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汇率研究报告

中国银行汇率研究报告

中国银行汇率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银行的汇率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和结论:
1.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在过去几年中相对稳定,受到政府的有效干预和管理。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过度波动,以维护经济稳定和国际竞争力。

2.汇率改革:中国银行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在继续,并有望进一步推进。

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放宽限制,逐步实现更加市场化的汇率体制。

3.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推动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民币已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并获得更广泛的使用。

4.境外投资和跨境贸易: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中国银行预测境外投资和跨境贸易将继续增长。

这将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影响。

5.全球经济状况:中国银行指出,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各国经济的活动和政策变化都可能引起市场波动。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的汇率研究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政府将继续推进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预测境外投资和跨境贸易将继续增长。

然而,全球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

中允许代表长期均衡的约束条件 ,使得P P P 的 实证分析更贴近国别间汇率的实际。但P P P 理 论在我国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张晓朴 (9 9 19 )
础的购买力平价框架下两 国间货币 的汇率应
维普资讯
指 出…: 由于 平价 理论 的假 设 条件 较 为严 格 . 在
8 年代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 。 O 并且随着计量经 济学的发展 . 许多实证方法也不断融入购买力 评价理论 , 如单位根检验 、 协整检验 、 方差 比例 检验等等 。 nl r gr18 ) E g 和Ga e(9 7提出协整理论 e n 及 其 两 步 检 验 法 :oasn 19 ) 出 了 协 整 Jhne (9 1 提 步完 全 信息 的极 大似 然 估 计 法 , 破 了两 步 突 检 验 法 只适 用 于 两 变量 的 限制 , 以检 验 多变 可 量 多 重 协整 关 系 ; ovt和Watn 19 ) 一 H rah s (9 3进 o 步 拓 展 了Jhne 的方法 ,提 出 了在 协 整 检验 oasn
维普资讯
渤 海 大学

学 版
人 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分析
刘 晓 星 吴 凤 霞 ( 广东商学院 金融系 , 广东 广州 5 02 130)

要 : 用E E 模 型 , 汇 改 为 分 界 点 分 两 个 区 间段 对 我 国1 9 年 ~ 0 6 间 的人 民 币均 利 R R 以 97 20 年
管理 研 究。
随着我国经济2 多年 的高速增长 。 O 经济基 本 面 已经发 生 了革 命 性 的变 化 . 民币 面 临前 人 所未有 的升值压力。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客观 反映 , 民币的升值 已是必然 . 人 但升值 幅度 和 升值频率如何把握 , 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经 济 分析准确测算实际的均衡汇率水平 , 使人民币 的升值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 当前 我 国国际 金融研 究领 域 的热点 问题 。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来自大连市的经验证据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来自大连市的经验证据

收 稿 日期 :2 1 - 4 1 02 0- 6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 十二五时期宏 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 析研究 ” ( 0d 0 0) 1z& 1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 基金项 目“ 中美货币政策背离视角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 、特征及升值空 间研 究” ( 1 J lO ;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青 1CY O ) 年基金项 目 “ 金融危机下美元本位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成 因及波动效应 的影响分析” ( 9 J7 0 2 ) o Y C 90 3 ;大连市科技局科 技项 目 “ 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 对大连市经济影 响研究 ” (0 7 1Z 2 4 人 20D 0 C3 ) 作者简介 : 孙 刚 (9 3 ) 15 - ,男 ,吉林长春人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主要 从事 国际金融 、金融发 展与经济 增长等方 面 的研 究。


引 言
按照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 ,汇率升值将导致一国产 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出 口下降,进 口上升 , 造 成经 常账 户 的恶化 ,最 终造 成一 国经 济 紧缩 。在 20 0 7年美 国次贷危 机爆 发后 ,特别 是 在 20 0 8年 演 变为全球经济危机后 ,世界经济迅速紧缩 ,外部需 求大幅度下降 ,我 国外贸部 门受到了相当大 的影 响。在此背景下 ,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从其他 因素 中剥离出来 ,全面考察人 民币汇率变动对一国总 体及局部经济的影响,就成为政府及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 ,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体制 变革及汇率行为变动对整个 国家的影响,很少有更深入地研究人 民币汇率变动对某一省域 、市域经济 的影 响的文 献 。
E・ i:g n s n d f . d c ma l a g u @ u e e u. n

张三儿_改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吗(3)(4)

张三儿_改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吗(3)(4)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吗教学形式:专升本专业:金融管理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 年月目录摘要 (1)一、引言 (2)二、文献综述 (3)三、实证研究 (5)(一)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5)1.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估算 (5)2.中国进出口价格弹性估算 (5)(二)计算年度进出口弹性及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6)(三)研究结果 (6)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吗摘要: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使得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并且进出口需求弹性有利于该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使国际贸易趋于平衡,那么可以认定为该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从1995到今天,不管是用CPI、EPI算出来的人民币实际的有效汇率,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面临许多障碍,并且人们都习惯于低估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所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我国的进出口弹性绝对值必须大于1。

但是由于2000年的进出口贸易受到SAM的影响,所以当年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并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即:第一,应谨慎对待人民币升值,通过温和、缓慢的升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小很多;第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平衡。

最后,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国内就业压力将有可能对资本形成、个人所得税和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马歇尔—勒纳条件;需求弹性;贸易收支一、引言马歇尔勒纳条件、劳森-梅茨勒效应、J曲线效应都是以进出口需求弹性为出发点,研究汇率变化与进出口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

他们共通的理论上的贡献在于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可以做到改变其国家贸易收支情况的内生机制。

该理论的观点是:假如不顾虑到国民收入的波动,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进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

此外,人民币贬值使中国国际贸易环境得到改善。

所以人民币贬值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由于考虑国民收入会出现变化,那么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贸易平衡的因素就有:货币的贬值导致了其国家自主自动的贸易零余的收入超过了本该由过敏增加的工资而带来的总体增长程度,即为劳森-梅茨勒效应;假设货币贬值这一时间比实际应发生的时间晚,由于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造成汇率的波动可以在短时间实现,导致全球贸易和国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中国人民币汇率逐渐从刚开始的固定汇率制度逐渐向市场化汇率制度转型。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于国内外贸易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探讨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可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2. 研究目的和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程度、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机制等问题,以期为制定经济政策、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具体问题包括:(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口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中国出口贸易有何影响?(3)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对于国际贸易平衡具有何种机制?3. 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将分析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同时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对于国际贸易的平衡具有何种机制。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均衡变动对中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进行研究。

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对比,深入探讨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对于国际贸易平衡的机制。

4. 参考文献丁文江, 刘鹏飞.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国际经济合作,2011(12):36-39.李昌钦, 吕波.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09(9):30-34.白欣.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 安徽财经大学学报,2010(6):58-63.。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摘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货币的对外价值,汇率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经济实力的强弱,而不同国家的汇率对国内大循环经济和国际大循环经济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考虑到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重大影响,文章选取2001—2020年共计20年的数据,以人民币汇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和现在流行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进出口差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和对外投资与汇率变动存在强烈的相关关系,结合分析结果针对一系列影响因子,提出相对应的企业、政府建议,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granger因果检验; 线性回归模型【中图分类号】F83一、分析现状(一)前言一国货币汇率的高低能够反映经济实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汇率的变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正在一步一步实现国际化,其汇率变动也越来越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2021年6月10日,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指出,影响汇率变化的外部环境存在多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避免“顺周期”和“裸奔”行为,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在理想状态下,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希望有稳定的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保持出口的竞争力和金融的稳定。

然而,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贸易一篮子货币的内部权重会不断调整。

而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却导致金融汇率的调整要慢得多,或者说,在美元主导全球金融市场资产交易和贸易结算的背景下,金融汇率大多是本币和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例。

因此,维持本币和美元金融汇率的相对稳定与维持贸易汇率的稳定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人民币贸易汇率的稳定性要优于金融汇率,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健康良好的基本面,以及不刻意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变动情况的态度。

(二)文献综述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在衡量多方面压力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宣布放弃已有十年之久的固定汇率制度[1]。

论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因素分析

论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因素分析

论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因素分析【摘要】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他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

通过分析发现,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基本经济因素引言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和谐发展与其采用的汇率水平是否恰当有着重要关系。

汇率失调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同时可能导致国际摩擦。

就我国而言,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曾探讨:究竟怎样的汇率适合中国?但不管怎样应遵循基本的原则就是创汇和用汇均衡是用于贸易双方的最佳汇率,也就是说不能偏离了均衡汇率。

爱德华兹等人证明,均衡汇率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发展中国家汇率的评估和评价。

由于现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因此可以借鉴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和评价人民币汇率。

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他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

关键是如何选择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特点且对人民币汇率有显著影响的基本经济因素,这也是本文的重要视觉所在,事实上,斯坦为代表的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把反映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增长力这一指标在模型中加以体现比较适合转型中的中国。

因此,本文试图综合以上特别是实际汇率理论和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成果,浅究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和基本经济因素。

1. 基本经济因素变动与均衡汇率爱德华兹、威廉姆森和斯坦等人曾深入地分析了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得出了重要结论,我们在借鉴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上分析贸易条件、外资流入、关税、出口补贴、技术进步等基本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

1.1贸易条件与均衡汇率。

一般来说,贸易条件改善会产生收入和替代两种效应。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条件改善首先会增加实际收入,从而不仅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对非贸易品的需求,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因此会上升,这会导致均衡汇率升值,这是贸易条件改善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文献综述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文献综述

应提 高 ,另 一方 面 ,以外 币 表示 的 我 国商 品 的 价格 会 上 涨 ,在 这两 方面 因素 的 共 同作 用 下 ,我 国 出 口商 品 的价
格 必然会 出现一 定程 度 的 上扬 ,从 而 削弱 了出 口商 品 的 国际竞争 力 。
易存 在 负 面 影 响 ,而 且 长 期 的 负 面 影 响 更 大 。K m 和 i
出 口结构 、产 品价格 、各 细 分行 业 国际竞 争 力 的影 响及 企业如何 应对 汇率 变动 问题 ,而关 于 汇 率变 动 对农 产 品 国际竞争 力 的影响 问题的研 究并不 多 。 综 观 已有 的研究 成果 ,从 研 究对 象 来看 ,已有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 于对 整 个农 业行 业或 大宗 粮 食产 品竞 争 力 的
际汇率 的不确 定 性 对 农 产 品 贸易 具 有 明 显 的 负 面影 响 , 而 且与其 他部 门相 比,对农 产 品 贸易 的 口的数 量 变动 关 系 进 行 实证 研 究 , 得 出人 民币 实际 有效 汇率 与我 国玉米 出 口之 间确 实存 在
[ 中图分类 号 ]F 3 / 3 838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0 5—6 3 (0 9 5— 0 0—0 4 2 2 0 )0 0 3 2
人 民币升值 后 ,一 方 面 我 国对 外 出 口企 业 的成 本 相
的短 期和长期 影 响 。研究 发 现 ,汇率 波 动对 世 界 小麦 贸
2 国 内研 究 综 述
由于我 国 自 19 9 4年 实施浮动 汇率 制度 ,国 内关 于汇
率变 动 的影 响 问题 的学 术 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初 。
20 0 5年实施 汇改后 ,大 量关 于汇 率 变动 的影 响问题 的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晓朴利 用B E E R模 型 ,对 1 8 年 94
I 研发 的NI E MF G M模 型基 础上 预 测 了
2 0 — 0 3 人 民 币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从 01 20年
第 一季 度 至 1 9 年 第一 季度 的季 度 的 9 9
人 民 币均衡 汇 率进 行 估 计 。他 认为 ,
了 Nuk e 思 想 , 并 提 出 汇 率 的 宏 观 rs 的
近 年 来 人 民 币 连 续 升 值 ,尤 其 金 融 危 机 之 后 ,人 民 币 一 直 面 临
着 升 值 的 压 力 ,这 个 问 题 也 为 各 国 政 府 和 经 济 学 家 所 关 注 。 因 此 ,准 确 判 断 人 民 币 汇 率 是 否 合 理 ,对 我 国 乃 至 世 界 经 济 稳
是 汇 率 理 论 的 核 心 问 题 之 一 , 是 判 断 汇率 水 平 是 否 失调 或 汇 率 政 策 是 否 需
要 调 整 的 主 要 客 观 依 据 。 因 此 对 人 民
币 均 衡 汇 率 的 研 究 进 行 梳 理 , 将 会 明
确均 衡 汇 率 的 最新 进 展 ,也 对 进 一 步
Co d r( 0 5 利 用 F ER理 论 , 在 u et2 0 ) E
的 理 论 的 不 同 , 依 据 代 表 性 文 献 时 间 的 先 后 对 其 启 示 性 结 论 进 行 了 简 要 归 纳 ,将 其 分 为 三 部 分 :
( )利 用 B E e 一 E Ri S 的研 究 T
国 内人 民 币均衡 汇率理 论综述
国 内 学 者 对 人 民 币 均 衡 汇 率 的
研 究 始 于 2 世 纪 9 年 代 初 。 陈 彪 如 0 0 (1 9 2)根 据 购 买 力 平 价 理 论 得 出 9 了 有 关 均 衡 汇 率 的 方 程 ,实 证 测 算 了 1 8 —1 9 年 间 人 民 币 “ 论 汇 1 O 9 9 理
Ed r s 础 上提 出 更 为 科 学 的 发 展 wa d基
中 国 家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理 论 ,实 现 了 理
论 和 实 证 分 析 的 较 好 结 合 ; M o te n il
西方 学 者 提 出的 各种 均 衡 汇率 理 论和
模 型 ,也 有学 者从 根 本 的概 念 上 进行
显 著 特 点 并 在 此 框 架 下 ,对 巴 西 、 印
秦 宛 顺 、 靳 云 汇 、 b永 祥 利 用 B E E R模 刑 ,采 用 1 9 年 第 一 季 度 至 3 9
度 、 马来 西 亚 、泰 国等 发展 中 国 家货
币 进 行 了 实 证 研 究 :Eb d wi 9 4在 la a ( 9 ) 1
前 、1 9 年 第一 季 度 、1 9 年 第三 季 93 95 度 至 1 9 年 第三 季度 2 0 年第 一季 度 98 01 至 2 0 年 第 二季 度 人 民币 汇率 存在 高 02
估 ,其 余 季 度 存 在 低 估 。 结 果 表 明 ,
(9 9在 综 合 已 有 发 展 中 国 家 均衡 实 19 )
Th i a o (9 3酋 先 提 出 了 o nW l msn 1 8 ) l i 用于 实证 分 析 的 基 本 经济 要 素均 衡 实 际 汇 率 理 论 (E R) F E ,并 测 算 美 元 、 日
由于 F E E R方 法 可 操 作 性 差 ,且 F E E R是 实 际 汇 率 理 论 ( E , 并 用 它 分 析 了 BE R) 规 范 意 义 上 的 均 衡 汇 率 概 念 ,一 些 被 证 美 元 、 日元 、德 国 马 克 的 汇 率 变 动 。 与
事 后 的 角度 看 ,预 测 结果 与 实 际情 况
差 距 较 大 ,且 该 方 法 利 用 大 型 多 国 模 型 ,所 需 数 据 和 方 程 众 多 ,实 用 性 较

劳 动生 产 率提 高 、贸 易条 件 改善 、国
外 净 资 产 增 加 三 类 因 素 会 导 致 均 衡 汇
际汇 率 理 论 文献 的基础 上 ,做 了进 一 步 探 索 ,建 立 了 具 有 微 观 经 济 基 础 的
梳 理和 改造 ,如姜波克 、李 天栋 (0 6 20)
提 出 了更 符 合 我 国 实 际 的 经 济 增 长 条 件 下 的 均 衡 汇 率 的 概 念 ; 也 有 学 者 创 造 了 一 些 研 究 方 法 , 如 王 曦 、 才 国 伟 (0 7 ) 出 的 新 算 法 , 杨 治 国 、宋 20 提 小 宁 (0 9 建 立 的 动 态 随 机 一 般 均 衡 20)
准 作 比 较 。通 常 学 术 界 所 选 用 的 基准 是 人 民 币 的 均 衡 汇 率 。 均 衡 汇 率 是 指
使 得 一 个 国 家 的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具 有 可
持 续 性 ,同 时使 国 内宏 观 经 济稳 定 和 经 济 保 持 可 持续 增 长 的实 际 汇 率 ,它
率 ” ( 均衡 汇 率 ) 失 调 程 度 。国 内 即 及
关 于 人 民 币 均 衡 汇 率 的 研 究 主 要 基 于
2 0 年 第 三 季 度 的 季 度 数 据 ,对 人 03
民 币 均 衡 汇 率 及 汇 率 水 平 的 合 理 性 进 行 估 计 。 计 量 结 果 发 现 , 1 9 年 以 94
激啁 聊 大砚 学 笔
FE E R方 法 不 同 的 是 ,行 为 均 衡 实 际 汇 差 异 ,人 民 币 大 约 低 估 4 %; F a k l 0 rn e
见 的 均 衡 汇 率 模 型 。 其 中 , 应 用 最 多
的 是 B ER和 E E RE 。 因 此 ,按 利 用 R
黑 龙 江 金 融 HE L IONG I JANG
2 第 0 期 FNA E 01 1 3 I NC
引言
在 现 代 开放 经 济 条件 下 ,汇 率水 平 适 当 与 否 ,对 一 国 经 济 的 和 谐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近 年 来 人 民 币 连 续 升 值 , 尤 其 金 融 危 机 之 后 , 人 民 币一 直 面 I 着升 值 的压 力 ,这 个 问题 临 也 为 各 国 政 府 和 经 济 学 家 所 关 注 。 因
现 了两 次较 为 严 重的 高估 ,1 8 年 初 97
到 1 8 年 末 出现 较严 重 的低 估 ,1 9 98 97 年 以来 人 民币 汇率 并未 出现较 明 显的
低估。
E wad 1 8 ) d r s(9 9 第一 个 提 出 了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均 衡 实 际 汇率 理 论 ( RER) E , 充 分考 虑 了发 展 中国 家 宏观 经 济 中 的
究。
(0 4使 用 修 正 的 购 买 力 平 价 方 法 研 2 0) 究 认 为 ,人 民 币 在 2 0 年 低 估 超 过 04 3 % ;An e sn 2)4 比 较 了 1 个 亚 5 d ro ( ()) ( 1 洲 经 济 体 后 指 出 ,人 民 币 是 第 二 大 错 估 ( 估 ) 种 ,仅 次 于 日元 ;Vi ii 低 币 r ne g
定 、持 续 增 长 有 重 要 作 用
■丁建 秀 / 文
经 济均 衡 分 析 法 ,将 均衡 汇率 定 义 为 对 内实 现 经 常 项 目潜在 生 产能 力 ,对
外 实 现 经 常 项 曰 和 资 本 项 目 均 衡 的 ’ 『 L 率水 平 。
元 、德 国 马 克 、英 镑 等 西 方 主 要 货 币 的 明 对 实 际 有 效 汇 率 行 为 有 影 响 的 经 济 变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J rme L Sen (9 4 量 并 没 有 包 括 在 F E eo . ti 1 9 ) E R的 计 算 框 架 中 , 系 统 提 出 了 自然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理 论 因 而 F E E R ̄ 法 计 算 的 均 衡 实 质 汇 率 在
此 ,准 确 判 断人 民 币汇 率 是 否 合 理 ,
对 我 国 乃 至 世 界经 济 稳 定 、持 续 增 长 有 重 要 作 用 。 判断 人 民 币汇 率 水 平是
否 合 理 ,首先 应 当设 立 一 个 适 当 的 判 定 标 准 ,然 后 将 人 民 币汇 率 与 这个 标
率 理 论 将 重点 放 在 实际 有 效 汇率 行 为
本 身 。 该方 法 运 用近 年 来 计量 经 济 学 发 展起 来 的协 整 技术 ,从 统 计学 意 义 上 发 现 实 质 汇 率 和 早 先 文 献 识 别 出 的 各 种 中长 期 汇 率决 定 因 素之 问的 协整 关 系 , 以此作 为确 定 均衡 实 质 汇 率和 评 估 汇 率 是 否 失 调 的基 础 ,较 之 F E E R 方 法 具 有 可操 作 性 强 的优 点 。 因此 , 近 年 来 BE R法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均 衡 实 E 质 汇 率 测算 和 汇率 失 调 问 题 的实 证研
济 要 素 均 衡 汇 率 理 论 (E R) 行 为 均 FE 和 衡 汇 率 理 论 ( E 这 三 种 方 法 对 人 民 BE R)
币 均 衡 实 际 汇 率 进 行 研 究 , 和 Ty r Bu es
提 出 和 发 展 的 基 本 均 衡 汇 率 模 型
(F EER ) 、 应 用 计 量 经 济 学 的 协 整 技 术 发 展 起 来 的 行 为 均 衡 汇 率 模
正 的 购 买 力 平 价 理 论 ( P ) 基 本 经 CP P 、
贸 易条 件和 相 对技 术 进 步率对 人 民 币
均 衡 汇 率 有 显 著 的 提 升 作 用 ;与 多 数 研 究 结 论 相 反 ,贸 易顺 差 促 使 人 民 币 均衡 汇率贬值 。 施 建 淮 、 余 海 丰 (2 0 0 5)利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