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学myology
河北医科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 解剖组胚教研室 陈海英
1
一、肌学总论
肌的分类(结构和功 能): 1、平滑肌:不随意肌 2、心肌:不随意肌 3、骨胳肌:随意肌
2
平滑肌:不随意肌
3
心肌:不随意肌
4
骨胳肌(横纹肌):随意肌,600多块
5
(一)、肌的 形态和构造
1、肌的形态分类: 长肌:四肢 短肌:躯干深层 阔肌:胸、腹壁 轮匝肌:孔裂周围
外口:
腹股沟管浅环(浅环)
47
通过的结构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48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49
三、头肌
(一)面肌(表情肌) (二)咀爵肌
50
(一)面肌(表情肌) 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 止于面部皮肤。 有环形肌和辐射状肌 两种,牵动面部皮肤 产生各种表情。
34
3、腹内斜肌
位置:腹外斜肌的深面,扇形 止点: a、绝大部分→腹白线。 b、下内侧部→腹股沟镰(联合腱)
→耻骨。
* 特殊结构: a、腹直肌鞘前、后层。 b、腹股钩镰。 c、参与提睾肌形成
35
4、腹横肌
位置:腹内斜肌深面。 特点:肌束横行向内。 特殊结构: a、腹直肌鞘后层 b、腹股钩镰(联合腱) c、参与提睾肌形成
拮抗肌: 在运动轴的相对侧 两个作用相反的肌 或肌群。 协同肌: 在运动轴一侧的作 用相同的肌。
9
• 肌的作用:
动力作用 收缩时牵引骨由 止点向起点方向 移动。
10
(三)肌的辅助装置 1、筋膜 A、浅筋膜(皮下筋膜) B、深筋膜(固有筋膜)
11
12
2、腱鞘
外层:纤维层(腱纤维鞘) 内层:滑膜层(腱滑膜鞘)
脏层 壁层
13
肌学各论
二 、 躯干肌
背肌、胸肌、腹肌、膈肌
14
一、背肌
(一)斜方肌trapezius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起点:枕外隆突、项韧带及
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和肩
胛冈。 作用:整肌收缩使肩胛骨向
脊柱靠拢;上部肌束 可上提肩胛骨;下部 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15
16
(二)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下。
25
3、前锯肌 serratus anterior
位置:胸外侧壁。 起点:上8肋的外面。 止点:经肩胛骨的前面,止于
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 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使肩
胛骨紧贴胸廓。
26
4、肋间肌 1)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 层,能提肋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内肌的深 面,可降肋助呼气。
31
2、腹外斜肌
位置:腹前外侧壁浅层。 肌束:外上—内下
起点:下8肋的外面。 止点:大部分→腹白线
一部分→髂嵴后部 下缘→腹股沟韧带
32
特殊结构
1)*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 部卷曲增厚连于髂 前上嵴与耻骨结节 之间。
33
2)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 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
27
四、膈 diaphragm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分隔胸腔和腹腔。 分部:
周围部:肌性部,起自胸 廓下口及腰椎前面
中央部:腱性部(中心腱)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与腹 肌同时收缩,增加腹 压,协助排便、呕吐 和分娩。
28
特殊结构: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第12胸椎高度, 降主 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
6
2、肌的构造:
肌腹: 肌纤维构成,具有 收缩能力。
肌腱: 胶原纤维构成,能 抵抗很大的牵引力
7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起点(定点):附着在 固定骨上的点为起点; •止点(动点):附着在 移动骨上的点为止点。 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
8
• 肌的配布方式与关节的运动轴有关
位置:背的下半部浅层、是 人体最大的阔肌。
起点:下6个胸椎棘突和全部 腰椎棘突及髂嵴后部。
止点:肱骨小结节下方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
后伸。当上肢上举被 固定时,可上提躯干 (引体向上)。
17
(三)竖脊肌 Erector spinae
位置:背部的深层,纵列于脊柱两 侧的沟内。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位置:胸前壁的上方, 呈扇形
起点:锁骨内侧份、胸 骨和第1~6肋软 骨的前面
止点:肱骨大节结下方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
内。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引体向上。
23
作用:使肱骨内收、 旋内。如上肢固定 可上提躯干,也可 上提肋以助吸气。
24
2、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位置:胸大肌深面, 三角形。
18
二、颈肌
1、颈阔肌:
浅筋膜内,薄扁肌 作用:紧张颈部皮肤、
下拉口角作用。
19
2、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
的内侧端 止点:颞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缩头向偏
同侧,面转向对 侧;两侧同时收 缩可使头后仰。
20
3、舌骨上、下肌群
21
三、胸肌
胸上肢肌 胸固有肌
22
1、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第10胸椎高度,食管 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 第8胸椎水平,下腔静脉通过。
29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二)后群:
30
(一)前外侧群 wenku.baidu.com、腹直肌
位置:腹前壁正中线两侧 的腹直肌鞘中,有 3– 4条腱划。
起点: 耻骨联合与耻骨结 节之间。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 肋软骨的前面。
作用:脊柱前屈、增加腹压
43
44
2、白线 在正中线由三层腹 壁阔肌腱膜交织而 成。起自剑突止于 耻骨联合。
脐环?
45
* 3、腹股沟管
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 上方,腹前外侧壁下部 肌和腱膜之间的斜行裂 隙,长约4--5cm。
46
两口:
内口:
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 腹股沟韧带上方约1.5cm, 为腹横筋膜随精索或子宫 圆韧带向外的突口。
作用:降12肋并使脊柱腰 部侧屈。
40
腹直肌鞘
由腹外侧壁三个扁 肌的腱膜构成,分 前、后两层。
41
腹部的局部结构:
1、腹直肌鞘
由腹外侧壁三个扁 肌的腱膜构成,分 前、后两层。
42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腹 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 层+腹横肌腱膜。 在脐下4--5cm后层 缺如,形成弓状 线,弓状线以下, 腹直肌后面与腹横 筋膜相贴。
36
提睾肌:
男性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最下部肌束一起随 精索出腹股沟浅环进 入阴囊,包绕精索、 睾丸。作用:上提睾 丸。
37
腹肌
38
腹前外侧群肌的共同作用
1、保护和支持腹腔脏器。 2、增加腹压便于排便、
分娩、呕吐等。 3、降肋助吸气。 4、使脊柱前屈、侧屈及旋转。
39
(二)后群
1、腰方肌
位置:位于腹后壁脊柱两 侧,呈长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