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xx.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2.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利禄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试题

浦东新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历史试卷2016.1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这里的学校称“埃都巴”,意思是泥版房,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式的教育中心。

“这里”是指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A.公元1世纪初B.公元2世纪初C.公元3世纪末D.公元4世纪末3.经院神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在青年时代曾求学那不勒斯大学,后又在巴黎大学深造和任教。

这表明中世纪大学A.完全被教会控制B.世俗教育受到排斥C.神学教育占有重要地位D.大学教师都是神职人员4.右图为距今约6000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对此解释比较恰当的是A.河姆渡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B.河姆渡人以制陶作为主要产业C.时人可能产生初步的审美意识D.证实牲畜驯化始于中国的南方5.史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146年,东汉社会基本安定,但人口却从5300万减至4700万。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B.豪强隐匿C.疆域变更D.匈奴侵掠6.“自永嘉(晋怀帝年号307-313年)之后,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

……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文中的“魏”是指A.曹魏B.北魏C.东魏D.西魏7.“深目高鼻,多须髯。

……习善商贾,争分铢之利。

男子二十,即送他国,来过中夏。

利之所在,无所不至,颇有佛法。

”(《唐会要》)文中记载的人是A.匈奴人B.粟特人C.罗马人D.阿拉伯人8.某朝官制:“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该朝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9.某小说描绘北宋初年市民的生活情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师朱熹习经学B.卧胡床吸鸦片C.居泉州贩丝茶D.出契丹贩烟草10.“(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事。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I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以上材料表明:()A.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斗争激烈3.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B. 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4.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③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④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5.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的局面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6.曾朴的《孽海花》描写一位叫做米筱亭的新进士,原是监生出身,因为娶了前科状元的女儿,颇有惧内之名。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1.中国大地上发现的距今最为久远的古人类遗存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良渚文化D. 大汶口文化2.下列思想家中,较早提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孟子3.“共和行政”出现的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该年还可以表述为()A. 公元前9世纪早期B. 公元前9世纪中期C. 公元前8世纪早期D. 公元前8世纪中期4.在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中原地区的丝织品。

它们最早可能来自()A. 商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5.以外戚身份夺取政权,并开创了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统一王朝的是()A. 王莽B. 刘秀C. 杨坚D. 赵匡胤6.“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开通“千里长河”的皇帝是()A. 汉武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元世祖7.唐朝前期,被北方草原各族最早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8.下列制度中,开始改变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收税标准的是()A. 井田制B. 均田制C. 租庸调制D. 两税法9.“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以此为编撰思想的科技著作应是()A. 《齐民要术》B. 《资治通鉴》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10.“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给这首唐诗作者带来好心情的应是()A. 召入太学B. 科举中榜C. 加入厂卫D. 入选内阁11.“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与此句有关的史事是()A. 北宋建立B. 宋辽对峙C. 靖康之变D. 元灭南宋12.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来自军事和()A. 政治B. 财政C. 社会D. 道德13.金朝在基本沿袭唐宋制度的同时,还保持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称之为()A. 南北面官B. 奏折制度C. 行省制度D. 猛安谋克14.元朝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A. 大都B. 杭州C. 长安D. 明州15.如图文献的最初稿本使用的是本民族最古老语言记录。

[精品]上海市浦东新区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历史)考生注意:

[精品]上海市浦东新区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历史)考生注意:

☆文明古国位置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 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汉穆拉比法典》得以流传于今世,主要得益于 A .两河流域的区位优势B .楔形文字的保存解读C .汉穆拉比的文治武功D .古罗马人的继承传播2.右图所示古文明的共同点是 A .均发于大河流域 B .都曾有一神的信仰 C .曾经使用楔形文字 D .因外族入侵而中断3.古代,某地区流行人死后不仅要保存好遗体,还要在棺盖上刻上死者的肖像,并建筑大型的陵墓。

据此推测影响这一葬俗的主要观念是 A .君主专制 B .世信仰C .死者为尊D .天人感应4.右图描绘的是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发生的一次政治集会。

若为讲演者配上演说词,较为恰当的是 A .我们要为民主政治而战 B .任何人都可以担任国家公职C.基督降临人间就是为拯救人类D.“奥古斯都”就是我们的救世主5.小华在某博物馆看到一座史前城址复原图:有城垣、宫殿等大型夯土建筑,不同大小的墓葬,大型窖穴,以及土鼓、石磬等礼乐重器。

据此可推测当时A.处于石器时代早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B.进入农耕社会初期,同耕共居集体生活C.属新石器时代后期,已经具备国家雏形D.从“公天下”转为“家天下”,世袭代替禅让6.恩格斯在评述中世纪大学时曾经说到:“因为有了大学,所以一般教育,即使还很坏,却普及多了。

”当时,“一般教育”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是A.摆脱教会控制B.师生自由探索C.商品经济发展D.市民阶层产生7.西洋论中国史的著作通常自商朝开篇,主要是因为商朝A.青铜工艺极为发达B.考古资料极其丰富C.有完整的国家机构D.有成熟的文字系统8.右图是山东嘉祥县汉代画像石上的黄帝像,从史料价值看,该文物A.是研究黄帝生平的第一手资料B.可以证实汉朝人信奉黄老之学C.可作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史料D.与《史记》相印证,证实上古史9.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A.结束分裂局面,创建统一帝国B.对内控制思想,对外抗击匈奴C.取缔诸侯王国,加强中央集权D.依赖丞相决策,强化君主专制10.2012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一套《丝绸之路》邮票,如果要举行原地邮票首发式,可选择在A.广州B.宁波C.西安D.北京11. 观察下面的连环漫画,它所反映的政治现象发生在违反祖制,来人呀,杖二十请皇上恢复设置丞相A.北宋B.南宋C.明朝D.清朝12.孝文帝曾颁旨规定“凡士民三十岁以下者均须屏绝北语,具从正音”。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概无效。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

)1.上博收藏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载:尧的前任是有虞迵。

据此,可以佐证 A.尧舜禹的存在B.夏朝历史的可信C.战国时已有尧的传说D.尧舜禹传说源于中国南方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主张恢复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是A.周公B.孔子C.董仲舒D.朱熹3.观察右图,图中“?”应填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4.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手段,应首推A.孔子B.孟子①东C.荀子D.朱熹周5.右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

它们的相似点是②曹A.都城B.疆域魏C.开国者身份D.治国思想③东6.欧洲人翻译中国文献渐具规模,尤其是儒家经典,主要得益于汉A.西方传教士B.阿拉伯商人C.拜占庭学者④北D.中亚粟特人魏7.下列著作最可能为多数专制君主青睐和推崇的是A.《史记》B.《资治通鉴》C.《天演论》D.《百科全书》8.观察右图,图中的传播路线应属于A.儒学B.佛学C.基督教D.伊斯兰教9.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东周——北周——后周B.西周——北周——东周C.后周——西周——北周D.北周——后周——西周10.右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纪念币。

币面中的人们劳作的目的是为了A.抗击秦国B.抵御匈奴C.遏制鲜卑D.反击突厥11.抛开中国政府,首开由列强自行组织的“市政机关”管理的地区是A.广州“十三行”B.上海英租界C.北京东郊民巷D.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12.近代上海公共照明,率先使用的能源是A.蒸汽B.煤气C.电力D.天然气13.伏尔泰非常推崇“在(中国)帝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金山区、杨浦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模)(附详解)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金山区、杨浦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模)(附详解)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金山区、杨浦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模)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0分)1.中华文明巡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华文明巡礼”的展览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布展。

(1) 根据展品信息,将如图展品匹配相应展馆。

______ (填写字母)(2) 观察下列待展展品,若要据此增加一个展馆,你认为新展馆应被设置在______展馆之后。

(单选)A.先泰馆B.秦汉魏晋馆C.隋唐馆D.明清馆(3) 上述展品是按照时序布展的,但也可按照内容专题布展。

依照示例,试拟定专题,并选择与之匹配的展品重新布展。

示例:专题:从文字看早期国家展品:甲骨卜辞、青铜器何尊铭文专题:______ 。

展品:______ 、______ (至少选择两项)2.食物的传播食物与人类历史的关系密不可分。

伴随着人类的活动,食物物种从原产地逐渐走向全世界,在文明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 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将下列食物物种与原产地相匹配。

①小麦、大麦②水稻③粟④玉米、甘薯(2) 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的生产各有特点,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图2中为公元前6世纪末某地的陶瓶,瓶上的画描绘了当地人收获橄榄的情景。

推测这一地区应是______ (单选)A.古代埃及B.古代中国C.古代美洲D.古代希腊(3) 西汉以后,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椒、胡萝卜等传入中国是通过______ (单选)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欧亚航线D.大西洋航线(4) 15、16世纪,马铃薯和番茄等作为观赏作物传入欧洲的背景是______ (单选)A.新航路开辟B.奴隶贸易C.蒙古西征D.奥斯曼帝国建立(5) 结合下列材料,谈谈食物物种的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竽、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

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清代)袁景晖《建始县志》3.外交文书中的翻译问题。

202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无答案

202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无答案

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
D.董仲舒
E.孟子
代表 人物 思想 主张
春秋 孔子

战国 ① 荀子
西汉 ②
仁政 ④ 儒学“经学”化
宋朝 朱熹

明朝 王守仁
心学
22.20 世纪初期,儒学面临着怎样的挑战?(4 分)
(二)浦东的开发开放(共 19 分) 有同学对浦东开发开放开展以下探究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3. 探究一:下列两幅照片能作为了解浦东发展变化的原始史料吗?简述理由。(6 分)
5.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设置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右图是 11 世纪中国的形势示意图。其中②
所示区域的政权当是
A.辽
B.西夏
C.金
D.大蒙古国
202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7.雍正帝在位时期创立的某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一机构是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主张体现了
A.洪秀全的财富平均思想
B.维新派的社会改良措施
C.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202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4.陈独秀评价中共二大“脚踏实地……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脚踏实地”在中共二大的具体表现是
再版时都改作“洋”。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儒学
B.佛学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下列政权若按照建立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东周——北周——后周
B.西周——北周——东周
C.后周——西周——北周
D.北周——后周——西周
10.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纪念币。币面中的人们劳作的目的是为了
A.抗击秦国
B.抵御匈奴
C.遏制鲜卑
D.马克思主义
”应是
A.《人权宣言》
B.《合众国宪法》
C.《法国民法典》
D.《大日本帝国宪法》
17.……签订,不仅打破了大清帝国的天朝体制,而且还开启了近代不平等的条约制度。文前省略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5)依据三则材料,你怎样看待近代以来废缠足的历史?
24.“今非昔比”
欧洲人18世纪和19世纪对待中国文化态度的前后反差及其因缘,某学者有如下论述:
1789年以后中国文化的威望黯然失色,除去欧洲新的社会结构使中国思想在政治上变得无用这一事实之外,还找不到其他解释。其中之一是19世纪中国已不是18世纪的中国了……。最大的原因是欧洲文明的巨大进展,它现在开始是在远远超过中国的水平上运动着。
材料二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人具有“最完美的道德”。他还用中国的年代学、历史纪年,驳倒了《圣经》中的上帝创世说。按《旧约》圣经记载推算出上帝创世年代为公元前3761年,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已有5000多年了。
﹣﹣摘自《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问题:
(1)当时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的前提是什么?
(2)列举当时欧洲社会广泛流行“中国风”的主要表现。
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主张恢复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是
A.周公B.孔子
C.董仲舒D.朱熹
3.观察下图,图中“?”应填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4.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手段,应首推
A.孔子B.孟子
C.荀子D.朱熹
5.如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
18.有学者认为:19世纪以来,法国的经济经历了四个快速增长期:1850—1870年、1896—1913年、1920—1929年、1946—1970年。其中,第一个快速增长期,主要得益于
A.思想的启蒙
B.海外大扩张
C.稳定的政局
D.完成工业化
19.观察下图,若从历史视角审视,该枚纪念邮票见证了
A.红军长征胜利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年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上博收藏的战国楚竹书《容成氏》载:尧的前任是有虞迵。据此,可以佐证
A.尧舜禹的存在B.夏朝历史的可信
C.战国时已有尧的传说D.尧舜禹传说源于中国南方
B.毛泽东思想形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0.到18世纪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赞扬的主要是法德的一些思想家,而英国思想家却多持批评态度,即使在法国的思想界也不统一。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A.其国家与中国关系不同
B.其国家与中国远近不同
C.作者的视角与生活环境不同
D.作者对中国文化熟悉程度不同
(3)“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从中可透视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4)从史学研究看,对“上帝创世”年代和“中国历史的可靠记录”的推算主要存在怎样的局限?
(5)请从历史视角解释上述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23.缠足历史的终结
材料一
——郑武良《戊戌时期维新派不缠足运动研究》
材料二
二、材料分析题
21.包容的儒学
秦汉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的整体,乃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两宋学者组织的儒学,可以说是汉代以来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此时结晶而成的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
——摘自许绰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问题:
(1)中国秦汉所熔铸的坚实“整体”是指什么
D.反击突厥
11.抛开中国政府,首开由列强自行组织的“市政机关”管理的地区是
A.广州“十三行”B.上海英租界
C.北京东郊民巷D.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
12.近代上海公共照明,率先使用的能源是
A.蒸汽B.煤气
C.电力D.天然气
13.伏尔泰非常推崇“在(中国)帝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其用意是

东周

曹魏

东汉

北魏
A.都城B.疆域C.开国者身份D.治国思想
6.欧洲人翻译中国文献渐具规模,尤其是儒家经典,主要得益于
A.西方传教士
B.阿拉伯商人
C.拜占庭学者
D.中亚粟特人
7.下列著作最可能为多数专制君主青睐和推崇的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天演论》D.《百科全书》
8.观察下图,图中的传播路线应属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20世纪50年代,缠足习俗基本废除。
问题:
(1)戊戌变法时期不缠足会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推测吴玉章大嫂给女儿缠足大约发生在何时?请指出判断依据。
(3)清政府是在什么形势下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的?
(4)为什么1949年后,就能很快废除缠足的历史?
上海成立了天足会,我和我的二哥便成为反对缠足的激进分子,我的大哥也同情我们,……但是我的大嫂却无论如何也听不见我们的话,竟自把女儿的脚给缠上了。唉,变什么法?维什么新?就在自己家里也行不通。
——吴玉章(1878-1966)著《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令,严禁女子缠足。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命令,严令禁止女子缠足。
A.否定君主政体
B.批评君主专制
C.宣扬暴力革命
D.以基督教取代儒学
14.下图是“飞机发明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中国篇”,邮票背景图中的左侧是中国人制造的最早飞机,其设计者是
A.冯如
B.徐寿
C.李善兰
D.华蘅芳
15.100年前,陈独秀作为北京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热衷宣传的是
A.共和革命
B.民主科学
C.十月革命
(2)列举文中的“软实力”主要指什么?
(3)“两宋学者”主要包括哪些人?
(4)为什么说两宋儒学是“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和“严整的思想体系”?
22.欧洲流行“中国风”
材料一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在社会生活上广泛流行“中国风”,甚至在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了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