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08年度常委会会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08年度常委会会议佚名【摘要】@@ 本刊讯 2008年2月15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8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委员朱作言、武寅、孙寿山、刘青,常委陈运泰、李济生、张礼和、张焕乔、贺化、张先恩、沈爱民、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陈红、郗小林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年(卷),期】2008(010)001【总页数】2页(P5-6)【正文语种】中文本刊讯 2008年2月15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8年度常委会会议。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委员朱作言、武寅、孙寿山、刘青,常委陈运泰、李济生、张礼和、张焕乔、贺化、张先恩、沈爱民、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陈红、郗小林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朱作言副主任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一 2007年工作情况200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常委会领导下,依靠各分委员会和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在拓展新的学科名词工作领域,完成审定和公布出版任务,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等各个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1.分委员会组建与换届工作。
2007年以来共组建或换届10个分委员会,另有部分学科分委员会正在筹建过程中。
2.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
2007年开展审定工作的学科达到33个,其中共完成7个学科的名词审定任务,出版7本学科名词。
此外,完成编译奥体项目名词、审查新版《辞海》的科技词条两个专项名词工作。
3.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
2007年开展对照统一工作的学科达到14个,并出版了2本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
两岸专家积极交流研讨两岸科技名词,如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研讨会完成了《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本终审工作,并将矮行星Eris定名为“阋神星”。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大会总结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大会总结武寅【摘要】@@ 2010年10月22日rn各位委员、各位代表:rn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即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rn首先,我要对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佩,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出对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责任、重视和投入.我们这次会议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盛会,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这些学科领域中间存在一条紧密联系的纽带,这条纽带就是名词审定工作.这项工作是一个以自觉奉献为特点,以内在需求为动力,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科学规范为目标的重大项目,是一个不计名利,为科学事业做贡献、做奉献的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年(卷),期】2010(012)006【总页数】4页(P17-20)【作者】武寅【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即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首先,我要对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佩,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出对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责任、重视和投入。
我们这次会议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盛会,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
这些学科领域中间存在一条紧密联系的纽带,这条纽带就是名词审定工作。
这项工作是一个以自觉奉献为特点,以内在需求为动力,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科学规范为目标的重大项目,是一个不计名利,为科学事业做贡献、做奉献的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当前,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从形式、内容、要求和侧重点,一直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都在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一个常做常新,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正是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把我们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以及众多一流的专家学者汇集在一起,利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和宝贵的机会,相互了解各个学科的动态,学习和借鉴各自学科在完成审定工作时具有普遍意义和启发性的经验和做法。
这次会议召开得十分成功,必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13年度常委会会议

月, 组织 召开 了 编 委 会 会 议 , 规划 了 2 0 1 3年 的 期 刊工 作 。
布 出版 1 5种名词 书 , 同时还在 科技 新 词提取 和发布
和 网站系 统 的基础 上开 展对 官方 网站 的升 级改 造 ,
会议 首先 听取 了全 国科技 名词 委专职 副 主任刘 青 同志关 于“ 全 国科学 技术 名词 审定 委员 会 2 0 1 2年 工 作总结 和 2 0 1 3年工作计划 要点 ” 的汇报 。
一
2 0 1 2年工作总结
机制 等方 面进 行 了一些探 索 , 并取 得一定效 果 。
2 .宣传 与推 广 工作 。2 0 1 2年 , 全 国 科 技 名 词 委 把科 学审 定 和积极 推 广结合 起 来 , 注 重 发挥 新 闻
8 . 支 持 民 族 地 区科 技 名 词 工 作 。2 0 1 2年 , 全
1 . 科 技名 词 审定 公 布工 作 。2 0 1 2年 , 全 国科 技
名词 委新组 建 或换 届 医学 、 声 学 等 5个 学 科 分 委员 会, 共有 4 5个 学科 分 委 员 会 开 展 审定 工 作 , 全 年公
并 在术 语 数据 库建 设上 取得 较大 进展 。
7 . 《 中国科技术语》 期 刊建设 。2 0 1 2年 , 《 中
等1 5个 学科 的 科 技 名 词 交 流 对 照 统 一 工 作 , 编 撰
《 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 《 两岸科 学与技术 常用 词典》 工作取得 快速进展 , 《 两岸 中小学生科 学词
科技类图书插图的常见问题浅析

编辑出版BIANJI CHUBAN科技类图书插图的常见问题浅析◎ 崔占军[摘要]插图是科技类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读图时代下,以图说文的图书颇受读者欢迎。
科技类图书插图涉及内容广,专业性强,其常常因为选图不当、编辑审读不细致,导致内容错误,进而误导了读者。
因此,本文对科技类图书插图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基于笔者多年的编辑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图书插图;插图错误;编辑加工插图是科技类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为技术图解性插图,主要用于表现对象的特点、性能、关系等,并紧扣相对应的正文,进而在表现手法上能够清楚、准确地说明问题。
插图有时起到以图辅文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内容的主体。
其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插图可以使图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比如趋势线、柱状图等可以让图书正文中有关数据的分析和对比一目了然;第二,有些内容用文字是无法完全表述准确和清晰的,如生物外貌、人体器官形态等就必须借助插图展示;第三,有些插图具备专业性表达的特点,一般的语言文字表达难以替代,比如机械图、电气图等就被称为工程师的“语言”。
因此,好的图书插图不仅可以起到以图辅文的作用,而且简单明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图书的插图从图形上可分为线条图和照片图。
其中,线条图按照专业不同,又包含机械图、电气图、建筑图和数学函数图等。
但不论哪一种,图书插图由图形、图号(图序)、图名(图题)、图注和图例等5个部分构成,一般至少包含其中两三项。
插图的这5个部分都是图书出版过程中“三审”的对象,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相关规定的图形、图字都应该改正。
插图涉及内容广、专业多,其中的一个专业,甚至一个问题(如地图),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论述。
因此,本文仅就插图的一些常见问题和部分差错进行汇总和浅析。
一、涉及政治性问题图书插图中涉及的政治性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三大类。
第一,地图是这类问题的多发地,容易出现诸如漏画台湾和南海诸岛、错画中印边境、出现涉密内容等问题。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 引言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2.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

特 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中图分类号:N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3.001 2018年4月23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常委会会议㊂中国科学院院长㊁党组书记,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白春礼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㊂教育部副部长㊁国家语委主任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杜占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李培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旭,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何鸣鸿,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以及袁亚湘㊁沈家煊㊁康乐㊁宋军㊁田立新㊁崔拓等常委和代表共25人参加会议㊂杜占元主持会议㊂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裴亚军所做的关于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报告㊂201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技名词工作 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常委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 支撑服务”战略定位,着力抓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㊁宣传推广㊁学术科研㊁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㊁迈向新台阶㊂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的工作扎实有效,系统性㊁全面性㊁规范性㊁创新性和层次水平等上了新台阶,同时对2018年工作提出意见㊁建议㊂杜占元副主任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要系统部署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重点学科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发展有中国特色和话语权的学科领域;继续加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㊁对照和统一工作,推动两岸科技交流㊂李培林副主任指出,审定科技名词难度大㊁要求高,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项目管理上要统筹规划,增强对项目承接方的约束力㊂刘旭副主任指出,要对 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梳理㊁评估,对需要加强的工作要研究出对策㊂何鸣鸿副主任指出,科学技术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要加强科技名词工作重要性和权威性的宣传,要加强审定专家人才的培养,加强新学科㊁新领域的名词规范工作,要拓宽渠道,争取更多发展资源㊂袁亚湘常委表示,将促进中国数学会进一步支持数学名词审定和宣传推广;沈家煊常委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对规范中国传统学科术语的外译工作研究;康乐常委认为,编纂两岸中小学生科技词典等工具书很有意义;宋军常委认为,科技名词工作要为科技强国和提高国家软实力服务,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田立新常委表示,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家语委多年紧密合作,已有了多项成果,双方将继续在科学普及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合作;崔拓常委指出,2018年应当对 十三五”规划做好评估,拟定推进措施,并加强全方位宣传推广应用工作㊂王效杰代表㊁龙腾代表㊁高宝新代表㊁杨鲁代表㊁刘俊立代表就术语信息化建设㊁术语资源共享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㊁重要术语科研项目攻关㊁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㊂白春礼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㊂他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2017年工作卓有成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年很好地完成了 十三五”规划的年度工作任务,宣传推广㊁学术科研㊁合作交流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开展,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多方参与,开放共享的思路得到了较好贯彻,坚持以需求促发展,统筹委员会㊁专家队伍㊁社会三大主体,努力构建委员会引领㊁依靠专家和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机制;注5中国科技术语/2018年 第20卷 第3期重发挥常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作用,各方给予了极大支持㊂白春礼主任指出,科技名词工作是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促进科技研究与交流㊁学科发展㊁科技成果传播应用㊁语言文化繁荣有重要作用,科技名词规范化需要长期坚持㊁不断发展㊂要正确认识科技名词规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㊁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科技名词规范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要立足新时代㊁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开创科技名词规范工作新局面,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语言㊂白春礼主任强调,201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名词工作的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名词规范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工作快速发展㊂白春礼主任表示,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目前还存在短板,如科技名词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还得不到很好地凸显,科技名词工作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名词委统筹协调㊁政府部门支持㊁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下一步要积极研究㊁应对当前科技名词规范工作中面临的机遇㊁困难和挑战,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积极提出对策㊁加强督办,努力加以解决,各位常委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创新性地开展新时代科技名词规范工作㊂动 态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专家审稿会议2018年4月19 20日,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审稿会议㊂来自编辑出版界的傅祚华编审㊁王平编审㊁邹华清编审㊁乔永编审㊁李弘编审㊁宋岚编审等10余位专家出席㊂会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代晓明编审主持㊂会上,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田胜立编审首先向专家们报告了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介绍了编辑出版学概念架构㊁收词框架,以及条目确立㊁释义拟制的过程㊂专家们认为,审定规范编辑出版学名词意义很大,有利于促进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完整;难度也很大,是一项集大成高层次的工作,面临一定的挑战性㊂专家们对稿件提出了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架构需要丰富㊂补充 数字出版”类别㊂二是收词需要完善㊂常见词㊁核心词不应漏收,如 令” 令重” ERP”等;成对词㊁成套词应收全,如 四封” 印刷四原色”等㊂过时的词㊁概念不成熟的词不应收录,如 上网本” 数据编辑”等㊂三是异名处理要恰当,如 三级审稿制”,其全称 三级审稿责任制”应收入; 国内统一刊号”不应作为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又称,而应作其曾称㊂四是定义上需要打磨,一些条目存在释义不够准确精练㊁同类词邻近属概念表述不一致的问题㊂五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一些条目英文名不够准确㊁参见落空㊂专家们还提出了几项重要建议,一是鉴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电子网络出版方面名词可能在概念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建议着重对这大类的名词进行修改㊁扩充㊂二是借鉴业界的行业标准㊁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出版词典“㊁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㊂三是扩充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专家队伍,吸收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积极性的专家参与名词审定㊂(代晓明)6。
规范使用科技名词支撑服务科技创新

一、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的意义
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荀子: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林奈:不知道事物的名称,就不会认识事物。(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 严济慈: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名,即知其事。
2019/9/27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一、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的意义
前言
“4个纳入”:从2015年起,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将科技名词的规范使 用,纳入出版物质量考核体系、纳入新闻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纳入新 闻出版学术出版规范、纳入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未规范使用科技 名词者,不能得到高等级的奖项。可见,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需要正确 了解、理解和规范使用科技名词,已是必需和必然。
前言
科学技术名词,是专业领域中科学和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简称科技 名词,也称术语,由国务院授权的机构审定公布和推荐使用。
现有机构是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药典委 员会。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习惯上称为“科技名词”; 国家标准中涉及的名词,习惯上称为“术语”。
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 工作
2019/9/27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
1985年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 1987年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指出,经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
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 应遵照使用。 1990年国家科委、中科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文提出三项 更具体的要求:(1)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 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2)编辑出版单位出版的书 刊、文献、资料,要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 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3)凡已公 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
医学论文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A.连续出版物[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C.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F.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G.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H.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I.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J.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一、期刊发表论文的标准格式为: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邮政编码)[摘要](以摘录或缩编方式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50~300 字 [关键词](选用可表达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1] [2] [3]…… (有的期刊还要求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作者简介与作者联系方式.一、书写格式1.论文的结构论文题目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一、(正文)二、(正文)三、(正文)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参考文献2.字体字号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广泛,国外已超过
3000多万人在学汉语,100多个国家2500多
所大学在教授汉语,做好汉语科技名词工 作是对世界的贡献。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二、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国务院批复
国务院1987年明确批示: 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
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委员
钱三强(1913-1992)
第一任(1985-1992)
卢嘉锡(1915-2001)
路甬祥 第三任(2001- )
第二任(1992-2001)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6000多位专家学者 500多位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亲自参与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四位院士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long range and tactical navigation system (LORTAN )
简 明 性 原 则
远程战术导航系统 罗坦系统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CMOS集成电路 sampling with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prediction 3P抽样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名词简单明了,易懂、易记、易写,便于使用,这是命名的 基本要求和原则之一。 optical fibre 光纤
简 明 性 原 则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radar) 无线电探测与定位雷达
impact avalanche transit time diode (IMPATT) 碰撞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崩越二极管
Highway—express way—free way
系 统 性 原 则
高速公路 公路—快速路—高速公路
车床、铣床、磨床、镗床、刨床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协 调 性 原 则
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同一概念往往在 不同学科里都要运用。为了便于交流,各学科在表述相同概念时 用语应当统一。 副学科服从主学科,主学科尊重副学科。
冶金学名词审定会 师昌绪院士、肖纪美院士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组建名词审定分委员会93个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审定、公布、出版学科名词(107种)
全国科 技名词 委审定 公布的 第一本 名词书 第一批加注定义的名词书 已 公 布 的 名 词 书 总 览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单 义 性 原 则
overland flow 坡面水流—坡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径流 —表面水流—„„ 坡面流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pressure 压力—压强 interface 接口计算机硬件 界面计算机软件
单 义 性 原 则
perspiration 出汗人或动物皮肤排泄出液体的过程 发汗由于药物作用而被动出汗的过程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三、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及成就
名词工作组织和名词工作队伍 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 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宣传推广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职责: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授权,依法代表国家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 的权威性机构
四、关于汉语科技名词的审定原则、方法
科学性原则 单义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习惯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中文特性原则 国际性原则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定名应当准确表达一个概念的科学内 科 涵和本质属性,使其“名符其义”。 学 e.g. mechanical motion 性 机械运动力学运动 原 则 noise
成电路,LSI—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
minicomputer —小型计算机
medium-scale computer —中型计算机 super-minicomputer —超级小型计算机 large-scale computer —大型计算机 super computer —巨型计算机 mini supercomputer —小巨型计算机
例如: 在最近举行的SCO’96论坛上,SCO宣布在其 Internet系列产品上添加了新成员,其中包括 Netscape公司的Fast Strack Server、Oracle Webserver、Oracle Power Browser和来自于 Morning Star公司的独立式PPP、SCO具有Internet 功能的Term vision,以及最近发布的SCONC/OS产 品。(原文照录)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声纳 acoustic susceptance 声学中的一个物理量 声呐 sonar 超声探测与定位
单 义 性 原 则
原子量 atomic weight relative atomic mass(相对原子量) relative atomic mass of element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mathematics logic—symbolic logic 数理逻辑 instruction register—program register 指令寄存器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一
科技名词审定与统一的意义
1 消除名词混乱现象,促进科技交流与知识传播
2 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3 支撑学科建设,保障科技协调发展 4 保障科技书刊、文献检索的质量
5 防止“语言入侵”,维护语言健康
6 保障贸易顺畅,避免经济损失 7 传承和推广中华文化
等,现统一为“因特网”。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3 支撑学科建设,保障科技协调发展
任何学科都必须有自己一套系统完
善的名词来支撑,否则就不能扎根 与发展。
科技名词的统一乃是一个独立自主
国家在学术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条 件,也是实现学术中国化的最起码 的条件。 ——郭沫若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单 义 性 原 则
一个名词只对应一个概念,即“一词一义”。 并且一个概念也只对应一个名词,即“一义一词”。
e.g. mass quality 质量
atmospheric mass — atmospheric quality
大气质量 大气质量— 大气品位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nowcasting 现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日预报—短时预报 —临近预报 临近预报
吸收、消化和汉化外来语,丰富汉语文化。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在2010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对行 政机关公文中涉及字母词审核把关的通知”中明确要求:
(1) 强化在公文中依法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 严格规范使用公文中涉及的字母词。 (3) 切实加强字母词的翻译审定工作。 (4) 加强对公文中涉及字母词的审核把关。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孔
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 荀 子: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 善名。 严 复:一名之立,旬月踟躇。 林 奈:不知道事物的名称,就不会认 识事物。 严济慈:凡百工作,首重定名,每举其 名,即知其事。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1 消除名词混乱现象,促进科技交流与知识传播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习 惯 性 ( 约 定 俗 成 ) 原 则
有些名词的定名虽不尽合理,不太名符 其义,但已使用很久且应用范围很广,人们 都已习惯,则宜继续使用,不宜轻易改动。
robot
火车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习 惯 性 ( 约 定 俗 成 ) 原 则
menu
菜单? 选单?
公分,重8930公分,故其密度为每一立方公分
8.93公分”。 ——严济慈《论公分· 公分· 公分》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2 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意义可比书同文、车同轨。
文化工程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统一上有巨大作用。
Internet一词从1994年引进至
1996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产生了 15种不同的汉语名称,如国际互 联网、全球互联网、交互网、网 间网、网际网络、国际电脑网络
ERGONOMICS
工效学
human engineering, biotechn人类工程学/工作环境改造学/工效学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1 消除名词混乱现象,促进科技交流与知识传播
“今有长方形铜板一片,长50公分,宽40公 分,面积0.02公分(即2000平方公分)。厚0.5
科技名词规范化 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刘 青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文字最开始出现是一种人为干预和约定的结果,
语言发展史即是一个人为干预的历史。 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 的一种约定性符号。 一项基于语言学、术语学、符号学、逻辑学、 编辑学等基本理论的研究。
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科技名词规范应用
6 保障贸易顺畅,避免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