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组成和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机器人课件ppt课件

机器人课件ppt课件

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团队合作
机器人比赛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比赛,可以培养 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机器人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机器人和解决方案。 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发明创 造奠定基础。
讨论机器人在通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及 其解决方案。
03 典型机器人系统 介绍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
1 2
工业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阐述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组成及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 系统等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精心准备
团队协作
在比赛前,团队成员需要充分了解比赛规 则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并进 行充分的练习和调试。
在比赛中,团队成员需要紧密协作,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 完成比赛任务。
创新思维
心态调整
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尝试新 的思路和方法,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挑 战。
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团队成 员需要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及时调整策 略,继续前进。
机器人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机器 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 人、特种机器人等。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从机械手臂到自主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涉及计算机 、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 。
现状
目前,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 生产、医疗卫生、军事安防、教育娱 乐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 推动力。

03工业机器人培训机器视觉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03工业机器人培训机器视觉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3. 镜头-常见光学镜头的种类
按其它性能划分 • 固定焦距镜头 • 变焦镜头
• 自动变焦 • 手动变焦
• 不同接口方式的镜头
• C接口(后截距17.526mm) • CS接口(后截距12.5mm) • F接口(尼康口) • M42 • 其它:哈苏、徕卡、AK
3. 镜头-各种镜头常用配件
• 近拍接圈 • 偏振镜 • 滤色片
3. 镜头-镜头的理想模型
薄透镜模型,薄透镜是指透镜没有厚度,当然这种透镜是不存在的,而且 我们一般用的镜头都是多组镜片组合在一起的。我们通常使用中会忽略厚 度对透镜的影响,在去除透镜参数中的厚度后,可简化许多光学计算公式。
3. 镜头-镜头的理想模型
3. 镜头-镜头的理想模型
两个重要公式:
1/f = 1/S1 + 1/S2 S1=f *( H/h+1)
对比度(Contrast)
镜头 摄像机 图像采集卡 显示器
镜头 照明光源 摄像机
景深(Depth of Field),指镜 镜头 头当物体在对焦清晰范围内, 维持一定品质的能力
失真(Distortion),也叫畸变 镜头
投影误差
镜头
3. 镜头
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光学参数: • 视场角 • 工作距离 • 分辨率 • 景深
3. 镜头-有关镜头的基本概念
3. 镜头-有关镜头的基本概念
• 焦距(F): • 视场角: • 物距: • 像距: • 光圈:一般用口径系数f表示,指镜头口径与焦距之比,f/2.8即指1:2.8 • 景深(DOF):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
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 范围的,就是景深。 • 分辨力:指能分清楚物体的能力,单位LP/mm(Line pairs/Milimeter) • 快门,决定曝光时间 •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 (NA) • 基本放大倍数(光学放大倍数),Primary Magnification (PMAG) • 调制传递函数(MTF),MTF好的镜头有利于低对比度景物的再现,拍 出的图像层次丰富、细节明显、质感细腻。 • 畸变:也叫失真

机器视觉入门介绍ppt课件

机器视觉入门介绍ppt课件

.
8
机器视觉发展历程(国外)
•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提出机器视觉概念,
➢20世纪70年代真正开始发展,
➢20世纪80年代进入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发展趋于成熟,
➢20世纪90代后至今高速发展。
• 关键标志:
➢ 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的出现是机器视觉提供了可靠清晰的图像;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理器、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器视觉的高速发展提 供了基础条件;
➢ 硬件——相机,控制器,光源及支架; ➢ 软件——控制系统,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图像分析算法。
厂家
擅长
前身
康耐视
识别/检测/测量
一/二维码识别
迈思肯
识别/检测/测量
一/二维码识别
邦纳
识别/检测/测量
传感器
Leuze
识别/检测/测量
传感器
基恩士
识别/检测/测量
传感器
ABB
机械手引导
变频器
发那科
机械手引导
明场照明
.
暗场照明
16
光源——构造光源
.
17
光源——构造光源
使用不同照明技术对滚珠轴承产生的影响:
滚珠轴承
光纤环光灯
荧光环光灯
漫射圆顶灯
.
同轴照明灯 直角持续漫射灯 持续漫射灯
18
镜头——主要参数
• 工业的镜头大都是多组镜片组合在一起的。计算时会忽略厚度对透镜的影响 将其等效成没有厚度的播透镜模型,即理想凸透镜。
• 参数:焦距/视场/物距/像距/光圈/景深/分辨力/放大倍数/畸变/接口
FOV
物距 视 野 (
) . 景深(DOV)

《工业机器人》PPT课件

《工业机器人》PPT课件

11
2021/3/26
12
2021/3/26
2.圆柱坐标型
圆柱坐标型操作机,它有两个移动关节和一个转动 关节,末端操作器的安装轴线之位姿由(z,r,θ)坐标 予以表示。
该种型式的工业机器人,空间尺寸较小,工作范围 较大,末端操作器可获得较高的运动速度。它的缺 点是末端操作器离z轴愈远,其切向线位移的分辨精 度就愈低。
13
2021/3/26
14
2021/3/26
3.球坐标型
球坐标型操作机它有两个转动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 末端操作器的安装轴线之位姿由(θ,φ, r)坐标予以 表示。该种型式的工业机器人,空间尺寸较小,工 作范围较大。
15
2021/3/26
16
2021/3/26
4.关节型
关节型操作型它有三个转动关节,即机身上部相对 于下部的转动,肩关节的转动和肘关节的转动。腕 关节的转动属于末端操作器的自由度。该种结构的 工业机器人,空间尺寸相对较小,工作范围相对较 大,还可以绕过机座周围的障碍物,是目前应用较 多的一种机型。
工业机器人
1
2021/3/26
一.工业机器人的历程
1 9 6 0 年 美 国 A M F 公 司 生 产 了 首 台 工 业 生 产 柱 坐 标 型 Versatran机器人,可进行点位和轨迹控制。
1979年,Unimation推出PUMA机器人:多关节、全电 机驱动、多CPU二级控制,采用VAL专用语言,可配 视觉、触觉、力觉传感器。
执行机构是机器人赖以完成各种作业的主体部分。 通常为开式空间连杆机构。
驱动-传动机构由驱动器和传动机构组成。传动有机 械式、电气式、液压式、气动式和复合式等。而驱 动器有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等。

2024版02060_EPSON机器人视觉培训讲座教学PPT课件

2024版02060_EPSON机器人视觉培训讲座教学PPT课件

EPSON机器人视觉培训讲座教学PPT课件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EPSON机器人视觉概述•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组成•EPSON机器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EPSON机器人视觉识别与定位技术•EPSON机器人视觉检测与测量技术•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集成与应用案例PART01 EPSON机器人视觉概述EPSON机器人视觉定义与发展定义EPSON机器人视觉是EPSON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旨在通过模拟人类视觉功能,实现对物体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的识别、定位和测量。

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EPSON开始致力于机器人视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逐渐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多元的检测与识别能力。

智能家居在家庭环境中,EPSON 机器人视觉技术可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识别和控制、家庭安全的自动监控和报警等,提高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工业制造在自动化生产线中,EPSON 机器人视觉系统可用于零部件的自动识别和定位、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流仓储在智能仓储系统中,EPSON 机器人视觉技术可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库位的自动规划和优化等,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医疗卫生EPSON 机器人视觉系统可用于医疗影像的自动分析和诊断、手术机器人的自动导航和定位等,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

高精度识别高速处理灵活配置易用性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可实现高精度的物体识别和定位。

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支持多种硬件配置和软件定制,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

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具备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可实现高速的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EPSON机器人视觉系统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简单易用的操作方式,方便用户进行使用和维护。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件ppt(PPT163张)可修改文字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件ppt(PPT163张)可修改文字

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3)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系统刚性好。除直角坐标机器 人外,机器人关节上的位置检测元件不能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而 应安装在各自的驱动轴上,构成位置半闭环系统。但机器人的重复 定位精度较高,一般为±0.1 mm。此外,由于机器人运行时要求 运动平稳,不受外力干扰,为此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刚性。
(5-20)
随此着外实 ,际还工要作考情虑的况各作的关不节业同之,间信可惯息以性采力存用、各哥储种氏在不力同等内的的控耦存制合中方作式用,。和重在力执负载行的影任响务,因时此,,系依统中靠还经工常业采用机一些器控人制策的略,动如重力补偿、
前馈、解耦或自适应控制等。
与在自由空间运作动再的控现制相功比能,机,器人可在重受限复空间进运行动的该控制作主业要是。增加此了外对其,作用从端操与外作界接的触角作用度力(来包看括力,矩)要的控制要求,
图5-1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分类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图5-2 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1)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是控制系统的调度指挥机 构,一般为微型机,微处理器分为32位、64位等,如奔腾 系列CPU等。
(2)示教编程器。示教机器人的工作轨迹、参数设定和 所有人机交互操作拥有自己独立的CPU及存储单元,与主 计算机之间以串行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互。
因而受限运动的控制一般称为力控制。
四现、场机 总器线人应智用能于求力生控控产制现制方场法,系在统微机具化测有量良控制好设备的之人间实机现双界向面多结,点数尽字量通信降,从低而对形成操了新作型者的网的络集要成求式全。分布因控制系统—— 现位场置总 控线制控部制分系的此统输,出(fieΔl多dqb1u和数s速co度情nt控ro况制l s部y要s分tem的求,输F控出CΔS制q)。2相器加,的其设和作计为机人器员人的不关节仅控要制增完量Δ成q,底用于层控伺制机服器人控的制运动器。

高教社2023王志明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编程与应用教学课件-机器视觉

高教社2023王志明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编程与应用教学课件-机器视觉
(3) 执行机构及人机界面是在所有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工作之后,完成输出图像处理的结果,并进行动作 (报警、剔除、位移等),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生产信息,并在型号、参数发生改变时对系统进行切换和修改的工作。
机器视觉系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选取合适的光学成像系统,采集适合处理的图像,是完成视觉检测的基本 条件;开发稳定可靠的图像处理系统是视觉检测的核心任务;可靠的执行机构和人性化的人机界面是实现最终功能 的保障。
从狭义的图像处理角度出发,机器视觉属于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分支。但机器视觉系统中一定包含硬件,相对而言更偏重行 业应用。计算机视觉系统中不一定包含硬件,更偏重算法的实现。
现在,机器视觉广泛代指在工厂和其他工业环境中使用的自动化成像“系统”,正如在装配线上工作的检验人员通过目视 检查零件来判断工艺质量一样,视觉工程师通过将视觉器件、控制器件与图像处理软件有机组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 完成识别、定位、引导、测量、检测等综合功能。
机器视觉
1.3.4 为什么要使用机器视觉
第7页
(3)互联互通标准:机器视觉系统内部以及其与智能制造设备之间、与企业的管理系统之间,都有必要进行互联互通,使设 备和制造管理朝着更智能的方向发展。目前机器视觉行业内部,欧洲机器视觉协会(EMVA)开发了摄像机通用接口标准 GenICam,自动成像协会(AIA)制定了 GigE Vision,USB3 Vision 等相机通信协议,等等。机器视觉行业还与其他行业协会合 作,不断拓展互联互通的外延,旨在促成机器视觉系统与其他行业的互联互通。
谢谢观看!
1、机器视觉发展历程 1969 年,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CCD 是一种将光子转化为 电脉冲的器件,很快成为了高质予诺贝尔物理学 奖。 1975 年,柯达公司工程师史蒂文·萨森创造性地利用Super 8 摄像机的废弃零件、一个电压表、一个 100 100 像素的精 细 CCD,以及六块电路板,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这个约 3.6 kg重的相机花了 23 s 来拍摄一张百万像素级的黑白 图像。拍摄下来的图像被记录在盒式磁带上,并可以在黑白电视机上显示。 1982 年,Cognex 公司推出了读取、验证、确认零件和组件上印刷字母、数字和符号的视觉系统 DataMan,这是世界 上第一套工业光学字符识别系统。

机器视觉培训系列教程之基础入门培训(PPT 58页)

机器视觉培训系列教程之基础入门培训(PPT 58页)
机器视觉培训系列教程 基础入门培训
第三讲
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第三讲 大纲 一
灯源简述 灯源分类 获得完美图象的6大要素 如何选择镜头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一、灯源简述:
机器视觉系统工作的基本程序: 取像 =》 分析 =》 结果输出
灯源:为确保视觉系统正常取像获得足够光信息而提供照明的装置 灯源的目的
速度
• 记录试验中系统运行速度
系统硬件 配置
系统硬件配置
• 记录系统硬件配置。灯源、镜头、 工作距离、光圈、相机、快门速 度、电脑配置等
讨论与答疑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第三讲 大纲 三
如何选用板卡 PC式系统概述 智能相机概述 视觉系统选型 视觉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小结#2:如何获得完美图象 选择适合的灯源、镜头、相机 学会如何使用、控制灯源、镜头、相机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四、如何选择镜头#1:技术因素
镜头与相机匹配 镜头接口是否为工业标准接口,C/CS接口 镜头成象面是否>=相机CCD尺寸。若相机CCD为1/2“, 而镜头为1/3”,则该镜头与相机不匹配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七、例题:
根据现场的检测样品,及教师提出的要求,完全系统硬件选型 灯源选型 镜头选型 相机选型 系统参数:视野、工作距离等
第三讲:机器视觉系统综合基础知识
七、例题提示:
选型步骤: 确定项目检测方向:测量、检测、定位。 确定项目检测要求:精度、速度、工作空间。 根据项目检测方向完成灯源选型 根据项目精度要求确定最佳视野 根据项目精度要求及工作空间要求完成镜头选型 确定某款镜头、工作距离、 根据项目精度要求及速度要求完成相机选型 考虑系统硬件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