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版微专题1
合集下载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一

9
@《创新设计》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该地河流没有结冰期,故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项错误;该地河 流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大,D项正确。第(3) 题,火电站会产生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其对城市的污染,要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还要考虑季风的因素,即建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和西南 风。与其垂直的郊外为西北方向郊外或东南方向郊外,故A项正确;火电站会产生较 严重的大气污染,不宜布局在城区内,D项错误。 答案 (1)D (2)D (3)A
10
@《创新设计》
2.[2016·新课标Ⅰ,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 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 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人口 少;干旱地区、湿热地区人口城市规模较小 气候主要影响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的施工,冬季受低温影响不宜施工,易冻;降水
对交通 的天气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山区在暴雨的天气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干旱地区、热带 地区夏季易受高温、酷暑的威胁。青藏高原上的高寒气候影响青藏铁路的施工 北方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沙;青藏地区墙体厚,穿藏袍→昼夜温差大;西北
3
@《创新设计》
续表
对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受降水量的影响;以 冰雪或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对湖泊
内流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低,盐度高;外流区, 降水多,湖泊面积大,多为淡水湖
对水文 对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沙漠地区
@《创新设计》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该地河流没有结冰期,故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项错误;该地河 流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大,D项正确。第(3) 题,火电站会产生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其对城市的污染,要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还要考虑季风的因素,即建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和西南 风。与其垂直的郊外为西北方向郊外或东南方向郊外,故A项正确;火电站会产生较 严重的大气污染,不宜布局在城区内,D项错误。 答案 (1)D (2)D (3)A
10
@《创新设计》
2.[2016·新课标Ⅰ,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 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 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人口 少;干旱地区、湿热地区人口城市规模较小 气候主要影响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的施工,冬季受低温影响不宜施工,易冻;降水
对交通 的天气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山区在暴雨的天气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干旱地区、热带 地区夏季易受高温、酷暑的威胁。青藏高原上的高寒气候影响青藏铁路的施工 北方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沙;青藏地区墙体厚,穿藏袍→昼夜温差大;西北
3
@《创新设计》
续表
对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受降水量的影响;以 冰雪或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对湖泊
内流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低,盐度高;外流区, 降水多,湖泊面积大,多为淡水湖
对水文 对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沙漠地区
2025届高三地理微专题二轮复习课件:冻土

冻土地貌组合
冰楔:在多年冻土区,地表水周期性注
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使裂隙不断扩大并为 冰体填充,剖面成为楔状,称为冰楔。
冰楔形成的条件: ①有深入到永冻层中的裂隙,并 为脉冰所填充。 ②冰楔的围岩是可塑性的,水在 裂隙中才能冻结、膨胀,围岩不 断受挤压变形,冰楔不断展宽。 ③需要严寒的气候条件,年平均 温度一般为-6~-3℃。
3.坡向、坡度的影响 坡向和坡度直接影响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阳坡日照时间长,受热多于阴坡, 因而在同一高度、不同坡向冻土的深度、分布高度和地温状况都不同,冻土的厚 度也不同。【根据观测,昆仑山西大滩不同坡向的山坡,在同一高度和同一深度 的阴坡地温比阳坡地温要低2~3℃,阴坡冻土的厚度也要大一些,冻土分布下界 高度较阳坡低100m)
多年冻土层从高纬度(左)向低纬度(右)的变化示意图
一般来说,活动层冬季冻结时可与下部的永冻层连接起来。
如果冬季气温较暖,活动层冻结时的深度达不到永冻层的顶部,这时在活动层与 永冻层之间就出现一层未冻结的融区。
如果来年夏季较凉,活动层的融 化深度较小,结果便在活动层下 部留下隔年冻结层。隔年冻结层 较薄,只有10cm左右厚度,它 可保存一年至数年。当某一年夏 季较暖,活动层融化较深,隔年 层即消失。
2.铁路通过季节冻土层地段,下列措施最经济有效的( ) A.设计冷冻系统,全年处于冻结状态
√B.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 C.设计遮盖系统,使路基避免阳光照射 D.利用冻土层,固结铁路桩基
材料: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53千米,其中北部的512 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地理学者研究 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融沉、冻胀丘、冰锥等对管道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冻胀 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 表变形隆起,称冻胀丘,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 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
地理高考总复习二轮微专题全套课件(8套打包)

2021/3/20
新题再练
2021/3/20
• (2018·河南六市二次联考)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 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a),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 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 (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b),据此完成(1)~(2)题。
2021/3/20
归纳拓展
2021/3/20
• 1.地理位置描述的分析思路
答题要 素
答题角度
答题术语
经纬度 位置
点 —— 经 纬 度 、 面 — —经纬度范围、重 要经纬线
位于××纬度,属于××热量 带,赤道(北回归线等)穿过
半球位 置
南北、东西半球
如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注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160°E
所处的经济区及地 如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
经济位 置
位、距某经济区的
带,靠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
距离
动作用强
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我国
政治位 置
政治地位(首都)、 省会
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国际交
2021/3/20
往中心
•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 • (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初步明确气温
地理高考总复习
二轮微专题全套课件
2021/3/20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微专题一 地理位置
2021/3/20
知能整合 考题调研 归纳拓展 新题再练
2021/3/20
新题再练
2021/3/20
• (2018·河南六市二次联考)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 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a),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 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 (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b),据此完成(1)~(2)题。
2021/3/20
归纳拓展
2021/3/20
• 1.地理位置描述的分析思路
答题要 素
答题角度
答题术语
经纬度 位置
点 —— 经 纬 度 、 面 — —经纬度范围、重 要经纬线
位于××纬度,属于××热量 带,赤道(北回归线等)穿过
半球位 置
南北、东西半球
如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注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160°E
所处的经济区及地 如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
经济位 置
位、距某经济区的
带,靠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
距离
动作用强
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我国
政治位 置
政治地位(首都)、 省会
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国际交
2021/3/20
往中心
•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 • (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初步明确气温
地理高考总复习
二轮微专题全套课件
2021/3/20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微专题一 地理位置
2021/3/20
知能整合 考题调研 归纳拓展 新题再练
2021/3/20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山地林线高度成因(15张PPT)

参考答案 (1)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 (2)林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 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位于东北(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所以东坡比本坡雪线 更低,林线更高。 (3)山麓地带的气温为28.80C
4.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 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 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 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它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二、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
1、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 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 2、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 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3、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 林线高度,并 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三、典型例题分析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8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
图,完成第1~3题。
Hale Waihona Puke 1.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
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6、B 古长城的地理意义包括是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② 对。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 线, ④ 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并不经过古长城,而是经过阴山贺兰山一线,①③错。 7、C结合图示曲线形态,年平均气温曲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错。水平带的森林与草原界线主 要受降水影响,但很多高山林线处的降水量并非森林生长的最低限,BD错误,在高山地区生长季 节气温较低易使针叶林受到冻伤而无法存活,研究表明,全球林线与植物生长期的5.5-5.7度等温 线大致重合,所以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生长季气温,C对 8.A 呼伦贝尔地区林线海拔约1600米,而该地却几乎没有海拔超过这一高度的山峰,所以未形 成高山林线,河床两侧排水不畅制约了乔木的生长,同时地下冻土阻挡了水分的下渗,也阻止了 树根的深扎,使河谷平原难以生长树木,从而形成明显的森林下限,A对。B、C、D错。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西南方 D.西北方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垄作微专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 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 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措施的原因。 由文字材料“葡萄喜光,耐旱”,“该地位于 52°N附近,气候湿润”;由景观图可知:顺 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降水特点:可以从多少、 频率、强度、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顺坡垄种 植葡萄,利于排水,说明当地降水较多、降水 频率高、强度小、季节分配较均匀。
1)根据材料信息和图例,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绘制理想土壤的构成图。(2)与 平作相比,简述垄台种植的优点。(3)解释宁夏海原县采用全膜垄作技术的 由。
12.(1)下图(2)垄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空隙较大,垄 台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范围,提高昼夜温差;垄沟利于排水 和灌溉,且便于管理;垄台使植物根部土壤不易板结,植株基部培 土较高,可防倒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2分)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
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4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 坡垄的理由。(6分)
解析 考查顺坡垄的特征及适应地区。坡地顺坡垄
种植的特点是:不利于保水保土,利于排水;而温带 半干旱地区降水少,需要保水,种植作物需要灌溉。 (3)标答: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 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6分)
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 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垄作缺点
①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②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 人少地多的条件下,不便于精耕细作。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微专题1 地理位置课件 (156)

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
记作 UA = {x | x U, 且x A}
补集可用韦恩图表示为: U
A UA
例5 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 B={3,4,5,6}, 求 CUA , CUB.
解:根据题意可知,U={1,2,3,4,5,6,7,8} 所以 CUA={4,5,6,7,8}
例2.设集合A={x |-1<x<2},集合B={x 求A∪B.
-1
123 x
解: A∪B={x|-1<x<2} ∪ {x|1<x<3
={x|-1<x<3}
思考:下列关系式成立吗? (1)
(2)
观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
A={4,5,6,8}, B={3,5,7,8}, C={5,8}
定 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C.{x|1<x<2}
B.{x|x>1} D.{x|0<x<2}
4.已知A={x|x≤0},B={x|x≥1},则集合A∩B=_∅_.
5.设集合U={1,2,3,4,5,6},M={1,2,4},则∁UM等于
A.U
B.{1,3,5}
√C.{3,5,6}
D.{2,4,6}
6.已知全集U={1,2,3,4},集合A={1,2},B={2,3},则
定 义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 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
记作 A∪B
A
读作 A并 B
即A∪B={x | x∈A,或x∈B}
A∪
例1设集合A={4,5,6,8},集合B={3, 求A∪B.
解: A∪B={4,5,6,8} ∪ {3,5,7,8} ={3,4,5,6,7,8}
记作 UA = {x | x U, 且x A}
补集可用韦恩图表示为: U
A UA
例5 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 B={3,4,5,6}, 求 CUA , CUB.
解:根据题意可知,U={1,2,3,4,5,6,7,8} 所以 CUA={4,5,6,7,8}
例2.设集合A={x |-1<x<2},集合B={x 求A∪B.
-1
123 x
解: A∪B={x|-1<x<2} ∪ {x|1<x<3
={x|-1<x<3}
思考:下列关系式成立吗? (1)
(2)
观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
A={4,5,6,8}, B={3,5,7,8}, C={5,8}
定 义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C.{x|1<x<2}
B.{x|x>1} D.{x|0<x<2}
4.已知A={x|x≤0},B={x|x≥1},则集合A∩B=_∅_.
5.设集合U={1,2,3,4,5,6},M={1,2,4},则∁UM等于
A.U
B.{1,3,5}
√C.{3,5,6}
D.{2,4,6}
6.已知全集U={1,2,3,4},集合A={1,2},B={2,3},则
定 义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 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
记作 A∪B
A
读作 A并 B
即A∪B={x | x∈A,或x∈B}
A∪
例1设集合A={4,5,6,8},集合B={3, 求A∪B.
解: A∪B={4,5,6,8} ∪ {3,5,7,8} ={3,4,5,6,7,8}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复习课件微专题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

影响季节变化的主要 因素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季 节性表现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大气环境与季节变化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季节变化
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水文环境与季节变化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
能源利用
自然灾害
季节变化也会影响能源利用,例如冬季需 要更多的取暖能源,夏季需要更多的制冷 能源。
季节变化还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 洪涝、干旱、台风等,需要针对不同季节采 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07 复习策略与应试 技巧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与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根据微专题内容,列出每个专题的复习要点和时间安排,确保全面覆盖。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按照答题规范进行作答,避 免不必要的失分。
加强模拟训练与真题演练
进行模拟训练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和应 试能力。
演练真题
通过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难度和出题规律, 提高应试技巧。
分析错题原因
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THANKS
感谢观看
水位季节变化
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如夏季水位高,冬季水 位低。
汛期与枯水期
河流在一年中有汛期和枯水期之分,汛期水位高,流量大;枯水 期水位低,流量小。
生物现象季节变化
植物生长季节变化
植物生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春季发芽,夏季生长旺盛,秋季 落叶。
动物迁徙和繁殖季节变化
许多动物有迁徙和繁殖的季节性习性,如候鸟迁徙、鱼类洄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