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合集下载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说到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别小看这玩意儿,做不好了真的是“得不偿失”,简单来说,就是工地上的一场“翻车事故”。

你要想啊,这基层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甚至直接影响到后面铺设沥青的效果。

那种路面不平,坑坑洼洼的,车一走过去就像是在跳舞,听着都让人胆战心惊。

可要是基层施工没做好,后期的工程质量根本没得保证。

所以,今天咱就来聊聊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给大家捋一捋关键的几个环节,保你做到心中有数。

碾压式贫混凝土这玩意儿,主要是由水泥、砂子和石子这三样东西按比例配合搅拌而成,水泥含量相对较少,这就是“贫”的意思。

虽说材料不多,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那就得看我们怎么把这些原材料混合得又均匀又精准,别瞎混。

搅拌机的选用可得讲究,不是随便一个破搅拌机就能搞定的事。

挑选合适的搅拌机,首先要能保证每次搅拌的时间充分,能够把水泥、沙子、石子都充分融合,没有死角,毕竟均匀性差的话,后面的碾压效果那就大打折扣了。

然后呢,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也是一大要点,千万不能马虎。

有的施工队为了赶进度,想一步到位铺得厚一点,结果碾压的时候,不仅费力,还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搞得反而没有起到加固的作用。

摊铺完之后,要尽量保持一致的厚度,避免出现高低不平的地方,要是遇到坑洼不平的地方,那就得“顶住”了,反正咱们这不做“假把式”,做的就是实打实的施工。

一提到“碾压”,可不能说是随便搁上去弄几下。

你要知道,碾压可是个讲究技术的活。

碾压机要配合得当,既不能太猛,也不能太软,太猛了可能就把基层压坏了,太软了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碾压机的轮胎压力得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要保证碾压的深度,又不能破坏已经铺好的基层。

碾压的次数和顺序也有讲究,得一步一步来,一圈一圈地压,确保每一部分都能均匀受力,不能漏压,也不能过压。

再来说说“养护”这块。

大家都知道,混凝土是个“怕干”的家伙,特别在初期,得保持足够的湿润,不能让它干裂。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布桑加水电站大坝及水垫塘工程中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该工程中,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双曲拱坝,坝体除基础垫层、泄水建筑物结构、下游消能防冲建筑物等采用常态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碾压混凝土。

本文详细阐述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模板工程、混凝土预制程序、混凝土缺陷处理以及碾压混凝土施工规划等内容,并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布桑加水电站引言: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施工工艺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大坝及水垫塘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

布桑加水电站作为刚果(金)南部地区重要的水电站,其大坝及水垫塘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了碾压混凝土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布桑加水电站大坝及水垫塘工程中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施工条件布桑加水电站位于刚果(金)南部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距离卢本巴西市约410km,距离科卢韦奇市约110km,但是为了方便施工,工程现场已经修建了多条道路,包括上坝公路和施工支洞等,可以满足大型设备和施工材料进入现场的需求。

2施工难点本工程混凝土总量为63.5万m³,其中碾压混凝土总量为44.1万m³,变态混凝土6.64万m³,常态混凝土为12.74万m³。

在这个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于坝体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首先,布桑加碾压混凝土骨料采用的是当地天然砂砾石骨料,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度和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当地的天然砂砾石骨料,为混凝土提供了优质的基础,为了确保碾压混凝土的高强度和稳定性,需要对骨料进行详尽的筛选和处理。

包括骨料的洗净、分级和预处理,确保其纯净度和粒径分布满足混凝土的要求。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

1碾压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节约水泥,强度高,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比普通混凝土路面投资少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在RCC面板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形成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刚柔相济,既发挥了碾压混凝土强度高、承载力大的优势,又可克服混凝土路面行车的冲击、振动,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随着RCC施工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加之一些专用设备的采用,RCC路面已可以铺筑较高等级的公路路面。

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先后铺筑了RCC试验路,取得了可贵的经验。

目前,施工技术和检测方法也逐渐完善。

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快、强度高、缩缝少、水泥用量少、造价低、减少施工环境污染等优点。

它是低水灰比,坍落度为零的水泥混凝土,经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成型的路面,不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局部改扩建工程,施工时不象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一套大型机具,可以利用铺筑沥青路面的摊铺机、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

2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施工准备
基层应密实平整,平整度不大于10mm,标高应仔细检查,高处(> 10mm)应铲平,低处(>10mm)应用水泥稳定碎石或贫混凝土补平并压实。

基层表面清扫干净,为了防止基层吸收RCC中的水分,在摊铺之前应将基层洒水润湿。

考虑摊铺RCC时不设模板,故测量控。

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含水率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特干硬性的材料特点和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特点,使碾压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收缩小、施工速度快、强度高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一、原材料1、碾压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必须有相关的质量检测合格证明,并按规定进行进场前质量检测试验。

属本单位生产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验与控制。

2、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由试验室负责执行,如发现质量问题时,试验室应将试验成果报告和处理意见呈报总工程师,由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二、拌和1、对拌合系统进行定期检修。

当拌和楼称量为偶然误差时,操作人员应按试验室人员的意见进行处理。

当发生系统误差时,则应临时停机检修。

2、当砂的表面含水率变动超过配料单采用值1%时,需调整砂的配料量。

当含水率变动太大以致拌制的碾压混凝土无需加水VC值偏小仓面不能施工时,必须立即停机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当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均控制范围时,砂率不做调整,否则应根据规范和试验成果对砂率作适当调整。

当石子超、逊径超过规范标准时,需调整各级石子配料量。

4、现场配制的外加剂溶液,比重按设计标准值0.005控制。

当比重超出控制范围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5、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VC值应根据气候及仓面施工状况实行动态控制,一般情况下VC值应控制在3~8秒。

6、严格控制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其变化范围宜4±1%。

7、加强对拌和出机碾压混凝土的控制与检测,不合格的碾压混凝土严禁入仓。

三、运输1、水平运输(1)定期检修皮带机运输系统,使其保持良好运行性能。

(2)对运送混凝土的汽车加强保养维修,保证运行的可靠性,无漏油现象。

汽车在进仓前应将车辆内外、底部、叶子板及车架等部位的泥污冲洗干净。

(3)汽车受料、卸料时,司机应服从指挥人员的指令。

2、垂直运输(1)混凝土垂直运输的设备及支撑结构必须牢固可靠,由物资装备科、工程技术科按设计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碾压混凝土上基层的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上基层的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上基层的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摘要:本人通过对广东省广乐高速公路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实际施工应用,介绍连续式厂拌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基层;高速公路;质量控制引言实践表明,碾压混凝土基层能够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且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期需求。

高速公路施工时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张,如何通过对水稳层混合料的厂拌、摊铺、碾压设备的改造来完成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施工,从而解决路面各结构层交叉施工时,安排使用同一套施工设备,以方便施工组织,保证各结构层施工质量,满足施工工期需求。

本文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机械设备改造、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摊铺、碾压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

一、工程简介广乐高速公路是广东省新十项重点工程,该项目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复线,北起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向南经大瑶山、乐昌、曲江、英德,最终到达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接广州机场高速公路,全长约271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至120公里。

LM4合同段属广乐南段,标段起于K126+678.5,标段终点是K163+606,路线长36.919公里,按上下行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为34.5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7m。

本合同段LM4路面标上基层设计为24cm厚碾压混凝土,总工程数量约为24.4万m3。

二、碾压混凝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就是工程质量控制源头,控制好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才能保证碾压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碾压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粗集料(各档碎石)一般3档以上,细集料(石屑和天然砂)和水。

2.1.1水泥碾压砼由于用作结构层中的上基层,所以使用的水泥可以采用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 P·C32.5 复合硅酸盐水泥,同时为了保证混合料的施工时间需使用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的缓凝水泥。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毛远锋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摘要:通过对碾压混凝土的试配、拌合、摊铺、碾压、养护总结一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碾压砼施工与质量控制1 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具有干硬性和碾压成型的特点,它与普通常态混凝土相比有如下优缺点。

1.1 优点(1)可进行流水化、大仓面连续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2)可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施工质量。

(3)大量使用掺合料,节约水泥,收缩小,降低成本,减少水化热。

(4)可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收益。

1.2 缺点(1)施工工艺过程增多,对模板的要求趋向易拆、装,单块面积大、强度高、宜调适的大模板,且仓内最好不需撑拉。

(2)施工节奏快,对整个系统要求较高,要求有较高的混凝土入仓强度。

2 碾压混凝土的试验碾压混凝土在施工前,需先进行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施工参数,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主坝均为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前进行了多次试验,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及各种施工参数;结果如下:采用配合比三级配碾压砼C10,W2 水胶比0.6 VC值(s)3~12s 水85kg 水泥64kg 粉煤灰125kg 砂737kg 小石418kg 中石558kg 大石418kg 减水剂7.739kg 引气剂5.6kg根据拌和物各项性能试验,强制式拌和机投料顺序可不作要求,拌和时间在75s效果最合适,碾压混凝土一般情况采取小VC值(3.0~7.0s)控制较为理想,行走速度为1.6km/h时,碾压6遍达到碾压压实要求,且压实度较好,故使用无振2遍+有振6遍+无振2遍为碾压最佳遍数,根据现场碾压试验效果,碾压时混凝土略呈弹性(塑性回弹),碾压混凝土的表面泛浆均较好(80%以上表面有明显灰浆泛出),混凝土表面湿润,有亮感,根据钻芯取样显示,无明显层间分界线,层间结合均较好;变态混凝土采用在施工层面上掏槽的方法进行注浆再振捣,注浆量控制在6%较为合适;碾压混凝土建议连续上升时,层间间隔时间不得大于8h,超过8h必须进行层面处理。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与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对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总结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

标签:碾压砼施工、质量控制1.概述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含水率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特干硬性的材料特点和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特点,使碾压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收缩小、施工速度快、强度高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云南红河马堵山水电站是《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推荐的12级开发方案中的第10个梯级。

坝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干流上。

该水电站装机容量300MW,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表孔、泄洪排沙底孔、冲沙孔、引水系统和地面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22.5m,最大坝高105.5m。

2.碾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沙石系统必须满足设计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进度数量的要求,为保证砂、石质量,在开采毛料时必须防止草根、树根及夹泥进入毛料中,必须有足够的开采能力,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连续生产的要求;RCC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0.2。

2.2 水泥品质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75-1999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外,且必须具有低热、低脆性、无收缩的性能,其矿物成份控制在C4AF≥15%.C2S≥25.C3S≤50%.C3A<6%。

2.3 粉煤灰质量按《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96)Ⅱ级灰或准Ⅱ级灰要求进行控制。

掺量高温施工时可按气温高低情况适量增加粉煤灰掺量的5-15%,以降低水化热及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4 外加剂质量按《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DL/T5100-1999)执行。

为满足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时间,必须根据温度变化的情况,调整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平均温度≤20℃时,按基本配合比掺量执行;温度高于≤25℃时,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高于25℃时采用高温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为0.7-0.8%。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2)采用机械拌和时,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不宜超过60℃,且不宜低于10℃。
(3)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份,物理、化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其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的相关规定,见表1。
2.5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碾压式贫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计)应小于0.0027mg/cm34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cm3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物质。
2.6外加剂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强度形成快,基层可不使用外加剂。如气温较高,可以使用减水剂、缓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4)选用水泥除满足上述的规定外,还应通过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置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先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2.2粗集料
(1)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粗集料的技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
计%)
含泥量(按质量计%)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1、使用范围
在已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铺筑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质量检测包括施工准备、所需设备、劳动力和材料,以及施工、试验、养护等全部作业。
2、材料
2.1水泥
(1)可使用各种硅酸盐水泥,不采用粉煤灰时,宜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使用缓凝水泥,其抗压强度、合格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1、使用范围在已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铺筑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

质量检测包括施工准备、所需设备、劳动力和材料,以及施工、试验、养护等全部作业。

2、材料2.1水泥(1)可使用各种硅酸盐水泥,不采用粉煤灰时,宜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使用缓凝水泥,其抗压强度、合格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

(2)采用机械拌和时,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不宜超过60℃,且不宜低于10℃。

(3)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

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相关规定,见表1。

(4)选用水泥除满足上述的规定外,还应通过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置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先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2.2粗集料(1)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

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标准表1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不少于2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表2的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

碾压式贫混凝土土基层粗集料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 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粗集料级配范围表22.3细集料(1)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宜采用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等破碎的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用砂标准见表3。

(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宜采用中砂,如果砂较粗,可使用干净的机制砂与粗砂掺和使用。

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细集料技术要求表3术规范》(JTG F30-2003)附录B。

细集料级配范围表4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掺用粉煤灰时应符合表5的规定。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表5注:(1)45?m气流筛的筛余量换算为80?m水泥筛的筛余量时换算系数约为2.4。

(2)混合砂的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活性指数要求应满足28d括号中的数值。

2.5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碾压式贫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

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4计)应小于0.0027mg/cm3(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cm3(3)PH值不得小于4(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物质。

2.6外加剂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强度形成快,基层可不使用外加剂。

如气温较高,可以使用减水剂、缓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7碾压式贫混凝土集料级配范围由于碾压式贫混凝土强度除靠水泥、砂浆胶结作用外,骨料之间的嵌锁起主导作用,所以骨料的级配十分重要。

为防止混合料的离析,改善和易性,粗集料采用最大粒径为31.5mm,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所用骨料级配见表6。

骨料级配表63、配合比设计3.1设计要求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技术要求。

(1)强度: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设计强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表7(2)工作性碾压混凝土属于特干硬性混凝土,工作性指标的选择、检验与控制对于其压实度、弯拉强度及平整度至关重要,具体指标为:[1]可压性:用改进VC值评价,要求出搅拌口改进VC值宜大于20s±5s,碾压时的改进VC值宜控制在30s±5s,试验中的“试样表面出浆评分”宜为4-5分,并不应低于4分。

[2]易压实性:要求20sRA法压实度大于95%。

RA法是将2.5kg 的碾压式混凝土放入圆筒模具中,再把23.3kg的重锤提进圆筒,振动台开动20s,测定其压实度,来量度易压实性。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分别见附录1、附录2。

)3.2设计原理与方法基层碾压式贫混凝土配合比,应使用正交设计法或建议采用日本建设部关东技术事务所与水泥协会共同推荐的碾压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这一方法显著的特点是将多个主要因素联系在一起,根据混凝土学原理,按照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空隙分别由水泥浆和砂浆填充的原则,引入水泥浆填充系数K p 和砂浆填充系数K m ,即:K p =水泥净浆体积/细骨料空隙体积≥1 (1)K m =砂浆体积/粗骨料空隙体积>1 (2)通过试验研究,在一定的密实功下当填充性良好时,K p 、K m 值可分别取1.1-1.4和1.2-1.6。

确定K p 、K m 值后,RCC的各种材料用量可按下式计算:(3)(4)(5)G=1000-10Va10V G Km + 1 W G ρGS= 10V G KmG {10VsKp +1 }*W GWsρsW+ C =10VsKpS ρCWs式中:V a—含气量(%)W s、W G—干细骨料、粗骨料在充分密实下的单位质量(kg/m3)V s、V G—干细骨料、粗骨料在充分密实下的空隙率(%)ρs、ρG、ρc—分别为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的密度(g/cm3)G、S、W、C--分别为细骨料、粗骨料、水、水泥用量(kg/m3)根据日本提供的方法,关键就在于找出K p、K m值W/C。

K p(包含水泥用量)、K m(包含细骨料用量)、W/C和粉煤灰用量是影响碾压混凝土可碾性、易压实性、强度、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在碾压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材料,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就应考虑添加材料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3设计步骤(1)初步配合比设计[1]进行原材料试验。

[2]根据经验选定K p、K m,计算砂、石用量,砂子越粗,事K m越大。

K p值的确定则相反,砂子越细,K p越大。

a、依选定的K m由公式(3)计算石子用量G。

b、依选定的K p由公式(4)计算砂子用量S。

c、依计算的石子用量按级配要求确定粗集料组成比例。

d、掺配石屑时,依据计算的砂子用量按天然砂:石屑不小于4:1(粗砂)或5:1(中砂)比例掺配。

e、确定砂率:依上述计算的砂石材料计算砂率,基层碾压式贫混凝土砂率宜符合表8的规定。

如果表8规定的砂率有差异,应以配合比计算砂率为准。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砂率表8f、依上述组成集料验证合成级配,不符合要求时进行调整。

碾压式混凝土由矿质混合料组成为连续级配,又经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等的碾压,使混凝土中各种集料排列为骨架密实结构,粗骨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作用很大。

日本提供的方法考虑到了混凝土的填充密实,而实际施工由于各批次材料变化较大,施工中不好控制。

因此为了方便控制混凝土质量,可以在目标配合比材料组成的基础上回归一条级配曲线指导施工,如表6。

[3]依照碾压混凝土强度公式和最大水灰比要求确定W /C : f cc =0.2156f s {c/w +0.798} (6)式中:f s —水泥实测28d 抗折强度(Mpa)f cc —碾压混凝土配制28d 弯拉强度均值(Mpa)f cc =(1.1-1.5)f d f.28f d f.28 为碾压混凝土28d 设计弯拉强度。

由式(6)可得水灰比式(7)(7) [4]按W /C 与公式(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与用水量。

W= 0.2156f sC f cc -0.798*0.2156f s如上述砂石材料为干燥状态时,则用水量W′=W+W饱式中:W′--集料干燥状态时配合比试验加水量W--集料饱和面干状态时配合比计算用水量W饱--集料饱和面干状态时含水量由上述公式计算的水泥用量还应符合以下要求:碾压式混凝土比配制相同强度普通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要少20-50kg/m3,因此,不掺粉煤灰的贫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宜控制在190-240kg/m3之间,掺粉煤灰时,单位水泥用量宜控制在180-220kg/m3之间。

单位胶材总量宜控制在210-260kg/m3之间。

[5]根据水泥用量和外加剂掺量计算外加剂用量。

[6]粉煤灰用量计算:粉煤灰可按“超量取代法”计算,掺量取代系数以1.5-2.0为宜,粉煤灰掺量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不宜大于25%。

[7]室内工作性和强度试验,依上述计算材料试拌混凝土,验证配合比,确定初步配合比。

(2)初步配合比验证试验室的基准配合比应通过搅拌楼试拌和检验及不小于200m试验路段的验证,并根据料场砂石料含水量、拌和物实测视密度、改进VC值、RA值,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

调整时,水灰(胶)比、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减少。

考虑到施工中原材料含泥量、含水量、泥块含量变化和施工便异性等因素,单位水泥用量应比试验室的基准配合比适当增加5-10kg。

满足试拌、试铺的工作性、28天(至少7天)配制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后方可确定为施工配合比。

(3)施工配合比[1]根据现场粗、细集料条件(含水量及超、逊径波动等)、天气(气温、风速等)及施工情况(混凝土运送距离等),确定施工配合比。

[2]确定施工配合比的原则是:在理论配合比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适当调整混凝土用水量,使现场摊铺机口混合料的稠度达到设计要求。

[3]降雨后,应根据每天不同时间大气温及砂石料实际含水量变化,微调加水量,同时微调砂石料称量,其它配合比掺数不得变更,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

雨天或砂石料变化时应加强控制,保持现场拌和物工作性始终适宜于摊铺和稳定。

[4]在每次施工前一天,应得到石料筛分结果,使级配始终保持与施工配合比设计级配一致。

已批准的基层碾压式贫混凝土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和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改变,如需要改变时,承包人应重新做试验试拌报批。

4、碾压式贫混凝土的拌和、运输4.1承包人应根据图纸、机械设备、施工条件及摊铺方式拟定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在开工前28d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4.2开工前,承包人应对施工、试验、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其它各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4.3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机具及各种仪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调试、标定、维护和保养。

对主要施工机械的易损件部分,应分别有适当储备。

4.4施工前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全面检验,其检验项目及频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5.4.4的要求。

砂石料堆应全部覆盖防雨,堆底严防浸水。

由于多数上、下基层使用同一个拌和场,砂石料堆并没有覆盖,要使混合料得到好的工作性,就要多加强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并安排专人观察混合料的情况,发现有变化时就及时调整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