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对比应用

合集下载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分期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分期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分期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闻毅颐;李东豪;徐晖阳【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6(029)006【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期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某科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查到患者病变主要分为3期,分别为:非增殖型、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期采取眼底激光治疗仪开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后1年患者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非增殖型、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个时期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92%、90%,治疗效果相当乐观。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只要分期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就能取得显著疗效。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retinopathy.Methods:Randomly select 70 case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a hospital,who were tested.3 stages of the retinopathy were founded in the patiens,namely,non proliferative,pre proliferative and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They were treated by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reatment in different stages,and then the visual acuity of 1 years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3 stages of non proliferative,pre proliferative and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was 96%,92% and 90%,respectively,which areoptimistic.Conclusion:There are different stag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As long as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s applied in different stages,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can be achieved.【总页数】2页(P927-928)【作者】闻毅颐;李东豪;徐晖阳【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广州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广州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广州 51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对不同病情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J], 宁英慧2.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治疗的效果比较 [J], 谢林英;蒋贻平;黄敏3.OCTA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血流变化的观察[J], 连晓东; 罗瑶琴; 叶瑞珍; 王灿林; 徐建锋4.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4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 [J], 樊林强5.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 [J], 刘希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要注意哪些

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要注意哪些

视网膜脱落术后的护理要注意哪些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 637400视网膜脱落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部疾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或者再进行手术之后护理方式不正确,就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情况。

那么什么是视网膜脱落?应该怎样治疗?手术之后需要如何正确护理呢?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位患者所担心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一、什么是视网膜脱落?所谓的视网膜脱落,主要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出现分离的症状,通常视网膜脱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原发性的脱落,这是因为视网膜的裂孔导致,发病的人群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同时近视的出现率也比较高。

最主要的诱发原因是视网膜周围的囊样以及格子状出现变性,或者是视网膜出现粘连。

同时由于外伤,年龄或者遗传因素等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第二种主要是继发性的视网膜脱落和渗出性脱落,导致的原因可能是高血压,肾炎症等,牵引性脱落的原因可能是糖尿病等相关的并发症状,或者静脉阻塞等导致。

而实体性脱落是因为脉络膜血管瘤等因素导致。

目前将视网膜脱落的情况还设置了不同的等级:A级是玻璃体中存在团块或者色素等;B级主要是在人体的视网膜中出现了褶皱裂孔或者卷边,甚至在褶皱的周围也出现了血管扭曲的情况;C级是视网膜中出现了比较固定的褶皱;D级是在视网膜中固定的褶皱布满了四个象限,同时也出现了折叠现象,可细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宽漏斗状,在漏斗状以及闭合的漏斗状,使得视盘也难以看清。

二、治疗方式有哪些?手术治疗是针对视网膜脱落治疗的主要方式,可以借助冷凝,光凝以及电凝的方式进行,让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和脉络之间相互粘连,使得裂孔能够闭合。

首先应该对视网膜牵引进行消除或者缓解,排出视网膜的下液,让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之间相互接触,如果患者的玻璃牵引比较严重,先要对其进行切割,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开展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

视网膜手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治疗过程,其需要涉及到很多内容,因此,患者和医生必须要相互配合,医生结合实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方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和冷凝的应用比较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和冷凝的应用比较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和冷凝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评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和冷凝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4月选取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复位手术中分别应用光凝和冷凝封闭裂孔的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光凝组术后视力恢复较冷凝组佳,术后视力改善光凝组为37眼(92.5%),冷凝组为29眼(72.5%);视网膜再脱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冷凝组的患者,光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100%,冷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0%。

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光凝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冷凝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视网膜光凝术巩膜外冷凝术【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295-02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而严重的致盲性疾病之一,多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

目前主要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中常用封闭裂孔的方法为视网膜巩膜外冷凝及视网膜激光光凝[1]。

其手术治疗难度较一般眼病偏高,如术后反应较重引起视网膜增殖牵拉PVR或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则易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

我们医院对2011年1月-2011年4月间80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分别应用光凝和冷凝的患者术后效果进行了总结,特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自2011年1月—2011年4月由我院收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选取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病程均为1个月内。

视网膜裂孔数1~2个,均位于视网膜周边部或赤道部,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56眼,术前矫正视力为0.05~0.6。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及详细的眼科检查,眼部的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压、B超检查。

1.2 术前准备常规给予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扩瞳便于检查,可使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充分麻痹,术中瞳孔不易缩小,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两种外路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两种外路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of retroperitoneal metastases in post⁃chemotherapy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non⁃seminoma germ cell tumour[J]. Europ Urol Op Sci,2020,19(S2):e395⁃e396.DOI:10.1097/JU. 0000000000000862.06.[7]王书君,王绍美,李连泰,等.肌电图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3):34⁃36.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5.03.011.[8]黄超,周海涛,任向阳,等.Nonaka肌病临床病理及肌肉磁共振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9⁃22. DOI:10.3969/j.issn.1673⁃5110.2017.10.006.(收稿日期:2021⁃04⁃30)两种外路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魏婧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科,太原030002【摘要】目的比较巩膜冷冻联合气体填充与传统巩膜环扎外垫压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术后眼压水平、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取经结膜巩膜冷冻联合气体填充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巩膜环扎外垫压手术。

2组术前矫正视力为手动0.8~20 cm。

术中准确定位裂孔。

观察组经结膜巩膜冷冻裂孔及周围变性区,填充SF6气体,对照组常规行巩膜冷冻、环扎(或)联合外垫压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孔。

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3d日内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末次随访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χ2=9.16,P=0.03,对照组χ2=8.51,P=0.04),观察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1%(其中3例术后视网膜复位不良,经再次注射膨胀气体配合体位指导后视网膜复位)。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

前房穿刺在视网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体会目的:回顾性分析125例病例应用前房穿刺放液法替代传统视网膜放液术在巩膜扣带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巩膜外垫压和/或环扎治疗。

术中均前房穿刺放液。

根据术中指测眼压情况采用一次或多次前房穿刺放液,降低眼压,使冷凝头顶压视网膜裂孔及垫压硅胶垫更为有效。

结果:一次手术网膜全复位成功率为97.6%,近期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外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前房穿刺放液较传统视网膜下放液更安全、有效。

标签:前房穿刺放液;巩膜扣带术;副作用;手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采用扣带修复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视网膜脱离扣带修复手术中,往往因为患者眼压高、视网膜脱离太高或视网膜裂孔太靠周边导致术中冷凝头在眼压高的眼球上极易滑动,不能准确定位冷凝,或因视网膜脱离太高而无法看到冷凝的反应[1]。

本研究采用了前房穿刺放液方法降低眼压配合扣带修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眼科收住的12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所有患者均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

其中男74例,女51例,平均年龄(47±16)岁。

右眼68例,左眼57例。

21例(16.8%)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

所有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均在C1级以下,有晶体眼114眼(91.2%),人工晶体眼10眼(8%),无晶体眼1眼(0.8%)。

视网膜脱离范围小于1个象限者18眼(14.4%),1~2个象限者52眼(41.6%),2~3个象限者41眼(32.8%),全脱离14眼(11.2%)。

于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和(或)巩膜环扎术。

1.2 手术方法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3~4 ml球后及球结膜下注射。

依据手术范围所需(局部垫压或环扎),作象限性或全周球结膜剪开,3.0丝线悬吊直肌。

眼底黄斑前膜治疗的常见问题

眼底黄斑前膜治疗的常见问题

眼底黄斑前膜治疗的常见问题作者:李继鹏赵萌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14期近几年,眼科门诊上来看黄斑前膜的患者越来越多。

“大夫,这病一定得手术吗?”“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会不会复发?”类似的问题患者问得最多。

其实黄斑前膜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老年眼底病,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而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定期遮盖一只眼睛,检查另一只眼睛有没有看东西不清楚、变形的情况;然后再交替遮盖另一只眼睛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异常感觉,应立即前往医院眼科做眼底检查。

黄斑位于眼底(视网膜)的中心位置,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颞侧0.35厘米处并稍下方,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视力轴线的投影点。

黄斑是我们看东西最主要的区域,面积很小而结构最为精密。

人的眼底黄斑结构正常,才能保证有较好的视力。

黄斑前膜是黄斑的表面长了一层半透明的层膜,原因是视网膜内面的血管性纤维增生膜发生在黄斑,从而引起看东西模糊和变形感。

其全称为黄斑视网膜前膜,简称黄斑前膜。

眼底扫描(OCT)检查是黄斑前膜常用的检查工具,成像清晰、快捷,而没有任何副作用。

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表面有一层膜样组织,伴有黄斑结构不同程度的紊乱。

依据其发生的原因,黄斑前膜分为两大类。

其中发生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其复位手术(如光凝、冷凝、电凝、术中或术后出血、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脉络膜视网膜炎症、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积血者,称继发性黄斑前膜。

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斑前膜,是特发性黄斑前膜,指没有特定的原因而发生的黄斑前膜,往往与年龄相关,是一种中老年疾病。

一般认为,黄斑前膜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发生液化,黄斑区表面的玻璃体没有与黄斑区的视网膜发生分离,玻璃体对黄斑区存在牵拉力,引起了黄斑区纤维组织的增殖。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比男性常见。

黄斑前膜可以引起视觉症状,包括视物变形、远视力变差、中央视物遮挡、阅读困难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视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匹配。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24(6):70-73.[6]桂萍,宋盈,郭光云.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sPD-L1、CEA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61-64.[7]卢明清,周红梅,周旭光.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26-430. [8]杨艳,张明晖,马艳青,等.埃克替尼单用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14):2199-2201.[9]王君,米巧云.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NP治疗2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28(2):104-105.[10]陈芝强,李泽云,林瑞婷,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14):1990-1996.[11]陈恩田,夏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特罗凯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 2019,34(9):1553-1556.[12]肖云华,李宝秀.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广州医药,2019,50(1):76-79,89.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9.015--论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骆贵军(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各种眼底病患者2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125)与对照组(n=129);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持续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微镜下裂孔定位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显微镜下裂孔定位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 4 】刘文 , 李春 芳 , 黄素英,等. 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l 床观 视 I 缶
察[ . J 中华眼底病杂志,2 0 ,2 6 :3 9 3 3 】 0 4 0( ) 6 — 7 .
( 收稿:0 9 0 - 2 0 - 8 1) 2
( 发稿编辑 : 高淑红)
1 2 术 前检查 所有 患者术 前均用 三面 镜进行 准确 的裂 . 孔和变 性区定位 ,并详细绘 制眼底病 图 ,制定手术方 案[。 1 】 1 3 手术方法 . 球后和球周麻醉 。根据手术范 围剪开 球结
膜 ,分 离 相 应 直 肌 ,并置 牵 引 线 。在 视 网膜 脱 离 较 高 处 穿 刺 放 液 ,在 手 术 显 微 镜 下 一 手 牵 拉 固 定 眼球 ,另 一 手 持 C O, 冷 凝 头 顶 压 巩 膜 寻 找 裂 孔 并 冷 冻 至 视 网 膜 变 白 ,同 样 方 法
眼 科 杂 志 ,2 0 ,1 :2 7 2 9 0 1 9 9- 9 .
凝 ,术 后 视 网 膜 复 位 良好 。术 后 眼压 升 高 2例 ,给 予 抗 炎 降
眼压 药物均 降至正 常。视 网膜 脱离复 发 3例 ,再 次手 术采
用 玻璃 体 切 割 术 ,术 后 视 网 膜 复 位 良好 。 2 讨论 目前 常 用 的 视 网 膜 裂 孔 定 位 的 方 法 有 直 接 检 眼镜 定 位 法 、间 接 检 眼镜 定 位 法 和 巩 膜 透 热 定 位 法 【。巩 膜 透 热 定 位 2 ]
诊 的原发性(L 孑 源性 ) 视网膜脱离患者 3 2例 3 2眼,男 1 例 ,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女 1 4例 ;年 龄 1 ~6 9 2岁 ,平 均 4 6岁 。右 眼 1 7例 ,左 眼 1 5例 ,P VR— 1 A 4例 ( 眼 ) VR. l 1 4 ,P B ( 眼 ) 2例 1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
对比应用
作者:高雪霞,亢春彦,王瑞峰
【摘要】目的:比较光凝和冷凝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分析200702/200908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应用术后光凝封闭裂孔42眼及术中冷凝封闭裂孔39眼的临床效果。

结果:光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100%,冷凝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4.9%。

术后视力改善光凝组为37眼(88%),冷凝组为29眼(74%),两组对视力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巩膜外垫压联合术后激光也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激光光凝;冷凝AbstractAIM: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cryopexy in the scleral buckling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METHODS: The results of 42 eyes treated with laser photocoagulation and 39 eyes treated with cryopexy from February 2007 to August 2009 were analysed.RESULTS: Retinal detachment in photocoagulation group had an anatomic success rate of 100% with one surgical procedure. Retinal detachment eyes with retinal cryopexy had a success rate of 94.9% with one operation.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of 37 eyes(88%) in photocoagulation group was impoved. The
postopertive visual acuity of 29 eyes(74%)in cryopexy group was impov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CONCLUSION: Treating the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by laser photocoagulation in scleral buckling is as simple and effective as cryopexy.
KEYWORDS: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scleral buckling; laser photocoagulation; cryopexy
0引言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复位术目前主要手术方式为双目检眼镜下的巩膜扣带术,术中常用封闭裂孔的方法为视网膜冷凝。

因术中冷凝度不容易精确控制,过度冷凝会刺激并加重PVR的发展,且鉴于激光在眼科的广泛应用,我们就200702/200908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应用术后光凝封闭裂孔42眼及术中冷凝封闭裂孔39眼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为200702/200908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诊断入院,并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mo,资料完整81例81眼。

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程度均在2级以下,PVR B级以下,视网膜裂孔数1~2个,均位于视网膜周边部或赤道部。

光凝组42眼,男20眼,女22眼,年龄为16~62(平均36.3)岁。

马蹄形裂孔24眼,萎缩孔18眼,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16眼,术前视力为0.05~0.6。

冷凝组39眼,男21眼,女18眼,年龄为14~
65(平均41.2)岁。

马蹄形裂孔20眼,萎缩孔19眼,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12眼,术前视力为0.02~0.5。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全身检查及详细的眼科检查,眼部的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裂隙灯、双目检眼镜、前置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压、B超、电生理检查。

1.2方法所有患者常规消毒铺巾,球后麻醉后暴露手术区域的巩膜,行相应肌肉的牵引缝线,一手持定位器,一手持检眼镜目镜,在直视下定位裂孔,并缝标记线。

术中视网膜下液较多者可配合放液,应用60带线缝针在视网膜下液最多处斜刺即可。

冷凝组:术中在直视下中度冷凝,冷凝头直径为
2.5mm,视网膜出现白色反应持续2~3s 解冻,解冻后视网膜白色混浊消退,视网膜呈浅灰色。

缝置硅胶海绵,使裂孔位于垫压嵴上。

术后2wk内观察视网膜下液的吸收及裂孔区色素的增生情况。

光凝组:术中不冷凝裂孔,直接缝置硅胶海绵,使裂孔位于垫压嵴上。

术后第2~5d视网膜下液吸收后行激光光凝治疗。

常规散瞳,0.5g/L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后,放置三面镜,采用莱特美532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仪,精确定位封闭视网膜裂孔,光斑包绕视网膜裂孔2~3圈。

激光能量为120~230mW,光斑直径为300μm,曝光时间为0.2s,光斑反应为Ⅱ级[1]。

激光后每天观察视网膜裂孔色素增生情况。

随访3mo,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为改善,降低两行为视力下降,余为视力不变。

术中操作均为一位高年资的主任医师操作完成。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采用的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光凝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100%,冷凝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4.9%,术后3mo 2眼因术后PVR增殖出现复发视网膜脱离,均给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网膜复位。

2.2术后视力术后1mo光凝组视力改善37眼(88%),不变5眼(12%),冷凝组视力改善29眼(74%)不变8眼(21%),下降2眼(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冷凝组视网膜少量出血2眼,自行吸收。

术后3mo 黄斑前膜形成4眼,2眼视力下降,2眼视力提高不明显。

光凝组个别患者激光后眼部不适,很快自行缓解,术后随访3mo,黄斑前膜形成不明显。

3讨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眼病,寻找裂孔、准确定位、定量封闭裂孔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封闭裂孔是采用许多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刺激脉络膜发生渗出性反应,导致脉络膜视网膜瘢痕愈着封闭裂孔。

视网膜冷凝是促进视网膜裂孔与色素上皮和脉络膜产生永久性粘连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冷凝可以破坏血视网膜屏障,使色素上皮迁移,术后易导致PVR,以至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

过度冷凝还可导致视网膜、脉络膜严重萎缩,甚至形成新的视网膜裂孔[3]。

Marc等[4]的研究也发现冷凝术后房水闪辉增加,反应了血视网膜屏障的受损。

因此术中掌握好冷凝量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冷凝组我们术中采用60℃冷凝头对视网膜裂孔进行中度冷凝[5],术后严密随访,冷凝斑色素出现约在2~3wk,单次手术复位37眼,复位率
为95%,2眼出现复发视网膜脱离,系PVR增殖所致,且有4眼患者出现明显的黄斑前膜形成,导致术眼视力提高不理想。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激光照射到视网膜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由光能转化为热能,被照部位视网膜发生凝固,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瘢痕愈合[3]。

与冷凝相比,激光封闭裂孔定位准确,能量容易控制,凝固效果可靠,可以重复进行,且对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较小,使术后PVR增殖反应轻。

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能在24h内形成较强的黏附力,而冷凝形成强的黏附力需1wk左右,这样激光能使视网膜裂孔更早更快的封闭,本光凝组42眼,单次手术复位率100%,术后1wk左右激光斑色素明显可见,较冷凝组色素提前出现约1wk,且随访期间没有发现明显的黄斑前膜形成。

两组在术后视力的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巩膜外垫压联合术后激光也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激光的合理应用减少了由于冷凝量控制不佳造成的PVR增殖,且黄斑前膜的发生也明显减少,远期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张惠蓉.视网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第1版.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33234
2王景昭.我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相并研究飞跃进步的10年.中华眼科杂志2000;36(3):201204
3黎晓新,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2154
4 Marc V, Koen VO, Dimitri B, 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cryotherapy versus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retinopexy in conven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Am J Ophthalmol 2001;132(3):343346
5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5423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