general water quality wit h t he same classification of classes Ⅰ~ Ⅴand t he class worse t han class Ⅴ. Nowadays t he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has been applied in evaluating t he general water quality of Shanghai’s rivers ,and very convinc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In addition ,t he criterion for river’s blackness and stink is ascertained. Key words :river ;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而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河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河流功能评价,以评估河流现状,指导河流保护和治理。

本文将介绍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一、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估河流的各个方面和功能的一系列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方面。

(一)物理方面1.水位和流速:水位和流速是河流物理特征的重要指标,对于测量洪水和河流的水力学特征非常重要。

2.水温:水温是指河水的温度,可以反映河流的水体环境,对存在于其中的鱼类、水生物和其他动植物等有影响。

3.深度:河流深度也是评价河流物理特征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河道沟槽的深度和形态特征。

(二)化学方面1. pH值:pH值是用于衡量河流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酸碱度强烈影响着河流水体的化学性质。

2.电导率:电导率是用来代表溶解物质浓度的,可以衡量河流水体中的盐度和导电性。

3.溶解氧:溶解氧可以反映河流水体的水质状况,对于评价水生生物的健康与繁殖也有较大影响。

(三)生物方面1.鱼类多样性:鱼类是河流水生生物的主体,鱼类多样性数量和类型都对河流功能评价有较大影响。

2.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河流底层生物一类动物的总称,对河流环境和生态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方面1.航运:河流航道的通航条件是评价河流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

2.灌溉和工业用水:河流对灌溉和工业用水的生产能力也是社会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评估河流现状,指导河流治理和保护。

(一)评估河流现状通过对多个河流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可以对河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为河流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二)指导河流治理针对河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河流治理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1.断面水质评价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
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
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
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表征颜色 水质功能类别
Ⅰ~Ⅱ类水质 优 蓝色 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
Ⅲ类水质 良好 绿色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 水产养殖区、游泳区
Ⅳ类水质 轻度污染 黄色 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Ⅴ类水质 中度污染 橙色 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劣Ⅴ类水质 重度污染 红色 除调节局部气候外,使用功能较差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 Ⅱ Ⅲ Ⅳ Ⅴ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 6.5~8.5 6~9
3 硫酸盐(以SO4-2计) ≤ 250以下 250 250 250 250
4 氯化物(以C1-计) ≤ 250以下 250 250 250 250
5 溶解性铁 ≤ 0.3以下 0.3 0.5 0.5 1.0
6 总锰 ≤ 0.1以下 0.1 0.1 0.5 1.0
7 总铜 ≤ 0.01以下 1.0(渔0.01) 1.0(渔0.01) 1.0 1.0
8 总锌 ≤ 0.05 1.0(渔0.1) 1.0(渔0.1) 2.0 2.0
9 硝酸盐(以N计) ≤ 10以下 10 20 20 25
10 亚硝酸盐(以N计) ≤ 0.06 0.1 0.15 1.0 1.0
11 非离子氨 ≤ 0.02 0.02 0.02 0.2 0.2
12 凯氏氮 ≤ 0.5 0.5(渔0.05) 1(渔0.05) 2 3
13 总磷(以P计) ≤ 0.02 0.1 0.1 0.2 0.2
14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8 10 15
15 溶解氧 ≥ 饱和率90% 6 5 3 2
16 化学需氧量(CODCr) ≤ 15以下 15 20 30 40
17 生化需氧量(BOD5) ≤ 3以下 3 4 6 10
18 氟化物(以F-计) ≤ 1.0以下 1.0 1.0 1.5 1.5
19 硒(四价) ≤ 0.01以下 0.01 0.01 0.02 0.02
20 总 砷 ≤ 0.05 0.05 0.05 0.1 0.1
21 总 汞 ≤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22 总 镉 ≤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23 铬(六价) ≤ 0.01 0.05 0.05 0.05 0.1
24 总 铅 ≤ 0.01 0.05 0.05 0.05 0.1
25 总氰化物 ≤ 0.005 0.05(渔0.005) 0.2(渔0.005) 0.2 0.2
26 挥发酚 ≤ 0.002 0.002 0.002 0.01 0.1
27 石油类 ≤ 0.05 0.05 0.05 0.5 1.0
2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2以下 0.2 0.2 0.3 0.3
29 粪大肠菌群(个/L) ≤ 200 1000 2000 5000 10000
30 氨 氮 ≤ 0.5 0.5 0.5 1.0 1.5
31 硫化物 ≤ 0.05 0.1 0.2 0.5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