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外植体诱导综述
泰半夏小块茎的诱导及工厂化育苗研究

泰半夏小块茎的诱导及工厂化育苗研究作者:孙燕傅裘平余乐张成李成忠何正东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摘要:以泰半夏的无菌叶片、叶柄为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途径,建立泰半夏工厂化育苗植株再生体系。
结果表明,以叶片、叶柄为外植体,愈伤组织最适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2,4-D 05 mg/L6-BA 30 mg/L、MS05 mg/L 2,4-D20 mg/L 6-BA ;愈伤组织在相同培养基中增殖后诱导小块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 mg/L 6-BA。
/2MS0%活性炭05 mg/L NAA培养基产生的根较粗壮、浓密。
关键词:泰半夏;块茎诱导;育苗中图分类号:S567239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002-302(204)2-0067-03半夏(inellia ternate)别称野芋头,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块茎入药,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能,是我国传统中药材。
生长于江苏省泰州地区的半夏被称为泰半夏,具有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等优良性状,是当地著名的道地药材。
泰半夏多产于旱作的高沙土农田中,以野生状态生存。
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旱改水面积的扩大,以及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泰半夏野生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不能满足用药需求。
人工栽培半夏用种量较大,加上生产退化等问题均导致半夏供应长期处于紧缺状态。
因此,研究新的繁殖技术对于保护泰半夏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泰州地区通常采用半夏块茎或珠芽进行繁殖,但因存在繁殖能力低及品种退化等问题而限制了泰半夏产量、质量的提高。
半夏分布范围较广,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甘肃省西河县、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四川省、安徽省等地都陆续展开了保护当地道地半夏药材资源的组培研究,以块茎、叶片、叶柄或珠芽等为外植体,得到半夏的再生植株[2-]。
本试验以从块茎为外植体获得的泰半夏无菌苗为材料,建立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再生体系,以期保护泰州半夏种质资源,为泰半夏的工厂化育苗及规模种植奠定基础。
油樟精油对半夏开放式组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

油樟精油对半夏开放式组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
李天晶;武彦芳;张建;曲别刘布;程卫;蒋应洁
【期刊名称】《中南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45)1
【摘要】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叶柄、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组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油樟精油对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作用。
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配方基础上,TDZ 0.3 mg/L和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20 mL/L的配方组合,半夏叶柄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2.3%、95.7%;TDZ 0.3 mg/L和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10 mL/L的配方组合时,分化率为100.0%,平均丛生苗数达5.25个,分化效果最佳。
发现油樟精油体积浓度为0.20 mL/L时的促进效果相对较好,可以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提高愈伤诱导率,愈伤组织质地较紧密,呈浅绿色,增殖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愈伤组织出现的芽点相对明显,且数量相对较多。
综合培养成本来看,油樟精油在半夏开放式组培体系的最适浓度为0.20 mL/L。
【总页数】5页(P12-15)
【作者】李天晶;武彦芳;张建;曲别刘布;程卫;蒋应洁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2.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研究
3.半夏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最适培养基筛选
4.半夏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最适培养基筛选
5.花菖蒲类鸢尾组培愈伤组织诱导及芽的分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关键词 半夏 ; 组织培 养 ; 分化再 生 ; 愈伤 组 织 中 图 分 类 号 ¥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5 72 9 文 章编号
die e taini ihtl b rv rial a dla ndp toeh rz n al lc do du Ex lnsh r e tdfo 1 t 5 a — l nvtos os f rn it wh c l t e e t l y. n fa eil oio t ypa e nme im. pa t av se rm 0 2 一d y odi i h t o n eu c e l o r we esg i c n yb te ha te n rg neain Theo tmu h r n rb d prl eain wa S+ r in f a t e trt n oh r i e e r t . i l s o p i m o mo ef u o i rto sM o f 6一BA mgL d poieain mutpe o 3 / a rlfrto lil f n
园艺学
《 现代农 业科 技) 0 0年 第 4期 21
半夏愈 伤 组织诱 导 和分 化再 生植 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 究
和凤美 朱 永平
(云 南 农 业 大 学 园林 园 艺 学 院 , 南 昆明 60 0 ; 云 南 农 业 大 学农 学 与生 物 技 术 学 院 ) 云 52 1
摘 要 研 究半夏 外植体愈 伤组 织诱 导、 置方 式、 放 外植 体 的苗龄对 分化再 生植 株 的影 响 , 结果表 明 : 茎的愈 伤组 织诱 导效果 最佳 。 块 叶 片次之 , 叶柄 最差。 MS 6 B mgL 24 D2 / 素组 配 时 , 伤组 织分 化率 达 1 0 外植 体 的放 置方式 对 分化 出苗有 很 大影响 . 当 + 一 A 2 /+ ,一 mgL激 愈 0 %。 块 茎垂 直放置 出芽率最 高 , 而叶柄 和叶 片平放 于培 养 基效 果较好 。 无菌 苗苗龄 对 分 化率 有较 大 的影 响 , 最适 无 菌苗 苗龄 为 l 5 当 6 B O 2d 一A
半夏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最适培养基筛选

半夏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最适培养基筛选温琳;惠国强;杨海鹏;宋红霞;梁艺;孙毅;刘小红;张红梅【摘要】Petioles of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veral mediums on the induced dedifferentiation ratio,callus proliferation ratio of petioles of Pine llia ternata (Thunb.) Brei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for petioles dedifferentiation,callus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ere MS + 1.0 mg/L 2,4-D + 0.2 mg/L 6-BA,MS + 1.0 mg/L 2,4-D + 0.2 mg/L 6-BA,MS + 0.5 mg/L 6-BA + 0.2 mg/L NAA.%以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诱导脱分化、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半夏叶柄诱导脱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 1.0 mg/L 2,4-D+ 0.2 mg/L 6-BA;最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是MS+ 1.0 mg/L2,4-D+ 0.2 mg/L 6-BA;最适分化培养基是MS+ 0.5 mg/L 6-BA+ 0.2 mg/LNAA.【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6【总页数】5页(P905-908,977)【关键词】半夏;叶柄;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作者】温琳;惠国强;杨海鹏;宋红霞;梁艺;孙毅;刘小红;张红梅【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和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和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别名三叶半夏、三兴草,属天南星科,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江南等地。
半夏组培研究综述

半夏组培研究综述半夏又叫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
花期5~7月。
果期8~9月。
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二.半夏的药理作用1.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 i g或i 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
0.6g/k 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 g/k g 的作用。
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i 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p o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3.镇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
4.抗生育作用半夏蛋白 1.25mg/ml(在0.9%Na Cl中)s 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
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复其原有活力。
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抑孕率仅36%。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部分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
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
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表明有抗早孕作用。
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产生抗早孕作用,则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余春香
【期刊名称】《贵州科学》
【年(卷),期】2008(026)004
【摘要】半夏采用块茎、叶片卅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可诱导成苗.块茎在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中诱导率高为9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高为8.5倍.叶片卅柄在培养基3.mg/L 6-
BA+0.5mg/L NAA中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达86.7%,在培养基2.0mg/L 6-
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较高为5.4倍.半夏试管苗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可免去诱根环节.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余春香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2
【相关文献】
1.旱半夏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研究 [J], 王艺霖;屈文国;李昆志
2.半夏的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彭向前;张文会
3.半夏组织培养及其生物碱代谢调控的研究 [J], 刘永红;杨渊华;梁宗锁
4.荆半夏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J], 饶茜茜;段思;叶子荣;王玉杰;刘秀秀;张建;赵
振军
5.半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J], 胡文斌;张少飞;王一峰;孙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Gabu Agr c. n e h . No 1 2 1 r s .S ia d T c n . 0 1
2 5
半夏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赵
(甘肃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 1 . 甘肃
玮 ,谢 志 军
兰州 7 0 7 ) 300
d ee t t nw s b evd T ers l h w d ta te et d m f S 2 4 D 05m L +6 B 1 g/ ) E pa t wt i rn a o a s r . h ut so e t h s me i rM + , - ( . g/ ) - A( . m L , x ln i f ii o e e s h b u o 5 s h
p toe, pl ts o sa d t bes a l. eil n a ho t n u r we1 s K e o ds: Pi ela tr t;Hom o e o b n t n;Ex a t ll s yw r n li e naa r n sc m i ai o pln ;Ca u ;Em b y i r od;Re e e ain g n r to
关键 词 :半夏;激素配比;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再生植株 中图分类 号 :¥ 6 . 文献 标识码 :A 5 72 3 文章编 号 :1 0 — 4 3 2 1 ) 1 0 2 — 2 0 1 16 ( 0 1 0 — 0 5 0
S u n Em br o d nd to nd Pl ntRe e e a i n o ne l e n t t dy o y i I uc i n a a g n r to fPi li t r a a a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和凤美;朱永平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研究半夏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放置方式、外植体的苗龄对分化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叶片次之,叶柄最差.当MS+6-BA 2mg/L+2,4-D 2mg/L激素组配时,愈伤组织分化率达100%.外植体的放置方式对分化出苗有很大影响,块茎垂直放置出芽率最高,而叶柄和叶片平放于培养基效果较好.无菌苗苗龄对分化率有较大的影响,最适无菌苗苗龄为10~25d.当6-BA为3mg/L时芽增殖倍数达4倍左右,而当6-BA0.2mg/L+2,4-D0.2mg/L组配时,生根效果最好.
【总页数】3页(P136-137,141)
【作者】和凤美;朱永平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魔芋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初步研究 [J], 邹华文;张再君;李翠花;涂德文;汤传军;郑洪立
2.浙贝母鳞茎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 [J], 俞超;沈晓霞;王忠华;傅佳丽;郑霏
3.广藿香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植株的研究 [J], 林小桦;贺红;吴立蓉;张燕玲;刘星
4.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再生研究 [J], 潘卫仓;刘菊英
5.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J], 苏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外植体诱导影响因素综述Xxxx(XXXXX生命科学学院,杭州下沙,310018)摘要:半夏[Pinellia ternate Briet]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用不同的方法接种于含有各种不同激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
对各种影响因素长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了解半夏外植体诱导的最佳环境。
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素(2,4-D、IAA、NAA),细胞分裂素(6-BA,KT),微量元素(Mn、Fe、Zn),以及不同的接种方式,不同年龄的外植体植株,对半夏外植体诱导产生的影响。
关键字:半夏植物组培外植体诱导MS培养基植物激素Abstract:The explants that pinellia’s leaves, petiole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seeded in medium containing various hormon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induced cultur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evity. To understand the of Pinellia explants induced the best environment. Mainly study the type of auxin (2,4-D, IAA, NAA) and cytokinin (6-BA, KT), trace elements (Mn, Fe, Zn), as well as the type of inoculation methods, of different ages explants pLANTS, Pinellia explants induced.Key words:Pinellia Plant tissue culture Explants MS medium Phytohormone半夏(Pinellia ternate Briet)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1],具有润燥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 为常用大宗中药材。
半夏多为野生,由于药用和出口量大,加上大量的采挖和山区开发,使得野生资源日趋枯竭而难以满足目前的需求。
随着灾害性气候的影响,加之人工栽培过程中多年沿用块茎和株芽无性繁殖的方法,植株感染病毒严重,产量质量下降,致使半夏的栽培生产受到较大的限制,造成半夏的贮量越来越少,而国内外对半夏的需求有增无减,市场价格逐年攀升[2]。
近年来,学者们对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用功效、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半夏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快速繁苗方面做了大量研究[3-4]。
还有少量对半夏组培快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5]。
1.生长素对半夏外植体诱导的影响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单独使用不同浓度的2,4-D、IAA、NAA 三种生长素进行诱导培养,对外植体诱导的不同影响。
1.1 2,4-D的诱导效应实验证明,不同浓度2,4-D对半夏外植体的诱导效应不同。
较低浓度的2,4-D有利于小块茎及根的诱导,如某实验[6],当2, 4-D浓度为0.2mg/L时,叶柄、叶片小块茎的诱导率分别为100%和89.4%;当2,4-D浓度为0.5 mg/L 时,叶柄、叶片根的诱导率分别为80.6% 和88.9%。
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当浓度为1.0mg/L时诱导出淡黄色疏松愈伤组织,叶柄、叶片诱导率分别为93.3% 和63.6%. 当2,4-D浓度升高到2.0mg/L 时,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粗短并带有绒毛。
1.2 IAA的诱导效应IA对半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大部分块茎外植体先脱分化成白色带突起状的胚性愈伤组织,突起的上端逐渐变绿长成小块茎,并产生细长根。
比较适合用于半夏的无性快繁,浓度0.5/L的效果较好,小块茎诱导率为67.6% 。
高浓度的IAA 较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抑制块茎的分化[7]。
1.3 NAA 的诱导效应NAA可促进块茎和根的大量形成,当浓度0.2m/L时,叶片、叶柄的小块茎诱导率分别为94.5%和96.0%,根的诱导率分别为90.9%和96.0%。
随着NAA浓度的增高,小块茎和根的诱导率逐渐降低,而愈伤组织诱导率升高。
当NAA浓度为2.0m/L时,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1.0%和36.0%。
说明低浓度的NAA利于根的分化和苗的形成。
1.4 小结低浓度的生长素均有利于小块茎的产生和根的形成。
当 214-D、IAA、NAA 浓度为0.2mg/L 时,均有大量小块茎产生,不同生长素诱导的小块茎产生的植株的形态不同。
2,4-诱导时,根数量较少,被绒毛;IAA诱导时,根数目较少,生长较慢;NAA诱导时,根细长,数量多,且叶柄粗壮。
2.分裂素对半夏外植体诱导的影响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单独使用不同浓度的6-BA,KT,ZT 三种分裂素进行诱导培养,对外植体诱导的不同影响。
2.1 6-BA的诱导效应较低浓度6-BA有利于小块茎的诱导。
当6-BA浓度为0.2-0.5mg/L时,叶柄、叶片小块茎诱导率分别94.1%-100%和96.0%-100%,当浓度为1.0mg/L时,叶柄的小块茎诱导率为73.3%;随着浓度的升高,在叶片边缘和叶柄的两端产生生绿色的愈伤组织,且生长分化缓慢。
当浓度为2.0mg/L时,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70.0%。
2.2 KT的诱导效应当KT浓度为0.2mg/L时,叶柄和叶片的小块茎诱导率分别为80.7%和35.3%,生根率分别为75.0%和9.8%,说明较低浓度的KT有利于叶柄进行植株再生。
当浓度增高时,叶柄产生愈伤组织,当浓度为2.0mg/L时,叶柄和叶片的小块茎诱导率生根率分别83.0%和58.0%、62.3%和32.0%,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50.9%,叶片未见愈伤组织产生。
2.3 ZT的诱导效应0.2-0.5mg/L的ZT对半夏外植体小块茎诱导率分别为73.8%和80.0%,但随着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都有所增加,叶柄外植体根的诱导率由19.0%增加为64.5%,愈伤组织诱导率由11.9%增至16.7%。
当ZT浓度继续升高时,根的诱导率降低,而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
当浓度为1.0mg/L时叶柄和叶片生根率分别为46.7%和34.0%,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25.0%和10.0%;当浓度为2.0mg/L时叶柄和叶片的生根率分别为2.2%和37.3%,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48.9%和29.4%。
2.4 小结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均有利于植株的再生,且生长势比单因素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长势好,外植体先在边缘产生绿色突起,再由绿色突起分化为大量的小块茎,6-BA效果较好,但叶较小;KT诱导的小块茎萌发的植株叶柄较细,叶片较大。
不同浓度的激素搭配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以半夏顶芽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接种3-5d后,顶芽两端向上跷起,随后有切口的一端膨大。
接种10-12d 后,可见顶芽有所增长,其切口端出现白色绒毛状物。
第15天后,渐渐出现淡黄或透明的松散型愈伤组织。
将愈伤组织切下于同样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
出愈率可以看出,当NAA浓度相同时,6-BA浓度越大,愈伤组织出愈率越高;当6-BA浓度相同时,NAA为0.2mg/L时,出愈率普遍较高,且试验中观察到6-BA与NAA组合较2,4-D与KT组合的愈伤组织更接近胚性愈伤组织。
经过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各处理间的出愈率差异显著,其中出愈率最高的为6-BA 2.0mg/L和NAA 0.2mg/L为半夏顶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激素浓度。
3.微量元素对半夏外植体诱导的影响在相同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 Mn、Fe、Zn,以叶片、叶柄和块茎为外植体,研究微量元素对半夏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小块茎的影响。
在培养32d后,叶柄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诱导及分化生长状况不一;不同培养基组合中叶柄诱导率及分化率也不同。
通过试验观察统计,不同处理组合对叶柄诱导率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不很显著,而对叶柄分化率影响很显著。
其分化率高可达到 74. 1%,对照 52. 8%, 且培养基所诱导的愈伤组织为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 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分化苗生长健壮。
其次的培养基,其叶柄两端形成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 生长健壮。
因此, 用半夏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首选锰5.5mg/L,铁7.5mg/L,锌1.0mg/L的培养基,其他的几种培养基培养叶柄后大部分形成白色疏松、或浅黄色水浸状的非胚性愈伤组织, 能分化成苗的芽点少, 有些培养基培养, 叶柄被诱导后不能分化成丛生芽或苗, 最后褐化死亡。
微量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虽然含量较少, 但在代谢过程中与大量元素一样具有很重要的功能。
锰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铁硫蛋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铁的电子得失在呼吸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锌是生长素前身色氨酸合成所必需, 缺锌植株内吲哚和丝氨酸不能合成色氨酸, 因而不能合成生长素, 植物生长受阻[8]。
该研究通过对半夏外植体不同部位的培养试验, 找到最佳的微量元素组合配方。
结果表明: 培养叶片叶柄的最佳微量元素浓度水平是: Mn5.5mg/L、Fe为9.5mg/L、Zn为2.0mg/L, 培养小块茎的最佳微量元素浓度水平是: Mn 7.5 mg/ L、Fe9.5mg/L、Zn 为1.0mg/L。
对不同的外植体部位进行组织培养, 其所需的微量元素浓度组合不同。
根据培养需求, 使用相应的培养基组合,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半夏试管块茎的诱导分化率,为半夏试管块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4. 其他因素对半夏外植体诱导的影响4.1苗龄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在影响半夏出芽的外界因素中,外植体的年龄对植株再生有重要影响[9],无菌苗苗龄低,约为10d时,叶片的分化率仅为40%,叶柄分化率达50%,而块茎的分化率最高,可达94%,且接种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使伤口褐化,导致外植体死亡。
苗龄过高,如苗龄为45d以上时,叶片和叶柄分化率近于0,块茎的分化率为58%。
易形成倒苗,叶片和叶柄老化甚至枯萎,不能用做外植体,生长旺盛期和珠芽成熟期的半夏材料,其外植体的分化率都较高;倒苗期,外植体材料减少,不利于快繁和研究。
4.2 外植体放置方式对诱导的影响外植体的放置方式对出芽有很大的影响。
块茎垂直放置出苗率高,出芽率达82%,水平放置出芽率达40%。
叶柄和叶片平放于培养基效果较好,出芽率分别为52%和 70%;叶柄垂直插入培养基,出芽低,仅有 20%,且出芽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