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学史常识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2020年趣味化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趣味化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C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在不含酒精的饮料或果汁、蜜饯中,为了防腐和增加香味需要添加某些化学试剂。
可用作这类添加剂的是( B )A.硝酸钠B.苯甲酸钠C.丙酸钠D.氯酸钠3.蒸锅水不能喝,是因为其中含有有害的( D )A.碳酸盐B.硝酸盐C.硝酸盐D.亚硝酸盐4.不宜用做饮食器具,但可用做抗辐射保护材料的金属是( A )A.铅B.铁C.锌D.铜5、食物中生物学价值最高的蛋白质是(D)A、大豆蛋白质B、谷类蛋白质C、肉类蛋白质D、鸡蛋蛋白质6、反复淘洗大米或浸泡加热,损失最多的是(C)A、碳水化合物B、脂肪C、B族维生素D、蛋白质7、含维生素D相对较少的食物为(D)A 动物肝脏B 蛋黄C 鱼肝油D 豆类8、、鱼类食品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这是因为鱼类食品中含有(C)A 优质蛋白质B 较多的钙C 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D 丰富的铁9.家庭中洗油腻的餐具而做灭菌处理时,常加入( D )A.高锰酸钾B.双氧水C.苏打D.漂白粉10.城市粪便的排放、化肥的是用会使地下水中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的主要形态是( B )A.NO3-B.NO2-C.NH4+D.有机氮11. 从1950年开始,日本水俣镇发现了水俣病,原因是由海水污染造成的。
请选出水俣病是由下列哪种元素引起的( D )A.铅B.镉C.铁D.汞12、铁在人体血液输送过程中起着交换氧的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形态应是( B )A. Fe(0)B. Fe (Ⅱ)C. Fe (Ⅲ)D. Fe (Ⅶ)13、下列四种食品相比较,含热量最高的食物应该是( C )A.冰果子汁B.冰酸梅汤C.冰淇淋D.冰牛奶14、衬衣一般不宜用热水洗,这是因为( D )A. 热水会减弱肥皂或洗衣粉的洗洁效力B. 热水会使衣服不断“缩水”变小;C. 热水有可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D. 热水会使汗渍中蛋白质凝固,变成不溶性物质。
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400题)

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400题)1.春节前,妈妈用大锅煮肉时,我问她为什么不先放盐,那样盐味不是浸得更透吗?她回答说先放盐不容易煮烂。
请问这样的回答是否有道理?2.在农家燃烧的煤炉旁,会有青色火焰,并闻有刺鼻气味且厨房旁一株观赏盆景新叶变黄,请解释原因。
答:煤由古动植物遗体碳化而成。
因此煤中含有硫磷等元素,燃烧室硫元素生成二氧化硫,并伴有青色火焰,二氧化硫被生物吸收之后使组织死亡而发黄。
3.丝袜在冰箱里放一天就不易抽丝?答:纤维冷却后强度就会变大,不容易抽丝.5.煤在燃烧,家里的炉子,为什么当通风口关住时,炉火小,当通风口打开时炉火大?向热旺的炉火上加点水,炉火会瞬间变旺?答:当通风口关注时,氧气缺少,发生反应 2C + O2 = 2CO,反应不完全;当通风口打开时,发生反应C + O2 = CO2,反应完全;当向热旺的煤上加点水时C + H2O = CO + H2 ;2CO + O2 =2CO2 ;2H2 + O2 = 2H2O .因此炉火变旺.6.在一次不经意的国路中发现一座老桥下面的钢管很特别,因下桥下以前有很深的水,不知如今干了.钢管就出来了,仔细看是钢管的下方比上仿佛是更严重,根据以前的知识:上面得与氧气接触较多,,下面几乎没有氧气,上面应发上电化学腐蚀更严重些.带着这个疑问,通过着参考书得知:这种腐蚀叫”差异充气腐蚀”因下面水中总含氧气的压强大,而上面小,下面形成正极,上面形成负极,故下面腐蚀严重.原电池的电极电势与电解质的压强也有关系.以前看到过一件趣事:古人将葱或大蒜挤出的水写在白纸上可以做成密信.看似没有任何字的白纸,放在火上一烤,就会出现字迹.感觉很好奇,但不知其中的缘故?7.电池的正负极用线接出来的水面上可场上一种淡黄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利用食醋除水垢的原理是什么?答:是利用酸与水垢反应出去的原理.8.煤球路中煤的碳元素是经过怎样的一系列反应生成CO2的?答:(1)C+CO=CO2 (2)2C+O2=2CO2 2CO+O2=2CO2 (3)C+O2=CO2 CO2+C=2CO 2CO+O2=2CO2 (4)如果上面的煤球是湿的可能有2C+O2=2CO,CO+H2O=CO2+H29.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无机化肥占有很大的比重。
202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真题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真题及解析在 2020 年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题目涵盖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多样的题型,对参赛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
首先来看一道关于有机化学的题目。
题目给出了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推断其可能的化学反应和产物。
这道题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性质,如羟基、羧基、碳碳双键等,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根据化合物中存在的双键,可能会发生加成反应;而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酯化反应。
在解析这道题时,我们要从化合物的结构入手,分析各个官能团的活性和相互影响,再结合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条件进行推断。
接下来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题目给出了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要求计算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列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运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首先,设出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初始浓度列出三段式,再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求解。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和数学运算能力,需要耐心和细心,避免计算错误。
还有一道实验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分离和提纯一种混合物。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的掌握程度。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如萃取、蒸馏、重结晶等。
同时,还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比如控制实验条件、正确使用仪器等。
在元素化学部分,有一道题目涉及到了一种稀有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推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以及可能形成的化合物。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对元素周期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来推测其化学性质。
还要熟悉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通过对比和类推来解决问题。
另外,还有一道关于电化学的题目。
给出了一个原电池的装置图,要求学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020年大学生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62题)

2020年大学生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62题)1、医疗上用作收敛剂,可使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的分泌的物质是BA.明矾B.皓矾C.蓝矾D.绿矾2、图示的标志是DA.爆炸品B.易燃品C.易碎品D.剧毒品3、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C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不容易掉色。
A、漂白水B、50%的盐水C、5%的盐水D、醋4、下列哪种物质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BA.酒精B.食盐C.醋酸D.硝酸钾5、理发吹风前,在头上喷一点B,洗烫的发式样能长久保持。
A.盐B、醋C、洒精D、酱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猪油、花生油等油脂属于酯类B.珂罗酊用于封瓶口C、肥皂的主要成份是高级脂肪酸钠D.火棉的成份实际就是纤维素7、下列哪个试剂可除去圆珠笔A。
A.丙酮B、酒精C、盐水D、醋8、下列食品中,最易霉变产和黄曲霉素的是CA.苹果B.土豆C.花生D.猪肉9、现代体育运动会“火炬”火炬中常用的火炬燃料是CA.汽油B.柴油C.丁烷和煤油D.重油和酒精10、能够做电视机荧光材料的物质是CA.BaS B.CuS C.ZnS D.CaS11、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糖按比例混合后甜度最高BA蔗糖、葡萄糖B果糖、葡萄糖C果糖、蔗糖D果糖、乳糖12、埋木桩前,将埋入地下的一段表面用火微微烧焦,是因为碳在常温下DA.具有吸附性B、具有氧化性C.具有还原性D.化学性质不活泼13、煮鸡蛋时不宜用以下哪种容器AA、银制容器B、不锈钢制容器C、陶制容器D、铝制容器14、下列元素中的D污染大气或饮水时,可引起人的牙齿骨质疏松。
A.碘B.硫C.汞D.氟15、牛奶可跟以下哪种物质一起食用AA、面包B、苹果C、鸡蛋D、巧克力16、下面哪个物质可同胡萝卜同食DA.酒B、桔子C、苹果D、海味17、在生活中常说的“五金”不包括下列哪种金属CA、金B、铁C、锌D、锡18、营养学家分析了各种蔬菜的养分,下列B的营养物质最低。
A.红色蔬菜B、白色蔬菜C、绿色蔬菜D、黄色蔬菜19、以下哪种水果核可以食用AA.苹果核B、枇杷核C、苦杏仁核D、桃核20、很多人都喜欢吃水果,下列关于水果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B A.水果可以代替蔬菜B.削去果皮不能解决农药问题C.水果富含的维生素特别多D.多吃水果可以减肥21、金饰品常用K代表其含金量,18K 金饰品的含金量是CA、55%B、65%C、75%D、85%22、装订精良的大书,书上印着金灿灿的烫金字的组成B。
2020年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20年化学趣味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引起煤矿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的气体主要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氢气2、医用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A、0、09%B、0、9%C、3%D、5%3、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A、生石灰B、明矾C、绿矾D、漂白粉4、下列物质中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的是()A、酒精B、食盐C、醋酸D、硝酸钾5、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不能用于解毒的措施是()A、服大量鸡蛋清B、服用豆浆C、喝大量牛奶D、喝食盐水6、炒菜时,食油加热到250℃后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其中含有危险的()A、煤焦油B、脂肪C、CO和CO2D、致癌物7、家用冰箱中,可用来做为除臭剂的是( )A、活性炭B、石灰水C、酒精D、食盐8、某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会缓慢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气体中最常见的是()A、NO2B、SO2C、COD、甲醛9、从1950年开始,日本水俣镇发现了水俣病,原因是由海水污染造成的、请选出水俣病是由下列哪种元素引起的()A、铅B、镉C、汞D、铁10、理发吹风前,在头上喷一点(),洗烫的发式样能长久保持、A、盐B、醋C、酒精D、酱油二、判断题(用√或×表示):11、当误食有毒物时,喝一些糖开水,有解毒作用()12、镜子背后的涂层不是水银()13、炒鸡蛋加味精味道会更鲜美()14、把蛋壳捣碎装在小布袋里,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用泡蛋壳的水洗脏衣服,格外干净()15、冰糖是用白砂糖做的()16、玻璃钢是一种金属()17 、经常使用铅笔写字会导致铅中毒()18、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食醋除热水瓶的水垢()三、化学谜语19、水上作业(打一化学元素) 、()20、杞人忧天、(打一化学操作) 、()答案1C 2B 3D 4B 5D 6D 7A 8D 9C 10B11×12 √13×14√15 √16×17×18 √19 汞20过滤附赠名人名言1、有志者事竟成也。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基础知识)【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复习演练:化学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榨汁B.滴水成冰C.酒精挥发 D.煤炭燃烧2.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挥发性C.稳定性D.氧化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只有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水→碳酸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水氢气+氧气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滴加液体C.检验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6.敦煌是有名的红地球葡萄种植专业镇,很多家庭都自己酿制葡萄酒。
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洗净晾干B.葡萄、糖等混合均匀C.葡萄发酵 D.过滤得到葡萄酒7.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置换反应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合反应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复分解反应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分解反应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A.道尔顿B.屠呦呦C.门捷列夫 D.拉瓦锡9.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乘坐公交车出B.循环使用教科书C.废弃物品焚烧处理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10.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与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C.用水区分Fe3O4粉末与MnO2粉末D.用酚酞试液区分氨水和蒸馏水1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符合题意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A.试管受热部位触及酒精灯灯芯B.加热前试管外壁没有擦干C.加热固体前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预热D.试管口略向上倾斜12.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上哈气,这样会擦得更干净。
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范文2020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 7300题)2020 年大学生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300 题)1、健康的定义(C) A、无病、无伤、无残 B、身体无病、强壮、不虚弱 C、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D、睡得好、吃得好、精神好 2、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是(B) A、物理有害因素 B、化学有害因素 C、生物有害因素 D、食物有害因素 3、引起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初始污染物主要来自(C) A、燃烧排放的烟尘B、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 D、生产事故排出的毒气 4、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 A 公害病 B 职业病 C 地方病 5、以下哪些污染不是由环境中的物理因素的异常改变而引起的?(D) A、电离辐射强度增大 B、微波辐射 C、噪声和振动 D、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6、以下哪个选项中的糖按比例混合后甜度最高(B) A 蔗糖、葡萄糖 B 果糖、葡萄糖 C 果糖、蔗糖 D 果糖、乳糖7、埋木桩前,将埋入地下的一段表面用火微微烧焦,是因为碳在常温下 ( D) A.具有吸附性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化学性质不活泼 8、煮鸡蛋时不宜用以下哪种容器 ( A ) A、银制容器 B、不锈钢制容器 C、陶制容器 D、铝制容器 9、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人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B A.葡萄糖 B.乙醇 C.水 D.芝麻油 10、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D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 ③4 11、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B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C.纯天然物质配成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水可以变为油 12、下列物质能水解且最终水解产物有两种的是 ( A )3/ 7A.蔗糖 B.麦芽糖 C.蛋白质 D.果糖 13、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保持A A.弱碱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强酸性 14、下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钾、钠是指D A.原子 B.分子C.单质 D.元素 15、“厨房化学”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化学史试题

4、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的是〔〕.
A、拉瓦锡B、普利斯特里C、道尔顿D、卡文迪许
5、英国化学家戴维无意中在实验室发现了"笑气","笑气"的化学式是〔〕.
A、SO2B、NO C、CO2D、N2O
6、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硫磺B、硝酸钾C、木炭D、硝酸钠
7、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8、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张青莲院士测定的〔〕的原子量被采用.
A、IrB、SbC、Ce D、Eu9Βιβλιοθήκη 下列关于有机合成的发展正确的是〔〕.
A、1840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第一个从单质出发实现了完全的有机合成.他用木炭、硫磺、氯与水做原料,合成了有机化合物醋酸
6、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S+2KNO3+3C=K2S+N2↑+3CO2↑〔〕
7、IUPAC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化学史常识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1、 K金的意义 商店里出售的金首饰,上面都表有K数。K数是表示金的纯度的指标,K数越高,表示含金量越高,价格也越高。24K表示含金量达99.5%以上,这种金很软,强度也较差;18K表示含金量为75%左右,这种金比纯金的硬度和强度大;有些金笔笔尖是14K金(含金量58.3%),硬度就更大些,也更耐磨。 2、 砷的发现 关于砷的发现,西方化学史家们都认为是1250年德国的马耐斯以雄黄为原料首先制得了砷。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我国古代炼丹家才是砷的最早发现者。据史记记载,约在317年,我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松脂、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砷。 3、 亚硝酸盐的用途及对人体的危害 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做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它们可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并广泛用做防锈剂,也是建筑业常用的一种混凝土掺加剂。在一些食品如腊肉、香肠等中,常加入少量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但是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所以,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长时间加热沸腾或反复加热沸腾的水,由于水分的蒸发,使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饮用后部分硝酸盐在人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亚硝酸钠是亚硝酸盐的一种,它是无色或浅黄色的晶体,有咸味。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由于它的外观类似食盐,曾多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如果误食亚硝酸钠或食用有过量亚硝酸钠的食物,会出现嘴唇、指甲、皮肤发紫,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另外,腐烂的蔬菜等中也含有亚硝酸盐,不能食用。 4、 勒夏特列简介 勒夏特列是一位精力旺盛的法国科学家,他研究过水泥的煅烧和凝陶瓷和玻璃器皿的退火、腐蚀剂的制造以及燃料、玻璃和炸药的发展等问题。他对乙炔气的研究,致使他发明了氧-乙炔焰,并用于焊接。勒夏特列特别感兴趣的是科学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从化学反应中得到最高的产率。他因于1888年发现了勒夏特列原理而闻名世界。 5、 PH值及溶液PH值的实际意义 化学上常用PH值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测定溶液的PH值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值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对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介质中或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其产物往往不同。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等于7或接近7的土壤里生长。因此,需要定期测量土壤的酸碱性。有关部门也需要经常测定雨水的PH值。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酸雨,它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人体体液和代谢产物都有正常的PH值范围,测定人体体液和代谢产物的PH值,可以帮助了解人的健康状况。 6、 催熟水果 家里如果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们尽快催熟又没有乙烯,可以把青香蕉的等生水果和熟苹果等成熟的水果放在同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这样,过几天青香蕉就可以变黄、成熟。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依稀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7、 判断酒后驾车的办法 司机酒后驾车很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怎样判断驾车人是否酒后驾车呢? 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方法是使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经过硫酸酸化处理的强氧化剂三氧化铬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乙醇会被三氧化铬氧化成乙醛,同时,三氧化铬被还原为硫酸铬,三氧化铬与硫酸铬的颜色不同,通过颜色的变化,即可知驾车人是否喝了酒。 8、 汉弗莱 戴维简介 1801年,戴维在(英)皇家学院讲授化学,1803年成为(英)皇家学会会员,181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0年任(英)黄家学会主席,1826年被封为爵士,1826年因病赴欧洲求治,1829年于日内瓦病逝。一生的贡献有: 1802年开创农业化学;发明煤矿安全灯——产业革命时主要能源是煤,当时煤矿设备简陋,常发生瓦斯爆炸。戴维解决了瓦斯爆炸问题,用金属丝罩罩在矿灯外,金属丝导走热能,矿井中可燃性气体达不到燃点,就不会爆炸。煤矿安全灯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此后被电池灯逐渐取代;确定氯为单质。 9、 预防硫化氢中毒 某些天然气矿发生井喷时,常由于喷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会造成人中毒甚至死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些工业的废气中含有硫化氢,如制造和使用硫化染料时都有硫化氢废气逸出;硫化物遇到酸时产生硫化氢,此外,腐败的鱼、肉、蛋,阴沟、粪池中都有硫化氢气体产生。如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对呼吸暂停者实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医院救治。进入池内、窖内等空气不流通处抢救中毒者时,抢救者必须戴供氧式呼吸面具,腰系安全带(或绳子),并有专人监护,以免抢救者自己中毒并贻误抢救中毒者。 10、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因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于1869年发现而得名。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溶液也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通过溶液时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11、 王水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叫作王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12、 侯氏制碱法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国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1921年,侯德榜先生全身心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针对索尔维制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大量的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由于侯德榜先生对制碱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人们就把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 13、 火药与四大发明 火药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统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的基本成分是硫磺、硝石和木炭,是炼丹术士常用的三种物质。 14、 道尔顿的原子论 原子论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后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牛顿都提出过原子论观点,但是近代原子论的真正奠定基者是道尔顿。1808年,他在《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原子论,其基本要点是:第一,他给原子下了一个定义,并阐明了它们的性质,他认为元素的最终组成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毁灭,也不可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基本性不变。第二,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则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本的特征。第三,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结合形成了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此外,道尔顿又把原子量概念引入原子论,把它视为化学元素最基本的特征和新原子论的核心。 15、 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 阿伏伽德罗是意大利科学家。1811年,阿伏伽德罗发表了题为《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时数目比例的确定》的论文。论文首次引入了分子概念,提出了分子假说,解决了存在半个原子的问题,基本要点是:第一,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但它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几个原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后才能相对稳定地独立存在。第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第三,他假定,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水分子则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所有的分子至少应有两个原子组成。 16、 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4年,贝采里乌斯的学生、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为了制取氰酸铵,把氰酸和氨水混合起来,观察其反应,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都得不到氰化铵,但混合物经蒸发后却得到一种结晶物——尿素。1828年,他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文,公布了用无机物合成尿素的方法。就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它第一次证明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它开创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新纪元。 17、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及其意义 门捷列夫是俄国化学家,继承了前人关于元素分类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整理出了元素周期表,于1869年2月公开发表。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对化学的又一次辨证的综合,它把原来认为互不相关、彼此孤立的各种元素统一起来,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各种元素形成了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为研究化学元素、化学变化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元素周期律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科学例证。 18、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 19、 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a粒子轰击铝,发现铝靶不仅能产生质子和少量中子,而且在当a射线撤走后,仍可测到半衰期为3分钟的β放射,云室照相证明,新产生的物质是天然磷31的一种同位素30(铝的原子序数是13,原子量为27,即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它与a粒子结合后变成了原子序数为15的磷同位素),磷30极不稳定,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可以继续放射出β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