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各国之间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方式。
而汇率作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变动对于各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影响不可小觑。
首先,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将变得更具竞争力。
这将刺激该国的出口,因为外国买家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同时,由于贬值后的货币可以换取更多的外币,国外购买该国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促进进口的增加。
因此,货币贬值可以提升国家的出口和减少国家的进口。
然而,汇率变动并非只对贸易顺差国家有利,逆差国家同样受到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其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高,从而降低了该国的出口竞争力。
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造成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逆差国家来说,汇率变动可能进一步削弱了其贸易平衡,增加了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
除了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之外,汇率变动还会对跨国企业和全球价值链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当货币发生变动时,跨国企业需要调整其生产和采购策略,以适应新的汇率环境。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跨国企业可能会寻求在其他国家寻找更便宜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以保持成本竞争力。
这将导致生产过程的重新布局,有时还会涉及到全球价值链的重新配置。
此外,汇率变动还会对国际投资产生影响。
外国投资者通常会考虑汇率风险,因为汇率变动会对其投资回报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外国投资者在将其投资收益转换回本国货币时,会获得更多的本国货币。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外国投资者在转换回本国货币时可能会面临损失。
因此,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国投资者增加或减少对某个国家的投资,进而影响国际投资的流向。
总的来说,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不仅影响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还对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报告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汇率波动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成本、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了解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贸易政策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汇率波动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的价值波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备受关注。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贸易成本的变化、市场竞争力的改变以及贸易伙伴选择的调整。
因此,深入研究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汇率波动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汇率波动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进口成本和出口收入。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的成本将上升,因为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外国商品。
相反,当本国货币升值时,进口商品的成本将下降。
对于出口商而言,本国货币贬值将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因为外国买家需要支付较少的本国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出口商品。
因此,汇率波动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与汇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密切相关。
3. 汇率波动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这将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反,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可能受到削弱。
此外,汇率波动还会影响国内企业对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增强。
因此,汇率波动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与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和产品属性密切相关。
4. 汇率波动对贸易伙伴选择的影响汇率波动也对企业选择贸易伙伴国家产生影响。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本国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与货币升值国家进行贸易,因为他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对方的商品。
相反,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本国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货币贬值国家进行贸易,以便以较高的价格出口商品。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论文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论文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不仅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还影响了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投资。
因此,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并分析各种因素对这种影响的作用。
首先,汇率变动会影响国际贸易的价格。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它的进口商品价格会降低,而出口商品价格则会增加。
这种情况下,该国的出口商品更加昂贵,而进口商品更加便宜,导致贸易逆差。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而出口商品价格则会下降。
这种情况下,该国的出口商品更加便宜,而进口商品更加昂贵,导致贸易顺差。
其次,汇率变动还会对贸易的需求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该国的出口商品需求下降,而进口商品需求增加。
这种情况下,该国的贸易逆差可能会扩大。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该国的出口商品需求增加,而进口商品需求下降。
这种情况下,该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扩大。
因此,汇率变动对贸易的需求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另外,汇率变动还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该国的出口企业成本上升,而进口企业的成本相应下降。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该国的出口企业成本下降,而进口企业的成本上升。
因此,汇率变动对企业的成本产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此外,政府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也会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影响货币汇率的价格。
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重要的经济事件,如经济衰退或国家间的贸易战,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因此,政府和国际政治形势对汇率和贸易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它不仅与商品的价格和需求有关,还与企业的成本、政府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关。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一章前言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兑换其他外币的比价,而其波动是指汇率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于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汇率的变化会改变实际购买力和成本,影响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因此,了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规避风险。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原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例如,全球经济衰退,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水涨船高,人民币汇率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政治和贸易关系的变化,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政策,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2.国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环境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人民币价值会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而变化。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和政治措施的改变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
3.市场供求关系汇率波动通常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引起的。
如果中国的出口订单需求很强,那么人民币的汇率就会往上升。
另外,市场上的交易者和投资者情绪也会影响汇率,多空情绪会导致汇率波动。
第三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成本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将会通过进出口成本影响国际贸易。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出口成本上升,对于出口商而言,他们的产品价格将更加昂贵,这将对他们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进口商则会受益于贬值的人民币,因为进口成本降低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毛利润。
2.收入影响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收入也会有影响。
对于国内出口商而言,汇率变化会影响他们的贸易收入。
当人民币升值时,贸易商将会受到汇率损失;但是,如果人民币贬值,贸易商则会获得汇率收益。
同时,海外业务收入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
如果当地货币升值,海外分支机构的净收益将降低。
反之,倘若当地货币贬值,海外分支机构的净收益将得到提升。
3.投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还会影响跨境投资和投资组合。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波动会影响对国际资产的投资收益率。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汇率变动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贸易活动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汇率变动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出口商品对外国买家来说更具竞争力,往往会刺激该国的出口额的增加。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其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往往会导致出口减少。
这种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是直接而明确的。
然而,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出口和进口。
它还影响到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
因为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回报率,进而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方向。
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可能会降低其对外投资的吸引力,因为外国投资者预期回报可能会受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
相反,货币升值可能会增加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吸引力,因为其预期回报相对较高。
因此,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素。
此外,汇率变动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升温。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出口增加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出口减少,从而制造贸易不平衡。
这可能会引发贸易摩擦和相关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
例如,其他国家可能会通过施加贸易壁垒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来抵御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进而加剧贸易紧张局势。
因此,汇率变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
最后,汇率变动还可能对国家经济的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过快或过度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
这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
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抑制购买力,进而影响到进口额的增长。
因此,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汇率变动的控制是确保国际贸易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之,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复杂的。
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出口和进口领域,还涉及到投资决策、贸易摩擦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文献综述

2、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 具体作用机制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价格传递效应: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 从而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生产企业的出口决策。
(2)国际市场竞争:汇率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竞争的变化,各国为争夺市场 份额可能会调整贸易政策,进而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二、汇率变动的间接影响
1、投资影响: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 升值,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增加在该国的投资,因为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反之,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在该国的投资,因为这可能 会提高生产成本。这种投资变动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吸引外资的能力。
2、经济增长影响:汇率的变动还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如果一个国家 的货币升值,这可能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影响国内生产和就业。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这可能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促进国 内生产和就业。这种经济增长变动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三、应对汇率变动的策略
1、贸易多元化:为了减少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各国可以采取贸易多 元化的策略。即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这样可 以降低因某一特定货币的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2、价格调整:对于那些容易受到汇率变动影响的出口产品,可以通过价格调 整来抵消汇率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出 口产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可以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
(3)金融市场动荡:汇率变动会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国际投资和资本流 动,进而对国际贸易产生间接影响。
3、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争论 焦点
当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上。其中,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摘要]汇率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关注,是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不同的学者或经济学家利用不同的资料及数据研究分析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汇率及国际贸易问题,为世界上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理论依据。
同时在不同时期由于汇率变化得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贸易、影响一、传统汇率理论(一)国际收支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戈逊(G.L.Goshen)提出的旧的国际借贷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比较流行。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则取决于该国对外流动借贷的状况,即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当一国的对外债权大于对外债务,对外流动借贷出现顺差时,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则上涨;反之,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该国货币汇率则下跌。
凯恩斯提出的汇率理论是新的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求。
由于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外汇的供求,因而汇率实际取决于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理论对于短期汇率的分析是有贡献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首先,它只适合于有发达的外汇市场的国家;如果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的真实情况就会被掩盖。
其次,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过于强调国民收入和经常帐户收支对汇率的影响,有失偏颇。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sel)在1992年公开发表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是西方国家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发行国具有购买力。
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分别在两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
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也就是汇率。
该理论虽然仍有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汇率理论。
它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的、根本性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汇率运动的现实,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研究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研究汇率波动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波动变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是复杂多变的。
一方面,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
在一些情况下,汇率的波动可能会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
例如,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具竞争力,从而刺激出口增长。
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汇率波动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当汇率波动较大或较频繁时,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阻碍贸易活动的进行。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上述方面,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
首先,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的出口企业可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导致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产品价格,以适应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其次,汇率波动还会影响国际贸易的风险。
对于涉及跨国交易的企业来说,在汇率波动的情况下,汇率风险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需要通过避险工具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以保障国际贸易的稳定进行。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有效管理汇率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此外,汇率波动还会对国际贸易的结构产生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可能导致该国出口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从而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格局。
一些传统的出口产品可能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一些新兴的行业则可能受益于汇率波动。
因此,汇率波动也会引发国际贸易结构的调整。
针对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许多国家都会采取相应的调整。
首先是货币的调整。
一些国家会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的竞争力,以稳定国际贸易。
其次是贸易的调整。
一些国家会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以减少对汇率波动的影响。
最后是金融的调整。
一些国家会通过金融市场的机制来应对汇率波动,以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也有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起,人民币汇率就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接踵而至。
人民币汇率问题广为各国政府、媒体和学术界所关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正愈演愈烈。
早在2003年7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曾多次论及人民币汇率,认为人民币应采取浮动汇率制。
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阵营中。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做过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所持结论不一。
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产生一些借鉴作用。
一、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的理论发展(一)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的古典理论1.托马斯·孟(ThomasMun)的汇率变动观点。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者托马斯·孟的论述中。
托马斯·孟在讨论贸易差额如何影响汇率变动后指出,汇率变动同样也会影响贸易差额的变化。
因为压低汇率的做法会引起汇率上升,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在对外贸易中就可以拿少量的外币去购买外国商品,而外国人却要拿出更多的货币来购买本国商品,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流入国内。
而且,托马斯·孟认为保持一国货币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托马斯·孟未能对他所处的金本位时期的货币贬值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做出清晰的分析。
2.价格—黄金流动机制。
大卫·休谟(DavidHume)继承并发展了金本位制下汇率与贸易发展关系的研究,并提出了“价格—黄金流动机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出现逆差,那么国际储备就会下降,从而减少本币供给,而本币供给的减少将会降低本国价格水平,使本国商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以改善贸易收支,这个过程一直保持到贸易逆差消失为止。
同时,休谟也认为,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调节贸易收支,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候,贸易逆差会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从而刺激了该国货物的出口也抑制了他国货物的进口,最终改善了国际收支。
而且,如果一国贸易逆差使得该国货币下跌至铸币的输出点以下时,就会引起国际黄金流动,造成该国国内货币数量的减少,引起物价和收入下跌,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最终纠正贸易逆差。
但是,这种价格调节机制需要一个基本的既定条件,即进出口价格弹性条件。
大卫·休谟关于汇率变动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而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论述,对后来的汇率和贸易相互作用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弹性分析法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于19世纪末创立了弹性学说,用来分析一般商品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概念。
到了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竞相将本币贬值,阿巴·勒纳(AbbaLern-er)就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弹性恒界值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调低汇率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必然能改善贸易逆差。
两种理论的结合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Condition),指出在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那么该国货币对外贬值就一定能够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用公式表示就是|Ex|+|EM|>1这里,Ex表示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EM表示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
弹性分析方法虽然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平衡的影响,但是仍然是以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仍然不完善。
随后出现的时滞理论、吸收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完善。
(三)对弹性分析法的补充1.时滞理论。
时滞理论指的是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贸易量在汇率贬值后短时间不会增加,贸易量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
于是贸易收支在贬值后的短时间内非但得不到改善,反而因为汇率贬值而恶化了,只有待到贸易量调整之后,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才会显现出来。
英文字母“J”形象地表示了汇率贬值时贸易收支影响的过程,因此,常用“J曲线”效应来代指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J曲线效应是由马吉(MageeSP)于1973年最早发现的。
2.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方法是由亚历山大(Alexande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亚历山大认为总弹性不固定又不可测,只能用于事后分析,所以他主张舍弃弹性分析法,而采用收入和支出来分析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吸收分析法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于弹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文献综述文/葛炎欢74经济论坛2008·19性分析法而言,它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对贬值的反应。
亚历山大认为贸易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来影响贸易收支。
他认为贸易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贸易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大。
货币贬值能否有助于贸易平衡的恢复取决于经济处于充分就业还是非充分就业状态,两种不同状态的作用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吸收法强调贬值状态下国内商品价格、产出和收入对贸易的反馈效应,所以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比完全的弹性分析法小。
3.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继承了休谟的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复兴,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米勒(JamesMiller)、哈里·约翰逊(HarryJohnson)、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等。
货币分析法将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认为任何国际收支不平衡都反映货币存量的不一致,即实际货币余额(货币供给总量)与理想货币余额(货币需求总量)的差异,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就是把实质货币余额调整到理想水平的过程。
货币分析法的核心内容是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根据该理论,无论是在封闭经济还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商品、债券和货币的潜在需求,在市场上一定服从瓦尔拉斯定律。
在总的预算限制下,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意味着商品市场的超额需求,即过度需求之和为零。
货币均衡的基本公式为Dg+Ds+Dm=0其中,Dg表示对商品的过度需求之和,Ds表示对债券的过度需求之和、Dm表示对货币的过度需求之和。
(四)固定汇率制崩溃后的主要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汇率波动贸易效应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调整和贸易平衡的影响,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元贬值时却存在着美国的国际收支却无法改善的现象,特别是80年代以来,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大起大落而进出口价格却相对稳定的事实,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
汇率传递通常被定义为商品的进口国货币价格对进口国货币与出口国货币之间汇率变化的反应弹性。
对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主要有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h)和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的“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与汇率传递理论”,迪克希勒和克鲁格曼的“沉淀成本理论与汇率传递理论”,费尔特和微南帕尔的“市场份额与汇率传递理论”。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分析了汇率变动后贸易商的价格决策行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导致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因素,强调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沉淀成本、汇率预期、市场份额、生产全球化以及随机性冲击的影响。
在影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揭示了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有限性,从而对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幅度增大而贸易却快速增长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驳了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观点。
运用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进行分析是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但该项研究最主要的成就却表现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深化。
与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不同,一般均衡分析法同时考察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均衡,并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结合起来,即IS/LM/BP分析法。
最早将BP引入IS/LM的分析是莱顿于1970年开始的。
在新的分析框架内,在对资本流动进行严格限制的情况下,BP是一条垂直于横轴(收入)的直线,代表经常项目收支,也通常被视为贸易收支。
IS/LM/BP分析方法使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动态的互动关系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得到了更好的描述,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描述通常是建立在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基础之上。
综观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运行以来的历史,汇率变动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效应研究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长期效应问题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运用微观分析方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预示了今后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而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以及在应用分析中对不同经济条件的强调为其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五)围绕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的研究不少学者的研究是围绕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当一国的进出口的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有利于其改善贸易收支是否成立展开的。
多恩布什(1976)认为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引入回归预期本身就能导致货币扩张不利于贸易差额。
在回归预期条件下,货币扩张降低了国内利率,这将刺激总需求和增加进口,而这又抵消了出口的增加使贸易差额恶化。
因此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贸易差额是否恶化将取决于总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和预期的弹性。
巴赫马尼(Bahmani-Oskooee,1989)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认为相对软弱的金融体系和封闭的经济运行、长期和严重的贸易逆差、较高的进口需求刚性往往导致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弱化或变形。
发展中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常常不成立。
即使条件成立,金融体系的扭曲也往往使汇率信号的变动不能充分传导到进出口商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上,汇率生成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之间的2008·19经济论坛75相关性变弱。
笔者认为,即使一些学者对马歇尔-勒纳条件分析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的可行性持否定态度,但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应用仍有其意义。
二、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国外学者的研究1.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有着正面影响。
EleanorDoyle(2001)考查了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对其重要贸易伙伴英国的出口,他们在分析汇率波动影响时,采用了GARCH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理论,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名义或是真实汇率波动对爱尔兰的出口都具有积极影响。
TilakAbeysinghe、TanLinYeok(2005)从名义汇率角度通过对新加坡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认为国内生产力的进步以及本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会部分抵消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币升值并不会恶化贸易收支。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有着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