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 西北师范大学

合集下载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教材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教材

免疫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免疫系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最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调控机制,免疫反应的记忆和适应能 力,以及免疫治疗的创新方法。
总结和展望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护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随着对免 疫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开 发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教材
本医学教材将介绍免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及天 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同时还将探讨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相关疾病,诊 断和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方法,免疫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整个内 容进行总结和展望。
免疫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套天然的保护机制,旨在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并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相关疾病
免疫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 缺陷病。
诊断和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的方法
诊断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 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和手术治疗,根据具体疾病的情况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白血球、淋巴组织和免疫蛋白。每个组成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白血 球的目标识别和消灭能力,淋巴组织的信息传递和调节功能,以及免疫蛋白的病原体中和和排除功能。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
天然免疫是先天获得的免疫能力,通过非特异性机制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 病原体。获得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免疫能力,通过特异性机制识别和消灭已 经接触过的特定病原体。

免疫学概述PPT课件

免疫学概述PPT课件
免疫学概述
• 免疫系统简介 • 抗原与抗体 • 免疫应答 • 免疫病理 • 免疫学应用
01
免疫系统简介
免疫系统的作用
防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和真菌,以保护身体免 受感染。
清除体内异常细胞
促进组织修复
免疫系统在组织损伤后能够迅速反应, 释放出生长因子等化学物质,促进受 损组织的修复。
颗粒抗原
呈颗粒状或细胞形态的抗原, 如细菌、病毒和红细胞等。
隐蔽抗原
通常被机体自身所隐藏,如眼 晶状体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等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 白,具有Y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同的 重链和两个相同的轻链。
功能
抗体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 原-抗体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促进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以及 诱导细胞毒反应等。
哮喘、荨麻疹等。
治疗超敏反应的方法包括避 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
药物、免疫疗法等。
自身免疫病
定义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 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
引起的疾病。
分类
自身免疫病有多种类型,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等。
症状
自身免疫病的症状因疾 病类型而异,但通常表 现为关节疼痛、皮疹、
免疫自稳
通过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 保持内环境的稳定,防止 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监视
对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进 行监视,及时发现并清除 癌细胞等异常细胞,防止 肿瘤的发生。
02
抗原与抗体
抗原的种类与特性
简单抗原
由单一物质构成,如某些多糖 、脂质和色素等。

免疫基础知识PPT课件

免疫基础知识PPT课件
免疫基础知识ppt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细胞 • 抗原和抗体 • 免疫应答 • 免疫疾病与疫苗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定义
01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的 网络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组 织和器官组成,负责抵御外来病 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02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来抗 原,产生免疫应答,以维持机体 的健康。
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B细胞分化与增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 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胞
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T细胞和B细胞会转化为记忆T 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快速增殖分化 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免疫持久性
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存活时间较长,能够在体内长期存 在,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记忆,从而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应答。
构等。
抗体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 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通常
为蛋白质。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 体液中,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结构、功能和产生机制在 不同的免疫反应中有所不同,但 它们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如可变区和恒定区等。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免疫系统组成
01
02
03
04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 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 巴结、脾等,是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 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负责执
行免疫应答的各种功能。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 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

免疫系统第一节 PPT

免疫系统第一节 PPT

腔上囊 (bursa of Fabricius)
又称法氏囊,就是鸟类动物特有得免疫器 官,位于胃肠道末端泄殖腔得后上方,就是结 构与胸腺相似得囊状组织,具有训化B淋巴 细胞成熟作用,和骨髓就是类同器官。
胸腺 (thymus)
位置:胸腔前上部(胸骨 后方)
大小:新生儿10~15克;性 成熟期 25~40克;老年 10~15克。
免疫系统第一节
一、中枢免疫器官
(central lymphoid organs) 又称一级免疫器官。
就是各类免疫细胞产生、增殖和分化成 熟得场所。
骨髓 (bone marrow )
造血微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 分泌许多细胞因子
骨髓 组成
造血干细胞
毛细血管网络
造血 干细胞
髓样干 细胞
红细胞系、粒 细胞系
形态:成锥形,分不对称 左右两叶
胸腺得结构
胸腺
被膜
实质
胸腺小叶 (基本结构单位)
皮质 髓质
胸腺细胞--未成熟和成熟T细胞。
胸腺实质
基质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胸腺得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
二、外周免疫器官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就是免疫细胞定居及产生免疫应 答得场所。
被膜
实质 白髓
红髓 脾索
脾血窦
脾脏结构
T细胞40%,B细胞60%
被膜 实质:白髓和红髓。 白髓: 中央动脉
胸腺依赖区:T细胞
胸腺非依赖区:B细胞
红髓:脾索 脾血窦
红细胞、巨噬细胞、树突 状细胞、粒细胞、少量淋 巴细胞
单核细胞系、 巨核细胞系
(多能干细胞)
各种淋巴细胞 骨 髓 依 赖 性

免疫系统课件

免疫系统课件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 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常见过敏反应
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
过敏反应的治疗
治疗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 治疗、免疫疗法等。
03
特异性免疫
T细胞
T细胞来源
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 细胞,经过胸腺的分化发 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
T细胞功能
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激活 和调节免疫反应的功能, 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 组成部分。
T细胞分类
根据功能和分化阶段,T细 胞可分为CD4+辅助性T细 胞、CD8+细胞毒T细胞和 调节性T细胞等。
表面。
T细胞激活
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识别 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 被激活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 细胞。
B细胞激活
B细胞通过B细胞受体(BCR)识别 抗原,被激活并分化为浆细胞和记 忆B细胞。
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细胞因子分泌
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分泌细胞因 子,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等,促进免疫细
抗原类型
抗原可以是微生物、自身成分或其他外源性物质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
3
抗原识别与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是启动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通过抗原 识别,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并产生相应的免疫 应答。
04
免疫应答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识别
抗原进入体内后,被抗原提呈细 胞(APC)摄取并处理,形成抗 原肽-MHC复合物,表达于APC
重组蛋白疫苗
DNA疫苗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ppt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ppt
3 恶性肿瘤
部分癌细胞可能学会"隐隐藏于免疫系统之中"并规避免疫细胞对其的攻击。
免疫系统的维护与增强
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可以帮助身体维持稳定, 有助于身体抵抗攻击。
养成好心态
减少负面因素和压力有助 于减少疾病风险。意义不 限于此,充实的生活也可 以提升机体抵御力。
与医生密切配合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检测疾 病。在有必要的时候,及 时治疗免疫系统的疾病, 相信充分的医学支持回报 会更大。
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
1
胸腺
2
生成T细胞:
胸腺嘧啶核苷酸脱酶可以删除应有
的T细胞活性, T细胞受体抱合一个
自身的MHC配体,同时其他信号如
3
共刺激分子、细胞附属因子在T细
胞与树突状细胞互作中也参与作用。
骨髓
生产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和一些T 细胞的前体。
脾脏
免疫反应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扩增和 分化,是其他细胞进入血液和结缔 组织的关键门户。
免疫系统的协调作用
免疫调节因子 免疫球蛋白 HLA体系 细胞因子
功能 识别致病因子并中和毒素 标记个体身份并协调自身免疫 调节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的疾病与异常
1 免疫缺陷病
致病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对抗,侵入口腔时,人体对受感染区域的免疫能力下降。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反应出现瑕疵,畸形细胞开始摧毁正常组织、臓器和生理过程。
免疫系统概述医学ppt
欢迎进入免疫系统的世界——这是一个探索免疫系统组成、功能和调节的旅 程。我们将研究人体如何与外界进行交互,以及如何保持免疫稳态。
免疫系统的定义
它是什么?
人体抵抗外界病原微生 物的生物学防御系统。

免疫系统概述PPT课件

免疫系统概述PPT课件
重 点:
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单核 吞噬细胞、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种类、分群、形态特征及功能。
难 点: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种类、
分群、形态特征及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一个 重要系统。 它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 子组成。 免疫组织——又称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又和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外周,
发育过程:
胸腺细胞(来自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 被膜下区 皮质区 髓质的移行成熟过程。
(1)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
第一章 免疫系统概述(2学时)
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的结构和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的结构和功能
3.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4.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淋巴细胞分类及功能 基本要求:
了解组成免疫细胞系统的器官、组织的结构特征和和功能,造血干 细胞的分化途径,免疫细胞的种类、分群、形态特征及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组成:多种胶原蛋白、网状蛋白纤维、 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含昆 布胺酸和纤维粘连蛋白)等。
功能: a.维持胸腺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b.促进细胞-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c.胸腺细胞移行成熟。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2.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胸腺为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 --- 影响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 增殖和选择性发育。

免疫系统PPT课件

免疫系统PPT课件

细胞免疫 Ag
效应TC
记忆性TC
(1周)
A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年)
清除Ag 直接杀伤靶 C
B淋巴细胞
初始 B 细胞
体液免疫 Ag
浆 C (效应 BC ) 记忆性 BC Ag
产生Ab Ab + Ag, 清除Ag
3. NK细胞 无需抗原刺激,也不借助抗体,即可直
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 单核吞噬C系统 ###
概述
组成: 免疫C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功能:
免疫防御:体外 Ag(Antigen) 免疫监视:体内变异 C 免疫稳定:体内衰老 C
二、主要的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分类:
T细胞(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B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NK细胞(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初始T细胞
LC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2. 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B细胞
生发中心
四、淋巴器官
胸腺 中枢淋巴器官 骨髓
淋巴结 周围淋巴器官 脾
扁桃体
T、B早期分化的场所 免疫应答的场所
1. 胸腺
皮质
cortex
髓质
medulla
胸 腺 高 倍
( )
Thymus HE
(1)胸腺皮质
皮质:
胸腺上皮C:少. 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胸腺C:多,85-90%.
胸腺上皮C 胸腺C
(85-90%)
胸腺上皮C
胸腺皮质:两种主要C的分布
(2)胸腺髓质
胸腺上皮C:多.
胸腺C:少.
胸腺髓质
medulla
胸腺上皮C
胸腺小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即机体 “自我识别,排除异己”,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 性保护,并且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 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进化的结果。免疫学是研究人类 和实验动物体内、外免疫反应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不同的淋巴因子有不同的效应,如淋巴毒素可杀伤靶细胞,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使巨噬细胞集中于抗原侵害部,巨噬细 胞活化因子可使巨噬细胞增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力增强; 巨噬细胞武装因子可增强巨噬细胞特异性的吞噬作用等,故 淋巴因子起着扩大免疫效应的作用。
1.感应阶段 是对抗原的识别处理阶段。抗原是能在机体中引 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异体细胞或大分子 等。进入机体的抗原,除少数可溶性物质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外,大多数要经过巨噬细胞销摄取、处理后传递给淋巴细胞, 使相应的淋巴细胞得以识别抗原。处女型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 原时,一般尚需辅助性T细胞的协同作用,就是说只有两种淋巴 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同时与抗原的不同部分发生特异性结合时, 才能共同识别抗原并发生淋巴细胞转化
体液免疫是通过体内抗体的增多来清除抗原的,从初次抗原刺激到产生大量 的抗体约需7~20天,IgM先出现,随后出现的是lgG,但其数量不多,当抗原 再次刺激引起第2次应答时,只需4~~7天即可产生大量抗体,主要是lgG,数 量较第一次多,维持的时间也长,这是因为有大量记忆细胞迅速转化和增殖 的缘故。

4.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 NK细胞。细胞中等大小,胞质中 有大小不一的颗粒,电镜下可见此种颗粒为溶酶体,此外还有 较多的线粒体,故NK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血液内约5% 的淋巴细胞是NK细胞,NK细胞不需抗原激活,也不依赖抗体, 即可直接杀伤某些靶细胞,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故 在抗肿瘤中起重要作用。 T细胞和B细胞自胸腺或骨髓内形成后,在未遇到相应抗原刺激 之前,称为处女型细胞。处女型细胞是属于休息期的细胞,寿 命约数月,多位于牌及淋巴结内,必须在相应抗原刺激下才能 进入下一阶段的分裂分化。 (二)浆细胞 浆细胞来自经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机体各部位均有分布,但 主要位于脾红髓,淋巴结(髓质)和骨髓内,它是一种免疫活 性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第四节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是由大量淋巴组织为主组成的器官,外包以结缔组织被 膜,淋巴器官依其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 巴器官两类。 中枢淋巴器官如胸腺和骨髓,由中枢淋巴组织构成,其中的淋巴 细胞受激素及所在微环境的影响,分裂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 不同特异性的处女型淋巴细 胞。中枢淋巴器官发生较早,它的发生不受抗原刺激的影响,在 出生前已基本发育完善,并开始向周围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输送 处女型淋巴细胞。 周围淋巴器官如淋巴结、牌及扁桃体等。由周围淋巴组织构成, 其中的淋巴细胞最初是由中枢淋巴器官迁来的。它们是发生免疫 应答的场所。周围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受抗原刺 激的影响,无抗原刺激时淋巴组织量少,抗原刺激后淋巴组织迅 速增大,致使淋巴器官肿大,抗原消失后又可恢复原状。
第三节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是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 即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支架,网眼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 和一些巨噬细胞。根据结构、功能、发生和分布的不同,淋巴组 织可分为中枢淋巴组织和周围淋巴组织。 一、中枢淋巴组织 中枢淋巴组织仅由上皮性网状细胞及网眼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 胞构成,不含网状纤维。上皮性网状细胞能分泌激素,形成诱导 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进入中枢淋巴组织可分裂分化为不同功能及不同特异 性的淋巴细胞,中枢淋巴组织发生较早,胎儿出生前已基本发育 完善,并开始向周围淋巴组织输送淋巴细胞。中枢淋巴组织分布 于中枢免疫器官,如胸腺、囊等同器官和骨髓。

(三)体液免疫 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体液中的抗体与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称体液免疫。 抗体是一种球蛋白,称免疫球蛋白(简称Ig),免疫球蛋白有 IgM、IgG、IgA、IgD和IgE等几种,在成人血清中主要是IgG。 IgG由4条多肽组成,通过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相连(其中包括两条 轻链和两条重键),其分子结构如“Y”型,一端为抗原结合端 (氨基端)—变区,即氨基酸顺序随免疫的抗原不同而异,有两 个相同的能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中和毒素,抑 制抗原(指细菌或细胞)代谢,或加速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另一 端称Fc端(羧基端)—恒区,即氨基酸顺序排列比较恒定,可与 具有Fc受体的细胞相结合(如巨噬细胞、K细胞、肥大细胞等), 分别产生不同的效应。免疫球蛋白结合抗原的不同特异性决定于 轻链和重链变区(氨基端)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不同。

l.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此类细胞是由胸腺内的淋巴 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成,然后从胸腺散播至周围淋巴器官和各处 的淋巴组织内。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的受体,能与相应抗 原结合发生免疫应答,行使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表 面有羊红细胞抗原受体,若将新鲜T细胞与羊红细胞混合,则T 细胞周围可粘着多个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用此方法测知 血液内的淋巴细胞约75%是T细胞。 T细胞至少可分为三个亚群:①辅助性T细胞,胞体小,数量较 多,细胞器不发达,它能协助T细胞或B细胞识别抗原,引起和 增强免疫应签。②抑制性T细胞,体积略大,数量较少,含有较 多的线粒体和溶酶体。它能抑制免疫应答,与辅助性T细胞共同 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弱。③细胞毒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形态相 似,它受抗原激活后可大量增殖,是产生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 细胞,通常所称的T细胞即指这种细胞毒T细胞。
二、周围淋巴组织 周围淋巴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及可眼中的淋巴细胞和 巨噬细胞构成,淋巴细胞最初由中枢淋巴组织迁来。根据淋 巴细胞聚集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分为: 1.弥散淋巴组织 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在网 眼中充满了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形成一片以淋巴 细胞为主的组织。弥散淋巴组织与周围结缔组织之间无明显 境界,其中含有T细胞及B细胞,常以T细胞为主,抗原刺激 能使弥散淋巴组织增大。 2.密集淋巴组织 基本结构与弥散淋巴组织相似,但淋巴细 胞更密集,主要由大量的B细胞和少量T细胞等组成,其中 淋巴细胞排列成球形者称淋巴小结,淋巴细胞排列成索条状 者称淋巴索,淋巴小结的体积随抗原刺激的大小而增减,无 抗原刺激时减少或消失,受抗原刺激后又增大与增多,是体 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指标。周围淋巴组织分布很广,主要分布 在周围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扁桃体等。Leabharlann 三、免疫反应的方式
机体免疫反应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具 有相对稳定性,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防御能力(也称先天免 疫)。
1.屏障结构 是阻挡病菌侵入,保护机体健康的一些机构。 如皮肤的角质层是良好的机械屏障,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 杀菌,呼吸道表面的纤毛能排除细菌,胃肠粘膜的分泌物、 泪液中约溶菌酶、唾液和鼻腔的分泌物均有杀菌作用,血脑 屏障可(防止)阻挡病菌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对中枢神经 有保护作用。 2.吞噬细胞 指血液中的粒细胞、肝、脾、肺、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它们具有吞噬功能,构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 微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三)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来自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于 免疫器官中,它是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能作变形运动, 并有趋化性,具有识别、粘附和吞噬作用,以及捕捉、处理 和传递抗原的作用。此外,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 干扰素、补体、溶菌酶等。 二、免疫反应(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指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过程。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2.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 增殖分化而成,然后从骨髓散播至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B细胞表面有膜抗体(抗原受体),用免疫荧光法可标记 B 细胞,血液内 10~15%的淋巴细胞是 B细胞,B细胞受抗原 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与该抗原相 对应的抗体(免疫球蛋白),行使体液免疫反应。 3.杀伤性淋巴细胞简称K细胞,由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发生, 血液内5~7%的淋巴细胞是K细胞。K细胞本身无特异性,但 它的表面有抗体的受体(FC受体),可借助抗体的介导特异 性地与靶细胞结合,杀死靶细胞,故K细胞又称抗体依赖细 胞毒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 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功能 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