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道分配(V1.0)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师:TD-LTE认证考点(强化练习)

通信工程师:TD-LTE认证考点(强化练习)

通信工程师:TD-LTE认证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MAC子头中L域最大长度为()A.5B.7C.15D.21正确答案:C2、单选以下LTE说法,错误的是()A.LTE上行同时,最多支持2天线发送B.LTE下(江南博哥)行,最多支持4天线端口发送C.一个LTE子帧在时间上是1毫秒D.LTE上行同时,最多支持1天线发送正确答案:A3、填空题TDD配比格式中特殊子帧包括的DwPTS的全称是()。

正确答案:Downlink Pilot TimeSlot4、多选LTE系统中,下列哪些PUCCH格式可用于传输周期CSI()A.PUCCH format1B.PUCCH format2C.PUCCH format 2aD.PUCCH format1a正确答案:B, C5、填空题列举T-MPLS之OAM中故障管理的主要工具及方法()、()、()。

正确答案:CC/CV_,_LB_,AISRDILCKLT6、多选有关缺省承载说法正确的是()A.保证客户在开始业务时具有更短的时延B.可提供基本的连接服务C.为PDN连接提供Always-on服务D.是Non-GBR(Non-Guaranteed Bit RatE.类型的承载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PDCCH表示以下那个信道()A.物理下行数据信道B.随机接入信道C.物理上行控制信道D.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正确答案:D8、多选PCRF网元可完成的控制功能包括哪几项()A.接入控制B.QOS控制C.计费控制D.加密控制正确答案:A, B, C9、单选E-UTRAN包括下列哪些节点()A.eNodeB和RNCB.S-GW和P-GWC.eNodeBD.eNodeB和S-GW 正确答案:C10、多选LTE中的RS包括以下哪几种()A.CRSB.SRSC.DRSD.PRS 正确答案:A, B, C, D11、单选有关SCTP协议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传输层协议B.数据在偶联中按序传递C.保证上层信令的可靠传递D.采用四次握手方式建立连接正确答案:B12、多选S-TMSI由哪些标识组成()A.MMECB.M-TMSIC.GUMMEID.MMEI正确答案:A, B13、单选RNC与SGW之间的接口名为()A.S3B.S12C.S5D.S8正确答案:B14、单选在网管上创建网元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哪项设置在6100上不需设置:()A、静态MAC配置B、永久ARP配置C、IP接口D、VLAN接口正确答案:A15、单选LTE/EPC网络中,手机完成业务请求后,状态变为()A.EMM-RegisteredB.ECMConnectedC.ECMIDLED.EMM-Deregisted正确答案:B16、多选下列物理信道中哪些属于LTE上行物理信道包括()A.PUCCHB.PRACHC.PUSCHD.PBCH正确答案:A, B, C17、填空题UE通过读取()信道得到相应的调度信息。

RRU电调天线功能测试规范

RRU电调天线功能测试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5
5.2 电调天线接口支持能力................................................................................................................................ 8 5.2.1 电调信号默认调制数据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电调信号载波频率和精度........................................................................................................................ 8 5.2.3 电调端口的输入输出阻抗........................................................................................................................ 8 5.2.4 电调端口发射电平.................................................................................................................................... 8 5.2.5 电调端口频谱辐射杂散............................................................................................................................ 9 5.2.6 电调端口低于 1.176MHz 和高于 4.176MHz 信号的杂散 ...................................................................... 9 5.2.7 电调 On 信号的解调灵敏度.................................................................................................................... 10 5.2.8 电调 Off 信号的解调灵敏度.................................................................................................................. 10 5.2.9 电调接口电源驱动能力.......................................................................................................................... 10 5.2.10 电调信号输入输出占空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1 电调接口防雷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2 直流电源过流保护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3 远程 RCU 复位 ......................................................................................................................................... 11 5.2.14 RCU 系统信息查询功能........................................................................................................................... 11 5.2.15 RCU 软件下载 .......................................................................................................................................... 12 5.2.16 告警功能 ................................................................................................................................................. 12 5.2.17 设置和查询倾角(单天线).................................................................................................................. 13 5.2.18 读取、设置设备数据(单天线).......................................................................................................... 13 5.2.19 RCU 天线校准功能(单天线)............................................................................................................... 13 5.2.20 设置和查询倾角(多天线).................................................................................................................. 14 5.2.21 读取、设置设备数据(多天线).......................................................................................................... 14 5.2.22 RCU 天线校准功能(多天线)............................................................................................................... 15

锐捷rg-ew系列无线路由器ew_3.0(1)b11p65版本web管理手册说明书

锐捷rg-ew系列无线路由器ew_3.0(1)b11p65版本web管理手册说明书

RG-EW系列无线路由器文档版本V1.0归档日期 2021-09-13copyright © 2021 锐捷网络版权声明copyright © 2021 锐捷网络保留对本文档及本声明的一切权利。

未得到锐捷网络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其部分或全部用于商业用途。

、、和其他锐捷网络商标均为锐捷网络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免责声明您所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部分或全部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锐捷网络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锐捷网络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的情况下对文档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

锐捷网络在编写本手册时已尽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并不确保手册内容完全没有错误或遗漏,本手册中的所有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前言读者对象本书适合下列人员阅读●网络工程师●技术推广人员●网络管理员技术支持●锐捷睿易官方网站:https:///●锐捷睿易在线客服:https:///?p=smb●锐捷网络官方网站服务与支持版块:https:///service.aspx●7天无休技术服务热线:4001-000-078●锐捷睿易技术论坛:/●常见问题搜索:https:///service/know.aspx●锐捷睿易技术支持与反馈信箱:*********************.cn●锐捷网络服务公众号:【锐捷服务】扫码关注本书约定1. 图形界面格式约定界面图标解释举例<> 按钮<确定>[] 菜单项,弹窗名称,页面名称,标签页的名称菜单项“系统设置”可简化[系统设置] >> 分级页面,子菜单项选择[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配置项,提示信息,链接如提示框提示“保存配置成功”点击“开启”选项点击“忘记密码”链接2. 各类标志本书还采用各种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标志的意义如下:警告表示用户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

多波束卫星动态信道资源分配算法

多波束卫星动态信道资源分配算法

多波束卫星动态信道资源分配算法刘召;许珂【摘要】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过频率复用技术提升了频谱效率,但由于波束间通信业务量分布具有非均匀特性,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强化学习技术,研究设计能够避免同频干扰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系统阻塞概率,信道资源得到进一步有效利用.【期刊名称】《移动通信》【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强化学习;信道资源分配;Q-learning【作者】刘召;许珂【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510.501 引言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全球波束、区波束到多点波束的发展历程,通过多波束间频率及资源动态灵活配置,可进一步提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性能[1]。

在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每颗卫星携带多个波束,分别覆盖地面不同区域,这些波束合起来共同完成单颗卫星的地面可视区域覆盖。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覆盖范围较广,尤其是高轨卫星,有些波束区域可能覆盖极地、沙漠等终端用户较少的区域,而有些波束则覆盖在城市、村庄等卫星终端用户较多的地区,如图1所示。

由于卫星终端在地理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使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波束间的通信业务量差异较大,信道资源需求量不同。

若采用固定频谱分配方式,即使该波束内的用户没有使用该资源,其他波束用户也不能使用该资源,容易造成信道资源的浪费[2]。

图1 单颗多波束卫星覆盖情况示例对动态资源分配方式而言,所有的信道资源均可以被各个波束用户所使用,根据各个波束的业务请求用户数进行资源的分配,相比于固定频谱分配方式,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优势。

然而,由于每个波束用户均可以使用所有的信道资源,在资源分配的过程可能会将同一个信道分配给距离较近的用户,进而产生干扰,影响系统通信服务质量。

因此,在设计动态资源分配方案时应考虑用户的信道增益信息,避免同频干扰的影响。

TD GSM复习题

TD GSM复习题

修改记录一、T D基本原理1、TD UPshifting技术选择题1.1、不采用Upshifting技术时,NodeB对上行同步码的检测窗长度是(B)Chip。

A、128B、256C、1024D、20482.2、如果采用Upshifting技术时,NodeB对上行同步码的检测窗长度最大是(C)Chip。

A、128B、256C、1024D、20483.3、UpPCH配置在上行业务时隙时,上行同步码将被发送(B)次。

A、1B、2C、3D、4填空题1.在采用Upshifting技术之前,规避干扰的方法有:减小检测窗的长度、增加接入时隙清空比特数。

2.采用Upshifting技术后,系统消息需要主小区和指示邻小区UpPCH的时隙位置。

3.在外场常见的UpPTS干扰主要时DwPTS对UpPTS的干扰。

判断题1.除了UpPTS,UpPCH还可配置于任何上行业务时隙的末端。

如果当前UpPCH所处的时隙被干扰,网络可将UpPCH分配到没有干扰的另一个时隙。

(对)2.目前我司的系统将UpPCH配置在上行业务时隙时,该时隙内还可以承载业务。

(错)3.N频点组网时,采用Upshifting技术,UpPCH只能配置在主载波的上行业务时隙。

(对)简答题1.UE 可以基于利用接收的P-CCPCH 和DwPCH 功率得到的路径损失估计传播延迟tp 。

UpPCH 依照接收到的DwPCH 的时间向Node B 发送提前时间。

假设TTX-UpPCH 是相对UE 时间的UpPCH 发射开始时间, TRX-DwPCH 是相对UE 时间的DwPCH 接收开始时间,请写出TTX-UpPCH的计算公式,并画出示意图。

答:TTX-UpPCH = TRX-DwPCH -2△tp +(96+96)TC2、TD基本原理选择题1.TD-SCDMA系统占用的频段有(ABD)。

A、2300-2400MHzB、1880-1920MHz D、2000-2025MHz D、2010-2025MHz2.TD-SCDMA系统采用的切换方式有(AC)。

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CTC-(-话务网V1-2)-ALU-0921

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CTC-(-话务网V1-2)-ALU-0921

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九年六月目录编制说明: (1)1、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 (4)2、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6)3、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7)4、报表4(系统性能指标表) (8)5、报表5(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 (9)6、报表6(与接续无关的指标表) (10)7、报表7(交换负荷数据表) (10)8、报表8(交换性能数据表) (15)9、报表9(用户行为数据表) (22)10、报表10(无线负荷数据表) (27)11、报表11(无线性能数据表) (33)12、报表12(TMGW/GMGW性能统计表) (47)附录:无线容量计算办法 (51)编制说明:由于CDMA移动网络中软交换设备的引入,CDMA网络组网结构、网元接口、消息信令等与原CDMA交换网相比有了较大变化,需要重新制定新的CDMA话务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客观反映网络实际,满足网络运营与维护的需要。

《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0)(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是在《中国电信CDMA网络指标统计体系(试行)》中第一部分“CDMA网络话务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电信CDMA软交换网网络特点,修订完成,并单独编成一册,命名为《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O)。

与原“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一、增加内容:1、《配置信息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配置指标、MGW接口配置、资源配置指标;2、《交换负荷与资源使用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资源使用指标;3、《系统性能报表》中增加与IP承载QoS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4、《交换负荷数据表》中增加与IP、SCTP、RTP负荷相关的数据指标;5、《交换性能数据表》中增加IPQoS相关性能数据指标,及“HLR开机用户数”。

nRF24L01P产品说明书V1.0

nRF24L01P产品说明书V1.0

nRF24L01+单片机2.4 GHz收发器产品说明书v1.0主要功能:全球通用的2.4 GHz ISM波段操作250kbps, 1Mbps and 2Mbps空中数据传输速率超低功率运行发射功率为0dBm(1.0mW)时,发射电流为11.3mA2Mbps空中数据传输速率,接收电流为13.5mA掉电电流为900nA待机-I电流26μA片内电压调整器1.9至3.6V电源供电范围增强型ShockBurst TM自动数据包处理自动包数据包事务处理6数据通道的MultiCeiver TM与nRF24L01嵌入式兼容空中数据速率250kbps 和1Mbps,与nRF2401A,nRF2402, nRF24E1和nRF24E2兼容低BOM成本±60ppm 16MHz晶振容许5V输入紧凑的20引脚4x4mm QFN封装应用无线 PC外围设备鼠标,键盘和遥控器三和一桌面捆绑先进的媒体中心遥控器网络电话耳机游戏控制器蓝牙模块运动手表和传感器消费电子产品射频遥控器家庭和商业自动化超低功率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 射频识别资产跟踪系统玩具免责条款北欧半导体ASA有权做出随时更改,提高产品可靠性、功能或设计,不另行通知。

北欧半导体ASA不承担由于应用程序或使用任何所述产品或电路引起的责任。

所有应用程序的信息咨询,不构成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极限值超过一个或多个限制的应力可能会造成设备永久性损坏。

这些应力等级只有在这样或那样的操作环境中提出,在规范中没有给出。

长时间暴露在限制值附近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生命支持应用这些产品并非为因故障会引起人身伤害的维生装备,设备或系统设计的。

北欧半导体ASA客户使用或出售这些产品,他们将自担风险并同意完全赔偿北欧半导体ASA因使用不当或销售行为造成任何损害。

详细联系方式访问www.nordicsemi.no进入北欧半导体销售办事处和全世界的分销商网站总办公室:Otto Nielsens vei 127004 Trondheim电话: +47 72 89 89 00传真: +47 72 89 89 89www.nordicsemi.no写作惯例本产品规范遵循一套排版规则,文档一致,容易阅读。

中国移动TD-SCDMA网规网优工程师试题汇总--重点试题

中国移动TD-SCDMA网规网优工程师试题汇总--重点试题

厂家TD试题汇总一、填空题1.TD—SCDMA系统的中文说明:时分双工码分多址。

2.按QoS分类,3G业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会话类业务、流类业务、交互类业务、后台(背景)类业务。

3.贝尔实验室提出的蜂窝移动概念是解决频率不足和用户容量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思想是划分地理区域,以小功率发射机代替大功率发射机,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使基站间干扰最小,从而提高系统容量.移动通信有三种基本呼叫.请将对三种呼叫的解释与其缩写对应起来。

(1) MOC _A_ a 移动用户做主叫发起的呼叫(2) MMC _C_ b 移动用户做被叫发起的呼叫(3) MTC _B_ c 移动到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4.双工技术,主要解决用户和网络之间同时收发信息(上下行区分)的问题;基本的双工技术有: FDD 、 TDD 。

5.TD—SCDMA系统中,资源是通过频率、_时隙_和.7.TD—SCDMA子帧长度为 5MS 。

其帧结构中,常规时隙 TS0 总是固定为下行,常规时隙TS1 总是固定为上行。

每个子帧总是从时隙 TS0 开始。

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间由时隙转换点分开,这在每个子帧中共有 2 个。

8.RNC与Node B之间通过 Iub 接口连接。

RNC与UE之间通过 Uu 空中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9.TD-SCDMA系统是TDD模式,一条物理信道由频率、时隙、10.11.局部区域了解网络质量的最好办法就是 CQT 。

12.13.信道分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信道分配(DCA)、混合信道分配(HCA)方案。

TD-SCDMA采用的是动态信道分配(DCA)。

14.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分为三个过程:测量过程、判决过程、执行过程。

15.定点CQT测试包括 CS域业务和 PS域业务.行导频码"的规划顺序,实现TD-SCDMA网络的码规划17.由于TD-SCDMA工作的2GHz频段穿透能18.力和绕射能力都相对较差,在建网初期,室内覆盖就将成为整个覆盖的重点,所以19.TD-SCDMA建设初期,采用室外室内并重的覆盖规划形式.20.功率控制分为开环和闭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码域DCA
Basic RU or RUSF16
15
0 TS
TS
RUSF4
22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码道碎片:码树中没有与其剩余基本RU数相匹配高速扩频因子的码道
C1,0
C2,0
C2,1
C4,0
C4,1
C4,2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的低速扩频因子码字
红色代表已 分配的码字
宝石篮代表优化分配的码字 (根据申请的扩频因子)
两个结 果中任 取一个
21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基本资源单位―BRU
➢ 一个基本RU是载波/时隙 /SF16扩频码的组合
➢ 扩频因子越小的码道能承载 的业务量越大
➢ SF16=1BRU, SF8=2BRU,SF4=4BRU, SF2=8BRU, SF1=16BRU
TD-SCDMA系统中一颗完整的码树使用范围在一个时隙内,多个时隙使用相 同的码资源
当某条码道分配后其所有子孙结点和祖先结点都要被阻塞,不能被分配给其他 用户
上行方向单时隙内单用户最多可以占用两条码道,码道的扩频因子可以为 SF16/SF8/SF4/SF2/SF1
下行方向单时隙内单用户使用的码道树无限制,码道的扩频因子只能为SF1和 SF16
4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概述
动态信道分配方案
➢基于DCA控制的类型可以分为:
集中控制式DCA 分布控制式DCA
➢基于信道分配所使用的信息,DCA可分为 :
呼叫更新(call-by-call)DCA方案 自适应DCA方案
5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C1,0
C2,0
C2,1
C4,0
C4,1
C4,2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C16,0 C16,1 C16,2 C16,3 C16,4 C16,5 C16,6 C16,7 C16,8 C16,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C16,15
24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码道碎片的影响
➢ 码表的碎片越多,则越容易阻塞高速业务的接入 ➢ TD-SCDMA 系统的扩频码字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如果 码树中存在大量的码道碎片则极大降低系统的资源的利用 率和造成容量的严重损失。因此,如何合理的分配管理码 资源则显得十分关键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时域Dபைடு நூலகம்A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时隙资源进行分配与调整,达到提高 系统呼通率,降低干扰的目的。它包括时隙资源的分配与再 调整两部分
时隙选择的原则
➢ 根据时隙的上下行的负荷情况 ➢ 根据Node B测得的上行时隙的干扰和UE测得的下行时隙干扰 ➢ 根据各时隙剩余RU资源情况 ➢ 用户的方向角信息
Let’s 3G with ZTE !
时域DCA
时隙动态调整的触发原因
➢无线链路质量恶化,功控失效,且未没有合 适的切换小区 ➢时隙间负载严重不均衡 ➢高速业务接入时,需要将某一时隙的资源调 整至另一时隙
16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研究如何对码资源进行分配与调整,以达到降低干 扰,提高系统的呼通率。包括码资源的分配与调整 两部分内容
目录
2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概述
DCA的功能
➢ 信道分配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 中,在多信道共用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 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使用信道。信道分 配过程一般包括呼叫接入控制、信道分配、信道调整三个 步骤。不同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这三个步骤中有所区别。
快速DCA中的码资源包括:
➢ OVSF码(信道化码) ➢ Midamble码(训练序列码)
17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资源分配基本流程
码域DCA
根据业 务需求 确定基 本资源 单元的 数量
新业务
物理层参数 的确定
业务增加、 删除、修改
将旧配置进 行备份和回 收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C16,0 C16,1 C16,2 C16,3 C16,4 C16,5 C16,6 C16,7 C16,8 C16,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C16,15
用户1:SF16码道一条,分配C16,10
14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动态调整前时隙间业务分布状况
8个用户 4个用户 1个用户
时域DCA
经过动态信道调整使不同时隙间的用户达到了均衡
5个用户 4个用户 4个用户
经过动态信道调整,使各时隙的负载保持均衡有 效降低了负荷较高时隙的各用户的干扰。
15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 使小区中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的传输能力与业务上行和下行 方向的负载比例关系相匹配,有效地避免因为单向时隙资源受 限而造成容量的损失 ➢ 追求整个系统容量最大化是划分各小区上下行时隙资源比例 的目标
8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慢速DCA
慢速DCA的特点
➢ 周期较长 ➢ 与特定用户需求无关 ➢ 对系统影响较大 ➢ 主要包括确定上下行时隙的转换点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C16,0 C16,1 C16,2 C16,3 C16,4 C16,5 C16,6 C16,7 C16,8 C16,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C16,15
23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 触发频率快 ➢ 与特定用户的需求有关 ➢ 对系统影响较小 ➢ 主要包括时隙、频率、码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
快速DCA的作用
➢ 呼叫到达时,快速DCA为业务分配合适的无线资源 ➢ 呼叫接入后,系统根据承载的业务要求、干扰受限条件及终端移动 要求,由RNC进行频率、时隙和码道的动态调整及信道间的切换
13
频域DCA 时域DCA 码域DCA 空域DCA
6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概述
慢速DCA
快速DCA
目录
7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慢速DCA
慢速DCA所完成的功能是为各小区的不同信道分配不 同的优先级,
慢速DCA的目的:
时隙分配
信道化码分 配
Midamble 码分配
时隙格式确 定
记录物理 资源,结 束流程
18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OVSF码树的基本特性
➢ OVSF码字长度与扩频因子对应
➢ TD-SCDMA系统中的码树只到
SF=16
C2,1
OVSF码可同时分配的条件
25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道查找的方法
➢顺序查找法
实现简单 易造成码道碎片
➢筛选分配法
优先选择单支可分配结点 充分利用码树的资源
码域DCA
26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顺序查找法
C1,0
C2,0
C2,1
C4,0
C4,1
C4,2
TD-SCDMA 动态信道分配
中兴通讯移动事业部
Phone: Mail:
Let’s 3G with ZTE !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信道分配的概念 DCA的功能 和分类 占我快速DCA和慢速DCA的原理
1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概述
慢速DCA 快速DCA
信道化码分配的约束和限制
C1,0
C2,0
C2,1
C4,0
C4,1
C4,2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C16,0 C16,1 C16,2 C16,3 C16,4 C16,5 C16,6 C16,7 C16,8 C16,9 C16,10 C16,11 C16,12 C16,13 C16,14 C16,15
概述
TD-SCDMA信道分配功能分类
➢ 慢速DCA :根据系统干扰受限的先验知识,根据负荷情 况,对系统载频和时隙进行占用优先级划分,完成呼叫接 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